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瓷器之谜     
贝小戎 《山茶》2011,(8):174-174
马未都在本书中说:“美的形成中,创造可能无意,欣赏必须有意。换言之,创造美可能天生,欣赏美必须学习。”本书是一部教人们欣赏瓷器之美的好书,首先角度奇特——把瓷器按颜色分类,在每个颜色下面以年代顺序加以介绍:此外,文字生动、富有诗意、充满洞见。  相似文献   

2.
文静 《神州》2014,(9):221-221
人类设计行为的发生是伴随着“能够制造工具的人”的出现而开始的,而人类审美活动的不断展开则源于美的存在与发展。生活离不开设计,也离不开美,因此设计与美遍布世界各地,涵盖了人类的方方面面。研究什么是设计和美及设计美有利于人们更好的欣赏美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3.
彭辉 《神州》2011,(12):91-91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中有无尽的“美”的宝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把教材中的“美”展示在学生面前,启发他们去领略、去追求。感知关,激发审美情趣;理解美,接受美的陶冶;鉴赏美,品味美的形象。  相似文献   

4.
裘华松 《神州民俗》2010,(4):55-56,69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舞蹈这种古老而高雅的艺术,没有真正走进绝大观众的视野。当影像和LED技术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舞蹈的生命空间,更加而彻底的改变了现代人对艺术的认识,而这个生活的“传感器”将使舞蹈这个艺术得到从未有过的视觉领域。随着各种舞蹈赛事的电视播出以及各类晚会中视屏资料与素材的运用配合,舞蹈艺术作品、舞蹈专题片、特色晚会频频亮相荧屏,曾一度被看作是“阳春白雪”的舞蹈艺术,通过现代媒体技术手段走进了千家万户,使得这种不太多有机会接触的艺术拥有了更广的观众群。人们通过高端媒体技术认知舞蹈、理解舞蹈、感受舞蹈,借助电、光、影的魅力和张力,传递出舞蹈美的另外一面,艺术与生活融为一体、产生更深远的意象,这种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人类艺术感官的普及和提升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出色的肖像画之一,这幅名画最重要的特征是“蒙娜丽莎”的微笑,人们赋予她各种美学联想,赞美她、欣赏她,称之为“永恒的微笑”,视作为艺术美的“结晶”。“断臂美神”维纳斯,自从1820年从希腊弥罗岛上发掘出来后,她的美不知使多少人陶醉、痴迷。这尊稀世珍品不仅以其柔和的线条显示出女性的丰腴典雅专注宁静的美,而且以周身的比例蕴涵着美的“内核”,人们欣赏它,是以虔诚的心愿接受一种洗礼,去坚定陶铸某种信念,而不仅仅满足耳目之悦以及一时的生理快感。许多哲人把美女比作一道风景,可远观而不…  相似文献   

6.
傅军民 《收藏家》2012,(4):84-86
在红木家具木雕艺术艺术中是应该更多的表现抽象美还是具象美?或者说,抽象美和具象美该怎么协凋,把握怎么样一个度才算是最好状态。说浅显一点,就是我们应该追求“更像”呢,还是“更美”?其实,更像与更美是不矛盾的,具像是为了贴近物本身,让其光、影、色、态都符合本来的真实。  相似文献   

7.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幅文艺复兴时期最出色的肖像画,人们赋予她各种美学联想,赞美她、欣赏她,称之为“永恒的微笑”,视作为艺术美的“结晶”。“断臂美神”维纳斯,自从1820年从希腊弥罗岛上发掘出来后,她的美不知使多少人陶醉、痴迷。这等稀世珍品不仅以其柔和的线条显示出女性的丰腴典雅专注宁静的美,而且以周身的比例蕴涵着美的“内核”,人们欣赏它,是以虔诚的心愿接受一种洗礼,去坚定陶铸某种信念,而不仅仅满足耳目之悦及一时的生理快感。许多哲人把美女比作一道风景,可远观而不可以近渎,或者比作一朵轻盈娇艳的奇葩…  相似文献   

8.
常爱芹 《神州》2011,(4X):125-125
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着本质的必然联系,审美教育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语文教师在按照教学规律组织教学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将美学教育规律渗透其中,指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不断提高鉴赏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在全国推行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情况下,审美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尤为重要。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美的感悟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张艳芳 《神州》2011,(4X):113-113
语文教学活动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发掘和利用蕴藏在语文教材中的美育资源。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并培养学生创造美。  相似文献   

10.
《丝绸之路》2011,(23):73-73
近日,在北京市旅委和青海省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大美青海走进北京——“天下黄河贵德清”旅游推介会在京举行。  相似文献   

11.
《徒然草》是日本古代最具代表性的随笔之一,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作品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佛、神、儒以及道家思想,尤其是佛教的无常观;其中蕴涵的深刻哲理、人生智慧以及对王朝文化、贵族情趣、自然风物的描写,表现出作者浓厚的崇古尚雅,钟情于自然以及崇尚“处静守拙”,欣赏“不完整美”、“残缺美”等美学意识,这些都为《徒然草》赋予了无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贾杏菊 《神州》2013,(11):82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这是语文新课程实施中的一项重要的任务。罗丹有句名言"美到处都有。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我们语文教师正是应该教会学生"学会发现美"的人。一、教师首先是美的载体"摒弃浮华,静心读书",读书,是最好的美容师。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创造了其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傣族是以舞蹈而闻名的民族。傣族“嘎光”舞蕴含着丰富的体育美学价值,通过分析傣族“嘎光”舞的体育美学价值,希望国人更加关注中国传统民族舞蹈。  相似文献   

14.
刘魏魏 《神州》2012,(6):322-323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中学美术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美术教学以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为主的特点,在中学美术课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一是在欣赏课,二是在技法课这样两个教学过程中进行,  相似文献   

15.
康晶 《中华遗产》2017,(10):42-51
花灯里,有飞翔的乌,有奔跑的马,有舞蹈的人。这项古老的技艺,给古人单调的生活,增添了无数美妙感受。中国人让走马灯“走”了起来,不过,这样的科学灵感,往往只用在对生活美的追求上。  相似文献   

16.
卢斌 《神州》2020,(4):198-198
在美术欣赏中被展现出来的美术作品,每一个都富有生命是人们对美术艺术的提炼,也是对于事物的分析与理解的展现。美术欣赏对于提升人们的美术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不断提升人们的美术欣赏高度,拓宽艺术欣赏视野,通过在美术欣赏的过程中发现美并创造美,展现出人们的思维创造力和表现能力,使人们有一个正确的艺术欣赏思维。本文简要的分析了美术欣赏在艺术实践中的具体作用,对美术欣赏带来的积极效果进行了探究,希望能够促进美术欣赏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后游》一诗中道:“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意思是美好的江山好像在待着游人去观赏,花柳更把它们的色彩姿态无私地呈现出来。面对江山花柳如此的盛情,旅游者如何去欣赏呢?笔者以为,可以在“远望近观,动静相兼”这八个字上作文章。 出门旅游,纵情山水,眼前看到的往往是一幅幅近景、中景和远景相联的立体图画。要欣赏体味其中之美,离不开远望近观。郭照在《林泉  相似文献   

18.
张昶恬 《神州》2012,(27):166-167
美学与艺术有不解之缘,这是众所周知的,而数千年来,美则成为衡量艺术,尤其是以"世间至美"的人体构成的舞蹈艺术之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19.
王墨 《神州》2012,(3):106-107
中国画讲究意境之美。大画家吴道子说:“意造景生。”那种“似而不似,不似而似”的意境,以无尽的诗情使观画者产生无尽的美好遐想,成了中国画的一绝。所以,中国画的构图,汲取了太极图之灵韵,用S线将画面分割,大胆留白而绝不填鸭。有时欣赏一幅画,那大块的留白总能使人遐想不断:这里似有一叶扁舟云中去,那里似有飞流瀑布天上来;  相似文献   

20.
张文香 《神州》2014,(6):124-124
<正>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可见朗读的巨大作用。只有通过朗读,才能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音韵美、节奏美、气势美。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文章的起承转合、气象万千,才能让学生真正从感性上、从直觉上、从整体上去认识、去占有、体会文章,对文章进行主观的消化吸收,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对此,我提出让琅琅的读书声回到语文教学的课堂。教师应把对朗读的指导放在第一位,变“以讲为主”、“以问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