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汤威 《中原文物》2003,(3):80-81
郑州博物馆1989年收藏一件汉代“河一”画像灰陶灶。(图一)该陶灶呈长方体,长31.1厘米,宽20.5厘米,高11.8厘米,泥质灰陶,灶体内空。灶面正中平行分布两釜,两釜大小相同,釜肩正面各饰阳文“河一”二字,釜肩两侧和嵌入灶体内的釜腰及釜底均饰凸起的合范缝线,釜周围灶面则饰凸起的刀、勺、钩、火杵等炊具,灶后方有一烟囱。灶面四周饰有多组三角  相似文献   

2.
1978年冬,陕西省淳化县关庄镇整修农田时,在地表以下约70厘米处,发现一件汉代铜釜。这件铜釜口径略呈半椭圆形,腹部三方鼓起,一方平直,两附耳紧贴口沿外,三短足略向外撇。通高20、腹纵14.4、腹横9.6、腹深14.4、足高3.2厘米。铜釜通体素  相似文献   

3.
1992年6月,在新郑市城关周庄出土一件汉代铜■。通高53.5厘米,自下而上由釜、连接器、■和盖四部分组成。 釜口径26.7厘米,窄平折沿,沿宽0.8厘米;深腹,腹深15厘米,最大腹径在器身上部,腹下部内收聚成小平底,底径9.2厘米。 连接器短直领,斜肩,直壁。直领高2厘米,口径13厘米,口沿内卷。直领内套于瓶下部留足内。斜肩宽4.5厘米,铆有对称两铺首衔环耳。铺首面宽4厘米,环耳径3.4厘米。斜肩与直壁交接处内折有1.4厘米的斜面。直壁高5.5厘米,近口沿处微内敛,上有三孔均匀分布,孔径在0.2…  相似文献   

4.
1970年,郑州西郊自来水厂平整球场时,发现一批窖藏铜造像和一件鎏金铜造像。其中有确切纪年和铭文的七件,无纪年的四件。造像中最大的高43、最小的7.5厘米。按纪年顺序分别予以介绍:1、永安二年造释迦像(图一)造像通高7.5、宽3厘米。高肉髻、面  相似文献   

5.
1987年2月5日上午,涪陵市荔枝办事处望涪居委二组农民贺清淑,在责任地挖土时,发现古币窖藏。当地教师张发贵将窖藏报告了涪陵市文物管理所,该所派出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勘查。得知窖藏距地表35厘米深的土抗内,一铜洗倒扣在一双耳铜釜上(图一),釜内盛满古币。当我们赶到现场时,铜洗底部坏。洗残高18、腹径20、口径30厘米;铜釜完好,形制为侈口、腹深、宽沿、束颈、弧壁、圜底微平,腹外中部饰两个对称的铺首,高42、腹  相似文献   

6.
1983年12月,合川县城关基建工地出土铜印一方,柄纽,印面6.7×6.4厘米,通高4.7厘米,印面阳篆“普泽庙印”四字(图一)。出土时铜印置于盝斗形印盘中,盒口径7.6×8厘米,高2厘米。伴随出土的还有铜器三类五件:其一为爵杯三件,形制全同,每件高15.8厘米,有两件完好,另一件1足残;其二为铜勺一件,柄残,现长7.5厘米,其三为铜箸一双,长25.4厘米,径0.6—0.3厘米(图二)。承合川县文管所杨旭德同志见告后,笔者至现场考察。在距地面深约1.4米处发现古代建筑遗址,已揭  相似文献   

7.
1978年,云南昭通县城西下洒村牛街子生产队挖掘了一座汉代砖石墓。墓室已遭破坏,出土器物简介如下: 几何图案花砖、"吉羊富贵"铭文砖。呈梯形,面长23、底长23.6、宽7厘米(图二)。铜釜一件,已残。高12厘米,侈口、鼓腹、双耳、圜底,腹下二道弦纹(图三)。牛头人物出行铜扣饰一件。长12、高7.8厘米,重150克。牛头左角尖部断缺。牛  相似文献   

8.
<正> 2003年,有关单位在定州市兴华路北端施工中发现一件西汉时期的铜甗,后被定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收藏,现简要介绍如下: 该铜甗通高31厘米,由甑、釜两部分组成,出土时釜套在甑里,修复后较完整。甑高9厘米,口径17.4厘米,底径8厘米,敞口,折  相似文献   

9.
<正> 一九八五年七月,滦平县金山岭长城在维修清理过程中,发现了一件明代铜火铳。这件铜火铳出土于砖垛口段长城的敌楼内,出土时铳内装有火药。铜铳长37厘米,铳口内径2.3,外径3.7,铳体均厚0.5厘米,重2.2公斤。 铜火铳由前膛、药室和尾銎三部分构成,通身铸有五道凸起的铜箍,前膛长22厘米,分两节,一节长,一节短。药室外凸呈椭圆形,长7.5厘米,最大外径6.5厘米,上有  相似文献   

10.
张安兴  李雪芳 《文博》2006,(6):62-64
2006年3月西安碑林博物馆征集到一合唐代墓志,墓志据说出土于长安区三爻村,具体出土时间不详。该墓志为方形,上有盝顶盖,盝顶长45.5厘米,宽46厘米,四刹宽11厘米,盝顶上篆书三行,行三字书“大唐故史府君墓志铭”。盈顶四边线刻牡丹花纹,四刹线刻如意卷云纹,墓志长、宽均为60厘米,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甘谷县大石乡麻坪村陈家河老村出土珍稀文物──陶铃甘肃省甘谷县大石乡麻坪村陈家河老村民陈世杰于!992年元月在田间埋粪时距地表约50厘米处挖出3件文物:陶铃、陶纺轮、陶角状器各一件.其中陶铃尤为珍贵.形状似圆盘,细泥,红陶.直径9厘米,高5厘米....  相似文献   

12.
1982年夏,在惠来县神泉镇沃角村一处叫“港仔”的海滩发现了东汉铜鼓。出土时铜鼓仅存鼓面和高11厘米的部分胴部。铜鼓鼓面完整,上面有鹭鸟、羽人纹。鼓面直径11厘米,在唇边边缘有蹲蛙4只,其中1只残破,均逆时针排列(引自《惠来概况》)。据有关部门鉴证,确认为东汉时期铜鼓。  相似文献   

13.
樊友文 《陇右文博》2003,(2):42-42,16
岷县文化馆文物藏品中有一件东汉时期的青铜弩机,出土于岷县西江乡。弩是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弩机是装置在弩臂上的发射机械。这件弩机的郭、望山、悬刀及弦钩均完好。郭长11.6、宽3.4厘米,望山无刻度、高7厘米,悬刀长8.5厘米。郭面望山左侧  相似文献   

14.
上蔡县境的楚文化遗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楚“围蔡”。“蔡迁于州来”。从此,蔡纳入楚国版图,名上蔡。根据调查资料,现上蔡境的楚文化遗存,主要有三个区域(见图)。一、上蔡故城及其周围的楚文化遗存上蔡故城现存东城墙高5.20至6.30米,其上部2至3米为战国时期重修。夯土层厚8.5至15.5厘米;夯窝直径6.1至7.5厘米,深1至1.5厘米,平底,有的接近平夯。夯土层中的包含物有西周、春秋时期的陶片,也有少量的战国陶片。南面城墙一般高9.50米,西面、北面城墙高4至6米,上部建筑与东面城墙大体相同。南垣尚存3门,其中西城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临潼县博物馆近年征集到若干青铜器,择要介绍如下。饕餮纹铜鼎一件。通耳高21.5、口径17、腹深7.5厘米。平沿,口呈椭圆形。方拱形立耳内敛,三柱足内收。器身作鬲形,矮平裆明显。底上有烟熏痕迹。腹饰三组以云雷纹填底的饕餮纹。兽面两侧附饰夔龙纹  相似文献   

16.
一、圹志铭文及相关情况 1987年9月,广西桂平县西山乡西山村公所三张塘村秦振成,因在该村旁动土葬祖坟而发现一座古墓,出土《宋故簿尉杨公将仕圹志铭》一方。圹(指墓穴,即坟墓)志铭高59厘米,宽47.2厘米,厚8厘米。质地为灰色石灰石。圹志铭题额上有从右至左一行楷书“宋故簿尉杨公将仕圹志铭”11字,字径4厘米。  相似文献   

17.
汉代市井考——说东汉市井画像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中古时期市井制度和市肆容貌不仅是当时商业活动的集中反映,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政治制度;市肆又是社会经济生活(风土人情)的一个生动的缩影。近年来四川出土的三件东汉市井画象砖为探索我国封建社会前期市井制度和市肆情况提供了生动的实物资料。一、市井画像砖其一、广汉县出土市井图砖,高28、宽48厘米(左上残缺)。砖面表现了市井的部分场面。左边有门垣(阛阓),其上有隶书题记"东市门"三字。门内侧有一灶,灶上有釜炊之器。一人在灶前操作,并回首与人呼应。中间和上端有六人分为三组,相对交易。右边有一  相似文献   

18.
旅顺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明代五彩瓷大碗,高11.5厘米,口径28.3厘米,底径14厘米。小撇口,深圆腹,斜壁,浅圈足,底足不粘釉。通体施繁密红绿黄彩绘,碗外壁绘琴、棋、书、画四组人物画面,在画面一处牌坊建筑上竖书有“詹士府”三字,并以莲瓣纹、草叶纹在碗底近足处形成一条装饰带,碗内壁绘三凤穿莲花图,并在近口沿处、  相似文献   

19.
1971年凤县凤州古城出土一件铜熏炉(封底),分炉盖、炉身和炉座三部分。座为三只镂空兽头,高18.5,径7.5,口径8厘米。盖为博山形,雕刻异常精美,为历年发现铜熏炉中最精制者。上有山水、树木、飞禽、走兽、人物、云气等。猴、狗、熊、牛、鹿、孔雀、人物等,神态生动,栩栩如生,有奔驰者,有格斗者、有匿居后内者,形态各异。盖高8、腹围30.3、把长3.8、宽1.7厘米,把端为一兽头。盖口沿刻“雒阳武库东卢重三斤”九字,篆书工整。炉身口沿刻“重二斤十四两”六字。  相似文献   

20.
一 "巍率善氐佰长"印 1978年元月岐山县蒲村公社南庄村东古墓出土,同出有罐、釜、甑、虎子等陶器十多件。印为铜质,正方形,驼纽。边长2.2、通纽高2.5厘米。驼呈蹲卧状,腹下有穿孔,孔内套以梯形活动纽环,环高3.3、上宽2.2,下宽1.5厘米,当为便于佩带之用。印面阴刻篆书"巍率善氐佰长"六字(图一)。此印与扶风县博物馆所藏"巍率善氐仟长"印的形制、字体全同,惟彼印边长与通高均大0.1厘米,盖因仟长官职大于佰长之故。此印是三国时期曹魏朝廷颁发给归附于它的氐人下级头目的官印。东汉、三国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