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故骠骑将军韩寿墓道表汤淑君韩寿墓表,西晋时雕刻,解放前存洛阳存古阁,后转河洛图书馆。其出土时间、地点不详,现存洛阳关林石刻艺术馆。墓表为石质圆柱形,现仅存中间一段,“侍骠骑将军、南阳堵阳韩”10字。高1.13、直径0.33米,上下两端各雕一道缠绳纹...  相似文献   

2.
南朝陈国柳敬言墓志(以下简称柳志)原为洛阳存古阁藏品。洛阳市孟津县杨凹村出土,出土时间不详。1998年从洛阳都城博物馆调拨洛阳古代艺术馆。志青石质,四刹无纹饰,高24厘米,宽25厘米,志24行,满行25字,全583字,楷书。无盖亦无撰、书丹及刊刻署名。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汉中地区略阳县析里(又名白崖)嘉陵江畔古栈道旁,有幅摩崖石刻,远近相传,习惯称它为“状元碑”,这就是震烁古今的《郙阁颂》(又称《郙阁铭》)。陕西省、府、县志称郙阁刻石记为“汉中郎将蔡邕作铭”,因而以讹传讹,产生一些不符合史实的传说。《郙阁铭》石刻、文章、事迹并无足堪崇颂之处,惟书法艺术独具丰标——结构严整,章法茂密,行毫畅健,体态赫奕,在优美多姿的汉隶笔法中,的确是我国的艺术精品。但是,这一石刻的撰、写究系何人?一直存在着争论。《文物》总二四一期,载汉中地区文教局,略阳县文化馆《郙阁颂摩崖石刻》一文,提  相似文献   

4.
读《洛阳新获墓志》许顺湛河南各地散存的碑刻、墓志和摩崖题记数量很大,是刻在石头上的文献资料。由于中原地区长期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故石刻文献的内容具有极其丰富的重要的史料价值。洛阳、开封、新乡、登封等地,现存石刻实物较多,仅河南博物院保存的石刻拓片就...  相似文献   

5.
洛阳古代石刻艺术,是东汉以来中原地区近二千年文明的象征和缩影。龙门石窟、巩县石窟寺的佛教造像,早已蜚声中外。但是,大量精美的陵墓神道和宫殿建筑等世俗石刻,在美术史上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需要加以搜集整理,进行系统地研究、宣传,使之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一洛阳虽说没有发现西汉时期诸如霍去病墓那样的大型石刻群,但至光武中兴,建都洛阳,石刻的使用配置已是相当普遍了。邙  相似文献   

6.
试论洛阳关林陈列的几件北魏陵墓石刻艺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孝文南迁伊洛,洛阳成为我国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北魏承袭汉代厚葬之风。解放前后在以长陵为中心的湹河流域邙岭陵墓区内,出土了大批北魏石刻艺术品。这些精美多样的石刻,有助于加深对北魏乃至整个北朝石刻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惜其中一部分早在解放前已流落海外,还有些画像石棺分散在西安、开封等地。近年来,邙山出土的北魏陵墓石刻艺术品,都集中陈列在洛阳  相似文献   

7.
东汉是一个隶书盛行的时代.以现存的三百余种汉代石刻来看,当时书法种类之繁多,风格之多姿,内容之丰富,足可称作汉代艺术之宝库.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显示其超越时空的珍贵价值.而且汉代的石刻“一碑一奇,莫有同者”,“诡形殊制,融为一炉而铸之”.我们注意到,川、陕、甘三省相邻的地区多摩崖石刻,《大开通》谓为摩崖石刻之祖,而被书林称作“汉三颂”的《石门颂》、《西狭颂》、《(甫阝)阁颂》,则可为汉代摩崖石刻的代表作.《石门颂》与《西狭颂》相对而言研究较多,对《(甫阝)阁颂》研究则相对薄弱.本文的旨趣在于对《(甫阝)阁颂》的研究历史作一初步地检索,并探讨其中的某些得失.  相似文献   

8.
郭玉堂《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中记载了民国时期洛阳邙山汉魏至宋明墓葬被盗的情况,涉及到墓葬的盗掘、盗掘出土的文物、盗掘文物的买卖和流失等内容,对于研究民国时期洛阳墓葬盗掘情况以及洛阳地方社会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9.
北魏至唐,洛阳佛教极盛,造像活动频繁,不但开凿了规模巨大的龙门石窟群,而且在为数众多的木结构寺院里,大都有圆雕石佛像、浮雕造像碑、石经幢和石塔等。此外,有些陵墓前面也置放造像碑、经幢和石塔。这些寺院和陵寝饱经沧桑,早已湮没,唯独部分石刻造像和塔幢得以幸存。在新开辟的洛阳古代艺术馆石刻艺术室(关林庙西廊)内,除了展出唐代石刻圆雕佛像以及唐  相似文献   

10.
四件北朝造像碑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件北朝造像碑介绍冯吾现洛阳古代艺术馆,是收藏陈展古代石刻的专题性博物馆,收藏洛阳传世和出土的古代石刻造像、碑刻、墓志1200余件,现将几件北朝造像碑分别介绍于后:一、北魏常岳造像碑因该碑造像题记中有“佛弟子常岳”者,故定名为常岳造像碑。碑呈长方形,...  相似文献   

11.
上高观澜阁,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结构为三级八面双檐楼阁式砖阁,其在古代砖塔砖阁建造技艺上具有一定特色。1983年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观澜阁年久失修,内外破损严重,阁内木楼早已不见。1985年此阎维修竣工,登楼发现晚清上高文学家李祖陶为建阁而撰文的《观澜阁记》石刻。碑刻青石料,楷书阴刻。字迹秀丽端庄。宽1.20、高0.60米,共有997字,每字1.5厘米见方。碑文对观澜阁建造起因、兴建始末、阁的结构、筑阁开销、阁成景观等,—一作了详尽记述,并对日后建书院、育人才提出了很好…  相似文献   

12.
刘根造象     
刘根造象,现藏河南省博物馆。它是北朝佛教石刻艺术中的一件佳品。据《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说:此石系“清光绪年间洛阳城东故洛城内韩旗屯掘得之”,后被开封  相似文献   

13.
气贺泽保规教授《复刻本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 ,日本明治大学气贺泽保规教授编著的《复刻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附解说·所载墓志碑刻目录》(汲古书院 ,2 0 0 2年 1 2月 )问世。这是他在完成《唐代墓志所在合目录》(汲古书院 ,1 997年 )之后对学术界的又一新贡献。拜读之余感到这是一部对利用隋以前洛阳所出石刻资料很有裨益的著作 ,值得加以介绍。洛阳作为九朝古都 ,地下保存了丰富的文物 ,其中东汉以后的墓葬中常常伴有墓志。这些墓志对于历史研究的价值自不待言。上个世纪 90年代以来 ,墓志资料的搜集整理取得了重要成果。先后出版了《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隋…  相似文献   

14.
邙洛北魏孝子画像石棺考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孝文帝南迁伊洛,洛阳成为我国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北魏承袭汉代厚葬之风,在以孝文长陵为中心的瀍河流域邙洛陵墓区内,出土了大批石刻艺术品,诸如神道雕刻石翁仲、石狮和墓葬中的石棺、棺床、墓志等精美多样的世俗石刻,可与龙门石窟的北魏佛教石刻堪称姊妹。它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有助于加深对北魏乃至整个北朝石刻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所辑洛阳地区新近出土的九件石刻文物,总体上反映了中古时期当地佛教寺院参与社会人文事态的广泛.此中显示的龙门地区出土石刻文物的密集,则折射出盛唐前后这一地区佛教人文活动的繁盛.  相似文献   

16.
<正>一河北出土的北朝隋唐石刻造像河北省历年出土的北朝隋唐时期石刻造像集中在河北中南部,以保定曲阳修德寺遗址、邢台南宫后底阁遗址、邯郸临漳邺城遗址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三处最为著称,此外石家庄灵寿幽居寺塔内北齐皇族赵郡王高睿造像亦是极为珍贵的图像资料(图一)。这四处出土石刻造像,纪年明确、时代连续、工艺精湛、数量众多,为研究北朝晚期至隋唐时期河北地区佛教及其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艺术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7.
四川存古学堂的兴办进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存古学堂是清季政府以学堂这一新形式保存国粹的尝试,是官方"新教育"体系的一部分,而不是其对立面.过去对此研究非常不足,除湖北存古学堂因张之洞而时被涉及外,其他各省存古学堂基本未见实在的论述.四川存古学堂在办校原则和规格、教学规章、校务管理的划一模式等方面,具有多数存古学堂的共性特征;同时,川省办学员绅对"国粹"及其保存方式的认知与张之洞等人不尽相同,四川存古学堂的实际办理情形与学部规章也有相当的出入,有其独特之处.从学堂的筹建及招生、师资典籍、课程设置与教学、川省与学部的互动及其在民初的嬗递等方面考察四川存古学堂的兴办历程,可以增进对全国各存古学堂以及整个清季"新教育"的全面理解;而从省一级的"地方"视角考察清季民初的社会、政治与文化,应可推进对那一时代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石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民族传统。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在本民族雕塑,绘画等艺术的基础上,融进外来艺术,从而创造出辉煌璀灿、纷繁耀眼的石刻艺术,并逐步形成了强烈的本民族的特色和风格。如位于丝绸之路要冲的敦煌石窟,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地处中州的洛阳龙门石窟,晚期异峰突起的大足石刻等等,都是我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国石刻艺术的瑰宝。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在洛阳地区陆续发现了5具北宋画像石棺,纪年均为北宋徽宗时期。从石棺的形制结构、雕刻题材、雕刻技法等方面看,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与地域特征,是在“事死如事生”观念支配下,洛阳地区传统的石棺石刻线画艺术与北宋中晚期所流行之仿木构砖室墓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20.
石刻学刍议     
在我国历史中,石刻文字的出现是很早的。大约相当于商代的江西清江吴城遗址,就出土大量的石刻符号或文字。在河南安阳殷墟大墓中出土的石簋上已刻有十二字的记事刻辞。春秋战国时期,已有古文诗"石鼓文"的镌刻。到东汉之际,我国石刻文字达到了第一个高峰。当时,不仅丰碑屡见,而且更有整部古籍范本的雕刻,竖立于洛阳太学的"熹平石经"就是在这时期问世的。以后各朝代石刻文字的不断发展,成为我国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