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木 《南方人物周刊》2012,(10):101-101
我在朋友画展之后的饭局上遇到他,年纪不小了,秃顶,脸上有横肉,带些凶相。敬酒时,他自我介绍:“我姓唐,唐老鸭的唐。请叫我唐唐。”  相似文献   

2.
抗战期间,我是贵阳百货业工会委员,在贵阳经营百货商店。由于喜欢书画,店里经营有宣纸、笔墨、古玩、字画。亦给人代销字画。我原知道徐悲鸿,收集有他书画印刷品。听说徐悲鸿从桂林来贵阳,我就到中国旅行社贵阳招待所去会见他。我们见面后,徐先生谈起要在贵阳搞画展,我立刻对他说我能帮助联系展厅等事情,徐先生很高兴,我们就这样认识了。画展在中华南路师范小学礼堂举行,徐先生展出了《八百壮士》、《川人汲水》(表现重庆人挑水辛苦状)、马、喜鹊、鸡、人象等画。我很喜欢徐先生的画,亦佩服他的为人,就捧场定了他的“狮子”、…  相似文献   

3.
我和画家张省是同乡,从他上世纪八十年代办画展起,就关注他的创作,写了不少文章,后来又出版了《神笔墨意——画家张省写真》。经他介绍,我结识了仰慕已久的钱君匋先生。在中国,很少有人像钱君匋那样,  相似文献   

4.
不言大话 不蔑小事──陆昌先生速写韩书力澳门美术协会会长陆昌先生的名字,我早听说过,但见到他本人却是1991年秋季在广州。那一年10月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澳门美协、广州雕塑院和西藏美协联合在广州举办《西藏青年画展》。展览开幕前一天下午,区志忠...  相似文献   

5.
沙平 《钟山风雨》2008,(5):36-39
1940年,徐悲鸿赴新加坡和南洋各地举办画展。国家危亡、民族苦难,占据了他的整个心胸,他虽享有盛名但仍每天紧张地忘我创作,只图多画些画多挣点钱为祖国多作点贡献:所有画展全部巨额收入他都捐献给祖国用以救济难民。1941年11月,他接受美国援华总会邀请,正欲赴美举办画展,谁料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时局骤变,他便匆匆取道缅甸回国。  相似文献   

6.
《收藏家》2011,(6):87-90
傅抱石1904年10月5日生于江西南昌的一个修扇匠的人家。1921年他以第一名免试升入省立第一师范。其时他在治印之余开始读一些古代画史画论,尤其是看到石涛的"我用我法"顿开茅塞,他更欣赏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思想。1933年3月,傅抱石东渡日本,入东京帝国美术学院,拜美术史家金原省吾为师。1935年5月"傅抱石中国画展览"在东京举行。院长正木直彦、画家横山大观等参观了展览。1936年6月,傅抱石因母病回国,7月,他在南昌举办了个人画展,这是他在国内的第一次个人画展。暑假之后,应徐悲鸿之聘,任教于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  相似文献   

7.
访日札记     
此次访日是应日本藤田株式会社和VENTE美术馆的邀请,去东京参加《逝者的书——曼陀罗世界和西藏当代画展》开幕式的,为期往返共十天。 十月五日 下午二点,我和巴玛扎西、吕敬人赶到北京国际机场。过了关,在全日空柜台换了票,便悠哉悠哉地在候机大厅里休息。这时全日空驻京办事处的一位课长先生风风火火地找到巴玛扎西。他先向巴玛鞠了一躬,然  相似文献   

8.
认识刘迪耕老先生是几年前在他举 办的一次画展上,始知湖南还有这样一 位耄耋之年,人称迪老、迪公的著名传统 山水画大家。 一天,他忽然骑着电动单车到我住 处来了,并送来了他的两幅新作《沧江帆 影》和《松竹寿石图》,作为晚辈的我当然 是欣喜若狂、受宠若惊。闲聊之后本待留 饭,但刘迪老时湖湘另一著名画家凌文 虎先生的"猫乳"(即腐乳,长沙人叫"猫 乳")情有独钟,说"凌文虎做的'猫乳'好 吃!"坚持要赶去吃"猫乳"。考虑刘迪老已 是九秩之人,怕有闪失,叫内人送他过  相似文献   

9.
1934年4月,徐悲鸿到欧洲各地举办画展。当他到达莫斯科后,其画展很快就在宏伟的国立博物馆正式揭幕。徐悲鸿以画马享誉中外。当时苏联对外文化局局长阿洛赛夫向他提出一个请求:为观众作一次画马的现场表演。徐悲鸿高兴地答应了。寥寥数笔,一匹势不可挡的奔马跃然纸上。顿时,观众的掌声响彻了整个画展大厅。  相似文献   

10.
路遇陈独秀     
张定 《炎黄春秋》2001,(1):56-57
1940年寒假,我和三个好朋友考入江津中山中学高中二年级。开学前,我们一起乘船由重庆去江津,看见船长室里坐着一位很有风度的长者,一打听,他是陈独秀,就住在江津城墙脚下。我读过他写的《我对抗战的意见》小册子。从这本小册子上我懂得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原因和目的,我们必须奋起抗战才能挽救中国沦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地的命运;又知道他是有名的学者,  相似文献   

11.
我认识谢冰莹比较晚,是到了美国之后。一次,从谭彼岸教授口中得知,冰莹早在70年代即已移居美国,而且就住在旧金山。当时我刚到异国,一切从头开始,千头万绪,自顾不暇,一直没有机会拜访她。直到1990年春初,一次偶然的机会,与她不期而遇。那是一天早上,一位姓谢的画家,以访问学者的身份从大陆来到美国,邀我到华埠布律威街的美丽华酒家喝早茶。席间,他提出希望在旧金山举办个人画展,要求我帮助策划,并捧出一部新出版名为《画游武陵源》的画册让我看看。打开画  相似文献   

12.
春晖难忘     
4岁的男孩,从梦中.隙醒,发现母亲不在身旁,大声哭闹起来,众人把他带到一个灯光明亮的大房间门口,他看见里面安静地坐着许多大人,他的母亲站在讲台上。男孩便是60年前的我,那是解放牵刀期.母亲在给成人扫盲。1954年冬,家里把刚读小学一年级的我和四哥送到南昌交由祖父母抚养,第二年寒假母亲把我接回武汉。  相似文献   

13.
木文 《旅游》1994,(11)
一样的天,一样的地,却没有一样的人。 偶然的机会结识了一位来自黑土地的画家,他身材颀长,举止拘谨,寡言少语,一眼很难看出他是作画的。 1994年7月,在中国当代美术馆成功地举办了“中国画家刘树枫画展”。独出心裁,巧施笔墨,韵味十足的画作在京城画坛反响不凡,更有不少海外画商踊跃购买,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4.
辛子 《湖南文史》2002,(1):55-58
朱自清出生于书香门第,三代定居扬州,祖父是清朝的官吏,父亲朱鸿钧也担任着官职,由于两个兄长出生不久便天亡了,他成了这个家庭的长房长孙。17岁那年,朱自清以品学兼优的成绩毕业于江苏省立第八中学,嗣即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翌年冬天,他回扬州度寒假时遵照父母的安排,与当地名医武威三的女儿武钟谦举行了婚礼,正式结为夫妻。  相似文献   

15.
回到天上去     
小安 《南方人物周刊》2011,(36):110-110
天 天 天是我的爹 天会照顾我 上面这几句,是一个叫小招的人写的诗,小招已经死了。我曾在成都的一问酒吧见过他,他带着他的诗到处走,会诗访友。他来到成都,一大帮诗人请他喝酒吃饭。他喝醉了,大声读自己写的诗,双臂张成一字,  相似文献   

16.
常工先生布达拉宫画展,在今日美术馆附近一家画廊展出。我应邀而往,观看“布达拉宫新三十六境”。我跟着几位画家。在凛冽寒风中,步行去画廊。在这片充满当代艺术的街区,有一些造型怪异,风格叛逆的露天雕塑。再往前行,一家小画廊出现了,画展就在这里。  相似文献   

17.
罗强 《湖南文史》2013,(8):69-69
一位留学欧洲学美术的年轻画家要开画展,因仰慕吴稚晖,便挑了幅自己最得意的画作请他题词。因是超现实的抽象画,吴稚晖左观右览,不得要领,遂题打油诗一首:远观一朵花,近看一个疤。原来是幅画,哎呀我的妈!  相似文献   

18.
宋长江 《收藏家》2022,(3):22-28
张大千(1899?1983)是近现代中国乃至世界美术领域的著名艺术家,他的成功源于其不懈努力与精进。他的绘画在生前便已拥有了巨大影响力,即便是在逝世几十年后的当下,其作品仍是艺术市场上争相追捧的对象。有关张大千的研究已颇为丰硕,无论是传记、著作抑或是学术论文,均较为全面深入地探讨了其生平、艺术主张、艺术成就等。不过,倘若仅从民国时期张大千举办与参加的画展来审视其艺术生涯,目前仍还有较大研究空间。本文以张大千在民国时期举办与参加的画展为切入点,爬梳文献,分析他画展的不同目的及其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9.
童然星 《古今谈》2005,(2):37-39
我有幸认识沙耆老人是在1983年初,整六十九岁,按我国民俗,已是古稀之年。当年,浙江省博物馆、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分会共同计划主办一次“沙耆画展”,特请沙老来整复由他母亲赠予“浙博”的一幅油画。那时,我正在文澜阁楼下工作,几步之遥就是沙老的临时工作室,我有空就过去看沙老作画。他是一位慈祥的长者,慈眉善目,中等个儿,衣着朴素。由于他患有精神疾病,  相似文献   

20.
正寒假里,妈妈领养了一条可爱的小狗。这只小狗全身毛茸茸的,两只眼睛水灵灵的。因为狗还小,那些天晚上又很冷,妈妈怕小狗冻着,就在它的窝里铺了两层厚厚的棉絮,然后又在窝门上装了一个帘子。从此,这只小狗成了我家的一员,我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贝贝。贝贝平时很乖,但家里发生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坏事,总也少不了它。一天晚上,我准备换拖鞋睡觉,可是看到鞋架子上的拖鞋失去了踪影。我问妈妈,妈妈说没看见;我又去问爸爸和哥哥,可他们也说没看见。我心想:咦?难道鞋子自己长翅膀飞了不成?我越想越觉得奇怪。我一转头,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