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是陕西淳化黑豆嘴墓所出土的一件青铜壶的技术和风格研究。这件壶的风格和铸造工艺,与传出湖南石门的一件青铜卣极其相似。石门卣腹部高浮雕纹饰,铸造时泥芯和泥范的制作是采用同一母模同步翻制的;首端为鸟形的透空勾牙形的扉棱,以及这种扉棱要在铸器前先行铸成。这些都是典型的商代南方铸铜作坊的风格和工艺特点。二者的对比分析,表明黑豆嘴壶是晚于石门卣的另一件南方铸铜作坊产品,且二者的铸工应为一系。黑豆嘴壶和岐山贺家村凤柱斝一样,是南方输入关中的产品,其铸造年代当在中商与殷墟过渡时期或殷墟早期。梳理相类的另六件青铜壶,并爬梳扉棱分铸诸器的源流,指出武丁时期将南方铸工迁至殷墟铸器,六件壶是南方工匠及其徒子在安阳所铸。南方工匠的风格和工艺未能在殷墟得到发展,南方风格在殷墟不断被"安阳化",扉棱分铸工艺亦渐归失传。通过这样的梳理,也揭示了商代青铜器和铸工的流动。  相似文献   

2.
朝阳地处辽宁省西部,历史上各时期的遗址、墓葬较多,出土文物尤为丰富,不仅有汉瓦唐砖,更有商鼎周彝。兹择几件重要者介绍如下。六扉棱圆鼎1978年9月于辽宁省喀左县坤都营子乡小波汰沟出土,现由喀左县博物馆收藏。该鼎通耳高41、口径32.5、腹深19、足高13.5厘米,重18.5公斤。附耳,口微敛,方唇沿外折,圜底略呈弧边三角形,兽足。腹周有六个扉棱,其中三扉棱与足上的扉棱在一条直线上,将腹部花纹分为六面三组。每面颈部  相似文献   

3.
成楠  马伟峰  胡小平 《文博》2007,(6):62-64,封3
1989年,河南省三门峡市公安部门在侦破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盗墓案件中追缴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包括事关虢石(硕)父铭文的二件铜鬲和一什铜,具有较高的学术和欣赏价值。一、铜鬲及铭文简释两件铜鬲的形制、人小、纹饰及铭文相同。器身较矮,宽平折沿,方唇,短束颈,鼓腹,断面呈椭三角形,平裆,蹄足矮而粗壮,足内侧有浅凹槽,足与腹相对应处各有一道竖向扁扉棱。腹部饰三组曲体长鼻龙纹,龙凸目且有桃形  相似文献   

4.
这件色泽淡雅、品相俱佳的青铜爵,尾、流总长14.1厘米,宽8.5厘米,通高16.7厘米.侈口近圆,流长而窄,尾短而宽,流、尾上翘.流与口相接处置两扁方柱,柱帽呈蘑菇状,上无纹饰.深圆腹、卵形底,腹出三条掏状扉棱,一侧为简体兽首鋬,三棱足外撇,棱侧各有两凹槽.  相似文献   

5.
刘云  李健 《收藏家》2013,(4):57-62
首都博物馆于2005年入藏一件兽面纹青铜方!(图1)。该!方体溜肩,直口圈足,盖作四阿式屋顶形,下腹收敛,器身自盖至圈足饰八道扉棱;肩部侧面有一对兽首耳,前后有立体兽头装饰;颈、肩及圈足四面饰龙纹,盖及腹部四面饰兽面纹;全器通高38厘米。从  相似文献   

6.
河南博物院收藏一批精美的西周青铜器,它们是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平顶山应国墓地发掘出土的。现选其中的几件介绍如下。 ■鼎(图一),口径、通高均为26厘米。立耳,平折沿,腹部下垂且较浅,圜底,三蹄足不甚明显且内侧各有一个平面。口沿下饰三组中点作扉棱突起的饕餮纹,并被另外三个扉棱等距离隔开,腹部饰一周凸弦纹,三足上部各饰一兽面纹,兽面中部突起一个竖向扉棱。鼎内壁一侧有坚款四行铭文,共27字,自右至左为: 唯八月初吉丁丑 公乍(作)■■鼎■ 用易(赐)眉寿永命 于子孙孙永宝用 (享)散鼎的底部及纹饰间积有很厚…  相似文献   

7.
湖北枣阳发现一件商代铜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6年7月,枣阳新店村农民修小水坝取土时,在距地表1米左右深处发现铜尊1件。铜尊大喇叭口,平沿,束颈,折肩,斜直腹,近底折收,平底,高圈足。颈下部饰三道细凸弦纹,肩部均匀地饰三牛首,牛首之间各饰一小鸟。腹部饰三组雷纹作地的饕餮纹,间以三个扉棱。圈足上有二道弦纹和三个(?)孔,下饰三组雷纹作地的饕餮纹,间以三个扉棱。通高53、口径48.5、肩径32.5、圈足高15厘米(图一、二)。  相似文献   

8.
一逦鼎及逦鼎全形拓逦鼎又名乙亥父丁鼎、尹光方鼎、逦方鼎,为商代晚期青铜器,现藏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实物通高23.8厘米,器型长方体,窄沿方唇,口沿上一对立耳,四隅各有一道扉棱,平底四柱足。器身四壁上部饰云雷纹衬底的双身龙纹,龙身屈曲处填以圆涡纹;四壁左右及下部各饰三排乳钉纹;柱足上部饰浮雕兽面纹。  相似文献   

9.
江西遂川出土一件商代铜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5年7月13日,在遂川县泉江镇枚江乡洪门村公路施工中,一民工于地表下发现一裸露出一半的铜器,挖出见是一件完整的青铜卣,当即送交县文物保管部门收藏。铜卣器身断面椭圆形,色泽碧绿,纹饰庄重(图版捌:1、2)。有盖,盖口用子母口紧紧扣合。盖顶部有一蘑菇状纽,分六瓣,每瓣饰阴蝉纹;纽下施扉棱四条,呈十字形排列,扉棱中间饰云雷纹地饕餮纹;盖下檐一周有二扉棱和二空心竖耳,与盖面上扉棱相应;扉  相似文献   

10.
正2010年底,河南省淅川县发生重大盗墓案。公安机关及时破获此案,收缴部分被盗文物,后将这批器物移交淅川博物馆。这批器物被盗于淅川县仓房镇沿江村陈家沟口北玉山岭的一座楚墓,共30余件。~(1)现将部分重要器物介绍如下:铜镬鼎,通高43.6、口径45.7厘米。直口、方唇、短颈、附耳、鼓腹、圜底近平。三蹄足,腹部有两个对称的小环钮,颈腹间饰一周凸弦纹带。足上部有突起的扉棱,两边为浮雕  相似文献   

11.
两汉诸侯王墓出土葬玉及葬玉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玉文化发展进程中,两汉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玉器的神秘作用在经历了新石器时代和商周的发展之后达到了巅峰。汉玉的一大特色是走向极端迷信化的葬玉,而这也是玉器神秘化在汉代达到巅峰的标志。这之后的玉器,佩玉逐渐融入了现实生活,葬玉逐渐消失,进入了中国玉器发展的新阶段——世俗化发展阶段。因此可以说汉代是葬玉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2.
出土透闪石—阳起石玉器呈现部分白化和全器白化现象,其时代涵盖史前至近代,地域跨越中国全境。目前白化动力成因研究颇为零散,迄今尚未从"面"上进行系统总结。为此,本研究拟从玉料加工成器之前的自然(风化)白化、玉料加工成器之后的加热白化和自然(受沁)白化等三方面对白化的性状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细致梳理和探讨,总结透闪石—阳起石玉火烧变白过程的热力学机制,探讨自然成因的多样形式以及不同形式的内在白化机制,藉此有助于判断和揭示白化玉器背后的人类行为和自然行为。  相似文献   

13.
周晓晶 《收藏家》2012,(5):32-36
若描若绘的玉图画玉 图画,是指在玉器上雕琢绘画或书法作品作为图案装饰,这类玉器始见于宋代,盛行于清代,多以浅浮雕技法施于山子(图48)、插屏、笔筒、如意、扳指、鼻烟壶、佩饰、镶嵌饰等面积较大的玉器上。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梅岭玉与吴地早期出土玉器的关系,在综合了梅岭玉成因的基本特征和吴地出土玉器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分别从梅岭玉与吴地早期玉器的化学成分,梅岭玉出土的地理位置,及制作玉器以就近取材为第一要素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梅岭玉与吴地早期玉器有着密切关系的论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对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玉器进行考古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文献,对西周燕国玉器的使用制度进行了分析考证,认为燕国在西周早期,以组玉佩和葬玉为代表的与礼制相符的用玉制度已见端倪,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6.
周晓晶 《收藏家》2012,(4):67-71
玩赏与实用皆宜的文房用玉以优良玉料雕琢的文房用具,既是文人雅士不可或缺的实用工具,又可作为雅玩和陈设品,因此自宋代以来,文房用玉就深受社会上层的欢迎,使用量很大,住玉器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清代的义房用玉与其他玉器一样,在数量和质最上都超过以往的任何时期。  相似文献   

17.
周晓晶 《收藏家》2012,(3):70-74
辽宁省博物馆所藏玉器具有各个历史时期数量不均衡的特点,这是由其减品的来源所决定的。辽博玉器藏品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原国立沈阳博物院筹备委员会古物馆的藏品;二是东北文物保管委员会从哈尔滨迁运来的住解放战争中征集的文物;三是解放以后的考古发掘品与征集传世品。考古发掘品以红山文化玉器和辽代玉器为主,  相似文献   

18.
胶县三里河大汶口文化玉器有璇玑形玉环(玉圆孔边刃三牙器)、玉镞(包括方、圆两种锥形器和四式玉镞)、钏、耳坠、管、环以及鞍形饰、马蹄形饰共35件。玉圆孔边刃三牙器应为女巫事神的玉神器,玉镞中的12件用作尸主口中之唅(琀),体现了鬼神食玉的原始巫教理念。由于三里河大汶口文化遗址和墓葬的地理位置靠山面海,不可避免带有海洋性文化的特点,玉圆孔边刃三牙器就是海洋性玉文化的的象征和例证。距今4500年前后,女巫以玉圆孔边刃三牙器事神,标志着其原始宗教仍处于女巫事神的早期阶段,远远落后于东北夷、东夷两大玉文化男巫为教主的阶段。大汶口文化始于公元前4300年,到公元前2500年前后发展为山东龙山文化。该文化处于北夷、南越两大玉文化板块之间,昊夷玉文化板块之东,故厘定为莱夷玉文化板块。三里河大汶口文化玉器中的玉圆孔边刃器的出现,是莱夷玉文化板块即胶东半岛玉文化板块的标志和结晶,而胶县三里河一带也就是两个玉文化板块的碰撞带和撞击点。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llate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of jade artifacts in the Central Plains of China at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prehistoric periods and investigate the jade artifacts’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s, types, and employment statuses, to explore the jade employment features, concepts, and developments in the Central Plains. From the Peiligang period to the Longshan period, the jade employment culture in the Central Plains in the prehistoric periods obviously showed a formation process from scratch. The Central Plains was not the place of origin for the jade culture; instead, it was more about accepting external influences, developing its jade employment culture, and enjoying the advantages of a late-comer to develop rapidly. The late-comer advantages and the formation of a historical trend centered on the Central Plains enabled the jade culture to gather, merge, and popularize in the Central Plains in the prehistoric periods. The Central Plains not only served as a transit point for jade artifacts’ continued diffusion northward and westward but also further established jade artifacts as an indispensable factor in the early ritual system civilization and in their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throughout historic periods.  相似文献   

20.
为综合研究出土玉器的风化机理,正确评估玉器的保存状况,本研究采用物相、成分和电镜等方法对2016年广州重要考古发现——增城墨依山玉器进行了材质和结构分析,确认了墨依山玉器材质为透闪石。在此基础上,对玉器周边土壤进行了物相、成分、结构和酸碱度等分析,并结合玉器本体和遗址气候条件,综合探讨了强酸性环境下墨依山玉器的受沁过程。本研究有助于丰富对玉器风化机理的认识,有利于科学制定玉器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