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840年,黠戛斯灭漠北回鹘汗国,给唐朝以喘息的机会,唐朝自然乐观其成,并极力支持黠戛斯剪除西迁的回鹘余部。在唐朝的支持下,黠戛斯乘胜追逐回鹘残众至西域,并一度控制了天山南部和东部地区。但由于唐政府仅醉心于利用黠戛斯消灭回鹘,而对黠戛斯的诉求却采取推诿态度,加上对西域自然环境的不适应,黠戛斯在西域仅逗留了三四年时间,便主动退出了西域,北归故乡叶尼塞河流域。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了怛罗斯之战的背景及经过,指出怛逻斯之战虽然是边将个人素质不高引发的一个偶然事件,但也是唐朝与大食两大势力在中亚角逐的必然反映,是唐朝西域政策的必然结果。指出唐朝西域政策的重心是确保葱岭以东地区安全,防止吐蕃与西突厥等联手侵犯此地,唐在中亚的统治及对付大食的挑战,则退居次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本认为西突厥分裂为附唐与附蕃的两大政权系统乃是噶尔家族专国吐蕃、同唐朝激烈争夺西域的历史产物,这些政权的盛衰嬗递虽不像唐朝所册的西突厥可汗那样脉络清楚,但也同样断续相承,基本上与噶尔家族的兴亡相始终,构成唐、蕃西域角逐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盛唐边塞诗人岑参曾两次出塞。这期间他写了不少充满爱国激情、戍守边疆、歌咏西域民族风土人情的诗歌,并记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唐朝中央政府为维护祖国统一,在西域进行的几次重大战事。  相似文献   

5.
唐时的中国,世界闻名。首都长安城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唐与西域各国进行文化交流、商业贸易的第一大城市。西域一百多个国家和唐朝有着密切的往来,西域各国使者、学者、艺人、商人不远万里来到长安,长安城内呈现出“九天阊阖开宫殿,万  相似文献   

6.
瓦罕走廊连接着西域通向中亚、南亚各国的道路,战略交通地位十分重要。在大食东扩的背景下,该地区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波斯复国运动的总后台为唐朝,而吐火罗等国的向背,以及中亚诸小国来唐朝贡,背后是诸大国在该地区的博弈。怛逻斯战役是唐朝与大食为争夺中间地带的宗主权和势力范围而长期竞争、对峙的结果;唐朝册封的目的就是在明确宣示中亚诸国与唐朝的宗藩关系,激励、支持他们与大食对抗。唐朝葱岭镇的设置意义极大,不仅控制了瓦罕走廊的进出口,而且切断了吐蕃经勃律道进入西域的通道。  相似文献   

7.
范瑾 《沧桑》2008,(6):6-7
隋唐时期西域音乐文化名噪一时,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音乐辉煌的现象,与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和统治者的开明思想是分不开的,但西域音乐家在唐音乐发展的过程中也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承载了西域音乐的传播,使西域音乐得以在唐代宫廷中繁盛。本文依据当时的时代背景,从官、民两个方面试述了这些音乐家是以什么样的途径、因什么样的原因来到中原。  相似文献   

8.
交河公主作为蕃臣女被册为和亲公主嫁于突骑施,被唐廷用以延续阿史那氏在西域的统治权威。但这次和亲并没有建立起双方长久的稳定关系,因互市贸易而爆发出来的矛盾冲突也宣告了唐朝旧西域政策的失效。  相似文献   

9.
杨瑾 《文博》2011,(3):35-44
唐墓壁画中出现的胡人形象包括蕃将与文职官员、使臣或朝贡者、胡商、宗教人士、译语人、胡人马夫驼夫车夫、歌舞伎、仆从、驯兽师及其他类别,他们是生活在唐朝不计其数胡人群体中的一部分,在唐朝社会生活中享有一定自由,对唐朝社会生活各方面有所贡献,但也受到唐朝主流社会的歧视、偏见与排斥。  相似文献   

10.
从651年大食首次向唐遣使。就同唐朝出现了外交上相背走向。大食的河外扩张实质上是对唐朝西域政治主权的严峻挑战。公元751年爆发怛逻斯之战。绝非一场偶然的遭遇战。而是两国间政治冲突发展的必然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