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九五六年第八期"文物参考资料"发表了安志敏先生所撰的"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物质文化"一文,简要地阐述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物质文化遗存的情形。作者综合了某些大家所公认的结论,同时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看了这篇文章之后,觉得有些问题需要提出来讨论。关于文化的称谓问题。作者认为彩陶文化这个称谓是不妥当的,理由是"仰韶文化中包括有各种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答了朱仙林同志关于中国神话研究与我商榷的三个问题.一,世界文化中表面相似的现象有复杂的成因,不宜以进化论文化普同观为根据任意比较;二,我在神话研究中进行的“文化要素分析”是人类学上卓有成效的方法,不宜因为限制了我们的自由想象轻易否定;三,我关于《山海经》是方士之书的论断不是推想出来的,文献上有相关证据.  相似文献   

3.
张之恒同志在《江汉考古》1982年第一期发表了《试论大溪文化》一文(以下简称张文),对大溪文化的分布、分期、年代、社会性质、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较系统地论述,读后颇有收益。但我对张文中关于大溪文化与屈家岭文化的关系问题有一点不同意见,想提出来与张之恒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4.
玉器,在中国古代艺术世界中,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绵延七千年经久不衰,它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科技文化于一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充当着特殊的角色.一、瑞祥玉《说文解字》曰:玉,石之美者.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人们是玉石不分的.河姆渡文化发现的璜、玞、管、珠、坠等装饰品,经矿物学鉴定,都是彩石饰品.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相似文献   

5.
中国幅员辽阔,新石器时代文化丰富而复杂。那么这个文化到底是怎样开始的呢?有没有从一个地点起源向四方传播的迹象呢?根据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考察了当前我国考古材料的实际,我认为:中国的新石器时代阶段,并不存在从一个地点起源的问题。而是从旧石器时代晚期、经过中石器时代、向着新石器时代延续发展下来的。延续发展下来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又形成若干个中心,因此,作多中心发展。这些多中心的文化,发展有迟有速、有  相似文献   

6.
《光明日报》《哲学》(1986.1.6)发表了庞朴同志的《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论纲)》一文,(以下简称《论纲》)《周易》中的“人文”一词.用以等同于欧洲中世纪末文艺复兴时期反对封建制度,反对教会箝制人们的思想,要求实行人道主义、个性解放的一种资产阶级革命精神的所谓“人文主义”,我当时读后,便以为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并在一次科研报告会上评议过.不意事隔两个月之后的三月十七日《哲学》栏同时发表了两篇和庞朴同志商榷的文章,一是黎鸣的《中国传统文化有‘人文’主义精神吗?——与庞朴同志  相似文献   

7.
再谈关于墨西哥政治现代化的几个问题──答冯秀文同志曾昭耀冯秀文同志在《世界历史》杂志1994年第6期发表了一篇同我“商榷”的文章(题目是《关于墨西哥政治现代化道路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对我的《论墨西哥的政治现代化道路》一文(《拉丁美洲研究》1993年...  相似文献   

8.
关于帛书《战国策》中苏秦书信若干年代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75年第4期发表了马雍同志的《帛书〈战国策〉各篇的年代和历史背景》一文。其中,关于最重要的苏秦书信部分,提出了"帛书四是帛书前十四篇中时间最晚的一篇",和"帛书第四篇虽非苏秦绝笔之书,可也是他死前不久的一封书信"的论点,以及根据这个论点而以帛书四"作为提纲",排定十四篇帛书的年代,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尤其  相似文献   

9.
1986年,李时岳同志在《近代史研究》第5期上发表《反洋教斗争的性质及其他》一文,对我在1985年4月写的《中国人民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和中国近代史的主要线索》一文提出商榷意见。我在阅读后仍产生不少疑问,因撰写此稿,以就正  相似文献   

10.
何方 《文史精华》2003,(8):59-64
《文史精华》今年第5期刊有一篇刘明钢同志要和我商榷的来函,题为《对“抢救运动”的几点说明》(以下简称《刘文》)。该文未涉及我那篇文章的主旨,即批评一些党史文章缺乏调查研究只是不辨真伪地把别人的文章抄来抄去的现象,以及党史研究中的“箩筐主义”规矩,而是找了几个与抢救运动有关的老问题来商榷。我欢迎批评和  相似文献   

11.
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城背溪文化中,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太阳神石刻、太阳祭祀神器等。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中国最早的太阳轮。同时,该时期太阳纹符号大量装饰到实用器上。后三峡地区的太阳崇拜逐渐嬗变为崇尚金乌、凤凰等的观念。三峡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产生的太阳崇拜思想,史前时期已从该地区向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等地广泛传播。源于史前的三峡地区太阳崇拜文化,促进了中国不同区域的文化融合。  相似文献   

12.
戴向明 《考古学报》2020,(3):309-336
正目次一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早期二新石器时代中期三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初期四总结与讨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有着多样的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人群。自有人类以来的数百万年间,人类自身及其文化、社会总体呈现"进化"的趋势。但在世界不同地区,社会进化的速率和表现方式是不一致的。就中国而言,多样的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及发展传统,而这些几乎都可以上溯到远古时代。  相似文献   

13.
《文物》1957,(7)
我对"文物参考资料"一九五六年第九期发表的张德光同志执笔的"晋南五县古代人类文化遗址初步调查简报"一文所谈的发现"灰陶文化"有两点意见。首先应该说明,我并不是否认这种文化的存在,而是作者在这篇简报中谈的  相似文献   

14.
"水珠形"眼睛的人面像岩画主要分布在中国北方、俄罗斯远东以及西伯利亚中南部地区。其产生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早中期,经过若干发展阶段,并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向北境扩散。向东到达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向西通过外贝加尔、安加拉河到达叶尼塞河中游地区。西线人面像岩画的传播路线表明,在中西方的古代交通中,存在着一条比草原丝绸之路更为古老的森林岩画之路,其存在年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铜石并用时代。  相似文献   

15.
筑卫城遗址位于河西清江县城东约12公里的大桥乡,因遗址上有一晚期土城而得名.它是江西境内经过正式发掘,地层关系和文化面貌都较清楚的重要先秦古遗址之一.据第二次发掘简报,筑卫城遗址从上至下划分为商周、新石器时代末期、新石器时代晚期3个文化层,中层文化被认为是一种由原始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文化,其绝对年代,被推定为距今4000年左右.笔者以为,以筑卫城遗址中层文化没出现青铜器而断定其文化性质属新石器时代末期文化无疑是正确的.但进而推断其绝对年代为距今4000年代左右,则尚可商榷.下面笔者仅就与此有关的几个问题,作些浅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区划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总结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区域划分的已有做法的基础上 ,提出了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区域划分的五个方面的原则 ,并试对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域进行了多层次划分。通过分析可知 ,中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划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区域差异有着广泛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格局的历史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曦 《文博》2001,2(5):24-28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文化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连续性,五千年来中华文化的空间格局早在新石器时代已初具雏形。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所形成的文化格局对其后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里仅从主要的几个方面略加申述。  相似文献   

18.
再论“地券”的鉴别——答李寿冈先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79,(8)
对于汉代以后的"地券",如何去伪存真,进行鉴别,是一个亟待探讨的问题。由于《文物》发表了《徐胜买地券》,我感到可疑,结合平日所考虑的一些鉴别上的问题,写了《从徐胜买地券论汉代"地券"的鉴别》短文。事隔数年,始在1978年第7期《文物》上读到李寿冈先生的《也谈"地券"的鉴别》一文,和我商榷。空谷足音,跫然以喜。《文物》1973年第5期上所发表的我那篇短文,由于《徐胜买地券》上的年号是汉光武帝的"建武中元元年",这件"地券"又是属于土地买卖文书,而不是那些具有封建迷信内容的另一类"地券";因此,这篇短文只限于论述汉代属于土地买卖文书"地券"的鉴别,其他概不涉及。李寿冈先生的商榷把范围扩大了。从时间上来说,他引用了晋代的《杨绍买地券》、唐代的《王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今天准备的题目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过去与现在》,实际上就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学史"。之所以选这个题目,是因为今天的考古学是历史上一步步走过来的,它之所以现在这个样子,是有学术史上的原因的。了解这个过程、这些原因,方能对现状有比较准确的把握,而准确把握现状,是为了更好地、更合理地选择今后的努力方向。否则,你所选择研究领域、课题,可能就不是一个关键的问题,有前途的问题。你在一个不关键的问题上浪费了几年的学术生命,这个有  相似文献   

20.
吕卓彦 《风景名胜》2021,(5):0223-0224
本文主要通过对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中期、晚期的建筑遗迹分析,对新石器时代的建筑装饰基本形态以及特征做了探究。中国原始建筑始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更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文中主要以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半坡文化、河姆渡文化、仰韶文化建筑以及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建筑为例,研究了原始社会的建筑装饰形态,深入探索了中国古建筑装饰艺术文明的起源与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