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元、明、清三朝建都北京,通州是左辅京师的东大门,是京畿仓储所在,地位十分重要。同时,通州由潞河可达天津而人海,南循卫河(也称御河)可控江淮,陆路扼东北诸关塞,是水陆要冲、舟车辐辏的交通枢纽。史载通州当年千樯云集,车毂织络,盖仓庾之都会,而水路之冲达也。特别自元以来,每年由东南地区供给京师的数百万石漕粮,不论海运、河运,  相似文献   

2.
<正>清《庄浪县志》修成于乾隆三十四年,邵陆纂修。《庄浪县志卷十四.职官》所载:"邵陆,浙江宁波府瑾县举人。二十二年任。二十四年旱荒,请帐恤并请截陕粮五千石以济之二十五年军需。息年谷登,告养回籍。三十二年仍补原任。三十三  相似文献   

3.
清《庄浪县志》修成于乾隆三十四年,邵陆纂修。《庄浪县志卷十四·职官》所载:“邵陆,浙江宁波府瑾县举人。二十二年任。二十四年旱荒,请帐恤并请截陕粮五千石以济之二十五年军需。息年谷登,告养回籍。三十二年仍补原任。三十三年承修城垣,新筑南壅城,改门向东。三十四年推升四川宁远府会理州知州。公莅庄两任,勤政爱民,鼓励学校,纂修县志,至今士民感戴不忘。”  相似文献   

4.
宋载是浙江建德县人,他于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始任大邑县令。在此之前,他曾在四川璧山、东乡(今宣汉)、新都、长寿等县任职。此人每到一地,克忠尽职,总是努力有所建树。他说:“知一邑事,曰知县。县之有令,非徒供厥职而已。循名责实,将以副耳目之寄也。”认为非常了解县情  相似文献   

5.
清朝陪都盛京藏有一幅《七省沿海图》,彩绘纸本,长卷式。本文认为,其价值集中体现在地图学、历史地理、军事等方面,绘制年代为清代乾隆时期,直接作者为军机大臣董诰。另对底本渊源、范本、收藏地等问题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满清王朝经历康熙、雍正时代,至乾隆朝以后遂进入了中国历史上所谓的"康乾盛世"巅峰。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登基后亦效仿皇祖(注:指康熙皇帝。以下"同"),曾于乾隆十六年(1751)、乾隆二十二年(1757)、乾隆二十六年(1761)、乾隆三十年(1765)、乾隆四十五年(1780)、乾隆四十九年(1784)六次巡幸江南,所行路径与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当年南巡时基本相似。  相似文献   

7.
租地要交付一定数量的押租金,这种做法在明代已开始少量出现,到了清代才形成一种制度。在《乾隆刑科题本》里,较为详细地记载了主佃之间因押租纠纷形成的案件,它是研究押租制度极为珍贵的原始材料,而又为其它官修书如实录、地方志所不载。本文根据《乾隆刑科题本》,谈谈押租制的历史及其产生的原因、押租制的特点以及押租制在清代农业租佃关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乾隆《宁夏府志》记述了清时宁夏引黄灌区渠道的历史、开挖、治理修护、管理制度等;系统归纳渠道及渠道治理中闸坝、暗洞、飞槽、支渠、陡口、夫、水手、颜料、本色、折色、卷埽、斩埽、委官等专业术语;详述封俵制度、用水节候、《浚渠条款》等管水用水制度;记载清时王全臣、通智、钮廷彩、费楷、王廷赞等重要水利人物在宁夏渠道治理过程中的思想及其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9.
在乾隆二十四年的《西苑太液池地盘图》(后简称《太液池图》)之前 ,乾隆十五年《京城全图》[2](图一)中曾记录了当时北海的建置状况 ,在《太液池图》一文中未曾提及 ,实属未当。《京城全图》今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是我国现存古代城市地图中绝无仅有的杰作。该图由51帧拼合而成 ,总长14 01、宽13 03米 ,系据实地测绘 ,按1比650的比例以墨绘渲染而成 ,绘艺精湛 ,主要建筑物均标注名称 ,翔实而精确地反映了北京城的整体格局。值得指出的是 ,该图全面真实地记录了乾隆朝北海营建第一阶段告讫的营建成果。作为补证 ,谨将其中关于北海的部分与…  相似文献   

10.
乾隆《萍乡县志》纂修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凡12卷,是清代萍乡第二部县志。纂修者胥绳武既是地方官也是藏书家,致力于方志纂修。在体例方面,受到乾隆时代方志学肇兴和考据之风影响,标明文献来源,注重源流考证。在内容上,增补康熙《萍乡县志》的阙略,扩大文献搜集范围,增加诗文的收录,并在地方名胜的考证,以及风俗考察方面有突出特色。  相似文献   

11.
铜版画在欧洲已经有近六百年的历史,因其所用的金属材料以铜为主,故名铜版画,在欧洲一直视为一种名贵的版画。早期铜版画主要的制作方法是,在光滑平整的铜版上先涂一层防腐蚀的蜡,然后用刀或针刻划出画面形象,再用酸性的腐蚀液腐蚀,经过刻划的地方,形成凹线,在凹线内填入油  相似文献   

12.
山海经古图及其所代表的“以图叙事”的传统,在明代传到了日本。绘制和问世于日本江户时代的《怪奇鸟兽图卷》(76幅图),可能是受中国明代杭州(钱塘)著名编选家和出版家胡文焕《山海经图》(《格致丛书》之一)的影响或根据其摹写而成。本文从中日两种山海经图版本的构思设图、编排布局、奇神异兽造型、线条运用与整体艺术风格等多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二者的异同,为中日两国文化传统和文化交流提供一些鲜为人知的材料和佐证。  相似文献   

13.
民国以前,中江有五部县志,且都修于清代。因当时刻印甚少,且晚清以来,历经动乱,公私珍藏,悉成灰烬,其中的康熙、乾隆版,今皆难觅原本;  相似文献   

14.
陈瑞 《中国地方志》2008,(12):46-48
清代亳州境内的徽商以婺源籍的商人占主体,他们的经营活动具有较为明显的宗族化和地域化的倾向。他们在致富后,积极参与地方公益事业,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形成了徽商与亳州地方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清代禁毁图书,又叫做“字狱”,指的是清雍正、乾隆两朝,特别是乾隆三十九年(1744)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清查上缴、抽毁销毁清廷认为是“违碍”、“悖逆”的图书,岭南地区以对金堡、屈大均两人的作禁毁最为严厉,  相似文献   

16.
清代禁毁图书 ,又叫做“文字狱” ,指的是清雍正、乾隆两朝 ,特别是乾隆三十九年(1744)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清查上缴、抽毁销毁清廷认为是“违碍”、“悖逆”的图书 ,岭南地区以对金堡、屈大均两人的著作禁毁最为严厉 ,传闻韶关兵备道李璜在粤北丹霞山查得金堡一卷有反清文字内容的手稿 ,杀害别传寺寺僧300余人(一说500人) ;据《清代各省禁书汇考》一书记载统计 ,屈大均的著作被收缴了321部 ,2660册。上述禁毁史事 ,清季以来 ,多有传播 ,人皆知之。但禁毁图书涉及地方志书 ,特别是将已刻好并印刷过的书版 ,铲挖掉“…  相似文献   

17.
合院是清代北京最主要的民居形式,合院向大杂院的转变被视为20世纪以来北京传统民居空间格局的最大变化.本文通过识读乾隆《京城全图》院落平面图像,统计房屋和院落数量,结合八旗丁口与住房分配政策,探讨清代北京内城普通旗人的合院居住状况.研究表明:各种规模住宅院落的占地比例与人口的阶层分布不均衡,宅地房屋兼并的严重,合院杂居现象随之产生;在大型院落比例过高的前提下,合院杂居是八旗住房制度的必然产物,底层杂居人口高达八旗总人口的90%.旗人日记《闲窗录梦》呈现的内城旗人居住实例进一步表明了杂居现象在清代中期旗人社会中下层中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8.
达六十年的乾隆朝,是清代臻于全盛时期,做为这一时期的最高主宰——乾隆皇帝,是发挥了重大作用的关键人物。白新良同志所著长达41万字的《乾隆传》一书。已于1990年7月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是国内在清史研究中取得的又一项重要成果。清史资料浩如烟海,撰写乾隆帝传记,仅必读基本史料《清高宗实录》,就多达1500卷,约相当二十四史总卷数的一半,可谓工程烦难;另外,乾隆一朝跨度大,又是处于国内外历史变化复杂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近代著名历史人物左宗棠在与李鸿章等关于“海塞防”之争的论战中曾说:“伊古以来,中国边患西北恒剧于东南。盖东南以大海为界,形格势禁,尚易为功,西北则广莫无垠,专恃兵力为强弱,兵少固启戎心,兵多只耗国用,以言防无天险可限戎马之足,以言战无舟楫可省转馈之烦,非若东南之险阻可凭,集事较易也。周秦至今,惟汉、唐为得中策,及其衰也,举边要而捐之,国势遂益不振。往代陈迹可覆按矣”。左宗棠的这段话,是对我国两千余年历史经验的总结,概括中肯地说出了在近代西方各资本主义列强以坚船利炮对我国沿海发动大规模侵略以前,西北地区的得失对中原王朝(往往即中央王朝)安危存亡的极端重要性。因此,我国历代中央王朝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都把经常开发西北地区作为最基本的国策之一,特别是汉、唐时期在西北地区进行的大规模的移民实边、屯田开荒等活  相似文献   

20.
<正>内河漕运是指漕粮通过内陆河流运送至京师的活动。清代的内河漕运沿袭明制,“用屯丁长运”[1]3565。顺治二年(1645),“户部奏定每岁额征漕粮四百万石”[1]3566,清代内河漕运由此开始。在内河漕运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由单一的漕粮运输活动,演变为以漕运为主、进而影响地方社会经济的活动(包括地方社会的商业、农业、基层民众生活等方面)。清代江都县,地理位置优越,因内河漕运而发展成交通便利、人员密集、物资集聚的繁荣城镇。但随着内河漕运逐渐停滞,其社会经济发展也趋于衰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