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书局标点本《金史》卷六三《后妃传》上载:“肃宗靖宣皇后,薄察氏。太祖将举兵,入告于后。后曰:‘汝邦家之长,见可则行。吾老矣,无贻我忧,汝亦必不至是。’”讲的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反辽出征之前,禀请居孀的婶母的史事,这在女真族勃兴史上,视为尊老的美传。可是,本为同一件史事,在《金史》卷二《太祖纪》却记载为:“乃入见宣靖皇妃,告以伐辽事。”及至金太祖伐辽胜仗班师,同传再记载为:“师还,谒宣靖皇后,以所获颁宗室耆老……”如此,可见出现了“靖宣”或“宣靖”之误,究竟孰是。详查《大金集礼》卷三得知“申请见貌曰穆,博闻多能曰…  相似文献   

2.
《明史·艺文志》“史部.正史类”著录:“魏国显《史书大全》五百十二卷。”同书“传记类”著录:“魏显国《历代相臣传》一百六十八卷……”黄虞稷《千顷堂书目》“通史类”著录有:“魏国显《史书大全》五百十二卷……《三才考》四十六卷《列国史补》十八卷;“史学类”著录:“魏国显《历代史书总论》二卷”;“传记类”著录:“魏显国《历代相臣传》一百六十八卷。”该书的著录大体与《明史.艺文志》相同,只是在魏国显名下又多了《三才考》等三种书。以此推论,这些书似分别由魏国显和魏显国二人所著,但事实并非如此。最有力的证据是现存明活字…  相似文献   

3.
中华书局校点本《明史》卷120《公主传一》载:景帝一女,……(成化)五年十一月下嫁王宪。同书卷113《后妃传》记载景帝废后汪氏:“生二女,无子”,并载有时人李贤语:“妃已幽废,况两女幼,尤可悯”。《明书》、《明史稿》皆同明史二说并存.孰是孰非?查时人李贤所作(《天顺日录》有云:“汪妃虽立为后即遭废弃幽闭,幸与两女度日,若今随去,情所不堪。”明人雷礼《国朝列卿记》卷11“李贤行实”及明人朱睦像《皇明中州人物志》卷8“李贤传”皆取《日录》所载。明人朱国桢《皇明大政记》卷16也载:“癸丑郕王薨,谥曰戾,免汪妃殉葬,与二女出居旧府,厚给之。”可见,《明史·后妃传》的记载是可靠的,而《公主传》的记载是不正确的,当为  相似文献   

4.
(一)《明史·选举志》卷七十载:“嘉靖八年已丑,帝亲阅廷试卷。手批一甲罗洪先、杨名、欧阳德,二甲唐顺之、陈束、任瀚六人对策,各加评奖。”按:“欧阳德”误,应作:程文德。欧阳德是嘉靖二年癸未科进士(见《明清进士题名碑录》、《明史》卷285《儒林传》)。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彭贻孙《明朝纪事本末补编》卷2《科举开设》,嘉靖八年已丑科一甲三名是罗洪先、程文德杨名。《明史》卷285《儒林传》:程文德“登洪先榜进士第二。”李贽《续藏书》卷20《程文德  相似文献   

5.
《北方文物》1985年第3期上发表的朱子方先生《〈辽史·肖常哥传〉补证》一文(以下简称《补证》),利用近年出土的《肖义墓志铭》(见陈述辑校《全辽文》卷九)与《辽史·肖常哥传》互校、互证,考证出肖义即《辽史》中记载的肖常哥,并改写出《肖常哥传》附后。这在弄清楚《辽史》内“史实错误,缺漏和自相矛盾之处很多”的一些原委上,是一次新的进展和尝试,值得欢迎的。此处仅就《补证》提出一点浅见,以供参考。《补证》云肖常哥“拜永兴宫使,《墓志》未书,足补其缺。按妃生子在寿昌三年三  相似文献   

6.
扬之水 《收藏家》2006,(5):47-50
一、谒与刺谒和刺的基本功能都是进谒通名,不过谒之称多见于西汉载籍,东汉文献则谒、刺并见。关于谒,刘熙《释名·释书契》解释说:“谒,诣也,诣告也。书其姓名于上以告所至诣者也”。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云:“王启原曰:《后汉书·孔融传》:河南尹何进当迁为大将军,杨赐遣融奉谒贺进,不时通,融即夺谒还府。又《文苑传》言羊陟大从车骑奉谒造壹。谒即今造往之名刺。羊陟列卿,于计吏亦奉谒,则上下通用。如孔融为杨赐奉谒,则似今之差帖者也。”羊陟事中的“奉谒造壹”,李贤注云:“奉谒,通名也。”壹即赵壹,其时他被郡里举为计吏到京师上计。…  相似文献   

7.
李鸿章的字、号,记述多有歧异。如:《清代碑传全集》卷7《李文忠公别传》载“李公鸿章,字渐甫,号少荃”。《清代碑传全集》卷7《李文忠公神道碑》载“公讳鸿章,字少荃,晚自号仪叟”。《清人室名别称字号索引》载“李鸿章,字少荃,少泉,号渐甫,仪甫,仪斋”。《...  相似文献   

8.
1.第一册2页,卷1《太祖》:“会周祖以枢密使征李守真,应募居帐下。” 按:《旧五代史》卷110《周太祖纪一》,周太祖所征者,乃李守贞。李守贞,《旧五代史》卷109与《新五代史》卷52均有传。故“真”字当改为“贞”。 2.第一册29页,卷2《太祖二》:“开宝二年五月癸未,韩仲贇败契丹於定州北。” 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开宝二年五月所载,及《宋史》第二十五册8824页、卷250《韩重贇传》所载,在定州击败契丹者,乃韩重贇。故“仲”字当为“重”之误,应改正。  相似文献   

9.
读1975年中华书局点校本《金史》,偶见几处疏漏,今摘列如下: 一、《金史》卷77《完颜亨传》:“亨本名孛迭,熙宗时,封芮王,为猛安,加银青光禄大夫.天德初,加特进.海陵忌太宗诸子,将谒太庙,以亨为右卫将军,语在太宗诸王传。”查《金史》卷76《太宗诸子传》:“韩王亨素号材武,使摄右卫将军,密谕之曰:‘尔勿以此职为轻,朕疑太宗诸子太强,得卿卫左右,可无虑  相似文献   

10.
《新唐书》卷125《张说传》中有一段关于张说建议唐玄宗改府兵为募兵的记载。其文曰:(开元)时卫兵贫弱,番休者亡命略尽。(张)说建请一切募勇疆士,优其科条,简色役。不旬日,得胜兵十三万,分补诸卫,以疆京师。后所谓“(弓广)骑”者也。又查《旧唐书》卷97《张说传》中在记载同一事实时,却甚有异同。其文曰:  相似文献   

11.
明奴儿干都司所在地特林有永乐十二年(1413年)“敕建”及宣德八年(1433年)“重建”之《永宁寺碑》各一方。碑中题名者114人(姓名剥落者不计入,又有一人两碑皆见其姓名者),而里贯、事迹可考见者,仅24人。1、钦差都太监亦失哈《崔源碑》作亦信(见下文),当系汉名。《明史》卷304有传附曹吉祥后。传称:“亦失哈镇辽东,敌犯广宁,亦失哈禁官军勿出击,百户施带儿降敌,为脱脱不花通于亦失哈。正统十四年  相似文献   

12.
“谒”、“刺”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谒”、“刺”是汉晋之际社会上通用的一种文书形式,后世称为“名帖”。《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记载郦生求见沛公时,即“踵军门上谒”。《汉书·外戚传下》则有关于刺的记载。证明谒、刺在秦汉之际已通行。《释名·释书契》王先谦疏证补云:“王启原日《齐书·符瑞志》建元元年有司奏掘得泉中,得银木简长一尺,广二寸,隐起文日:‘卢山道人张陵再拜  相似文献   

13.
中华书局标点本《明史》卷一九七《席书传》附弟“篆”。“篆”误 ,应作“彖”。复核殿本底本 ,也作“篆” ,可知根源在《明史》馆臣修史时误记 ,谨辨正之 :一、《明清进士题名碑录》作“席彖”。上海古籍出版社 1 979年版《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是据《进士题名碑》拓片、《登科录》 ,参以地方志编撰而成。书前《索引》为“席彖” ;书中《历科进士题名录·明朝之部·正德九年甲戌科》“席彖”排在第五十二位。二、《国榷》① 记作“席彖”。该书卷五一武宗正德十四年 :“谪户科给事中席彖夷陵州判官……以长按黔国公沐所劾按察使沈恩等…  相似文献   

14.
刻本长篇言情小说《醒世姻缘》,旧题“西周生辑著,然黎子较定”.卷首《弁语》末有“环碧主人题,辛丑清和望后午夜醉书”的题记.1931年,上海亚东图书馆标点重印的《醒世姻缘》,改名《醒世姻缘传》,书前刊有徐志摩《〈醒世姻缘传〉序》及胡适《〈醒世姻缘传〉考证》.胡适据孙楷第先生的研究成果考证,以为《醒世姻缘》为蒲松龄作.  相似文献   

15.
中华书局校点本《清史稿》列传284“孝义一”云: 刘宗洙,字长源;弟恩广,字锡三,湖北襄城人。父汉臣,明季从军。按:湖北显系河南误写。其一,清人毛际可在其小传中明说为“河南襄城人。”(陈乃乾《清代碑传文通检》317页)其二,其侄青黎好友方望溪为其弟宗泗所写的墓表也明说刘氏为“中州”人。(《望溪先生文集》卷13“内阁中书刘君墓表”)其三,河南襄城刘氏宗谱材料也证明刘宗洙兄弟为河南襄城人(见  相似文献   

16.
<正> 《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记载汉中郡辖有安阳县,其地望所在,刘琳先生认为“即魏之安阳,晋之安康”,“安康故城应即今陕西石泉县治”(《华阳国志校注》卷二);谭其骧先生在《〈宋州郡志校勘记〉校补》(收入《长水集》上册)一文中认为:“安阳与安康相去  相似文献   

17.
火炕小考     
火炕,在北方很普遍。但它究竟源于何时何地,尚属悬案。炕字见诸文献很早,最初也无火炕之义。关于火炕的记载,出现的较晚,而且零散。记找较明显的是《旧唐书》卷一九九上《高丽传》:“其俗贫窭者多,冬月皆作长坑,下燃煴火以取暖?薄缎绿剖椤じ呃龃芬嘣?“窭民盛冬作长坑,煴火以取暖?薄俺た印毕匀皇侵富鹂?所以《辞源》认为在这个意义上“坑”“炕”二字是相通的。比两唐书还早的记载,见于《晋书》卷九十四:“公孙凤隐于昌黎之九城山谷,冬衣单  相似文献   

18.
读中华书局本《旧唐书》,发现有关历史事件时日记载互有矛盾处,今略作补正。1.唐太宗凌烟阁图形二十四勋臣时日。《旧唐书》卷三《太宗本纪下》记载:“(贞观)十七年春正月戊辰,右卫将军、代州都督刘兰谋反,腰斩。太子太师、郑国公魏征。戊申,诏图画司徒、赵国公无忌等勋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根据这条记载,此事当发生在贞观十七年春正月戊申日,但是,《旧唐书》卷六五《高士廉传》则记载:“十七年二月,诏图形凌烟阁。”这里记载的是二月,与《太宗本纪》不一致。究竟是正月还是二月?查阅《旧唐书》有关二十四勋臣传,多笼统言“十七年”而不…  相似文献   

19.
《新唐书·李谨行传》补阙及考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谨行(619—683年),高宗武后时大将,为陪葬乾陵的十七位功臣密戚中唯一蕃酋出身者。《新唐书》卷110《诸夷蕃将传》中立有《李谨行传》,其传通篇仅215字,为《旧唐书·靺鞨传》之节抄。近年文物考古部门曾对李谨行墓发掘,出墓志一合。然而,不论是《新唐书·李谨行传》抑所本《旧唐书·靺鞨传》,还是新出土之《李谨行墓志铭》,关于其事迹的记载,均语焉不详,不甚了了。有鉴于此,本文从《册府无龟》、两《唐书》、《通鉴》、《云麾将军碑》(即《李秀碑》)等文献中录出有关李谨行事迹、家世等资料,并参照  相似文献   

20.
《隋书》(1973年8月版)卷46《赵煚传》记载:“(北周)闵帝受禅,(赵煚)迁陕州刺史。”而《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版)卷75《赵煚传》记载:“周闵帝受禅,迁硖州刺史。”卷后校勘记解释说,以前旧版《北史》也记作“陕州”,是根据张森楷先生的考证改“陕”为“硖”的。张森楷先生说:“‘陕’疑作‘硖’,以以下所行事皆在今夔巫地,不在陕州也。”张森楷先生对赵煚任职地望似乎并不十分肯定,只是根据赵煚的平叛之地作出的推测?萸欠镝壬摹侗敝苄傻墼谖皇逼陧讨萆形瓷柚谩?载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2辑)一文之考证:“从西魏、北周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