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时期广东损失调查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战爆发后,广东省政府即着手进行抗战损失专项调查。1939年7月后.广东抗战损失调查纳入省政府的施政计划,按国民政府制颁的损失调查办法和表式按期查报,形成了敌机袭粤、第一次粤北战役、全省人口伤亡和公有财产损失等多项调查统计资料。由于战时战后环境的影响以及损失查报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致损失统计不完整、不准确。  相似文献   

2.
正日军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从1931年到1945年的14年间,日本侵略者先后占领了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大片中国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要地,造成了巨额的财产损失。抗战期间和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分别对国统区和解放区抗战期间的财产损失情况进行了调研,为后人了解当时情况和进行此项研究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1937年的“七七”事变,揭开了全国抗战的序幕。 7月8日,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抵抗日军的侵略。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谈话,准备“守土抗战”。9月,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在正面战场,国民政府几百万军队先后进行了淞沪、徐州、武汉、南昌、长沙等重大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 在敌后战场,八路军、新四军开展游击战争,配合正面战场打击了敌人,也发展壮大了人民武装。  …… 在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战中,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损失达6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4.
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大规模侵华战争。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全面抗战开始,中国举国进入战争状态。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迁都宣言,正式宣布迁都重庆,“此后将以最广大的规模,从事更持久的战斗”。战争开始后,国民政府为了支持战争,积极致力于建立战时经济体制,在金融、财政、经济政策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战时措施,战时专卖政策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拟从战时烟类专卖政策切人,对国民政府的战时特殊财政政策做一浅略评述。  相似文献   

5.
1937—1938年,上海、南京、武汉相继被日本侵略者占领,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重庆成为中国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国民政府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也成为日军实施以炸迫降战略企图的最主要空袭目标。据重庆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西南大学教授潘洵介绍,为彻底“摧毁中国抗战意志”,日军下令对重庆实行大范围轰炸。1938年12月2日,日军总参谋长闲院宫载仁亲王代表天皇向侵华日军传达天皇敕令“大陆令第241号”.  相似文献   

6.
1937年12月南京失守后,国民政府机关、军事委员会和中共代表团、八路军办事处等机构纷纷迁到武汉,武汉成为当时抗战的指挥中心。因此,日军积极策划进攻武汉,一方面派飞机对武汉狂轰滥炸,一方面派地面部队进攻。日军航空部队对武汉的轰炸从1938年初就开始了,而且越来越嚣张,对武汉人民犯下了滔天大罪。苏联政府针对日本法西斯的疯狂行为,坚决支持中国人民正义的民族抗战事业,派遣自己的优秀儿女——苏联空军志愿队来到武汉,和中国空军一道,并肩打击日本侵略者。1938年1月5日,苏联空军志愿队100多人飞抵武汉,以后陆续派来,先后…  相似文献   

7.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高度重视粮食这一重要的战备物资,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法规,同时对大粮户的存粮情况展开调查.这一调查是为了方便政府控制粮食来源,将大粮户拉入战时国家动员体系.国民政府成立粮食部后,先后在1942年和1943年开展大户存粮调查及大粮户调查.全面抗战期间大粮户对战时的军粮保障做出了重要贡献,但过度动员和粮食征收力度的不断加大,为战后国民党政权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8.
国民政府军在安徽正面战场对日本侵略军的抵抗作战是英勇壮烈的。
  国民政府军在大陆出版的历史著作中除规范称中国国民革命军外,还称国军、中国军、中国军队、国民党军。名称的多样系由多种语境造成。抗日战争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成立后,中共领导的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分别隶属于第二战区、第三战区序列,但由中共独立自主领导抗战。在抗战中,国民政府军担负着正面战场对日作战任务,同时开辟敌后战场,抗击日军;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军。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  相似文献   

9.
1931年,由于国民政府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东北军执行不抵抗命令,致使日军迅速占领东三省,华北门户洞开,冀察两省和平津两市直接暴露在日军的刺刀之下,随时面临被侵占的危险.1933年5月,长城抗战失败后,国民政府与日本签订了《塘沽协议》、《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攫取河北、察哈尔两省及北平、天津两市的大部分主权,遭到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相似文献   

10.
武汉会战后,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日军占领,而此时国民政府海军舰艇仅存十余艘内河炮舰。面对此种局面,国民政府海军总司令陈绍宽提出除在长江上游坚持防御作战外,抽调海军主力到长江中下游敌占区开展水雷游击战。1940年1月,海军成立长江布雷游击队,随即赴敌后开展游击战,揭开了海军游击战的序幕。全面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海军布雷游击队屡建战功,牵制、消耗了日本海军力量,破坏了日军长江水道交通,配合了陆军作战,拱卫了陪都重庆的安全,增强了民族抗战的自信心,推动了战争胜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抗战爆发初期,面对日军的疯狂空袭,国民政府进行了一系列防空布署,一方面在上海、南京、徐州等地配置高射部队、防空情报所及防空监视队哨等,通过预警和地面截击,配合国军、空军作战;一方面组织了各地的消极防空,通过消防、救护、避难、疏散等手段,将日方空袭造成的损失和损害减小到最低程度。该份史料选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从积极防空、防空情报、消极防空等方面反映了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的防空概况。  相似文献   

12.
60年前,在日本侵略军大举进攻武汉的紧急时期,国民党湖北省政府先后西迁宜昌和恩施,建立湖北地区的后方抗战基地。1937年11月,日军进攻上海逼近南京,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为适应新的形势,湖北、湖南、安徽、贵州四省政府改组。在湖北,省政府主席黄绍被调离,由军事委员会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港接任。由于日军在攻占南京后必进攻武汉,何成港不得不主动考虑省政府西迁的问题。12月9日,他得知宜昌旧镇署房屋被第133后方医院借用后,即电宜昌警备司令蔡继伦,指出,“本府将于必要时在宜昌设置行署”,“旧镇署房屋希保留备用”,“禁止…  相似文献   

13.
正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沿海地区陆续沦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西南、西北成为抗战的大后方。由于抗战的需要和发展,云、贵、川、陕、甘等大后方公路交通运输急剧发展,使得国民政府对汽油的需求量猛增。由于日军切断了中国和外界的交通要道,为了稳定后方交通运输和军工生产,增强对抗战前线的支持力,国民政府积极寻求汽油替代品,酒精(即乙醇)成为替代品首选,于是在这一特殊时期,酒精工业迅速兴起。这里收集的一组徽章  相似文献   

14.
●日军大举侵华,大片国土沦丧,国民政府于1937年11月迁都重庆。自此,日本大本营就将重庆作为重点轰炸的目标,制定了一个又一个罪恶计划,妄图摧毁和瓦解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日机轰炸重庆的暴行》一文记述了日军对重庆历次轰炸的惨景。  相似文献   

15.
破坏郑州黄河铁桥1937年,日军战领平津后,分兵四路夺取华北。同时又在“八·一三”向上海进攻,激战3个月,11月占领上海,12月攻陷南京.企图迫使国民政府作城下之盟。但由于国共两党团结抗日,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军事委员会移节武汉,继续抗战,使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梦想破灭。日军由平汉铁路进攻河南之敌,以土肥原十四师团为主力,于1938年2月由冀南南犯,以略取豫北重镇新乡和郑州为目标。敌机多架次连日轮番轰击新乡车站及黄河铁桥。我守卫铁桥的高射炮弹群以猛烈的炮火迎击,敌机不敢低飞,仓皇投弹而逃。2月24日下午10时,…  相似文献   

16.
1933年初,日军攻占山海关,占领热河,进攻长城一线,直逼平津,国民政府被迫在长城一线布置兵力进行抵抗。由于中日双方实力的差距,战事渐渐难以支撑。国民政府一面寻求国际援助,争取各国出面调停,一面秘密开展对日直接交涉。不过英、美、法等列强并不愿意出面调停,日本则在战争目的达到的情况下,试图迫使国民政府与其单独谈判。最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北平军分会与关东军直接交涉,签署《塘沽停战协定》。长城抗战期间的对外交涉活动表明,国民政府开始尝试绕开通过国联解决的框架,实现中日在无第三方力量介入下的单独交涉,这对之后国民政府对日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试论抗战时期的通货膨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抗日战争爆发后,在财政收入骤然下降,而军费支出急剧上升的情况下,国民政府之财政收支出现严重失衡。为弥补日趋庞大的财政赤字,国民政府财政部采取了增加法币发行的政策。与此同时,由于自然灾害,及日军对国民党统治区的封锁,本已存在的供求矛盾更为加深,这大大刺激了物价的上涨。日军的破坏,更加速了法币价值的跌落。为了不让不断贬值的货币摧毁整个抗战工作,也为了维持国民政府本身的统治,国民党中央在管制信贷,实行田赋征实,推行各种储蓄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遏制通货恶性膨胀的措施,而所有举措只能是冲淡通货膨胀的表面现象,并不能够正本清源,对症下药。这是战争环境所形成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马瑞 《抗日战争研究》2022,(2):86-98+160
1933年长城抗战是九一八事变后到全面抗战前,中国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反抗日本侵略的战役。是役,国民政府前后动员20多万军队参战,其中既有国民政府中央军,也有华北地方实力派军队。九一八事变后,因中原大战失势的阎锡山趁机重掌晋政,成为华北地区除东北军以外最大的实力派。此时抗日战事又起,华北成为反抗侵略的最前线,阎锡山虽积极响应国民政府号召出兵抗日,但更多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究其缘由,随着日军侵略深入华北,坐镇晋绥的阎锡山已感受到危机。在其看来,捐弃前嫌与国民政府中央合作抗日已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侵华战争后期,日军南支派遣队曾在广东各地掠夺数千名幼童,或作苦工或准备运往日本,日帝投降后这些难童部分被遣散,许多则一度流落全国,国民政府、军委会及广州市府曾下令各机关部队注意调查,并予收容救济。本组史料分别选辑自广州市及广东省档案馆藏档,以此揭开日军在粤所犯掠童罪行的冰山一角。  相似文献   

20.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八日,日军为了夺取英美在太平洋的殖民地和附属国,配合德、意法西斯在欧州作战,偷袭珍珠港、爆发了太平洋战争.同日,日军陆海空军及后援部队共一万五千人,向香港进攻.十一日,九龙失陷.二十五日,香港总督向日军投降.日军侵占九龙、香港后,何香凝、柳亚子、茅盾等三百多名知名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被困香港.这批爱国民主人士和知名文化界人士在抗战初期,在内地办刊物,写文章,发表宣言,以及从事各种文艺活动,拥护和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和积极抗战的成绩,抨击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战,积极反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