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闻宇 《丝绸之路》2006,(11):67-68
唐时,长安城郊一位姓李的人家里得了一个女儿,父亲为之取名幼薇,并着意调教,精雕细琢,女童7岁学诗,11岁时,其习作就传进了长安城,人们称李幼薇为女诗童。  相似文献   

2.
《沧桑》1993,(2)
温庭筠(812—约870),本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他出身于官僚贵族家庭,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后裔。不过大约在其父亲时,家境已逐渐衰落。庭筠在幼年时即随家人寓居江淮一带,而且为时很久,所以他在诗中自称“江南客”,称到江南为“归”或“回”。一生四处浪游,很少还乡,游踪遍及大半个中国。温庭筠自幼才思敏捷,苦心学文,尤其擅长诗赋,能走笔成万言。在文坛上,与李商隐、段成式齐名,因三人排行都是十六,所以当时号为“三十六体”。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晚唐科举,考试律赋,每篇八韵。这种赋  相似文献   

3.
正温庭筠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恃才傲物的性格与坎坷多舛的人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历史的吊诡,让人不得不扼腕而叹的是,温庭筠这样一位有才华、开一派词风的一代宗师,终年仅仅65岁,且是含冤抱恨而死。温庭筠(约801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晋中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温庭筠出生在没落的贵族家庭,是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温彦博曾经做到尚书右仆射  相似文献   

4.
《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下《温庭筠传》载:“温庭筠,赋……然士行尘杂,不修边幅,能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日,由是累年不第。”为是。太原人,本名岐,字飞卿……苦心砚席,尤长于诗公卿无赖子裴诚、令狐缟之徒,相与藕饮,酣醉终按:《新唐书》卷九十一《温庭筠传》亦载此事,“裴诚令狐缟”,  相似文献   

5.
<正>温庭筠改名及名字對應事頗爲複雜有趣。筆者嘗撰《温庭筠改名案詳審》,~(1)其文偏重改名事對温一生的影響;對改名事本身考證有所審不詳者,且有紕漏。今試專就改名事本身予以重證補證。一、"本名岐"初論"温庭筠"三字,唯"温"無異文。"庭筠"之名,是依《舊傳》(其弟曰"庭皓");~(2)依  相似文献   

6.
电视连续剧《烈火红岩》中,江姐的名字“江竹筠”被读作“江竹(云)”,但据著名学者邓遂夫的说法,这个字应读“(君)”。理由如次:一、从五岁发蒙读书开始,他父亲给她取的正式学名是“江竹君”,这一点可从她当年的修业证书和大学入学登记表中得到证明。二、她被捕入狱后填表时才把“君”字改为“筠”字,意在突显革命者永葆青春的情怀,无他意。依江姐家乡自贡乡音,“君”“筠”同音。三、《说文解字》中,“筠”字原注为“竹皮也;从竹,均声”。无论是作为人名还是作为地名的“筠”字,其意均与竹有关,即“筠”字的本意,亦符合当年父亲给她取名“竹君”的本意。  相似文献   

7.
一、薛涛的诗才与身世万里桥边女校书,琵琶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这是著名诗人王建的《寄蜀中薛涛校书》。诗中的女主人公即是薛涛。她的才艺卓绝,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薛涛生于长安,幼年随父亲旅蜀,因能歌善诗被当时的节度史韦皋看中,遂入乐籍。韦皋镇蜀二十一年,幕府人材济济,薛涛与之唱酬往还,诗名大著。开始了她的诗酒风流的生涯。韦皋以后节度任上不断易人,历  相似文献   

8.
本文由《玉泉子》、《北梦琐言》所记温庭筠“江淮受辱”事件入手,通过《上裴相公启》与《百韵》等诗、文叙事线索的互证和文义的层层抉发,指出其事发生在甘露之变後不久的开成元年(836);温素与宦官为仇,因王涯之荐谋职扬子院,且以所得钱财买妓为妻,遭到麇集在扬州的宦官势力的毫不留情的人身攻击和令温生前身後挥之不去的诬蔑。本文力图澄清有关诬词,抉发两《唐书.温庭筠传》有关文字的荒谬,重证温的生年,肯定他对妓女的爱情。  相似文献   

9.
女道士鱼玄机,字幼微,一字惠兰,长安人,容貌倾国倾城,心情聪明,才华横溢。《唐才子传》曰:“时京师诸宫宇女郎,皆清俊济楚,簪星曳月,惟以吟咏自遣。玄机杰出,多见酬酢云。”玄机本为良家淑女,自幼不喜针线女红,唯好浏览典籍,尤喜诗词歌赋。史书说她“喜读书属文,尤致意于一吟一咏”。著有《鱼玄机诗》。曾为长安平康坊娼妓,年约十五六岁时,嫁与仕宦人家补阙李亿作妾,与李亿相亲相爱,感情甚笃。曾随李亿到山西晋水一带过了一段自由而平静的生活。后“夫人妒不能容”,正室夫人百般挑拨,打击排挤,而李亿对她也“爱衰”,遂迫不得已,在咸通初年,穿上了冠帔,到了咸宜观作道士,起名“鱼玄机”。自此以后,遂潜心作诗填词,并因此而名声大作。常常呼朋唤友,聚众豪饮,结伴出游,还一人远游四方,足迹远及湖北武昌一带,一路炼词造句,写出了不少为人传诵的佳作。婚姻的不幸和刺激,使她无拘无束,尽情风月。又因她体质柔弱,生活不能自理,因而常受到豪侠之士的帮助,于是一些风流名士纷纷前来以求得鱼玄机欢爱,也为她带来了不少非议。后因怀疑女僮与自己的男友私通,大怒之下,将其击毙。事发后被京兆温璋所戮,时年26岁。才高寿短,红颜薄命,令人扼腕唏嘘,引起人们的无限怜悯...  相似文献   

10.
许浑(7887—858),字用晦,一字仲晦,是晚唐时期一位卓有成就的重要诗人。他以诗律纯熟、对偶精严而与李商隐、杜牧、温庭筠同列。他的名句“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咸阳西门城楼晚眺》),千百年来广为传诵,脍炙人口。然而至今学术界尚缺乏对许浑的深入研究,原因之一在于其诗集编纂混乱,真伪杂糅。《全唐诗》(包括《全唐诗外编》)中许浑有88首诗与其他24位诗人的作品重出互见,其数量仅次于李白、钱起而居第三位。欲论其人必先知其诗,欲知其诗必先明真伪。今将许浑诗集之流传、版本之存佚、作品之真伪情况试作考辨,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温庭筠起句为“某闻周公当国”的《上萧舍人启》,作于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十二月,是庭筠上此时途经襄州入朝为相的白敏中之启。这篇启的现有题目是错误的,它早见于成书于北宋初年的《文苑英华》,此后的《全唐文》等书都沿袭了这一错误。  相似文献   

12.
卢成 《文史月刊》2004,(10):1-1
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她是女中须眉,拥有铁血之性,是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则天,中国历史上一个响当当的名字。武则天,名曌,唐代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县)人,唐高祖武德六年(623年)出生于长安。父亲武士彟因积极帮助李渊父子在太原起兵,成为  相似文献   

13.
我上“中西女塾”(后称“中西女中”)读书,纯粹是受家庭教师的影响。1929年在上海居住时,父亲为我请了一位家庭教师俞先生,她是“中西”毕业生。在她眼里,上海只有中西女塾堪称一流,事实上也是如此,当时“中西”是首屈一指的教会女校。俞先生总是鼓励我说,像你这样既聪明又好读书的人,为什么不上“中西”呢?在她的鼓动下,我在1930年春天真的跑到“中西”参加考试并被录取了。可惜的是,当时父亲执意要返回北京  相似文献   

14.
李新玲 《文博》2003,(5):54-56,58
一、道宣律师生平 释道宣(596—677)是唐代著名的高僧,为我国佛教律宗的创立人。据《宋高僧传》,道宣俗姓钱,其父曾任陈朝吏部尚书,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幼承家学,“九岁能赋”,隋唐一统,佛教大兴,道宣15岁就离家从长安日严寺慧覠受业,16岁出家,20岁在长安大禅定寺智首大师座下受具足戒,从智道研读戒律学,奠定了毕生弘扬律学,创立南山律宗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16岁的小女孩,自杀、获救、辍学、患上抑郁症,三年时间里,相继发生,这一切都始于3000元调班费自杀(未遂)者郭琪,16岁左右,女。2003年8月2日跳井自杀,经营救幸存。家境困难,在就读西安市长安第二中学期间,家中无力资助调换到重点班,辍学自杀未遂上午9点半,郭琪躺在床上睡觉,父亲喊起床了,她睁开眼睛看了看,翻了个身,又躺下了。晚上10点钟睡觉,第二天10点多钟起床,这是她生活的常态。  相似文献   

16.
呜呼,父亲     
曾祖父三子一女,都以务农为业。大祖父一子二女,二祖父四女无子,祖父行三。父亲在兄弟姐妹五人中居长,按照当时农村规矩,出继二祖父基业。不幸的是,1930年暮春二祖父以38岁壮龄暴病而逝,同年暮秋二祖母也因难产去世。在这种情况下,15岁的父亲与母亲成婚,...  相似文献   

17.
《湖南文史》2012,(6):44-45
沪讯。法租界妓女近成立工会于格洛克大路吉里,名为平康同善会,其会员皆系十·六、七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之妓女,现已征集到会员700余人。开始每人出三块大洋为会费,之后每月一元为经常费。  相似文献   

18.
一商州古郡,地连“秦头楚尾”,势控南北要冲,历代兵家,多有争战。加之这里山川壮丽,风物秀美,历史悠久,人蔚兴,因而秦汉以降,迁客骚人、军政巨擘,如李世民、张九龄、李白、岑参、韩愈、白居易、元稹、杜牧、温庭筠、李商隐、王禹傅、寇准、李梦阳、何景明等一大批俊彦名流,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千秋传诵的诗佳作。作为这块千百年来一直充溢着浓郁神奇色彩土地的一介子民,笔欲将商地最具魅力影响的“水趋襄汉,陆入关辅”的龙驹古寨和“重关天寨控神州”的武关及其蓝武古道的今昔嬗变提供给读诸公,借以追怀历史,展望未来。  相似文献   

19.
倪仁吉(1607年—1685年)浙江浦江人,字心蕙,号凝香子,是明代进士倪尚忠的女儿。明神宗万厉年间,她的父亲由广东被调到江西的吉安,倪仁·吉诞生于吉安,所以取名为"仁吉"她十二、三岁时即能诗、善綉,长于书画,十七岁时(1624年)嫁义乌明代抗倭名  相似文献   

20.
李萌 《沧桑》2011,(6):121-123
诗歌发展到了晚唐,诗风逐渐走向绮靡,与这一时期刚刚兴起的文人词的创作风格颇为相似。而温庭筠的创作也受到这一审美思潮的影响,其诗词作品在题材风格、创作手法、意境创造等方面出现相互交融的现象,面貌极为相像,有趋于一体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