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世纪遗产"广义上是指20世纪历史进程中不同类型优秀文化遗产的集合,这些遗产具有历史、科学、文化、社会、精神等多方面的意义。一些著名的现代主义设计和规划如悉尼歌剧院、路易斯·巴拉干故居和工作室、巴西利亚首都区等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召开现代遗产保护专家会议开始,到1990年现代运动记录与保护(DOCOMOMO)国际组织的成立,20世纪遗产概念在欧美的提出,主要是围绕优秀的现代建筑与城市的保护,反映了人们开始客观、理性地评价和认识现代运动的价值,其话语体现了作为西方工业革命成果的现代主义思想文化脉络在21世纪的延续。  相似文献   

2.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江苏沿江各大城市的近代工商业发展壮大。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过去一些门类的工业生产逐渐衰退,而这些建筑物、工厂车间、机械、磨坊等已成为具有特定价值的工业遗产。通过对工业遗产内涵的界定,明确了工业遗产的价值,揭示了保护工作的紧迫性,探索江苏工业遗产资源的保护和重新利用。  相似文献   

3.
如何保护20世纪工业遗产,应该注意把握那些基本共性?作者在“三普”工作中对此做了有益的探索,提出要准确把握遗产的时空范围、注重保护旧址的原貌特征、广泛征集代表性实物、因地制宜强化利用。  相似文献   

4.
工业博物馆是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模式之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的工业考古热潮,催生出美国许多工业遗址博物馆,与传统工业博物馆齐驱并驾.由于工业遗址博物馆与城市更新、经济发展的关系更为紧密,成为当前工业博物馆发展的主流.美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相关法规,建立专门的工业遗产调查记录机构,出台推动工业遗产保护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工业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美国工业博物馆发展和工业遗产保护奠定了扎实基础.今天美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经验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5.
吕建昌 《东南文化》2014,(2):123-128
工业博物馆是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模式之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的工业考古热潮,催生出美国许多工业遗址博物馆,与传统工业博物馆并驾齐驱。由于工业遗址博物馆与城市更新、经济发展的关系更为紧密,成为当前工业博物馆发展的主流。美国政府制定的一系列相关法规,建立专门的工业遗产调查记录机构,出台推动工业遗产保护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工业遗产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美国工业博物馆发展和工业遗产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美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其经验值得我们重视。  相似文献   

6.
王新文  吕正平 《丝绸之路》2010,(24):112-116
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全人类的事业,世界各国在遗产保护事业发展中,形成了宝贵的经验。总体来看,国际遗产保护经验主要表现在遗产观转变使遗产类型不断扩展,扩大了保护范围;合理的资金保障制度保证了遗产保护事业的发展;通过合理利用遗产推动遗产保护;重视文化遗产宣传调动全民积极性。西安遗产保护事业急需构建城市文化遗产体系,建立西安城市文化遗产保护资金多样化投入制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工作。  相似文献   

7.
当歌唱与舞蹈的电视真人秀节目在世界多国发展得如火如荼时,英国的电视台最近又想到了新鲜主意.如今在电视节目上所海选的,不是具有特殊演艺才华的平民大众,也不是在老本行之外有其他特长的超级明星,而是遗产保护项目! 英国是全世界最早提出创意理念的国家,并且在今天仍旧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与最具活力的创意产业中心之一.这次即将PK(竞赛)于英国电视台BBC 1频道的选手,是七位来自于英国遗产界的人物,他们分别代表7项进入候选名单的遗产地或遗产保护项目.这七个项目是从百余项遗产保护项目中竞争而出,其中的优胜项目将会经过观众投票选出,从而获得由英国遗产彩票基金所给予的奖金支持,用于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8.
郭栩东 《神州民俗》2007,(11):64-66
遗产旅游可以唤醒人们的文化意识,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民族自豪感,并且使遗产自然状态存在的乡村的人们通过遗产保护而提高社会参与意识。遗产旅游需要分别精华与糟粕,社会应该是不断进步的,惟有精华才值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以为越古远越值钱、越稀少越值钱的遗产价值观是不足取的;以杂糅的形态或纯粹模仿的形态来作为重点保护遗产的倾向,是不符合遗产保护精神的。遗产旅游既要改造它所存在的不合理的社会生态环境,又要促使这些事象在保留自己的特质和精华的同时,也改变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丽萍 《南方文物》2012,(4):190-193
遗产廊道理念源自美国20世纪80年代,是日益受到国际遗产保护界关注的保护遗产的新思维与新战略。此理念以特定历史活动、文化事件为线索把众多遗产单体串联成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廊道遗产区加以整体保护。文化遗产廊道则是遗产廊道的一种更具体而细化的类型,是针对大尺度、跨时空、综合性的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方法。线  相似文献   

10.
历代传承的寺观坛庙是我国建筑遗产的重要一类。本文以此观察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保护现象,孔庙建筑的维护是具体案例。民国时期,这些历史建筑成为文物法规的保护对象,也形成了新的公共空间。社会以之为精神文化象征而关注其物质保存,并通过保护和使用方式发挥了教育功能。"不改变原状"原则在20世纪30年代的修复实例中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的新概念,从预防性保护的概念出现及演变谈起,分析了预防性保护的几个发展阶段,并结合西方建筑遗产保护史分析了预防性保护概念出现及其后来被建筑遗产保护领域所重视的缘由。在此基础上,文章给出了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的定义,分析其特点并谈了其对当今中国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2.
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委员会在泰国曼谷授予中国贵州安顺鲍屯明代水利工程保护项目亚太遗产保护“卓越奖”。这是亚太遗产保护的年度最高奖项,共有10个国家34个项目参与竞争。评委会对这一乡村水利工程保护项目的评价是:  相似文献   

13.
世纪之交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世界遗产具有很高的自然科学和历史文化价值。由于自然力对世界遗产的长期破坏和20世纪的工业化进程的影响,一项旨在保护全人类共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世界遗产公约》应运而生。世纪之交,中国的世界遗产和国家级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正面临着无节制的旅游开发行为的巨大威胁。本文以泰山索道工程为例,提出运用最低安全标准(SMS)界定遗产地保护与利用两者之间的度。文章指出,遗产价值的挖掘将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被深入下去,功能分区是处理当前遗产地保护与利用关系的可行手段。  相似文献   

14.
本是一则讲座纪要,记录了贝绍院士在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关于化遗产。保护的讲座内容。包括化遗产的界定,怎么样立法保护化遗产和中国存在的一些化遗产保护中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5.
正世界遗产与可持续发展今年是《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诞生40周年。纵观1978年以来《世界遗产名录》的变化轨迹,可以看到世界遗产事业发展所走过的道路:从精英阶层的遗产到平民百姓的遗产;从人类征服自然的杰作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产物;从单一文化的代表到文化交流和交融的成果;从单点小规模遗产到跨区域跨国境巨尺度遗产;从古代遗产到现代遗产;从静态遗产到活态遗产。这种发展还反映在全社会对遗产关注点的变化,即:从关  相似文献   

16.
《世界》2004,(8):10-17
今年6月28日-7月7日在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的主题是:“保护世界遗产,促进共同发展。”大会上。与会代表就世界遗产的保护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与会代表们认为。应寻求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平衡点。俄罗斯代表呼吁加强世界遗产保护方面的国际台作。阿尔殛利亚代表介绍“立法战略”保护世界遗产。韩国专家建议亚洲联合挖掘“产业化遗产”。各国代表深切关注伊拉克战后遗产保护。  相似文献   

17.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亚太遗产保护奖一直致力表彰那些既顺应世界遗产保护潮流,又能适应亚洲政治经济和相对滞后的保护体制的优秀工程实例。本文通过对我国获得UNESCO亚太遗产保护奖的多个项目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世界遗产保护趋势在我国的体现,以及我国遗产保护的特色和问题,并思考我国遗产保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季国良 《东南文化》2016,(4):11-16,127,128
遗产本质上具有伦理性,在历史主义保护传统中隐含着以传承为中心的伦理向度;同时,当代遗产保护运动中"人类遗产"理念和传承共同责任,又提升了遗产的公共性,揭示出了遗产保护中的当代共享向度。在历史主义保护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当代人在遗产面前的主体共享诉求相对不足,近些年国际国内对这种现象有较多的批评和反思。在需要满足当代人共享愿望又不能废弃传承伦理向度的情况下,创新保护理念和方式,在利用中实现"文化再生产"也许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多元的背景下,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科学和技术必须为化遗产保护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本针对化遗产保护所面临的形势,从政策、资金、人才培养、机制建设等方面人手,分析我国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思路,全国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对化遗产保护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李模 《沧桑》2015,(2):104-109
文化遗产保护已成为国际共识,其理念也在不断发展。文章通过对文化遗产保护相关国际文件的梳理,认为,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经历了从历史性纪念物的修复保护到城市景观和遗址及其环境保护的过程,从建筑遗产的保护到历史地区、历史园林、历史城镇及其环境保护的过程,从考古遗产的保护到乡土建筑遗产、产业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过程,从强调文化遗产保护到注重文化遗产价值的过程,反映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内涵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深化。虽然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自然条件、人文环境等方面有着显著的差异,但作为主导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国际理念,对我国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