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自然涵盖文学艺术史……读史有自己的目的、自己的视角。木心是文学艺术天才,在现代中国文学、艺术史中,是绝无仅有的孤例:他的创作生涯鲜为人知。作为一个特立独行者,一个漂洋过海者,他满脑子的世界文学,数不清的作家巨人、数不清的文学人物、数不清的精彩见识,充盈于他大脑皱褶,流淌于他全身血脉,烂熟于他清瘦躯干,随时可能崩破,可能四溢,可能外泄……他说:“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  相似文献   

2.
在旧上海商界,有一个人大名鼎鼎,提起他来几乎无人不晓。他投资于药业,自制药汁、药片,敢与洋商展开竞争,一决雌雄;他投资于游乐事业,创办了著名的“新新舞台”、“楼外楼”屋顶花园、“新世界”游乐场、“大世界”游乐场;他投资于金融业,开办了“日夜银行”、“上海物券交易所”、“大世界游览储蓄部”,吸收社会资金,开展信贷贸易;他投资于房地产业,大兴土木,花费巨资组建“三星地产公司”。不仅如此,他还积极活跃于其它领域,诸如经营  相似文献   

3.
王阳明的早期思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阳明在龙场悟道前已有心主宰万物的意识,但这与龙场悟道后心学思想有很大不同。由于他尚未涉世,对世道只有表面、片面的认识,对心物关系的看法非常幼稚。此时他只有蔑物、傲物、凌驾于物之上的意识,不象龙场悟道后谨慎待物,在顺物中、制物。他形成傲物、蔑物、凌驾于物之上的心理固然与他受管柬较少,男孩子争强好  相似文献   

4.
道士陈抟述略张志哲在中国道教历史上,宋代陈抟是一位高风峻节的道士,他不仅德高望重,而且学术渊博,融易经学、老在学、气功学于一体,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堪称大道士、大学者。关于陈抟的生平记载不详,只知道他逝世于公元989年,有记载说他活到200岁①,也有...  相似文献   

5.
画家朱新建逝于2月10日凌晨,再过十天,是他61岁的生日。本刊记者在他还能用左手作画时登门拜访。99天后,他死了,死于肺癌。这是除了肝疾、脑梗、主动脉瘤之外,医生们在他身上发现的新病灶。  相似文献   

6.
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大西域山人,意大利人。明末来中国的天主教会传教士。他在葡萄牙国王的支持下,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奉派来中国,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在北京病故,享年五十八岁。 利玛窦到中国来的目的是传教,但也在中国传播西方科学技术。他和中国士大夫广泛交游,学习中国语言,研究中国文献,使他对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有一定认识和了解。他以信函形式把他在中国的感受告诉他的欧洲朋友。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他还写了一部有关他在中国活动的记录,向欧洲介绍中国。从客观上看,他的活动已不限于传教,他所起的作用也不止于传教。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近现代著名作家聂绀弩诞辰110周年。聂氏是一位集文人、诗人、哲人于一身的奇人。他的诗被胡乔木称为"过去、现在、将来诗史上的一朵奇花",他的杂文则被誉为"鲁迅以后的第一流"。聂绀弩一生主要从事文学创作和新闻出版工作,奔走于各地。他在南京也工作过一段时间,并且在这座历史名城里留下了他终生难忘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8.
序言:张光直于1931年出生在中国的北京,现任美国哈佛大学哈德逊(J·E·Hlldson)考古学讲座教授。大学期间,他在台湾受业于著名的发掘安阳的学者李济,随后,在美国哈佛大学跟莫维斯(H·MoviusJr.)、克罗孔(C·kluckhohn)、魏利(G·R·Wiley)和瓦德(L·Ward)完成研究生的课程,于1960年获得博士学位。他在美国耶鲁大学任教至1977年,后转入哈佛大学,在哈佛大学他兼任皮保得博物馆的馆员。他对中国考古学独特的贡献是:对史前聚落形态、东亚新石器时代及国家的形成,特别是对三代和台湾史前史的研究。他对于现代考古学理…  相似文献   

9.
他从一个痴迷花朵的孩子成长为名噪一时的博物名家;他惊艳于植物的千姿百态而出发寻找“上帝的造物秩序竹;植物爬满他的卧房,贯穿他硕果累累的一生。在林奈诞辰三百周年之际,他创造的分类学体系大行于天下,为现代生命科学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德。  相似文献   

10.
正抗战胜利后第二年,即1946年,姚雪垠经郭沫若推荐,到上海武训学校讲课。他从重庆出发,于8月初到上海,赶上学校开学典礼。校长李士钊当众宣布他为文学专科主任。开学后不久,姚的父亲在河南老家去世,他从上海赶回老家奔丧,料理后事,又于10月回上海,在武训学校讲授语文课,直至第二年6月学校被迫停办。在这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结识了同在学校讲课的一批文化界人士,如臧克家、田仲济、孙起孟、孟秋江、景德、金仲华、陈白尘  相似文献   

11.
习仲勋 《神州》2008,(12):72-75
在共和国的历史当中,他当属英雄!他集武战之功、文谏之德于一身,他的所为惊天动地,彪炳史册。他一身正气,铁骨铮铮;他赤胆忠心,忧国忧民。他就是被后人所敬仰的彭德怀元帅。彭德怀元帅行伍出身,自平江起义、苏区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他与死神擦肩千回百次。他一直为国为民斗争。他是国家的功臣、军队的光荣。此值彭帅诞辰110周年之际,特以此专题,纪念缅怀。  相似文献   

12.
卢美慧  走走 《人物》2020,(4):62-75
对陶勇来说,他的日常穿梭于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一个是医学的、逻辑的,用实验、数据和理性构筑的纯净世界,他朝着他的珠穆朗玛峰努力便可。另一个世界是现实的、非逻辑的,他常常要面对混乱、失序、非理性,和一双双将人生的全部希望赌在他这里的眼睛。  相似文献   

13.
他的新闻事业开始于战火纷飞的年代。60年来,他见证了"中国第一报"——《人民日报》的诞生、成长和发展。他说:"我的一生都在《人民日报》度过。"  相似文献   

14.
思语 《收藏家》2004,(11):49-52
他叫崔如琢,与他论道时,他会很专注地盯着你,眼神中不乏率真、童趣;与他谈天时,聊到高兴处,他会笑得很爽朗、灿烂。所以,他骨子里就应该是个画家,很重感性、感情,很仗义、性情,喜怒皆形于色。他是在新学年校园里第一次升起共和国的五星红旗时踏入小学校门的;他是在“改革开放”最初的几年里崛起的新一代画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他冒冒失失地闯到大洋彼岸寻求发展,一不留神,居然成  相似文献   

15.
他生于1887年,死于1987年,活了一百岁。他1923年来到中国并在此终老,是亲历中国北伐、抗H、解放战争、“文革”及之后改革开放初期共六十余年激荡岁月的外国人。他曾执教于东南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是吴宓、闻一多、李约瑟、费正清的挚友,季羡林、杨绛、何兆武的老师。他的教学理念流传于各大学,曾为清华校产挺身而出,曾多年保存闻一多的骨灰,曾与学生杨绛一起捉猫……是颇具传奇色彩的洋教授。  相似文献   

16.
陈力 《收藏家》2003,(11):F005-F005
近几年,在中国人物画坛出现了一位国内外美术界,收藏界备受关注的西部人物画家刘选让,用他师友的话说“他为人坦诚、正直,是位数十年来在艺海中默默无闻的耕耘者”“选让是不名则已,一名惊人”。只所以惊人于画坛,是他数十年来在艺海中默默“修练”的结果,是他的作品以一个独道的,鲜明的艺术风格及大西北的风范而显露于中国画之林。  相似文献   

17.
金戈 《江苏地方志》2007,(1):32-32,33,34
人们往往用“淬火成钢”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人在成就其壮丽事业的过程中,历经千锤百炼瞬间实现质的飞跃,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对于南京市秦淮区志办主任、全国方志系统先进个人杨献文而言,用“水”的特性形容,既概括了他温文尔雅的性情,又体现于他对工作毫不懈怠的追求;以“火”的特性比喻,既体现于他旺盛的工作热情,又反映在他对  相似文献   

18.
梅兰芳是名的京剧艺术大师,虽然已去世多年,但他在京剧上的成就,仍旧是空前的。他出道于清末民初,开始起红于京沪时,各大戏班都把他视为一棵摇钱树而争相邀请,甚至为此打得头破血流。  相似文献   

19.
正赵克明,西安话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知名表演艺术家、导演,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前播明村人;于我而言,则是一个长期游离于熟悉和陌生之间的、略带几分神秘色彩的"名字"而已。熟悉,是因为他是母亲的表弟,童年时家中的相框里就有他的一张帅气童年照,母亲叫他"康子",我称他"康舅"。陌生,则因不知他后来在战乱中流落何方,更不知"康舅"就是赵克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  相似文献   

20.
一周人物     
《南方人物周刊》2011,(16):15-15
穆沙拉夫巴基斯坦前总统穆沙拉夫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巴基斯坦法院对其签发了逮捕证,但是他仍计划回国参加将于明年3月举行的国民议会选举,竞选总统。现寄居于英国的穆沙拉夫表示,他本人计划最晚于明年3月23日回到拉合尔,但他同时表示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因为他有可能遭到逮捕,即使这样,穆沙拉夫仍然表示自己愿意为巴基斯坦承担这个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