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诸罗县志》除在体例完备、内容翔实、语言精练和文体统一等方面有较高的成就之外,在有清一代所修的40多种台湾方志里,还具有其他特性,如可靠性、批判性和创见性。这些特性表明《诸罗县志》不只是一部优秀的志书,更是一部有个性的志书。  相似文献   

2.
台湾第一部县志《诸罗县志》由福建漳浦人陈梦林所纂。《诸志》编撰态度严谨 ,资料丰富 ,体例完备且多有创新。志中设附论、附录和按语 ,用以发表作者的见解 ,或考证历史源流 ,为纠谬和正源提供了有价值的丰富资料。尤其可贵的是 ,志书抨击了科举制度的弊端 ,体现了无神论思想 ,具有较高的思想、科学价值。志书除在文化上对台湾产生影响外 ,在政治上也有深远影响。陈梦林系统阐述了开发台湾中北部的重要意义 ,对建设台湾做出了贡献。《诸罗县志》在台湾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成为后来台湾方志撰修的模板。  相似文献   

3.
民国《夏口县志》是汉口建县后第一部志书,也是汉口建国前唯一一部志书,它全面地反映了清末民初汉口地区的历史与文化,具有很高的史料的地方价值。另外,该志在吸收前人修志经验的同时,纳入进化史观、民生史观以及综合文化观,志书的体例更丰富、更完备,内容更加贴进民众,关注民生、反映民情。使该志初具近代方志的雏形,备中国方志承前启后之功。  相似文献   

4.
时代特色是志书的灵魂,地方特色是志书的风韵。一部优秀的志书,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真正担当起“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责任,除观点正确,体例完备,资料翔实外,重要的一点就要突出时代特色和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5.
《沧桑》1995,(6)
《阳城县志》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篇目体例有创新的志书,这十几年修志篇目体例上形成了模式化,大多数志书都有一个框框,但刘伯伦同志主编的这一本县志篇目设计有创新,前设县情基本数据表,作为综说之补充资料,用表的形式清晰可辨,便于使用。  相似文献   

6.
早就听说《乌苏县志》结构上有所创新,今天一经翻阅,确有同感。自己从事审稿工作以来,一直想写点有关地县志结构方面的文章,但总感到认识尚欠成熟,今天看了《乌苏县志》,终于下决心动笔写点体会,以与同仁商榷。志书结构是为内容服务的,它涉及到志书的体例、结构、篇目等,它虽说是一种形式,但也是地方志的有机组成部分。《关于地方志编纂工作的规定》第三章第十一条规定:"编纂地方志要......体例完备严谨,篇目结构合理,......"。第十四条规定:"地方志的篇目设置应合乎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的实际,突出时代特点和地方特点,做到…  相似文献   

7.
《阿瓦提县志》(以下简称《阿志》)由阿瓦提县志史办承编 ,历经 1 0余年 ,于 1 999年 1 2月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志书以 70万字的篇幅 ,浓缩了阿瓦提县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 ,是一部观点正确、体例结构合理、地方特色鲜明、文字质朴简炼、有诸多创新的社会主义新方志。拜读之后 ,我被县志主编张诠驾驭资料的能力、大胆的创新、新颖的编写方法所折服 ,故试评之。  一、鲜明的地方特色一地的地方特色 ,并非独立于其他事物之外 ,孤立存在 ,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社会有直接的联系。志书要想突出地方…  相似文献   

8.
《青河县志》(以下简称《青志》)政治观点正确,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体例完备,语言朴实,文风端正,是一部成功的志书。其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鲜明的地方特色。而能做到地方特色突出,缘于主编对其地情的清醒认识、准确把握和对志书体例娴熟的驾驭能力。《青志》从畜牧业、口岸和旅游、资源优势、特色经济、民族特色及地方经济发展的不足和制约因素等多方面突出了青河的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9.
志书是一种具有特殊体例的著述,是汇集地区自然、人文、社会、科技、经济历史和现状的全面、系统、科学的地情资料,具有存史、资政、教化、服务等功能。80年代初,我市开始编修第一代社会主义新方志,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修志工作者的艰辛努力,到1996年底,先后出版了《广元县志》、《苍溪县志》、《剑阁县志》、《青Jll县志》、《旺苍县志》五部县级志书,为我市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修志工作赋予了新的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修志不仅仅是为了编辑出版一部志书,更是为了充分发挥志书作用,为…  相似文献   

10.
篇目是志书总体设计的蓝图,在内容上要体现时代特点和地方特色,形式上应符合市县志体例。为此,本文分4个方面论述了有关市县志篇目设计的几个问题:1.关于市县志的整体性;2.关于归属;3.关于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4.关于顺序、地位和标题。  相似文献   

11.
正改革开放之后,新式志书编纂伊始,对于志书体例的反思和探索,就成为修志工作者面对的重要课题。作为资料性的地情书,志书若要全面而恰当的记录当代社会,旧式体例实在难以承担此责。就象一个成人无法穿上自己的童装一样,志书的体例需要有新的探索。在第二轮《镇江市志》编纂过程中,编纂工作者同样做了许多探索,笔者亲身参加了这一文化工程,故而不揣浅陋,就自己的理解,对其中的部分探索工作思考与大家分享。一、设置《史事纪略》,以补志书历史元素之不足历史上一些方志学大家,也认定上古的郡国之史是志书的源头。"到了明代,这种观点已普遍为人们所  相似文献   

12.
新疆《库车县志》由新疆大学出版社于1993年6月正式出版发行。《库车县志》概述、大事记置前,专志36卷,附录殿后,采用条目体(亦称纲目体)编纂而成。读罢《库车县志》,思路大开,顿觉方志事业天地宽,方志理论向深层次勘探。《库车县志》是一部本着既要合格,又不拘一格的创新新志书体例框架结构的总构想,而编纂成的别具一格、特点突出的、具有体例结构和质量“更上一层楼”的拓展新姿的新县志。笔者现撷取四点,略做评述。一、优化志书体例结构,展述地方和时代特点。这届修志以来,所出版的新编省(专业志)、市、县三级志书,大都…  相似文献   

13.
断限是志书体例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修志首先应明确志书的起止年代,才便于资料的收集和筛选。近年来方志界对新方志的断限问题,已有不少论述,这些不同观点,虽均言之成理,启迪思维,却也不免使修志人员无所适从。因此,县志的断限问题,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一、县志的上限 《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第二章第八条中说:“上限不作硬性的统一规定。”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情况不同,建置历史不一,史料多寡悬殊很大,对志书上限不作统  相似文献   

14.
新编《连江县志》历经十余载的精心编纂、不断完善和严格审稿,终于成书。它的出版发行,使我国繁荣的方志园里又增添了一支新秀。初读这部新志,深感志书的观点鲜明、资料丰富、体例完备、地方特色浓郁、可读性强,不失是一部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方法编成具有时  相似文献   

15.
民国期间萧山修有两部县志,这两部县志存在差异:纂修机制不同,一为官修,一为私修;门类的划分有别;记述内容侧重不同。两部志稿于今仍有巨大的价值和启示。两部民国《萧山县志稿》是萧山本土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为社会主义两轮修志提供了大量可靠的资料;有些优点当代修志值得借鉴;志书编修要形成政府主持修志与社会参与的良性互动机制,需不断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6.
刘翔宇 《中国地方志》2023,(1):24-37+125
官与绅合作修志是我国方志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我国志书编修的一个突出特点,还是我国志书官修的基本样态。民国时期,士绅阶层变迁与分化加剧,并逐步走向衰落,这对县志编修产生了深刻影响:修志倡议形式由双轨向单轨转变,编修组织形式由官绅合作以绅为主向官绅合作以官为主转变,修志体例与内容由袭旧到创新。官与绅力量对比的变化,以及士绅本身变迁与分化,都直接或间接反映到县志编修话语权和主导权的掌控上。民国士绅变迁不但影响着县志的编修轨迹,还影响着县志的样貌与特点,演绎着县级方志文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17.
问:《哈密县志》出版以来,新疆境内已有10多部县、市志问世,你能否就这些志书和《哈密县志》作一比较?答:自治区地方志事业经过了几年的创业、奋斗、能量积累后,到90年代初进入收获期,至1993年末,已有14部县、市志先后问世。自治区方志园中已是生机勃勃,春意盎然,一片翠绿。从我接触到的几部志书来看,大都体例完备、资料翔实、结构合理、行文流畅、装帧精美,比之《哈密县志》各方面都有过之而无不及,青出于兰而胜于兰,后来居上是事物发展的普迟规律。我为他们的成就鼓掌叫好,也为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而欢欣鼓舞。问:《哈密县…  相似文献   

18.
新志书必须“厚今明古”吴晋横排纵写是方志体例的规定,从各地正在编写的市、县志来看,横分门类一般是不成问题的。在纵写方面,因为地方志历来注重当代资料的记述,当代资料也堪称翔实。只是相形之下,对“今”与“古”的资料记述上,颇有厚此薄彼,详略很不相称之感。...  相似文献   

19.
《沧桑》1993,(4)
1993年,我省修志工作步伐加快,成绩喜人,至11月15日,又出版新编志书15部。本届修志开展以来,全省共出版省、地(市)、县三级综合性志书36部。其中,省志3部:山西通志·金融志、山西通志·地震志、山西通志·林业志;地区志1部:吕梁地区志;县志32部:武乡县志、沁水县志、五台县志、代县志、寿阳县志、河曲县志、河津县志、宁武县志、岢岚县志、保德县志、大  相似文献   

20.
罗愿编撰的《新安志》之所以成为宋代志书的代表作,除了体例完备、结构严谨、资料丰富外,与其丰富的修志思想是紧密相关的。罗愿的修志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以人为本,重视民生,关心人民疾苦;二是重视区域地理和行政区划的研究,将徽州从春秋时期到北宋的地理与行政区划演变情况梳理得很清楚;三是重视区域文化的研究,充分反映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在徽州的传播情况和徽州丰富的本土文化;四是重视地方历史人物的研究,全书共记各类人物500多个,在如何写入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罗愿的修志思想值得重视,他在修志中的一些做法,值得当代修志工作者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