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艳敏 《神州》2012,(10):265-265
新课标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名词——语文素养,它对于我们来说都很陌生,但是在新课标中又显得那么忠言。那么,什么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概念提得是否恰当呢?在具体教学过程又如何实现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目标呢?这些问题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语文素养     
张霄 《神州》2012,(6):153-153
新课标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名词——语文素养。它对手我们来说郡很陌生,但是在新课标中又显得那么忠言。那么,什么是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概念提得是否恰当呢?在具体教学过程又如何实现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目标呢?这些问题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李义静 《神州》2011,(6S):32-32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在语文学科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特别在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中更是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4.
汤永文 《神州》2012,(13):376-376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形成,决定了语文老师本身的语文素养必须处在较高的层面,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那么,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养呢?  相似文献   

5.
李明 《神州》2012,(4):51-51
语文新教材、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树立新理念,采用新教法。在各种新教法中,我感觉到在使用语文新教材开展教学时,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是有益于语文课教学开展的,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在语文课教学活动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朱凤兰 《神州》2011,(5X):84-84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因此学好语文对一个中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考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考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又是学好语文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  相似文献   

7.
郭玉芳 《神州》2012,(3):160-160
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也越显突出。而阅读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书籍是知识的宝库,阅读是摄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它既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也能够加强语感训练,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积累词汇和语言材料,从而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因此,古代就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说法。那么.如何上好语文阅读课呢?  相似文献   

8.
印三明 《南京史志》2023,(28):48-51
<正>一、核心素养对照下的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那么,当下学生的核心素养存在着哪些问题?作为一线小学英语教育工作者,又可以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做哪些微观层面的具体努力呢?  相似文献   

9.
赵桃桃 《神州》2013,(34):143-143
中学阶段,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堪称“半壁江山”,作文的情感表达、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等都是语文综合素质的直接体现。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呢?叶圣陶早就指出“读是写作的基础”。读是积累,写是内化,读与写是密不可分的。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多多的阅读对提高一个人的文学素养是非常重要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说过:“十年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学生能够在阅读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经常阅读的妙趣。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问题,也是语文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的重要课题。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应根据现在学生的阅读现状,遵循新课标的要求,灵活的制定制定合理的,可行的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李爱萍 《神州》2012,(18):303-303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学习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而口头表达能力、观察与写作能力等又都是许多学生的弱项。那么,如何能提高学生的观察与写作能力呢?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坚持课堂小练笔。通过课堂小练笔能使学生利用课堂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尝试性的写作,能使学生主动的参与教学,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得到提高。所以,这学期我的《行动研究手册》研究的就是:怎样指导学生写好课堂小练笔?课堂小练笔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课堂小练笔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萤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刘飞玲 《神州》2012,(10):243-243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做法,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谈起。  相似文献   

12.
王虹 《旅游纵览》2013,(7):264-265
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育的核心,但是语文素养内涵丰富,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切实有效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直以来都是摆在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中作者通过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探讨了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毛晨阳 《神州》2012,(18):213-21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江泽民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个课题也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在教学中,我有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14.
李丽 《神州》2011,(9X):99-99
很多人说教学是一门艺术,那么语文教学就是一门综合艺术。在课改浪潮滚滚前进的今天,枯燥无味的语文教学已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更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作为语文教师,都应想方设法,燃烧自己的激情,丰富课堂的教学,活跃学生的思维。究竟怎样能达到这种效果呢?很简单,在语文课堂上绽放艺术家的风采。  相似文献   

15.
郭日芳 《神州》2011,(6X):74-74
兴趣,指的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语文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强大动力,要想使学生学好语文,教师应在这方面下功夫。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6.
陈瑞燕 《神州》2012,(10):171-171
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是经济发展迅速时期,是金钱至上时期,是物欲横流时期。传统的道德观念越来越淡薄,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越来越找不到。作为一名历史教师的我忧心忡忡,如何让华夏后代重拾传统美德呢?传统美德不光是靠语文老师和政治老师来传播,任何老师都可以做到,特别是历史老师,因为优秀的民族精神就流淌在历史的长河中。历史老师有职责教育我们的炎黄子孙继承优良的民族精神,让我们的青少年在提高历史素养的同时,也提高民族素养。那么,怎样达到“既学到了历史,又提高了民族素养”的效果呢?  相似文献   

17.
邓光颖 《神州》2011,(6X):112-112
语文学科是基础中的基础,上好语文课为各个学科奠定基础,怎样上好语文课呢?又怎样学好语文呢?没有捷径,但有很多优秀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其中探究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也是课程规定的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设计探究,又如何实施探究,让学生通过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取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技能呢?  相似文献   

18.
李爱琴 《神州》2012,(13):326-326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语文教师应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呢?笔者根据从事语文教学的实践,对新理念下进行语文教学做了一些探索,认为应该把语文课堂留给学生。把语文课堂留给学生,并不是说老师在课堂上就放任不管,让学生自由活动。那么,语文教师怎么把语文课堂留给学生呢?  相似文献   

19.
兰自强 《神州》2012,(7):40-40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工具性和人文化的高度统一,因此,学好语文对每一个人,尤其是每一个青少年学生来说是最起码也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怎样才能学好语文?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是最重要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欧华云 《神州》2012,(21):196-197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一大批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迫切任务。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