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股份制和证券市场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小与最大”:孙冶方对我的启发我于1982年夏到国家经委工作,此前担任过四年半财政部长。很多年里,我深受孙冶方同志这段话的影响:“什么是经济呢?就是以最小的耗费,取得最大的效果。我们要通过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研究来证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资本主义能够以最小的耗费取得更大的效果,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孙冶方同志还提出,要为恩格斯在1842年底至1843年1月写的《政治经济学大纲》中的一句名言恢复名誉:“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恩格斯的这篇经典著作和这句名言,曾被马克思推崇为“天才的”著作和名言。孙冶方同志的这一思想对我启发很大,我把它概括为“最小  相似文献   

2.
宋圭武 《攀登》2000,(1):11-14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政治经济学中的基本范畴。对于二者及二者的关系有许多人进行了多方面探讨和研究,可谓硕果累累。笔者这里又做了一些思考,供大家参考,不足之处请予以批评指正。一、什么是生产力什么是生产力,传统的定义是:“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水平,反映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①对此,笔者认为这种以人类征服自然的信念为基础的生产力定义已经过时,必须赋于生产力以新的涵义。人类不仅仅是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更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到人类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新的生产力定义应是:…  相似文献   

3.
4.
程凡 《福建史志》2013,(1):24-28
1953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正式讨论和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就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同年秋,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根据党中央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开始有计划有步聚地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谓“改造”.就是以和平的方式消灭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首先把资本主义工商业通过多种形式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企业.再把国家资本主义企业转变为社会主义企业.实现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年轻留学生的梦想 1980年,我到美国读书.先在纽约皇后学院学习政治和国际关系,后来又考入哥伦比亚大学主修国际金融。 哥大国际金融专业实力强于哈佛.很多大人物都在我们系执教。学习之余,我在《华侨日报》开设了经济专栏,主要写美国如何看待中国。那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由农村转入城市,中国社会正发生剧烈变革。生  相似文献   

6.
杨天宇 《攀登》2002,21(2):49-50
马克思之所以提出劳动价值理论,其意义并不在于证明非劳动收入的不合理,而在于从逻辑上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必然出现对抗性矛盾、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劳动价值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不会引伸出对抗性矛盾,这是两种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区别。  相似文献   

7.
吴江 《炎黄春秋》2003,(3):6-10
在我的写作生涯中,有一件憾事,回想起来愈益感到放不下,觉得必须写点东西作一个清算和了断。那就是当年撰文批判前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领导人卡德尔,批驳他在《社会主义与战争》一书中提出的关于由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  相似文献   

8.
苏凤捷 《史学月刊》2004,13(4):55-62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所集中表述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主要得之于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重大发展变化,为唯物史观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理论空间;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大体是西欧的历史实际,将其应用于不同地区和国家历史的研究,同样为唯物史观的发展提供了理论空间;"经验的事实"和"历史环境条件",既决定了在生产力发展水平没有重大不同前提下不同地区和国家社会经济形态的不同存在,又对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刘鸿儒 《百年潮》2009,(3):17-22
1959年我从苏联留学归国后,留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从此和金融工作结下不解之缘.改革开放以后,历史把我推到了金融改革的第一线,历经风雨,感慨颇深.1980年,我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主管金融体制改革;1990年起担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继续研究和推进金融改革;1992年创建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并任主席.直到1995年离开第一线岗位.回顾过去,20世纪80年代我的主要精力是在搞银行体制改革,90年代主要是搞资本市场改革,特别是股份制改革.下面我就亲历的我国股份制改革的历程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1.
所谓两《言》,一是指1848年马、恩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二是指1859年马克思为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写的“序言”,两篇巨著相距十一年,虽然背景不同,写作的目的不同,而且文字的风格、气度各异,但它们的基本精神则都是为了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揭露资本主义剥  相似文献   

12.
从19世纪起,资本主义社会向工业时代过渡,经济、文化与价值观等各方面都发生了转变,这些转变为经济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提供了研究基础。19世纪至今的资本主义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有组织的资本主义阶段和非西方式的民主经济阶段。可将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的过渡称为大转型。每一次转型都是资本主义现代性类型出现危机的结果,而新的现代性类型是通过寻找新的社会价值和社会组织关系来形成的。分析资本主义三次大转型的经济、社会根源,可以清晰地洞察资本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三次大转型的新理论框架为预测全球资本主义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2000年6月,江总书记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四个如何正确认识”的重大理论问题,即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当今的国际环境和国际政治斗争带来的影响。提出这四个问题具有深邃的战略眼光。目前理论界正在进行热烈探讨。这“四个正确认识”虽然不是首次提出的新问题,但是在千年世纪更替之际着重提出,不能不说,这是迎接新世纪、新千年的挑战和机遇的重要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14.
1949~1978年,中共党内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有过几次重大分歧。1949~1953年,围绕着过渡时期总路线,分歧集中在是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成果还是加速向苏式社会主义转化;1955~1957年,分歧集中在农村合作化领域;l958~1962年,围绕着三面红旗,分歧集中在计划平衡的跃进与反冒进领域;1962~1978年,分歧转移到以阶级斗争为纲还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每次重大分歧中,都有华东的代表人物站在主流派的对立面。这可能不是偶然的。  相似文献   

15.
发达国家的工人运动与生态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最后20年,在西方发达国家里,传统的工人运动由于种种原因进入历史性的低潮,而生态运动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凸显逐渐成为世纪之交最具规模的社会运动。传统的工人运动是工人阶级反抗资本主义压迫,争取基本的政治经济权利的斗争,体现了社会公正的要求和所有人都应当享受的公民权利的要求,代表着全体劳动者的利益。生态运动批判资本主义对生态环境的掠夺,关注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其左翼斗争的目标指向生态社会主义现代化,代表着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率队南下考察 1984年初,我从华中农学院调到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并兼省委财经领导小组顾问。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是湖北省社会科学的最高学术研究机构.是中共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领导的,省委宣传部主管的省直属事业单位。社科院的工作是从湖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研究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等社会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7.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规定性,是一事物区别他事物的根本特征,是系统内部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社会主义本质是社会主义的根本规定,是区别其他社会制度的根本特征,影响社会主义一系列的问题,决定社会走向。社会主义本质应该是一个系统:既反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义要反映上层建筑;既反映政治关系,又反映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8.
四清工作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总结一下它的经验教训,是十分有益的,使前车之覆,成为后车之鉴。所谓“四清”,即清政治、清思想、清经济、清组织,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在政治上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在思想上与资本主义决裂,在经济上杜绝贪赃枉法,在组织上纯洁队伍。概括起来,就是抓农村的阶级斗争,促进生产。其效果到底如何呢?我们不妨看看一个生产大队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高尚全 《百年潮》2009,(2):25-3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先后参加过六个中央文件的起草,其中有三个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一个是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二个是1993年11月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第三个是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20.
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明 《攀登》2006,25(3):27-30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系到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成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