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陶琼 《旅游纵览》2013,(6):313-316
在挖掘民族文化旅游的今天,民居建筑作为一个重要的独立版块成为民俗文化研究的重点。本文研究以丽江纳西族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对民居中普遍存在的朴素的生态因子加以合理的分析和运用,对传统民居在村落选址、空间布局、建造技术、建筑装饰等方面的生态环境特点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发掘隐含于传统民居建筑技巧和美学理念中的古代基本的哲学观,和朴素的生态精神。本研究旨在挖掘我省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同时,探讨纳西族传统民居的生态精神在当今旅游业发展大环境中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对其现状和走向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最近,在昆明的纳西族文史工作者,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云南分所举行座谈会,就如何由本民族文史工作者发掘整理和研究本民族文学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纳西族是一个具有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纳西族文学,无论是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都很丰富。解放前汉族的个别学者及外国传教士曾进行过一些搜集和研究工作。纳西族女作家赵银棠较早注意了研究本民族的文学。但是,由于时代和条件的限制,这一工作只限于狭小的范围。解放以来,纳西族文学得到了充分重视。许多汉族文艺工作者深入纳西族地区,在纳西族文艺工作者的配合下,发掘、整  相似文献   

3.
《崇搬图》是纳西先民的文化"遗留物",具有非常重要的民族文化学研究价值,它是研究古代纳西族社会历史、哲学思想、宗教习俗、伦理道德、婚姻家庭、民族关系的重要资料。本文从洪水型人类再生神话母题的独特意义,人神关系,婚姻形态,哲学思想,民族关系等方面进行解读与阐释,还原《崇搬图》在历史文化语境中的本来面目,并探讨其在当下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康巴藏区是藏族文化与汉、羌、彝、回、纳西等民族文化、农耕文化、牧业文化的交汇地.素有“民族走廊”之称。在无数亮丽斑斓的康巴人文景观中.那些如繁星般多彩的建筑便是其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5.
郑发云 《神州》2014,(12):221-222
本文以云南省丽江市纳西族东巴文化中的民族服饰为立足点,从当地独特的风情文化,地理环境,审美意识,探讨如何将纳西族东巴民族服饰有效的融入到动漫艺术设计当中,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东巴民族服饰图案蕴含着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的渗透、民族情感的流露和审美情趣的取向,是现代艺术设计发展的重要设计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钱龙 《福建旅游》2004,(8):21-22
在我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纳西族。这个只有30万人口的民族,勤劳智慧,至今保存着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东巴文化。  相似文献   

7.
云南是一块美丽神奇的地方,也是一个多民族省区。居住在这里的彝、白、纳西、普米、摩梭、藏等各族人民,勤劳、勇敢、淳朴、剽悍、好客,至今保持着各自的传统文化和风土民情。尤其是追其祖源到古代西北地区的纳西、普米、白等民族中流传着许多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的风物传说和丰功业绩,也许是这些民族的  相似文献   

8.
闫浩雨  陈望 《风景名胜》2021,(5):0036-0036
纳西文化与中华文化有着血脉相承的特点,丽江古城的建筑,大多是普通纳西族百姓的家园,是纳西族文化的承载物,他承载着纳西族人民的生活习性,宗教文化,纳西族民居是承载纳西族灵魂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9.
八一年十一至十二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云南分所、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所、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云南分会、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云南分会,与丽江地区文教局、文联、民委,联合举办了民族民间文学讲习班,培训民族民间文学工作骨干。参加这次讲习班的有纳西、傈僳、普米、彝、汉等民族学员共49人,其中纳西族有20多人。讲习班第一阶段是理论学习。主要学习民族民间文学的基本理论,学习有关纳西族的文  相似文献   

10.
纳西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少数民族之一。这个民族向以能歌善舞,爱好劳动著称于世。他们在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独特生活习俗。 纳西族共有278009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北和四川省西南的金沙江上游地带。气候差别较大,但仍然宜农宜牧。纳西族居聚区不仅风景如画,而且还有大量的矿藏。森林中有各种飞禽走兽,如虎、豹、熊、鹿、獐子、野猪、雪鸡、松鼠、鹦鹉等。并有数十种树木和数百种中草药。其中较为珍贵稀罕的是雪茶。 纳西族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彝语支,分东西两个语言区。有本民族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和音  相似文献   

11.
苗族传统生态文化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苗族是我国南方极具特色、传统文化异常丰富的少数民族。千百年来,苗族人民在适应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创造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和独特的生态观。文章运用民族学和文化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从观念层面、制度层面、物质层面三个方面,对苗族的传统生态文化展开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论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白光润 《人文地理》2003,18(2):75-78,6
文章分析了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产生的背景,指出技术文明经历的物理过程、化学过程、生命过程成就和所带来的环境危机。论述了生态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区别。生态文明是人类最普遍、最重要的进步。指出个性原则具有永恒的价值,克服现代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文化多样性危机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迫切任务。论述了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研究的方法论,认为文明过程的环境影响、地域生态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研究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滇南山区多元民族文化下的土地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立体性地貌气候特征下的滇南多元民族文化地区,由于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构成了资源利用及保护的多样性。我们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高新技术,从土地空间结构及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着手,结合野外村寨调查,研究了民族文化在边疆、山区、民族地区经济生态系统中、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随历史发展成为领土辽阔的庞大国家。随时间与空间的延续,生活在其中的人竟然无法就国族文化得到共识。十九世纪的知识阶层独立于政权之外展开社会自发的国族论述。从早期斯拉夫派与西方派的国族本质辩论,到革命前政治意识型态之争,国家历史是知识分子最重要论述依据。历史学家应能发挥专业长才,贡献于审视国族文化,却又往往被视为与知识阶层隔绝。本文以莫斯科学派的米留可夫为例,探究历史学家的国族观念。米留可夫无法认同长期受浪漫主义唯心哲学主导的俄国社会思想,主张经验历史的重要,如此才能建立正确的历史知识,找到真正的国族文化。他希望用客观的方法替代过去以人类精神为主体的理论架构,因此为俄国历史学和国族论述添上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15.
左金平 《攀登》2005,24(4):119-120
先进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又是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马克思主义认为,评价先进文化的标准应谊是具体的、历史的。创造力是先进文化的不竭动力,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匀所在,  相似文献   

16.
国家公园研究的系统性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静艳  孙楠 《旅游科学》2010,24(5):72-83
国家公园是人类文明的产物。随着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关注度的日益提高,国家公园在旅游和生态保护领域的研究迅速升温。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和梳理,提出了有关国家公园研究的系统性框架,对国家公园客体、利益相关者及规划等三个主要研究领域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并就研究方法及研究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前瞻。  相似文献   

17.
"十三五"以来,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入新阶段,但是文化遗产管理体系复杂、多头管理、权责不明等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因此,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过程中,应首先理顺国家文化公园与既有遗产保护体系之间的逻辑与关系,建立以重大文化遗产为主体的国家文化公园体系;以保护传承为首要目标,构建统一规范高效的国家文化公园管理体制;突出国家代表...  相似文献   

18.
曲鹏飞 《攀登》2011,(4):105-109
战略文化是关于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决策者对于国家安全问题的独特的战略思维,它缘起于国家的地理环境与历史经验,深受该国精英哲学、文化和认知特性影响。战略文化中最核心的要素是一国对其所处的国际环境的认识与感知。“天下主义”作为古代中国人观察世界的根本视角,赋予了古代中国战略文化以鲜明的特色,进而对古代中国的外交理念与外交行为发挥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吴秀兰 《攀登》2007,26(3):20-23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等方面相对滞后,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必然是大力发展民族经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从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20.
当代土家族地区木匠的收徒条件、收徒仪式、拜师礼节、学艺时间、传艺方式、木匠工具、木匠技艺、做工地域、行业领域、从业方式、信仰文化、禁忌文化、歌谣文化、行规及组织结构诸方面受多种原因的影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笔者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深度的人类学、社会学的勾描,以便我们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土家族木匠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