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丽华 《神州》2012,(12):121-122
人文素质教育是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的教育。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可使学生气质、修养、人格得到提升,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关系密切,语文教育工作者应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努力造就学生,把他们培养成为具有高尚道德修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完美品格的人。  相似文献   

2.
张淑婷 《神州》2012,(18):299-299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的今天,语文教学中涌现出重视人文、重视能力、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和利用、重视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的可喜局面。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成了当前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怎样利用语文教学的特质来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使学生在课堂上自主的、快乐的、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是摆在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主要任务。而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讨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是实现这一任务的有效途径,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荆娟士商 《神州》2012,(24):158-159
语文是中等专业学校的基础课程,起着辅助学习专业课程的作用,在全面提高中专生素质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德育教育是中专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不仅仅是给人以知、解人以惑,更重要的是师人以德、授人以道。  相似文献   

4.
张德强 《神州》2012,(3):94-95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鲜明的人文性在作文教学中应有突出的表现。只有引导学生在凝重而厚实的人文气息里接受熏陶,学做真人、追求真知、吐露真言、抒发真情,让课堂充满人文的灿烂的阳光,才能使作文成为一种真正提高人素质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育课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要寓思想和人文教育于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要把思想教育同语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素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做到教书,又要做到育人,这样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合格人才。语文课在人文蕴育点的挖掘上要挖掘凸显、有机整合、拓展延伸;在人文素养的培育上要强化体验学习、重视以情施教、营造平等和谐的人文课堂;在人文评价施行中要突出对情感的激励、体现对差异的尊重、个性的倡导和生命的关爱;在模式方面要丰富和完善人文感悟、自主诵读、积极创新学教模式。  相似文献   

6.
赵玉莲 《神州》2012,(22):216-216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文素养的不断提高,人们交往的日益密切,能够完整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已显得相当重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提高了习作能力,才能流畅、自然、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为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好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孙颖瑞 《神州》2013,(32):115-115
一、论述语言文字能力与人文素质之间的关系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就是对语言文字进行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实际上就是运用书面语和口语的能力。现实生活中,我们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最重要的作用就是进行交流和交际,除此之外语言文字的另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就是记载和传承了人类的文明和传统文化。现在,我们通过开设语文课来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我们为语文定义时,解释它一方面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文字等的运用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另一方面是教师通过现代汉语的表述,对优秀、经典的作品,进行讲解和指导,从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境界,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情操的一个传承人类文明的基础平台的一门重要学科。语文是一个人文素质衡量术语,它是以同化现代化的书面语言交际规范和同化现代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人文心理为任务,由此可见,语言文字能力与文化素质之间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崔永慧 《神州》2011,(10):58-58
语文教育课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教学要寓思想和人文教育于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要把思想教育同语文知识的传授、人文素质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做到教书,又要做到育人。这样才能培养出新世纪的合格人才。语文课在人文蕴育点的挖掘上要挖掘凸显、有机整合、拓展延伸;在人文素养的培育上要强化体验学习、重视以情施教、营造平等和谐的人文课堂;在人文评价施行中要突出对情感的激励、体现对差并的尊重、个性的倡导和生命的关爱;在模式方面要丰富和完善“人文感悟、自主诵读、积极创新”学教模式。  相似文献   

9.
李秀香 《神州》2011,(4X):156-156
国际教育思想发展为关注入的发展,充满人性关爱人文关怀。这种教育思想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重视对人的素质进行全方位的培养。情境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知识的构建,还可以促进学生将所构建的知识于真实情境中运用、拓展、而生成新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王翠霞 《神州》2012,(3):103-104
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各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战。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任建勇 《神州》2012,(15):106-106
语文素养是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所具备的语文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教学应采取多种途径,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与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王瑞平 《神州》2012,(36):87-88
高职高专人文素质教育乏力,表现在缺乏完善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校园环境缺乏人文氛围,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且积极汲取人文知识的主动性不足。高职高专要尽快改革课程设置形成完善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注重营造校园人文氛围;提高教师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充实和加强人文社科知识的教学;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乡土、地域文化资源为人文素质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3.
王莹莹 《神州》2012,(11):122-122
语文的阅读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各种阅读能力,积淀人文素养;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言语交际能力的基础。语文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情感活动、语言实践活动,也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因此,应该把“读”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增强对字、词、句到篇的理解,让他们在在阅读中,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达到了应有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李利红 《神州》2012,(3):378-379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想象力的培养。目前,在由重视知识学习轻视能力训练转变为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相结合的语文教育观的前提下,重视素质、能力的培养,是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激发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力作为一个教学理念已被提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5.
贾建芳 《神州》2013,(32):102-102
所谓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是要提高学生"以人为本"的素质和修养。即提高他们自身应有的素质、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策略有:善于利用精彩的小结结束新课,善于延伸拓展教材内容,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来充分开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在课外阅读中进行传统文化熏陶和当代文化渗透;开设人文讲座、培养审美情趣;开设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品味人文内涵。语文学习,应该是师生间一段特殊的精神生命旅程。但是,有些人却认为语文课不必在乎学生的心灵成长,只关心字词句的训练就可以了,他们把这种语文教育思维、教学方式,美其名曰"专业性"、"专业尊严",认为这才是语文本色。如果这也叫语文本色,那么学生的语文世界就是惨淡无色。  相似文献   

16.
马黄柳 《神州》2013,(4):96-96
个性,是指一个人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学生的个性、气质、能力各异:有的细心谨慎,多思善感;有的活泼好动,反应敏捷;有的诚恳朴实,热爱集体;但也有的行为孤僻,不愿与人交往。这些个性特征,在各科教学中均有明显的表现。语文学科因其独有的工具性、基础性、人文性,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呢?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就此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7.
常丽萍 《神州》2011,(6X):96-96
世界发展的核心是.知识,而知识创新的生命力在于探究。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又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学科的教学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质量,关系到提高全民族素质战略目标的实现。有效地实施探究教学,能进一步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改变教学观念;有利于学生思维拓展性和独创性的培养,激发学生好学的求知欲望,培养科学探索的性格和精神。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的探究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8.
贾艳红 《神州》2012,(21):111
社会进步的动力就是创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从过去的封闭型向开放式转变,开发各种潜能及注重形成健全的个性,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下面,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做法。一、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创新欲望是一种发现和探求新知识的心理需求。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以其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要与其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我们  相似文献   

19.
齐江利 《神州》2012,(9):105-105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完善的人”,它要促进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心理、认知、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只强调了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和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很少提到情感陶冶的目标。一言以蔽之,如今的中学语文教学出现了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纯粹的应试训练。这样的语文课堂又怎会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实施情感教育,让情感成为教学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0.
李雪梅 《神州》2012,(25):150-150
小学时我们每个人的基础,我们好多的知识和习惯都在这里形成,为我们长大成人奠定了基础,而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技能技巧、阅读和书写等能力,了解我国的文化背景,从而获得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