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评曾纪泽的近代外交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跃波 《安徽史学》2003,(3):37-40,31
曾纪泽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是近代史上成功运用现代意义的外交思想办外交的杰出代表。本文着重对其近代外交思想的局限性和积极影响进行评价,以说明曾纪泽对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朝政府将欧美小国与欧美列强“一视同仁”,宁愿让欧美小国享受欧美列强从清朝攫取的除割地赔款之外的种种特权,也不轻易满足欧美小国提出的符合近代国际惯例的一些要求.这样,清朝对欧美小国的外交也不断丧权辱国.究其原因,在于清朝以传统的“天朝上国”思想来指导近代对欧美小国的外交;清朝对欧美小国外交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天朝上国”的体制,而不是保护近代意义上的国家主权.  相似文献   

3.
清朝咸丰年间,出了一位有名的大官僚曾国藩。百多年来,人们在政治上给予他截然不同的评价,但在家道教育方面,人们一致认为他是一位教育有方的家长。曾国藩有两个儿子,他们在科举仕途上并没有大露头面,但在实际工作中,都显露了出众的才华和胆略。长子纪泽,诗文书画样样精通,还自学了英语,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在处理西北边疆危机中,曾纪泽凭着“啮雪咽旃,期于不屈”的斗志和“酌情据理”的谈判艺术,舌战强敌,从沙皇贪婪的大口中夺回伊犁城,取得晚清外交史上唯一的一次胜利。曾国藩的次子纪鸿,聪颖过人,很喜爱自然科学,尤…  相似文献   

4.
杨晓成 《沧桑》2009,(6):18-19
19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华侨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晚清朝野对外认识的不断变化,华侨问题逐渐受到晚清政府重视。其中,驻英法公使郭嵩焘、曾纪泽堪称代表。他们既表现出对华侨问题的卓越见识,又参与了在新加坡的设领护侨实践。经过二人的先后努力,清政府驻外的第一个领事馆——新加坡领事馆得以建立、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广大东南亚侨民之利益。郭嵩焘、曾纪泽对晚清侨务的贡献颇受肯定。  相似文献   

5.
论18世纪后期朝鲜进步文人的中国外交使行李敦球在清朝二百多年间,朝鲜王朝对清朝实行事大外交方针,每年派遣称作“三节年贡使”的“定期使”和各种“别使”,并且还根据各种必要派遣“赍咨官”等燕行使。由于中朝两国使节团频繁往来,为两国文人的相互接触和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6.
对1933-1934年间的中国而言,怎样综合处理对日对苏关系这一组复合性矛盾,是一个困难而又复杂的选择。就整体来看,蒋介石在此期闻并未单纯偏向于“联苏制日”,而是以“中立”促成日苏两国的相互牵制,实现既“攘日”又“制俄”的双重目标。二在质量上随各阶段矛盾的变化及对矛盾之认识的变化而各有侧重,在时间上则平行不悖。对这种着眼于利用国际矛盾的“二重外交”的评估,是当局在形势判断上的一个分水岭。它带来了蒋汪两人此期在外交方针上的分歧,并埋下了最终导致他们走上相反道路的种子。  相似文献   

7.
对1933—1934年间的中国而言,怎样综合处理对日对苏关系这一组复合性矛盾,是一个困难而又复杂的选择。就整体来看,蒋介石在此期间并未单纯偏向于“联苏制日”,而是以“中立”促成日苏两国的相互牵制,实现既“攘日”又“制俄”的双重目标。二者在质量上随各阶段矛盾的变化及对矛盾之认识的变化而各有侧重,在时间上则平行不悖。对这种着眼于利用国际矛盾的“二重外交”的评估,是当局者在形势判断上的一个分水岭。它带来了蒋汪两人此期在外交方针上的分歧,并埋下了最终导致他们走上相反道路的种子。  相似文献   

8.
在工商、军事、外交上向西方的求援,固然无法挽救清朝于将倾,但路径是明智的,这在中国长期封建统治的“道统”中,是迟来的觉悟。  相似文献   

9.
日本政府对于戊戌变法的观察与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8 96年《中俄密约》签订后 ,日本政府为对抗俄国 ,开始对华“修好”外交 ,对清朝内部的各政治力量消长十分关注 ,注重培养联日、亲日力量 ,尤其注重联络当时的实力人物和新派人物。戊戌变法中 ,日本政府表露出赞许和同情 ,但援助甚少 ;戊戌政变后 ,则公开或私下救援维新党人 ,阻止废除光绪帝 ,多次劝告清朝实行温和主义 ,并参加了各国派兵北京、迫甘军撤离的联合行动 ;自第二次山县有朋内阁成立后 ,外相青木周藏对华进行“务实”外交 ,将其目光再次放在实力人物身上。自此之后 ,日本在华的影响力大大提升。  相似文献   

10.
李鸿章是清朝末年的重臣,他主持清朝外交超过30年,是清朝晚期外交活动的核心人物。李鸿章的外交思想以及其奉行的对外政策对于清朝晚期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所参加的外交活动以及中外交涉构成了清朝晚期外交实践的主体。李鸿章代表清朝和西方列强签订的诸多不平等条约,对晚清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我们深入研究李鸿章的外交思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理解晚清外交,对今天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敏 《黑龙江史志》2009,(11):28-29
晚清外交史上,郭嵩焘、黄遵宪是两个不同时期极具影响力的外交家,可以说他们的外交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分别代表着洋务派与维新派。因此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对这两位外交家只进行过个案研究。本文试图将其外交思想联系起来再加以考察、比较,以从中探寻两代外交家的外交理想及认识,并从他们的异同中追寻历史前进的脚步,从而进一步探讨有关晚清外交近代化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国歌     
清代以前,我国历朝都没有国歌。十九世纪后期,对外交往增多,在外交场合,没有国歌意味着失礼和屈辱。一些官员建议谱写国歌。外交大臣曾纪泽写出“国乐”(国歌)草案,叫《普天乐》,虽未被朝廷批准,但在海外,一些人权当国歌演奏。  相似文献   

13.
两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用武力和强权否定了清王朝以跪拜礼为象征的朝贡制度,此后又通过步步进逼的交涉,迫使清政府作出了历史性的让步。1873年6月29日,清朝同治皇帝基本按照近代国际通行的外交礼仪,接受了各国使臣面递国书。清朝方面对此事的记载略而不详,因为这毕竟意味着“天朝”礼制的崩坏;西方各国却对此大加渲染,因为这代表着中国人心理上的“天朝”壁垒被突破。从更深层说,这又是中国走出深闭固拒,进入“万国”之列并互相交往的一个标志。是中国外交制度近代化的一个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4.
1885年,英国借口所谓木材公司事件,拒绝清政府的调停,再次武装入侵缅甸,攻陷曼德勒,灭阿瓦王朝,将缅甸沦为殖民地。 英国的行径严重地损害了缅甸国家的权益,也危及到清朝与周边邻国的和睦关系,威胁着中国云南、西藏等地的安全。缅甸是清朝的“属国”,对清朝保持朝贡关系。为了维护缅甸国家的权益,清廷表示“中华所重在乎不灭人国,贡与不贡无足重轻”。与此同时,清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邓小平是当代中国伟大的政治家外交家,新中国成立以来,两代领导人在外交上如何走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方面,都做过可贵的探索,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面对的国际形势不同,他们的外交思想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比较两者外交思想的异同,并从中得出启示,将为我国新时期的外交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刘峰 《世界历史》2020,(1):15-27,I0002,I0003
近代日本侵略统治伪满的思想与政策并非铁板一块,它至少存在着两个派系:既有利用“以满制满”、自治主义为手段的“自治派”,也有追求中央集权、统制主义的“统制派”。前者倾向于自下而上的自治主义,不断在地方上推进“县自治”与“保甲制”,以图在“自治”的名义下利用华人对各地展开实际操控并向上层扩大;而后者则倾向于自上而下的统制主义,期望削弱地方的权能,构建并强化“总务厅中心主义”等中央集权性政策,将伪满彻底地属国化、殖民地化。两者之间既有摩擦,也有配合,共同统一在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奴役东北人民的大目标之下。  相似文献   

17.
秦汉的属邦和属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属国,一般认为始建于汉武帝。日本的《亚细亚历史事典》就称属国为汉制。但据《汉书·百官表》,典属国是秦官,则秦时理应已有属国。属国究竟始于何时?它经历了一些怎样的变化?过去由于材料太少,没有进行研究。属国的性质本很清楚,是管理少数民族降者的。但由于成帝时典属国省并大鸿胪,  相似文献   

18.
俄伊犁交涉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虽然从《伊犁条约》中的一些条款可以看出清廷也丧失了一部分领土和商业权益,但这一条约的签订也不失为晚清外交史上的成功案例。在整个交涉过中,清廷反俄势力的推动,曾纪泽优秀的外交才能,清延恰当的外交策略,清廷收回主权的决心以及俄国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形势等发挥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扩大了同各国共产党、工人党,劳动党和人民革命党的联系。1956年,中共八大开幕时,各国就有50多个党派代表团参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党改变了同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和第三世界民族民主政党不进行交往的做法,开始同他们接触、联系,建立多种形式的关系或交往。睦邻友好,巩固和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是我国外交工作的立足点,也是中共对外联络工作的一个出发点。因此,中共很重视同周边国家政党建立各种不同形式的接触、联系和相互交往。但由于历史遗留的困难,这个交往的过程缓慢而复杂。我党同马来西亚执政党——“马来西亚民族统一机构”(简称:“巫统”)就是如此。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学界对“藩属”、“宗藩”的认识和使用,“藩属”的含义和使用,“宗藩”的含义和使用等三个方面,对古今“藩属”、“宗藩”二词的用法进行了综合考察。认为“藩属”一词形成于明清时期,是用于指称清朝和边疆民族乃至周边邻国的政治隶属关系,但这种关系早在汉代就已经形成,称为“藩臣”、“外臣”与“属国”。“宗藩”一词则早在《史记》中就已经出现,是用于指称皇室宗族或宗族成员分封于地方者。现代学者用“宗藩”一词指称中国古代王朝尤其是明清和邻国关系的做法并不科学,其“宗藩”的含义和用法不仅与古人对该词的用法明显不同,而且容易形成更多的误解,故而应该改用“藩属”才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