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梁敏娜 《神州》2020,(1):157-157
信息技术背景下3D打印技术快速发展,在推动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创客教育强调尊重学生主体,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文中分析创客教育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3D建模打印技术的作用,探讨3D建模打印技术与信息课程融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陈小荣 《神州》2012,(2):41-41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互联网络为代表信息科技进入了社会的每一个层面,教育也必然面临着巨大的变革。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pability),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进行教育和教学活动等变革已成为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得以提高,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磊 《神州》2011,(8):49
新课改下,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已是必然的趋势。而信息技术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是对朝鲜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根据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辨别和预防能力,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能力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促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5.
王磊 《神州》2011,(5):49-49
新课改下,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已是必然的趋势。而信息技术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是对朝鲜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笔者根据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辨别和预防能力,自主学习、探索问题的能力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促使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6.
王晓春 《神州》2014,(6):110-110
信息技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新课程理念的统摄下,信息技术课如何更好的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进行创新,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任务?本文就教学内容、教学情境和教学策略的优化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张英姿 《神州》2013,(14):135-135
信息技术课应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探索寻找实现高效课堂的途径和手段,采取更适合自己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相似文献   

8.
吴俊国 《神州》2012,(28):43-43
信息技术教育的核心之一,是要把信息技术落实在学科教学的应用上。相对于学科教学,信息技术应该是工具和手段。同时,信息技术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环境,它将有助于完成学科教学的改革。比如,将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以及学生的实践活动想结合,首先就要考虑语文科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语文学科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任务是通过演练使学生学会正确地使用语言表达和交流思想。信息技术学科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熟练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任务是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9.
那芳 《神州》2011,(7X):167-167
计算机是21世纪高度信息化的主要物质承担者和技术支持者,可以说,没有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就没有当今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因此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介绍都是必不可缺的。然而传统的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对课本内容的解说,作为学生来讲只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使得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就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李泽峰 《神州》2012,(13):338-338
在信息化的时代的今天,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思维和能力的创造性工具,而思维和能力的培养起始于教育,面对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国的信息技术教育被提上了日程。起步于80年代的我国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至今,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信息技术教育主要还是集中在城市和比较发达的地区,离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和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是还有一段距离的。  相似文献   

11.
杨淑贤 《神州》2012,(21):65-65
创新教育是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有目的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而现代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可以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获取更多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信息技术更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动手操作往往是创新的必要条件。可见信息技术与创新教育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那么,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12.
厉凤鸣 《神州》2014,(12):88-8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也越来越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教学为教师提供了更加先进的教学手段。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直观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有利于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利用信息技术发挥优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丰富的资源,开阔学生的视野;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情景教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交互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下已进入了全面的信息时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应用面的拓宽,它不仅渗透到了生活、工作、文化娱乐,也同时渗透到了教育行业,随着"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件"的兴起,使学生们假期自主学习的途径更多样化,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现代信息技术无疑为当下的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学生们以往沿用的传统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们的假期自主学习能力,也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从学生的实际感受和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所带来的实际帮助为出发点,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对学习假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慧 《神州》2012,(10):249-249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教育技术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文娟 《神州》2012,(12):217-217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我国早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如何上好信息技术教育课?如何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和上机操作这一优势,并注重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及信息获取能力。本文就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毕洪伟 《神州》2013,(14):60-60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学科。信息技术在教育过程中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教学经验、理论内容可以借鉴,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教学技巧、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论述,回答了如何使学生对信息技术感兴趣并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邹卫华 《神州》2012,(21):162
新课改下,信息技术在现代初中数学教学体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要实现数学教育现代化,必须提倡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备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立体、生动的数学模型,锻炼学生的立体思维感,再加以教师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提高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栾华星 《神州》2011,(7X):130-130
计算机是21世纪高度信息化的主要物质承担者和技术支持者,可以说,没有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就没有当今社会的高度信息化。信息的获得、存储、处理、发布及传输过程中,计算机都是最主要的处理工具之一,因此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介绍都是必不可缺的。本文仅就大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谈谈自己浅显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黄磊 《神州》2020,(5):230-230
在信息技术的背景下,我国的教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在音乐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不仅为学生音乐学习提供了新途径,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调动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拓宽学生知识面。而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音乐高效课堂不仅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多媒体教学工具有效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或者应用各种APP软件体验趣味十足的音乐学习氛围,极大地促进了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汪钰梅 《神州》2014,(15):84-84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熟悉和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之一。中职教育不同于其他类型的教育,它以培养实用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为主,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是中职学生的必修课,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技能。然而中职信息技术课的现状却令人堪忧,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使信息技术真正的成为学生步入社会的一项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