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锄——红山峪村农具民俗之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传江 《民俗研究》2001,(4):147-155
锄是田间管理的主要用具,红山峪村原只有铁锄与耪锄两种,后来出现了木把锄和代替锄的板镢和勾镢。  相似文献   

2.
岐山县博物馆收藏的西周铜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2008,(12)
位于关中西部的周原,是西周王朝的发祥地。近年来,岐山县博物馆在眉县马家镇附近征集到4件西周铜锄,现介绍如下:铜锄锄身呈平板状,有刃,略呈弧形,上端有肩。实心圆銎,与锄身夹角呈90°。刃部稍残。通长23.3、宽12、厚1.65厘米,重3.05千克(图一)。铜锄锄身呈平板状,有刃,上端有肩。实  相似文献   

3.
关于少数民族文物的一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少数民族文物凡能反映各少数民族在生产上、生活上的基本情况的一切实物,都是少数民族文物。此如有些民族用牛角尖镶的木锄耕地,有些民族不用汉族那样的桌椅而用矮几、矮櫈。这些牛角锄和矮几、矮櫈就是民族文物,因为它们反映了一个民族在生产上和生活上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音德讷(1815年—1872年以后),满洲人,苏完瓜尔佳氏,宇伯起,白号诗圃、锄月山房主人。他是宗室文人德准的姑丈。在各种关于满族文人的载籍中,对他和他的诗集《锄月山房吟草》均无著录。因此,他事实上是一个被人们完全遗忘了的满族诗人。他所著《锄月山房吟草》从来未有刻印过,幸而四册珍贵的稿本尚存,使我们得以重新发现这位久被埋没的不幸诗人。  相似文献   

5.
鹿角靴形器是中国新石器时代一类比较特殊的器物。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柄部特征,将鹿角靴形器分为五型,并对其式别作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简要探讨了其起源及传播的问题。鹿角靴形器应是一种缚柄使用的复合工具,型别不同,缚柄方式也不一样。从制作工艺的角度分析,并参考民族学材料,推测鹿角靴形器用于锄刨或掏掘,类似于锄。  相似文献   

6.
巴蜀先民的分布与农业的起源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四川地区发现的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已有几百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大多分布在中小型河流沿岸(如图),不少中晚期遗址中已发现和农业有关的工具,如巫山大溪等地的石刀、石铲、石锄、蚌镰,南充明家嘴的石耜、淄佛寺的石铲、石锄,资阳沙嘴的石锄,通江、南江、巴中、万县等地的石斧、石锄普格的石镰等。这说明在当时的渔猎部民中,已普遍出现了原始种值业,和已经出现的家禽家畜饲养一样,都是重要的辅助经济,虽然推测三峡地区和安宁河谷可能有了稻的种植,但还不能肯定是否有水田。从西南民族调查情况  相似文献   

7.
茅子良 《世纪》2023,(1):71-73
<正>张景祥老师生于1930年,江苏盐城人,民进会员。号锄翁,室名锄砚斋,意在艺术园地耕耘不辍。他20多岁已从事文艺创作,先后任华东画报社、江西人民出版社、(上海)新美术出版社、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等特约作者,为上海市粹文中学(后改名风华中学)的高级教师,1992年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是一位兼擅诗书画印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8.
在南洋播下革命种子 到古巴与国民党右派作斗争 在新加坡立足刚稳,董锄平应聘到吉隆坡中华学校当校长,立刻和学校教员、《益群报》编辑等人办起平民夜校,并联系铁路上的华籍工人,反对英帝国的殖民政策。 这时,孙中山已在中共帮助下改组了国民党,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但吉隆坡的国民党右派却向英殖民政府告密,驱逐董锄平出境。彭泽民介绍他去缅甸仰光,接居正的手,任《觉民日报》总编辑。锄平利用宽大的编辑部房间,作会议室和课堂,联系记者、教员,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开办夜校,扩大对华侨工人及青年的影响。锄平经常写文章,抨  相似文献   

9.
辛丁 《中华遗产》2014,(12):16-31
在古人的山水游记中,不是名山,却可驻足,不是名水,仍可凭栏。山不在高,水不在深,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玩心。古人是怎么游山玩水的?一处山水,一串足迹,即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于是赏山品水也有了流芳千古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到喜马拉雅深处研究门巴、珞巴文化虢洪志,李国庆走进一间真正意义上的斗室,仰视书香飘溢的墙壁,我们被三件简陋的木器吸引住了。“这是木锄,这是木耙,这是木犁,这些都是我在门巴、巴地区考察时收集的。门巴人和格巴人用这些简陋的生产工具创造了自己的文明。”一位...  相似文献   

11.
初抵港时,独自一人伟在红锄对面的酒店。一天,助手问他.“你觉不觉得自己常常一个人在讲话?”  相似文献   

12.
汪东林 《纵横》2012,(9):61-64
张执一与我只在一个连(即政协机关编成的二连),而不在一个排,吃住不在一块,只限于全连大劳动的场合才能见面。真正同我同吃住的,则是另一位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史永。  相似文献   

13.
郑慧生 《史学月刊》2004,(4):117-117
《孙作云文集》终于出版了,在作者最后工作了2 5年之久的河南大学,在他突然去世2 5年后的今天。孙先生的一生,是学者的一生。他生前无时无刻不在学、不在思、不在记、不在写。同事们和他出差在外连榻同住,他总会半夜不时开灯披衣疾书……灵感突至,他要马上把记起的、想到的写下来,以免在睡梦中失记忘却,这是他几十年养成的老习惯。别人虽因清梦被搅而一时懊恼,却又因为服膺他的治学精神而为之叹息。上世纪50—60年代,大学开展阶级斗争,批判白专道路。一时“聪明人”就搁笔闭喙不写一字不作一语,叫你抓不住把柄,孙先生却照说照写不误。由于“…  相似文献   

14.
赖和是台湾日据时代一位深得民众爱戴又倍受文坛推崇的爱国作家。在台湾,有“到处人争说赖和,文才海内独称高”之说。他为台湾新文学“打下第一锄,撒下第一粒种子”,被誉为“台湾鲁迅”、“台湾新文学之父”。  相似文献   

15.
《文史月刊》2011,(8):50-51
在民国,谭延闿是个人物。他在汪记国民政府做过政府主席,蒋记的旧民政府,做过行政院长。虽然好像实权不在手里(此老做什么,实权似乎都不在手里),但毕竟是顶了天的大官,死后,要举行闰葬的。也真就国葬了,葬在中山陵,孙中山的旁边,一个蒋介石一直想要却最终求之不得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试论姜寨一期文化的劳动分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姜寨一期文化的劳动分工庞雅妮一在我国史前考古界,劳动分工的探讨通常是研究社会性质的一个很重要手段。在讨论劳动分工时普遍采用两种方法:一是通过墓中随葬品来判断其劳动分工;二是通过遗迹遗物之分析,论证当时的农业是处于锄耕或犁耕阶段,然后进一步指出妇女...  相似文献   

17.
1953年,河北兴隆寿王坟地区战国冶铁遗址中,出土一批成套的战国时代铁工具范,这是解放以来我国考古工作中重大的发现之一,在冶金史和铸造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引起了中外学者的注意.这批铁范共八十七件,计有:锄范一付(三件);双镰范两付(每付一件),钁范二十五付(每付  相似文献   

18.
主编的话     
京剧的盛衰话题持续很久了。 在我看来,这个话题并没有因此而深入。原因是,从我个人的体会而言,是没有联系人文生态去观察。人文差不多像自然,类似第二自然,有它自己的生态。人文生态里的一个品种,或一类品种的存亡,决定性的是产生那个品种或那类品种的生活方式在,还是不在了。以京剧来说,其实一种生活方式不在了,因此京  相似文献   

19.
“战斗在江海平原,劳动在黄海之滨,一手拿枪一手拿锄,我们是民又是兵,革命传统代代传,劳武结合是精英,苦练杀敌硬本领,振兴中华记在心……”伴着豪情奔放的团歌,闻名全国的民兵劲旅海安县角斜“红旗民兵团”的旗帜已经飘扬了40多个春秋。这是一面全国民兵建设的红旗,是一面浸透着练兵习武、  相似文献   

20.
邹海娜 《风景名胜》2011,(8):170-170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传说天脊龙门是龙王的九子之居,龙生九子,各有所好,因各得山水不同之灵秀,形异性殊。而天脊龙门的山水则给人一种大气磅礴却又超凡脱俗的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