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10月29日至30日。中日友好协会、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和日本民主法律家协会、中国战争受害请求赔偿事件辩护律师团、中国战争受害请求赔偿事件后援会。联合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召开了“日本侵华战争遗留问题——2001年中日学研讨会”。中方出席会议的有: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会长白介夫、中日友协副会长迟、中华律师协会副会长于宁、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述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长陈启刚、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张承钧、九一八战争研究会会长张一波  相似文献   

2.
日本企业的战争责任及民间赔偿问题——以制造“花冈惨案”的鹿岛建设公司为例安平战时残酷使役,虐杀外国劳工的日本企业,在战后的军事审判中,并没有如德国企业那样受到严厉惩处,而是托辞没有确实的资料作证据,将其全部罪责转嫁给了战时的日本政府和军队。战后几十年...  相似文献   

3.
1952年台北和议中日本利用中国不统一逃脱战争赔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根本上说,二次大战结束后盟国放弃对日索赔.是出于美国的决策.而于1951年9月由旧金山和会乒式决定的。1952年日本在与国民党政府举行的台北和议中,则进一步利用中国不统一的状况逃脱战争赔偿。日本政府之所以选择与国民党政府谈判签约,一个因素就是盘算到国民党政府“无权请求赔偿”,故而可以逃脱战争赔偿责任。和议开始,日方规避和平条约的实质.也是为逃脱赔偿。谈判中日方拒绝条约中写进中国享受旧金山和约最惠国待遇和服务赔偿两项条款。国民党政府被迫作出重大让步,谈判双方接近达成协议后,日方又变卦,推翻已表示接受的条款。日本利用国民党政府急于要抢在旧金山和约生效前签约的心理,拖延时间,逼迫对手接受自己的方案.终于得逞。和约本文“未见有一个赔偿的字眼”。  相似文献   

4.
日本战后初期的赔偿问题洛阳师专历史系湛贵成日本的战争赔偿问题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开始提起,到1976年赔偿支付完毕,历时30余年,跨越了日本的战后恢复时期和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在日本战后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战争赔偿问题以冷战为分水岭,基本上分为两大...  相似文献   

5.
二战结束以后,国民政府行政院赔偿委员会决定接收日本先期赔偿物资,并承担运输、储卸和重装等工作及费用。该会联合各部会,在经费、运力和技术等多重限制的情况下,勉强将第一批和第二批日本先期赔偿物资全部运回上海港,然而在交由各单位接收后,却无力修理、重装和使用。1949年,国民党败局已定,便着手拆卸和转移赔偿物资,甚至毁坏无法运走的物资。随着上海解放,中共开始接管日本赔偿物资的调配、重装和使用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统筹调配,有效地利用这批物资,在三年经济恢复时期集中发展纺织机械制造业,又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壮大了钢铁冶炼和机械制造业。  相似文献   

6.
本所论限于国际法中国家对国家的赔偿,不包括民间赔偿。二战后日本对有关各受害国在战争赔偿问题上持不同的立场,对战争的最大受害国中国的立场是设法逃避赔偿的责任,对亚洲其他国家的立场则是虽无赎罪意识,但能承认有赔偿责任。日本在战争赔偿问题上对亚洲国家采取不同的立场既与各受害国的对日政策有关,也与战后的国际形势有关,此外它也是日本错误的战争史观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7.
徐康明 《世界历史》2006,20(1):66-73
日本战败投降后,对战争受害国的赔偿问题便提上日程。战后初期在美国一手主导下,制订了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赔偿亚洲战争受害国的计划,体现了美国削弱日本这个宿敌,防止其东山再起的战略意图。随着“冷战”开始后美国远东战略的变化,其对日政策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拆迁赔偿计划的实施也半途而废。  相似文献   

8.
1946年7月,日本东京麻布区有栖川公园附近的养正馆出现了少有的欢腾。这是中国驻日代表团的驻地,因代表团团长从国内归来,给担任着要求日本赔偿与归还中同财产任务的中国官员带来了一些欢乐。  相似文献   

9.
由日本法律界进步团体主办,世界抗日战争史维护联合会协办的“日本战争犯罪与战后赔偿国际公民研讨会”于1999年12月10日至12日在日本东京召开,中国、美国、日本等14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中华书局2006年11月出版了陈丽菲著《日军慰安妇制度批判》,25万字。全书分8章,介绍了日本慰安妇制度的起源、实施、扩大及中国妇女的受害情况。书中还有专门章节介绍了战后对慰安妇的调查与赔偿,并提出了日本在此问题上的战争责任。  相似文献   

11.
2002年5月3日至5日,由朝鲜太平洋战争赔偿对策委员会主办的“清算日本过去国际学术会议”在平壤市人民化宫隆重举行。这是近年来朝鲜主办的最重要的有关讨论日本侵略战争罪行的国际会议。2000年12月,  相似文献   

12.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蒙受了极为惨重的劫难。在这场战争中,我国人民历经战争蹂躏,不论前方后方,或是沦陷地区,均饱尝战乱的痛苦,而人口的伤亡和公私财产的损失,尤为惨重。 抗战期间及胜利之后,当时的国民党中央及地方政府,均做过对日抗战的损失调查与统计,特别是日本战败之后,各盟国曾向日本索取赔偿,国民党政府亦积极进行抗战损失的调查工作,以作为向日本索取赔偿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一、序言(一)战争从军世代的凋零自1945年8月日本战败至今巳68年,对日本社会而言,这意昧着什么呢?战前,日本的征兵年龄是依法律(必须获得立法府——帝国议会的同意)的兵役法之相关规定。1942年2月兵役法修改的结果,以敕令(由行政府——内阁作出决定,即可实施)取代法律,并于其中增加可以变更征兵年龄的条文,因此1944年局势恶化时,在征兵检查中,过去年满20岁以上的规定,改为年满19  相似文献   

14.
日语助数词的研究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语助数词的研究史崔据日本最早的文字资料——金石文记载,日语中助数词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公元四世纪,即日本大和时代初期。到了古代前期(公元500~710年),助数词的应用已较为普遍。从日本最早的诗集《万叶集》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助数词的影子。以后伴随着...  相似文献   

15.
战后日本对华赔偿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后日本对华赔偿问题刘士田李志忠1937—1945年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历经八年浴血抗战,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获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抗击外国入侵的完全胜利,但冷战的爆发和海峡两岸的分裂局面给中国向日本索取战争赔偿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1972年...  相似文献   

16.
冷战时期日本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西方随之进入政治与军事全面对峙的冷战时代.五六十年代的亚洲形势远比欧洲错综复杂.东亚和东南亚成为冷战时期大国利益的交汇地区.日本与东南亚在战后冷战的国际社会中占有重要位置.日本与东南亚国家的重新交往,始于战后初期日本对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赔偿.这种赔偿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利用东南亚国家在战后初期一段时间内的困难处境迫使它们开放市场,以便进行经济扩张;另一方面,追随美国的冷战政策.整个冷战时期,日本依靠美国的安全保障致力于经济活动,是冷战的最大受益者.  相似文献   

17.
战后,日本政府推行的内外有别、军民不同、官兵迥异即根据对侵略战争的态度和“贡献”大小予以差别对待的战争补偿政策,明显具有战争犯罪的主观故意和客观影响,不容忽视。日本政府内外有别的战争赔偿政策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自卫战争史观”、“解放战争史观”、“靖国史观”等,是这一战争赔偿政策形成的思想根源;2.日本政要的右派构成和日本政权的保守性质,是这一战争赔偿政策形成的政治基础;3.部分日本国民持错误的战争史观,是这一战争赔偿政策形成的社会土壤;4.战后宽松的国际地缘政治环境,是这一战争赔偿政策形成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朝鲜人民从其摆脱日本殖民统治之日起,向日本政府、日本殖民统治机构及日本人,提出了对朝鲜及朝鲜人民造成的损失进行补偿或赔偿的要求。在清算殖民统治及战争损失的过程中,南朝鲜民众和韩国政府始终彻底否定日本的殖民统治。但由于受冷战及美国对日政策转变的影响,韩国的对日索赔要求逐渐后退,从一开始的战胜国对战败国的赔偿要求,后退为“为了恢复因暴力与贪欲而造成的损失与受害必然使其履行的义务”或补偿,进而又后退到“为挽回和恢复所蒙受的牺牲而提出的公正的、理性的合理要求”。  相似文献   

19.
7月27日,在日本东京,一法庭开庭审理3个遭受日本军国主义暴行的英国人要求道歉和赔偿的诉讼案。这些幸存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日本军强行从事笨重的体力劳动,受尽各种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不论身心还是身体都遭受严重创伤,他们要求日本政府公开道歉,并赔偿每人2.2万美元。在原告席上,有一个叫菲莉丝·圣姆森的英国退休女护土而今已67岁了。每当想起当年的经历,她总感到无比痛苦。她说,她出庭作证,是代表当年1.5万名难友,诉说他们当年备受折磨的经历。1942年,菲莉丝才13岁,跟父母生活在当年的英国殖民地新加坡。2月,新加…  相似文献   

20.
清末民初,中国国力衰微,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渔业的侵掠。1924年,近百艘日本渔船越界进入山东沿海捕鱼,引发两国旷日持久的交涉,日本以在公海捕鱼为由,拒绝赔偿相关损失,侵渔案遂不了了之。日船越界侵渔不断,严重损害了沿海渔民的利益,破坏了中国领海主权的完整,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中国领海权的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