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5 毫秒
1.
传说在很古的时候,地上还没有人,从地下钻出来一个人,名叫扎努扎别。他长得高大壮实,身子有天一样高,大地一半大,一手可以拔掉一棵大树,一步可以跨七、八里路,为人忠厚老实又勤劳。据说天本来很低,象大铁锅一样罩着大地,扎努扎别春米的时候,他的杵棒举起来碰着天,就把天顶上去了。天神厄莎见了很高兴,想把他收做自己的儿子,就教他种地。但他不愿意做厄莎的儿子,也不愿用厄莎教的办法种地。  相似文献   

2.
评朱熹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张元朱熹集北宋理学之大成,他对历史人物的看法,根基于他的学说思想,既是理学家论历史人物的主要代表,又与其他理学家的看法不尽相同。其主要论点为何,方法为何,有何意义,应有一探之价值。(一)品评历史人物是传统史学的一项重点,正史论赞...  相似文献   

3.
对一部小说来讲,全书的字数和人物是其基本数据,上世纪六十年代发现的巨著《榴花梦》,直到1998年才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世人对其研究还刚起步,其字数有多少?面对字数相差300万的数种说法,本人历经年余三复考证,终于得出巨著《榴花梦》字数的准确答案:“面”计:5941884字;“行”计:5624224字;“字”计:5563609字。在字数考证的同时,本人对巨著《榴花梦》中人物也开始研究,现将其成果公布如下:全书人物总计:男:958人;女:451人;合计:1409人。与四大名著相比:水浒传:788人;西游记:887人;红楼梦:975人;三国演义:1230人,榴花梦人物超过任一名著,夺四大名著之冠。如果说过去某部名著为人物之最,那么从今起就与该称号告别吧!看人物数量之冠的《榴花梦》如新星闪亮照耀在书苑之上空。让我们为之高呼:人物一千四,字数六百万,巨著《榴花梦》,书林双夺冠!  相似文献   

4.
人物为“一郡之柱础,乡邦之光耀。”历代地方志都非常重视人文,注重人物的收录,在志书中专设人物门类,以彰显一地之风化。新中国第一轮新方志批判地继承旧志传统,志书中普遍设置人物篇章。除复载一些历史人物外,收录了许多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的英烈、英模和爱国人士等地方人物.使之青史留名,[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悖论康有为     
康南海果如何之人物乎?吾以为谓之政治家,不如谓之教育家:谓之实行者,不如谓之理想者。一言蔽之,则先生者,先时之人物也……且其性质亦有实不宜于现时者乎,以故动辄得咎,举国皆敌。无他,出世太早而已。——梁启超  相似文献   

6.
《收藏家》2021,(9)
正直径:28.2厘米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藏图面内容皆分4组,有步行人物、坐地人物、骑马人物、4马拉车、大树等内容。在彩绘镜中,此镜出现鸟虫篆书体铭文,应为迄今之仅见者。依据图面可知,铭文分4组,每组有黑白相间之8字,共计3 2字。铭文文体系每句七言,其末加入猗(兮)字,成楚歌诗体。  相似文献   

7.
关于六朝美术中人物审美的演变,之前学术界在研究时,或附带而过,或从纯粹哲学、美学的角度出发,而纵观中国美术史研究领域,对六朝美术中人物审美演变的专门性探析则更为稀少,仅见零散之史料。本文拟就就六朝美术中人物审美之演变流程,从形式与内涵两方面进行剖析,以对其产生、风行、演变、生成作出一番阐释,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8.
二轮修志中人物记载要避免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物为"一郡之柱础,乡邦之光耀。"历代地方志都非常重视人文,注重人物的收录,在志书中专设人物门类,以彰显一地之风化。新中国第一轮新方志批判地继承旧志传统,志书中普遍设置人物篇章。除复载一些历史人物外,收录了许多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的英烈、英模和爱国人士等地方人  相似文献   

9.
唐人卢求《成都记·序》说:“大凡今之推名镇为天下第一者.日扬、益。以扬为首,盖声势也。(益州)人物繁盛,悉皆土著。江山之秀,罗锦之丽,管弦歌舞之多,伎巧百工之富,……扬不足以侔其半。”这里的“人物繁盛”,是从文化角度来讲的。四川得江山之助,自古就是温柔富贵之乡.同时也是文化艺术重镇:不仅文史大师辈出.而且翰墨丹青之盛,亦驰名海内。  相似文献   

10.
“八十三天皇帝梦,五十七岁窃国贼”,说的是近代史上饱受争议的人物——袁世凯。他出身官宦、考,不上秀才,练过新军、当过总理大臣乃至大总统、皇帝。这样一位既革命又复辟的人物,其死后的陵墓,也颇多异样,从中既可见此人之复杂矛盾,又足证近代史之诡异多艰。  相似文献   

11.
宋襄公述评     
春秋战国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时代的人物思想具有过渡性质的特点,特别是春秋这种特点更为突出,既有进步面又有保守面,孔子就是这一类人物的代表。如果从整体考察,就有进步人物、有保守人物、有反动人物,还有顽固的保守人物。宋襄公就属于后一种人。宋国人以保守出名。宋是商的后裔,纣王无道,微子启抱祭器归周,武王灭纣,封微子于宋。《孟子·公孙丑上》记:“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  相似文献   

12.
清世宗(即雍正帝)乃清代诸帝中颇有争议之人物,盖与其得国之昧、为政之猛有关。然综观其执政的十三年问,勤于政务,颇有作为。近日细读其所撰《大义觉迷录》,其中不乏新奇之见。本拟依托当时之时代背景,以动态之观点考察与评价雍正之言行与作为,并对有清一代之历史地位及当时士人之境遇做出客观之评述。  相似文献   

13.
清代學者錢大昕曾纂次古今文人生卒年壽之可考者,爲《疑年録》四卷。其後賡續之作紛出,姜亮夫先生嘗撰《六續疑年録》,後經擴充,增補修訂,易名曰《歷代人物年里碑傳綜表》。其書後出,蒐羅最富,查檢甚便,爲學者治史必不可少之書。惟歷代人物,衆如繁星,其偶有違失,固不害爲名山盛業;訂訛補闕,正後學者之責也。本文專就其書清人生卒年歲有疑誤者,辨正是非,凡舉正五十五事。  相似文献   

14.
一、旧志人物类目特点方志的记载对象主要为人,人物一目在方志类目中地位很高,其分量之轻重直接关系到方志之姓“地”还是姓“史”。方志仿效正史列传添人物传内容,始于宋朝的《临安志》,此后细目愈分愈多,名宦、儒林、文苑以及选举、封爵、职官、列女等,当世风气所重者,均详细记载,其编纂内容和方法基本上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5.
社会调查表明,读者对新编市县志最爱看的篇章是建置、人物和民情风俗。无论是本籍或外地人对一方一地的历史沿革、出过什么名人和有什么风俗习惯都很感兴趣。求知欲、好奇与入乡问俗古训使然。2003年出版《沁水县志·人物编(》以下简称沁志),丰富多彩,收载广泛,充分展示了全县现当代方方面面的济济人才,读后,使人有对这只有20万人口的山区县应刮目相看的感觉。其特点有三:1.传略增补得当。无论修哪一级的志书,对前志立传人物都应“缺者补之,错者纠之”,以求人物记述的全面与真实。任何一部志书也都很难做到应立传人物无遗无误。世代相承,连…  相似文献   

16.
王瑛 《成都文物》2000,(1):30-33
王建所葬之永陵,其规模是相当宏伟的。它除了墓室之外,还有大量的陵寝建筑。王建死后,当时著名的画家赵德齐与高道兴曾奉令在永陵陵庙中绘有壁画一百余堵。赵德齐是著名的人物画家,主攻山水人物,车马木屋,尤长楼台殿阁;而高道兴,则最擅佛像。他们两人奉令在永陵陵庙中绘有壁画达一百余堵之多这一事实,让我们可以想见当时永陵之陵庙建筑是何其庞大。  相似文献   

17.
“古今方志半人物”,方志记述人物,能够集中、典型、生动地反映时代风云。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把人物志视作“志中之志”、“书中之髓”。在方志界历来就有“地以人贵,人以地传”、“人物为一郡之柱础,乡邦之光耀”的说法。地方志中设人物志,不仅可以存史资治,帮助人们从入志人物的研究中获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信息,而且可以“人从史出”,通过“评说一方人物,激发千秋爱憎”,用生动的人物资料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从而达到“反映历史、服务现实、振奋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清代四川进士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陈国生,罗文,赵筱青我国自有科学制度以来,进士一科就成为莘莘学者们追逐的目标。商衍鎏在其《清代科举考试述录》一书中就认为,“观其数目之多寡,既能推之各省时代文风之高下,并可能有助于人物之参稽也”。本文就是以《明清进士题名...  相似文献   

19.
明珠论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确定纵的和横的两个座标。纵的座标是指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横的座标是指历史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这两个座标的交叉,予历史人物以重要的影响;而历史人物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又影响着历史的发展。清代名君康熙帝的权相明珠,有辅君开拓一朝新政之功;但旧史及前论多对其抑功扬过,均不足为训。以往对明珠的偏颇评价,是由于未能从纵的和横的座标去分析,即未能对其进行历史与社会的层次分析,尤未对其作民族的、家族的、旗分的和派别的分析,因而顾此失彼,捉襟见肘。  相似文献   

20.
明珠论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确定纵的和横的两个座标。纵的座标是指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横的座标是指历史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这两个座标的交叉,予历史人物以重要的影响,而历史人物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又影响着历史的发展。 清代名君康熙帝的权相明珠,有辅君开拓一朝新政之功,但旧史及前论多对其抑功扬过,均不足为训。以往对明珠的偏颇评价,是由于未能从纵和横的座标去分析,即未能对其进行历史与社会的层次分析,尤未能对其作民族的、家族的、旗分的和派别的分析,因而顾此失彼,捉襟见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