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季立伟 《神州》2013,(16):206-206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这是地理课程改革中最强调的理念之一。它表明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地理课程将从纯粹的"科学世界"重新回到学生的"生活世界"。而促使学生认识生活、欣赏生活、享受生活、学会与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又恰是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源泉,本文主要从生活出发,谈如何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
季立伟 《神州》2012,(33):195-195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对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在新课程理念引导下,从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出发,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从而形成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作出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卢佳 《神州》2013,(33):228-228
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初中地理是地理知识学习的起步阶段,对学生今后学习地理知识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从身边生活出发,让学生感悟地理;从焦点时事出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展开课堂活动,模拟生活化教材;角色扮演,拉近地理知识与学生的距离。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学习地理、运用地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地理课堂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刘延臣 《神州》2013,(2):186-186
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改变“应试教育”的偏向,强调着眼于提高公民素质,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遵循这一理念,地理教学改革要运用鼓励,过程与结果并重;以学定教,灵活运用教法;教学相长,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艺科互补,处理好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标准最强调的理念之一。随着该课标的使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便走进了地理课堂,同时也走进了地理考试,其相关试题往往以社会热点作为背景材料来设计试题,让学生用已有知识去分析解决相关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6.
季立伟 《神州》2012,(35):178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理念逐渐取代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着每位一线教师的教学。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实践新的课程理念,一直是地理教育工作者探讨的课题。本文主要从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几个方面践行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7.
黄艳青 《神州》2012,(16):187-187
地理学科的边缘性非常突出,学习地理知识常常被误认为是需要死记硬背的,其实地理知识的学习更着重于理解,即本篇文章所要讲述的“悟”。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应注意方式和方法,通过激发学习兴趣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以此为初中地理教学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8.
马建周 《神州》2011,(2X):169-169
地理学科的边缘性非常突出,学习地理知识常常被人误认为是需要死记硬背的,其实地理知识的学习更着重于理解,即本篇文章所要讲述的“悟”。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时,应注意方式和方法,通过激发学习兴趣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以此为初中地理教学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9.
季立伟 《神州》2013,(6):217-217
"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是地理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从而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本文主要从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出发,强调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地理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0.
房彦军 《神州》2012,(16):177-177
地理新课标中指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等。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应用性、能力型试题在文科综合试卷中逐年增加。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试题一大亮点。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标理念,使地理教学独具魅力,让地理课堂焕发异彩,让平时的课堂教学有趣,同时让我们的学生应试有效,让地理教学这一门遗憾的艺术不再有遗憾呢?我在实际教学中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1.
当地理知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时,地理才会是活的,地理才会更具有生命力从。生活中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引导学生用地理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和认识世界,才能帮助学生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地理知识,使他们不仅理解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去运用,如:保护大自然的观念,保护环境的观念,把地理知识融入我们的生活.,真正为社会服务,提升全民族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2.
季立伟 《神州》2012,(30):197-197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是新课程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乡土地理因其客观存在于学生生活之中,具有生动有趣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它不仅能带给学生直观的感性认识,而且通俗易懂,具有亲和力,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对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可持续发展观;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地理知识是结合自然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的综合学科,通过它可以学习地球上的物质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形成的规律。通过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并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基础上,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们学习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们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地理课程的教学中,要求学生们学习左图右书的学习方法,可以随时运用手中的地图,进行正确地查阅地理位置,培养学生们学习地图中的地理知识,寻找地理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4.
地理新课标中指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教学等等.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应用性、能力型试题在文科综合试卷中逐年增加.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试题一大亮点.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标理念,使地理教学独具魅力,让地理课堂焕发异彩,让平时的课堂教学高效有趣.  相似文献   

15.
张国华 《神州》2013,(18):134-134
在现今社会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一切教学活动旨在能够让学生主动的、积极的进行学习和发展,力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知识、发展其能力。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利用地理知识本身的兴趣点吸引学生注意,并且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地理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把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具体的生活实例讲解给学生;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种多媒体教学手段去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6.
田景先  付贺梅 《神州》2013,(2):188-188
目前一些乡镇初中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不扎实,学习自主性差的问题十分严重,以致教学工作难以顺利进行,教学效果差。针对这一现象,笔者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尝试运用创新教学策略从激发和维持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方面,引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和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养成自主性学习的习惯。  相似文献   

17.
王军红 《神州》2012,(6):371-371
学生在地理课堂上学习地理知识,并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同时,不断地体会和领悟其中的地理思想与地理思维方法,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素质。本文作者结合新课标高中地理改革中的实践,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董淑芳 《神州》2012,(9):297-297
地理课外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地理观测、地理野外考察、地理调查、地理教具制作与小发明以及地理游戏等。其中地理游戏是中学生比较喜欢的地理课外活动。它寓地理知识和技能予学生的娱乐活动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学习知识。这会进一步巩固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地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邓荣平 《神州》2013,(34):229-229
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何让学生理解地理现象?如何把地理知识更生动形象?如何让学生做题目得心应手?这一切都离不开图形,地理学中,地图就是地理的语言。一幅地图中含有大量的地理信息,如何从中获取所需信息?如何让学生看得懂地图?应用地图来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是当前从事地理教学工作者需要考虑的问题?在我多年从事的地理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学生地理知识学不好、题目做不来、上课听不懂都是因为对书上的图不了解。然而正确读图是学好地理的关键,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分析图表数据并绘制图表、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现象及其规律的能力,是近年来高考对学生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地理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学习地理的基本能力要求,但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呢?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加快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学改革,新课程标准针对各学科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制定了相应的教学标准,这是教学的基础和标准。初中地理教学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课题。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一、新课改对初中地理提出的具体要求(一)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我们都认为初中地理是一门“二级学科”,尚未引起师生的充分重视。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