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名,是我国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器具,其材质大多为青铜和陶瓷。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因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在博山炉腹内燃烧香料时,烟气从镂空的山形中散出,有如仙气缭绕,给人以置身仙境的感觉。镇原县博物馆馆藏的这件汉代铜博山炉,属国家三级文物,炉高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人的香料,大部分用于宗教、祭祀、净己,香器背后隐藏的文化也不容忽视。博山炉之所以与蓬莱一样,如今依然被反复提起,正是因为这个香器与这个地方一样,蕴含着神秘遥远但又清高自圆的宗教神话与仙家哲学。正器若山朱火青烟古时有"博山之前无香炉"的说法。博山炉的造型,来源于对"云霭青山"的模仿,其模仿对象据说是渤海三山——蓬莱、博山、瀛洲。秦汉以后,"海中有山,蓬莱有仙"的观念开始盛行,贵族们通过制作模仿蓬莱仙山的香具来满足求仙问道的热情。  相似文献   

3.
《收藏家》2016,(11)
正熏炉是古代的燃香之器,它最晚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汉代较为流行。熏炉的质地有陶质、瓷质、铜质等。铜质的熏炉,是一种实用器,它类型丰富,装饰风格独特。属于熏炉中的上品。目前,据公布的资料中汉代铜质熏炉数量不足200件。分布较为广泛,以陕、两湖、两广、河南、河北数量较多,其他则属零星出土。其形制有盖豆形、博山形、鼎形、行炉形、鸟形和一些特殊形制。博山炉是博山形熏炉的简称,是熏炉中最为优美精致的一种。一般由炉盖、炉身、炉柄、承盘等部分组成。出现于西汉中期,它是在春秋战国以来持续发  相似文献   

4.
<正>陕北地区是汉代画像石墓分布较为集中的区域之一,目前所发现、发掘的画像石墓已达数十座,这些墓葬不论在形制、随葬器物,还是画像内容、雕刻技法,均表现出极强的地域特征,反映出汉代陕北边地独特的社会历史。在陕北地区的汉画像石画像中,笔者发现了一些不见于其他地区的博山炉图像,虽然数量不多,却造型丰富,颇具特色。由于以往研究并未对该地区画像石中的博山炉图像过多涉及,故本文试对这些博山炉图像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更加全面理解和认识该地区汉代画像石。  相似文献   

5.
《收藏家》2020,(9)
正两汉时期的博山炉造型精致、制作考究。满城汉墓出土的错金博山炉及骑兽人物博山炉为其中的佼佼者。本文从社会思想、造型艺术和结构功能三个角度对满城汉墓出土的博山炉加以赏析,力求揭示其蕴含的敬山求仙、以神入画、精巧雅致等艺术特点,彰显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及丰富的文化内涵。"博山炉,本汉器也。海中有山,名博山,形如莲花,故香炉取象。"(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博山炉为古代熏香器具,盛于两汉魏晋时期,在我国熏香器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烟气氤氲 人神共享——漫话瓷香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向阳 《收藏家》2008,(10):80-84
香炉,即焚香之器皿。焚香起源很早,最初是热带地区的居民为驱臭除秽而焚烧香料,可能并没有用一种特别的器物来焚烧,因为最早的香料是些草本或藤本的植物。专门用于焚香的器皿,据文献记载始于汉代,如著名的博山炉。《收藏家》2007年第5期上刊登了浙江萧山博物馆收藏的战国原始瓷熏,瓷熏的造型类似与明清时期的天球瓶,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焚香习俗在时代发展中作用、文化的变迁,以及博山炉的造型、材质等角度出发,对古代熏香文化与汉代博山炉进行研究,分析熏香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博山炉与熏香文化的关系,认为博山炉是在历史主流精神信仰和社会环境双重影响下所产生的熏香器具,是熏香文化与汉代思想艺术结合的产物,将熏炉和熏香文化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相似文献   

8.
董楼平 《文物世界》2006,(6):10-11,35
香熏一物,既可养颜怡性、祛病强身.也可视为一种高雅陈设。香熏之俗在我国由来已久,其始于汉并一直延绵至今。香熏亦称香炉、熏笼,古代较早的香熏多为陶瓷烧制。汉代时,薰业、熏香驱邪辟秽去疾的风气较盛,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代表这个时代风格的铜质博山炉.陶质器物虽然常常见到,但应当是作为明器出现的佛教传入我国后.随着寺院的兴起,用于专门烧香的香炉也就出现了。  相似文献   

9.
汉魏墓葬中出土的壶形器包括钫和锺均象征着汉代的方仙世界,即所谓的东海三山;魏晋时期出现的魂瓶乃是归墟五山的象征。壶作为一种有形的物质象征,仅仅是用以表述汉代庞大的方仙思想体系的代表器物之一。汉魏时期的方仙世界是继承先前萨满教宇宙观而形成的,而壶所具有的方仙象征的形成,则标志着古代中国具有自身特征墓葬文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文物》2016,(3)
正1976年和1982年,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河郭乡左村村民在平整土地时先后破坏了两座汉代墓葬,出土了许多精美器物。部分器物被原邢台地区文物商店征集,后拨交邢台市文物管理处。现将邢台市文物管理处收藏的其中五件铜器介绍如下。一(一)鎏金线刻蟠龙座铜博山炉由盘、蟠龙饰件、柿蒂形饰件、炉及器盖共五部分组成。炉盘侈口,宽沿,前弧腹,平底。底上盘踞一条蟠龙,龙首略向上扬,口中有穿孔。  相似文献   

11.
在不同时代的不同记录中,中国农事器物被人为地赋予了诸多意涵,成为"天工"之技、"本土智慧"、"先进"科技、"民艺"乃至"平民历史"的载体。凭借自觉或不自觉地"显隐"之法,这些记录将农事器物纳入不同的范畴;在再现农事器物与人的关系时,不同的记录具有不同倾向。从器物环境到与人的关系,再到器物本身,对器物的"新旧"显隐记录,折射了时人对机械化的憧憬或恐惧,其实质是对科学技术的"信仰"或"质疑"。综观不同记录,一个理想的农事器物记录,至少是未忽视与"器物"相伴之"人"及其生活的记录。  相似文献   

12.
汉代流行厚葬之风,当时人们"事死如生",为在阴间过上富足生活,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器物做成陶制随葬品,灶作为"生养之本"便大量出现在墓中。  相似文献   

13.
吕遇春  熊友陵 《文博》1989,(3):83-83,82
1987年10月4日,江西省丰城县博物馆征集到一件大型长鼓舞人饰青瓷博山炉,此炉现藏于该馆。据当事者荣塘乡前坊村农民吕云德介绍,这件博山炉是1986年11月他在建房挖基时发现的,出于一座墓葬之中,同时出土的其他器物均被打烂,保存下来的仅有此物。此博山炉由托盘、炉身、炉盖三部分组成,通高34.3厘米(图一)。托盘为圆形,直径22厘米,底部有一直径5厘米的圆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全面梳理汉代各类"凤鸟立龟"造型器物的基础之上,分析了这一艺术形象在汉代出现的原因,是汉代思想和文化观念在物质资料载体上的一种反映。  相似文献   

15.
寻香之路     
香料之于中国人,其实情怀远远高于刺激,与实用价值相比,文化意义更加受重视。我们想要寻访的这条芳香之路,不算波澜壮阔,却可曲径通幽,从中更多看到的不是异域风情,而是东方文化的妙韵。它隐约串连起合浦、泉州、扬州、登州港这些曾经的海上丝路重镇,激发我们对那段灿烂岁月的想象。无论是丁香对雅士身份的定义,还是博山炉暗藏的仙家哲学,寻香,同时也是寻觅中国文人的内心世界,寻觅中国传统文化之美。  相似文献   

16.
1989年10月,中卫县文管所在镇罗胜金地张家山清理一汉墓群时出土了一批陶器,此博山炉是其中一件,时代为东汉初期,现藏于县博物馆。 博山炉为夹砂灰陶 。由炉盖、炉盘、柄、炉座四部分组成。通高24厘米。山峰状盖,有镂孔,盖顶置一小塔。炉盘侈沿,浅腹,圈足与柄为子母扣。炉盘置于一直腹、实心、大圈足的豆形柄上。柄下为一敝口侈沿的平底盘。 这件博山炉组合匀称,造型别致,装饰奇特,设计精巧,做工细腻,可谓独具匠心。它的造型和工艺都可算是已出土博山炉中的佼佼者,尤其在中卫县是首次发现。它的发现为进一步研究汉代…  相似文献   

17.
林亚兴 《收藏家》2015,(4):65-69
铜香炉是盛放香料燃烧的熏香器具,它的作用有四种。其一用于祭祀神佛和祖先,给人一种清香、宁静、肃穆之感。其二文人读书、写字时烧香使空气芬芳,起到提神醒脑的作用。其三熏香衣服,增加舒适感。其四作为文玩欣赏,供文房摆设。我国在汉代曾铸造过铜熏炉,俗称"博山炉"。博山炉器形近似战国时期的青铜豆,炉体呈半球形,上有镂空的山形盖,圆盘形底座,中有圆柱与炉体相接。后来又铸造使用过一些鸭形铜熏炉。  相似文献   

18.
三星堆一、二号器物坑出土的铜器中至少有43件带有彩饰,有两种不同的装饰方式。三星堆特色的器物多以黑、红两色刻意突显人头像、人面具的眼、口、鼻、耳等部分,应是三星堆人对以其为象征的超自然感官能力的崇拜。中原风格的容器则普遍用红彩来填充器表之阴纹,与同时代商文化范围内的铜器施彩现象一致,具有宗教祭祀意义,或与周代文献中涂血祭器的"衅"礼有关。  相似文献   

19.
<正>海客谈瀛洲,烟波微茫信难求,秦始皇帝所追寻的仙山,缥缈难寻,而紧随其后的汉魏时人却丝毫未减神往,除了问道求仙、日服丹药外,日常生活的多个角落都流露着人们追求长生、渴望成仙的心理,当时的鎏金铜镜便是这一时代思想最集中的物质载体之一。鎏金工艺是我国古代器物装饰的一种特种工艺,是将金和水银合成金汞剂,涂在铜器表面,然后加热使水银蒸发,而金则附着于器表不脱落。安徽寿县博物馆的一件汉代鎏金铜舟上有铭文"……黄白涂  相似文献   

20.
远古刻画符号与中国文字的起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古代自裴李岗文化至汉魏时期器物上常见的单字、刻画符号和图形文字,分布广泛,一脉相承,大都独立刻铸在器物(或铭文)的特殊位置上,不与其他文字相连属.它们不但与八卦之象多用单字来表述的特征相符合,而且有的还与纪卦象类筮数易卦相并署.因此,它们可能大都是反映八卦之象的卦象文字.一般地讲,每件器物本身及其上面的单字、刻画符号或图形文字,大都应是同一易卦的卦象.它是中华先民"制器尚象"习俗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