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蜻 《神州》2013,(5):21-21
彝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彝族文化丰富多彩,历史悠久,古时候就对宗教信仰和历法有着深刻的研究,在长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服装文化和饮食。彝族面对来自强势文化的冲击。它同样面临着被同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2.
郭栩  马瑞 《沧桑》2012,(3):111-114
民国时期,由于自然灾害而迁徙至王山坪的林州移民通过辛勤劳动解决了自己的生计问题,并同当地人形成了较为融洽的土客关系。土客文化在不断的交流和接触中逐渐实现了融合,形成了当地现在土客兼容的复合型文化。移民在内心深处对迁移活动保留着清晰的群体记忆,其坚韧不拔的移民精神也在代际间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3.
李文鹏  杨宏民 《神州》2020,(5):17-17,19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即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和血脉。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形成的,是对自然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积累和遵循,是中华民族亲身实践得来的。所以,中华民族对自己的文化具有本能的信任和运用,这就是文化的自信。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文化激荡、碰撞、融合、衍生和发展,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如果只停留在本能的自信上,恐有被激荡的潮流淹没消亡的危险。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必须坚定自己的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强化中华民族对自己文化的本能自信,同时,反观我们的文化,让我们知道,我们的文化有哪些理由可以自信,这样,才可能把对文化的盲目自信、从众自信转化为自觉自信、坚定自信。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完全有理由自信。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新的意识对旧的传统的冲击不可避免的使得一些企业在发展道路上发生了偏差,企业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才能适应当前的市场竞争,并使得企业形成适合自己的,特有的一种企业文化,这种文化会引领着企业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并且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王刚 《神州》2012,(35):198
广西壮族民间艺术的源远流长、璀璨多姿,在不断传承中积淀,形成了独特的色彩视觉符号,彰显出广西壮族民间艺术个性鲜明的色彩审美特征。色彩视觉符号的形成过程是壮族人民依靠自己的色彩感觉在自然界中肯定自身的过程,有着丰富的象征性,反映着广西壮族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6.
天葬习俗与医学科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生活在西藏高原上的藏民族在自己的形成和发展中,有着悠久灿烂的文化。藏族文化在受汉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以及相互交流、相互渗透时,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丧葬习俗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大部分人的葬法是天葬。由于丧葬习俗的特殊,对医学科学的影响极大,从而推动了医学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文化自觉即是对既成文化的客观而深入的认识,是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对既成文化的全面审视,从而形成对未来文化发展的更加自觉、更加科学的认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是否具有文化自觉,不仅关乎该国家、地区文化的振兴,而且决定着该国家、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广东为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无疑需要有文化自觉。广东要有文化自觉,首先是要有文化自信,即相信广东有自己的文  相似文献   

8.
土族,这个世居青海、人口达20多万的少数民族,同藏族、回族、撒拉族等其它少数民族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以自己鲜明的民族特点创造了这块古老而神奇土地上的灿烂文化,也在世纪之交党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中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期待以自己的民族特色带动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缩小落后的经济状况与富饶的文化资源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 独特的待客礼节  相似文献   

9.
康洁  毛勇臻 《收藏家》2011,(6):43-49
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刺绣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它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湘绣,在我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都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洗礼,湘绣从题材到针法、材质、色彩,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积淀了极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在历史的恢宏长卷中描绘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0.
任颖 《黑龙江史志》2013,(21):186-187
中国古代文化对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以致他从中国文化中得到启发,建立了自己的文化思想体系,并成为中法文化关系史上全面盛赞中国文化的第一人,伏尔泰为何对中国文化情有独钟?本文试图从伦理,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进行探析,并提出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构建的一种历史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强调集权主义、注重伦理关系、强调道德至上 ,其最大优点就是注重人生的理想和精神因素的作用 ,而最大的弊端是重人治、轻法治 ,“文化大革命”将中国政治文化的特点充分展现出来 ,特别是将传统政治文化的缺陷充分显露出来。这说明传统政治文化对我们存在着深远的影响 ,因此我们要从自己历史上的政治文化中 ,找到稳定的、持久的、有积极意义的因素 ,从传统中构建“现代政治文化主体意识” ,即在构建当代中国政治文化时 ,要在重视精神理想的中国政治文化中 ,注入法治文化的基本要素 ,形成更科学的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12.
矫石 《黑龙江史志》2013,(17):273-273
女真族建立金王朝后开始更注重自己的文化,满族作为女真族的后继者,其文化一脉相承,在族源上存在着较深的渊源关系。满族人在发展过程中,其文化受到了女真族文化的深刻影响。同时清朝中期的满族京旗文化亦是对女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云南是茶树的发源地,云南各民族以自己独有的方式酷爱和品饮着这片叶子。哈尼族作为最早种植茶叶的民族之一有着自己独特的茶俗文化。茶对于哈尼族而言,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哈尼族文化的重要传承体,哈尼族有着自己独有的茶俗文化,背后蕴藏着哈尼族深厚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14.
人文内涵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而紫砂陶艺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结晶,也必然有着丰厚的人文内涵,体现着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同样,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现代紫砂陶艺也离不开人文内涵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5.
范军民 《神州》2013,(20):26-26
人文内涵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而紫砂陶艺作为人类思想文化的结晶,也必然有着丰厚的人文内涵,体现着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同样,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现代紫砂陶艺也离不开人文内涵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6.
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结束了封闭状态,日渐走向世界。欧风美雨的飘打,世界列强的冲击,使古老的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史上第一次受到文明程度高于自己的民族的挑战。挟坚船利炮而来的西方文化与中国固有的文化具有不同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并且反映着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从而与中国文化形成了尖锐对立。怎样评判中西两种文化?需不需要学习西方“文化?如何学习西方文化?围绕这一系列问题,人们展开了激烈论争。这种论争与近代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政治风云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风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论争中提出的…  相似文献   

17.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每一个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都依赖于一定的文化环境,体现着该民族的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建设的灵魂和精髓,又在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贯穿着中华民族精神的生成、发展与完善,并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鲜明的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18.
安康的地方志在体例上无一例外都设有艺文志。这些艺文志记载了大量有关安康的历史事件、社会经济、风土人情、景物资源等内容,它们在体例类型、内容特点以及所蕴涵的文化价值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整理和研究安康旧志中的艺文志,对分析地域文化的形成原因,发掘地方文化资源,传承民族文化精神,推动地方经济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广东东江流域文化地理研究与区域经济展望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叶岱夫 《人文地理》1998,13(4):53-56
本文研究和探讨了广东东江流域地域文化类型的形成、演化过程与文化地理特点。指出流域内发育着个性鲜明的三大文化景观,同时,这三大地域文化类型加上与之相邻的潮汕平原文化又聚合且集中体现在中游文化区--惠府文化之中,从而形成特有的文化共生现象;最后进一步就文化共生对区域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总结和预测。  相似文献   

20.
凤翔木版年画从造型、色彩和意境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地域特点,它结合了寺庙壁画的特点和线描,通过自己独具的艺术魅力,在民间形成了数百年的传统文化最朴实的表现形式,也是研究西北文化和民俗发展的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