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晚唐的李商隐写了不少的咏物诗,无独有偶,盛唐时代杜甫也有不少咏物诗。笔者研究发现,从李商隐的咏物诗窥视其学杜之痕迹,也是一个很好的角度。通过杜甫,李商隐二人咏物诗的比较,可以看到两人审美趣味、审美理想的差异,也可看到从盛唐到晚唐诗风的走向。  相似文献   

2.
胡文文 《沧桑》2008,(1):211-212
鲍照以乐府诗闻名于世,但他的咏物诗作在刘宋时期也处于领先地位。鲍照的咏物诗主要表现了他积极仕进的理想和沉寂下僚的愤怒与苦闷,所咏之物是他人格精神的体现。鲍照咏物诗重寄托、善于借物喻人,这是对《诗经》《楚辞》比兴咏物传统的继承,从而有别于齐梁咏物诗。鲍照为数不多的咏物诗奠定了他在我国咏物诗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读咏物诗     
本文论述"咏物诗"的基本概念、体制渊源、写作要求、阅读理解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资料,对隋唐时期东都洛阳城的佛寺作了相关探讨,把佛寺所在区域分为宫城中心区,洛水以北、洛水以南里坊区。同时分析了隋唐时期东都洛阳城佛寺的历史沿革、分布规律以及几座寺院的迁移变化。  相似文献   

5.
成鹏 《黑龙江史志》2013,(19):45-45
北五湖在明清时期山东运河上起了重要的水柜作用,使运河保持畅通以达到漕粮北运,维系了明清京师的命脉。但是北五湖因运河而兴,因运河而亡。本文试图对近些年来的对历史时期北五湖的研究从历史地理角度略作其形成变迁的介绍和评述,并试图找出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探索该领域今后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国时期华侨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安山 《近代史研究》2002,18(4):290-314
华侨华人研究在20世纪曾4次引起学术界的兴趣,这均与世界经济和国际政治有密切关系。20世纪初,由于英国在南非引进契约华工开采金矿及美、澳等国的排华运动,华工的待遇、引进华  相似文献   

7.
故宫博物院购藏南宋陶俑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故宫博物院收购的一批宋代陶俑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依据目前已发表的考古学资料,对两宋时期四川地区的陶俑进行了分期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所收购的这批陶俑是南宋淳熙时期的产物,同时论证了陶俑组合所反映的升仙思想。  相似文献   

8.
刘雨茂  杨占风 《考古》2012,(4):36-47,109
柳岸村遗址商周时期遗存发掘了4个灰坑,出土了大量陶器,这些陶器特征明显,且大多出自同一个灰坑,共存关系明确。这为研究十二桥文化、三星堆文化及两者关系问题提供了重要材料,也为成都平原商周时期陶器器形的整体辨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沈丽华 《南方文物》2022,(4):127-138
窑业生产是都城考古和手工业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年来在汉唐时期主要都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中积累了不少相关材料。本文试以通览的方式对以窑炉为主的遗迹进行考古学分析,尝试勾勒出这一时期窑业生产的发展轨迹及与都城规划建设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汉唐时期都城地区的窑址以陶窑为主,主要包括陶俑窑、砖瓦窑、冶铸用烘范窑三大类。窑炉以半地穴式为主,少见土洞式,平面形制从长方形、长椭圆形等多种形状向马蹄形靠拢。窑炉多集中分布、规整有序,具有“官窑”性质。窑场在都城中位置分布与城市规划建设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成都是古蜀人最早活动的地区之一,在约一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距今五千年左右出现了宝墩文化古城遗址群,进入了古蜀国蚕丛王、柏灌王的文明时期。商周时期出现了十二桥和金沙遗址两座都邑.成都建城历史可以提前到距今3700年左右。开明九世迁建成都,城址应在城西,由此开始了2400多年城址、城名不变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陈林 《黑龙江史志》2013,(13):324-324
上海的出版业发展较早,但在沦陷时期(1937年11月——1945年8月)上海出版业却表现出与之前有所不同的特点:一是书籍的出版量越来越少;二是期刊的发行量越来越大。沦陷时期的这种变化对当时历史研究的表现形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和文化。  相似文献   

12.
公文是国家政权及其行政机关施政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对政府的行政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对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文研究进行专门的学术梳理,同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看法,以期对南京国民时期公文研究的深入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当时陈云处于国家经济生活的核心领导地位,他所提出的一系列经济工作思想、原则、方针和政策以及他领导经济工作的艺术和方法,都在实践中产生了引人注目的效果,受到全党同志的信赖、支持和称赞。这一时期可以说是陈云领导国家经济工作生涯中极其辉煌的阶段,无论是党史、国史学界,还是经济史学界,对陈云这一时期生平与思想的研究,都给予极大的关注,推出不少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青铜镞为青铜时代的一种重要兵器.本文根据东北地区考古出土的青铜镞资料,将东北地区青铜时代的青铜镞分为有铤与有銎两大类,对其形制特点作了具体分析,并对整个青铜时代青铜镞的时代特征、分布与分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同时根据以上的分析对其所反映的文化内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秦汉时期生态思想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与发展息息相关。两汉时期 ,生态环境的质量较先秦而言大为下降 ,引起了当时诸多人士的重视 ,他们为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使得生态思想成为这一时期宏丰文化遗产之一部分。本文根据历史文献的有关记载 ,对秦汉时期生态思想的几个方面进行爬梳和探讨 ,力求全面地反映其真实的概貌。本文第一部分论述的是秦汉时期生态思想的基本方面 ,即关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间应有的和谐与统一关系的思考 ,认为这一思想具有辩证法“合理的内核” ;第二部分勾勒了生态保护措施主张 ;最后 ,在宏观上对这一时期的生态思想予以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16.
1368年,濠州人朱元璋灭元,于建康(今南京市)定都称帝,史称明朝。此时的西域情况如何呢,它与明王朝的关系如何?本文结合史料,作一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盛家院遗址位于成都市郫都区红光镇金土社区。2018年4~6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重庆师范大学西南考古与文物研究中心对盛家院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一批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一座保存完好的商周时期的陶窑,为我们深入研究成都平原十二桥文化时期陶器烧制方法与技术等问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材料。  相似文献   

18.
素号“天府之国”、“一片真土”的成都,自古至今皆为西南重镇,其历史与文化深受重视,相关著作很多。近得《成都通史》,即为关于成都的最新著作,是书为成都社科学院的一项新的科研成果。展读其卷五《元明时期》(陈世松、李映发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相似文献   

19.
虎是凶猛而又危险的兽类动物,人称兽中之王。中国境内的虎患至少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据《虎荟》记载,秦昭襄王时“白虎为害,自秦蜀巴汉患之。……虎历四郡,害千二百人”。以后历朝均偶有虎患之记载,但明清虎患最为严重。明清时期广东地区的社会经济已较发达,然而众多的史料却零散地记录了广东地区不断发生虎患之事实。笔罗列一些资料,采用叙述性的方法进行考述,目的是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卜小翠 《丝绸之路》2013,(22):10-11
北石窟寺现存的隋唐窟龛261个,占窟龛总数的80%以上。其造像形式多样,造型精美,雕刻技巧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佛与菩萨、弟子、力士、供养人都雕造得丰满圆润,生动健美。其中有四处窟龛以阿弥陀佛为主尊,从窟内题记可以看出,阿弥陀造像的功德主都是地方的中例、官史和一般平民百姓,他们显然都有超生西方净土的强烈愿望,足见在隋唐时期阿弥陀净土信仰已被社会各阶层人士普遍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