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利波 《神州》2012,(7):23-23
实施素质教育,小学语文课该怎么教?这是当前部分小学教师的困惑。其实,语文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小学语文教学本身最具有特征的规律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得法于课堂,得益于课外。因而,小学语文教学要彻底扬弃应试教育的影响,要严格遵循教学本身的规律,构建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具体模式,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卢德耀 《神州》2012,(1):37-37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然而,由于语文考试考不到课本上的,学生就误认为语文课不值得学。在此情况下,怎样从语文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活教学,提高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根据中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我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他们由被动的“要我学”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学”,从而搞活了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雄伟 《神州》2012,(19):54-54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正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然而,由于语文考试考不到课本上的,学生就误认为语文课不值得学。在此情况下,怎样从语文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活教学,提高质量,已成为语文教师探索的问题。根据中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的特点,我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等特点,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4.
王桂芬 《神州》2014,(11):99-99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语文课堂教学也失去了其趣味性。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要创设教学情境并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5.
牛荣丽 《神州》2011,(8X):134-134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重视。我校地处农村,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偏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校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长期以来,农村中学教学硬件设施基础薄弱,教学理念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学活动比较单一,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书写差、错别字多、语文知识面狭窄、口头表达能力差、作文能力比较弱。  相似文献   

6.
齐江利 《神州》2012,(9):105-105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完善的人”,它要促进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生理、心理、认知、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只强调了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和思想品德的教育,而很少提到情感陶冶的目标。一言以蔽之,如今的中学语文教学出现了人文价值、人文底蕴的流失,将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变成纯粹的应试训练。这样的语文课堂又怎会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实施情感教育,让情感成为教学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7.
贾艳红 《神州》2012,(24):167-167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8.
贺鹏 《神州》2020,(6):189-189
在中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传统的灌溉式教学终将成为“后浪”。近些年来,在基础阶段对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重视度愈加提升,我们教师在这种情形下要不断的摸索多种阅读教学方式,找寻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本文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思考小学语文中如何进行趣味阅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涵养学生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9.
正《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项论述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我们的教育理念要发生转变,我们的课堂教学将改变过去的"满堂灌"为主要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要目的的教学现状,取而代之的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之光,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教学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我们教师教学方式要"活起来",这样才能使课堂教  相似文献   

10.
武敏慧 《神州》2012,(23):95-95
语言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识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都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语文教学返朴归真,应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同时生活又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延伸。教学中,通过"访一访,观察生活"、"演一演、再现生活"、"学一学、体验生活"等,从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  相似文献   

11.
论华文教育的定位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关华文教育的定位,历来是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华文教育涉及诸多的学科、政府与民间部门以及复杂多变的国际关系和各国社会状况、教育文化政策等,我们应对以上诸多因素给以全面、充分的重视。本文据此提出,华文教育应分属海外华人的民族文化教育、政府的侨务工作、中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以及华侨华人研究等几个领域。同时,华文教育自身的这种复杂性,也决定了其在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低龄学生人数增加、华文学校功能进一步扩大、教学中的语言文字更加统一以及华文教育社会化并逐步进入所在国主流教育系统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朱永华 《神州》2011,(9X):136-136
语文课堂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遵循教学的辩证关系。教学双方的辩证统一,对促进语文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改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索艳军 《神州》2012,(6):108-108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起其他学科,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  相似文献   

14.
田博 《神州》2011,(9X):127-127
在新课改背景下,身处新课改第一线的语文教学工作者,只有不断更新语文教育理念,主动融入语文新课改的潮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块天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若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构建起崭新的语文课堂,才能为我们举步维艰的语文教育改革注入新鲜的血液,开创语文教学的一片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5.
许卫丽 《神州》2012,(6):103-103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有以下一些途径: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恰当地运用移情;丰富学生的情感;创设特定的情境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运用语言的感染力,体味教材的优美形象。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以民国时期大陆学人与东南亚学人所编东南亚华校国语教材为视角,探讨华文教育本土化问题。认为大陆学人所编东南亚华校国语教材的本土化倾向包括选材符合国外实际、稳妥处理敏感话题、教给儿童规范汉语及配以实用方便的教学法;东南亚学人所编东南亚华校国语教材的本土化倾向包括突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性、使用外语进行解释及强调国语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论文梳理了西班牙华裔子弟华文教育的发展历程,借助实地调研、问卷与访谈等手段对当地华文教育现状进行了考察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西班牙华人社会发展新形势下的华文教育新趋向。研究显示,西班牙的华文教育具有起步晚、发展迅速的特点,并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突出问题。近年来,西班牙华人社会的高速发展及社会需求的转变,促使当地华文教育由传统的以教授华语为主要目标的留根教育逐渐向旨在帮助华人二代移民适应当地社会、提高群体竞争力的综合素质教育转型。华文教育的变革折射出西班牙华人社会的发展变迁,为二代移民建立跨文化视角下的双向族群认同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朱宪军 《神州》2012,(6):99-99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文本阅读感受语文之美。语文教学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以求真为基础向善的迈进;而美则是向着善的目标迈进的最佳途径。因此我认为,语文课堂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而阅读是学生应该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写作技能、开拓视界、放飞心灵,进而在享受中去阅读,这是做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做到的。合理运用阅读能够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获取信患,在读中得到精神的享受。  相似文献   

19.
李秀珍 《神州》2012,(6):128-128
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但能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而且还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重视在每节课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上语文课的乐趣。教师如能将语文教学活动融入创设的最佳教学情境之中,使学生产生贴近生活的廊受,这不仅能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杜会化功能,而且能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亲切、自由和愉悦,并能对提高语文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志红 《神州》2012,(6):100-100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即根据一定的社会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青年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使之全面发展,成为适应一定社会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袭轰烈烈的教改下的新课程的基本取向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这也正是教改的灵魂。换言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也就是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全新的语文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准确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而经典教育对于学生能力及内涵的培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