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确切地说,我是没有参加过高考的大学生。高中时,我在长沙十二中读书,离家特别近,甚至上下课的铃声我在家就听得到,但父亲坚持让我住在学校,他希望我能足够独立。直到1976年高中毕业,我被下放到农村参加劳动。不久,一次篮球特招的机会,我被招到电信局技工学校读书。1978年,19岁的我来  相似文献   

2.
王德彰 《文史精华》2004,(11):54-56
1960年夏天,我于保定一中毕业,参加当年的全国统一高考,并被南开大学中文系录取。人老了总爱回忆过去,这些年每到高考的日子,我看到莘莘学子欢快而紧张地参加高考,以及浏览每年的高考试题,心头总是涌起一种难以名状的感觉,不由得回味起1960年参加高考前后的一幕  相似文献   

3.
刘翔 《世纪》2020,(3):60-64
母亲从《参考消息》上察觉到高考招生制度发生了变化1977年10月,党中央决定恢复高考,这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对于当年参加高考的570万名考生来说,这是他们一段惊心动魄的生命历程。作为570万名考生中的一员,当我回望1977年的高考,自己之所以能够大胆决定报名参加考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对我的鼓动与支持。  相似文献   

4.
“我的老板很不高兴” 人物周刊:6月6日晚上,南科大已在布置考场。您有没有去看过考场? 朱清时:没有。我现在是最敏感的人物。市政府坚决主张,一定要按教育部门的要求,让孩子们参加高考。我们又是市政府办的学校,  相似文献   

5.
在我十几岁即将升入省城高中继续学业之时,抗日战争爆发了,我因此中断了求学之路。然而,由于对革命的向往,我来到了革命圣地延安。在这里,我不仅得以在革命的学校里继续学习,并以此为起点真正开始走向革命。  相似文献   

6.
<正>一、入门李新伟:您好,首先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接受采访!能说说您报考北大考古系的过程吗?您当初为什么选择考古专业呢?赵辉:当年高考后填写志愿,我就报了一个学校两个专业,学校是北大,第一专业是考古专业,第二个是什么我忘了,这有点好笑,可见我是一门心思念考古的。并不是有多大自信,我高考的那年,赶上北京的政策是先公布考试分数,再填报志  相似文献   

7.
正1978年,辍学10年,只有初中文化的我鼓起勇气走进了考场。本来,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时,高考的春风就已吹绿了我这个枯死多年的学子之心。记得当时媒体公布恢复高考时是10月份,而考试于一个月后进行。靠一个月的复习考上大学对于我这个68届初中毕业生来说不是天方夜谭吗?事实上1977年考上大学的绝大多数都是66届高中毕业的精英。因此,当父亲把初中毕业生也可以参加高考的  相似文献   

8.
牵手母爱     
那一次,我应一位朋友之邀,为他的学生客串讲了两堂作文课。他们即将面临高考,学习生活异常紧张。在课堂上,我给他们出了这么一个问题:“如果命运之神可以满足你一个心愿,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呢?”当时,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能够顺利通过高考,也有部分学生希望自己能够像超女,或比尔·盖茨一样成为某个领域的偶像。然而,有一个男孩的回答却是:“我最大的心愿就是牵一下妈妈的手——”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里竟泛着泪花。然后,他讲了这么一件事情:他家是在一个小山村里,距离所在的学校有数十里路。因此,他升入这所学校之后,一直在学校寄宿。他…  相似文献   

9.
心曲 《南京史志》2014,(2):112-112
亲爱的心曲姐姐:你好!很高兴能和你这样交谈。我今年上高—了,爸妈给我选择了另一个区的高中,和原来初中的同学不在一个学校,让我非常难过,也非常孤独。我每天下晚自习就去原来的学校等着和同学见一面。我每天都想着和他们在一起的日子,而现在的日子压力太大,和同学们又不熟悉,让我每天很不舒心。我也想高考考个好学校,但是怎么都有种力不从心的感觉,每天很害怕很焦虑,怕让同学老师和爸妈失望。心曲姐姐,您能帮帮我吗?期盼您的来信。  相似文献   

10.
难忘高考     
我参加高考虽然已经过去了43年多,但现在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挥之不去。我是1963年7月结束了在潞安中学(现改晋东南幼儿师范)学业后参加高考的。那时已经度过三年严重困难时期,国民经济开始好转。但由于在1962年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中被压缩的高等学校并  相似文献   

11.
1952年的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性的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我有幸参加了这次高考,留下了一生难忘的印象。1952年夏,我17岁,在福建省的建瓯一中读高三春季班。由于生源不足,国家决定当年春、秋季班高三学生都可报考。而我当  相似文献   

12.
1977年10月中旬的一天,我突然接到通知,要我火速赶到长沙市第四招待所参加高考命题。  相似文献   

13.
19岁的谭彦如今成为许多新闻媒体的焦点人物,她撰写的高考“揭秘”文章频频被收进专著,她因此参加一些专著的签名售书活动,她还被邀到外地学校讲学,传授她的“经验”。这一切都是因为18岁那年,谭彦在湖南衡东县一中以668分的高考总成绩,成为湖南文科状元,并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录取。更难能可贵的是,谭彦并不是一个“书呆子”,而是一个德、  相似文献   

14.
(一) 知道武昌民族大道(即今民院路)这个名字,还是在大学录取通知书里。那时我人还未走出恩施山城,对民族大道没有丝毫的感性认识。只是由于1983年,我参加高考,被幸运地录取到中南民族学院(今中南民族大学),在学校录取通知书里,有一句很显眼的话,大意是说:从武昌火车站或司门口搭乘108路或15路公共汽车,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有个称呼:"老三届",指的是67、68、69这三年从高中毕业的学生。这些人毕业后恰好碰上"文革",高考取消。我只读过初中,没资格跻身"老三届"的行列,不过也获得一个头衔:"小三届"。跟"老三届"一样,也能参加高考。  相似文献   

16.
正回忆七七级高考,不知从哪里写起?回想我当年参加七七级高考,是由部队推荐参加的;上大学的机会,也完全是部队给我创造的。我就由此写起吧。人生抉择吉林大学中文七七级整整80名同学中,有8位同学来自部队—可谓"十者有其一"。我也是这8位穿军装同学中的一员。这八位同学大多  相似文献   

17.
1983年10月27日,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在天津宣告成立。当时,我作为在新闻工作岗位上工作了20多年的“老报人”和摄影爱好者,出于对新闻摄影事业的关心和工作的需要,参加了省城的许多新闻摄影活动,从而有机会参与中国新闻摄影学会筹备和组建的全过程。现就我记忆中的一些情况,写此回忆,作为回眸过去,迎接新世纪的献礼,  相似文献   

18.
何堪回首何堪回首,在这里又不能不回首。记得是1955年的初夏,我跟随一支开进北大荒的部队(农建二师),在荒原里踏查(我想写一部垦荒的小说)。一天,我正在师部里参加他们的党委会,突然收到省里的一封催我立即回省城的电报。什么事?没说。没有说,就说明是电报里不能透露的事情,而"立即",又说明是急事,我带着忐忑不安和狐疑,回到了哈尔滨。  相似文献   

19.
燕园四年     
1954年夏,我在芜湖专区工农干部化补习学校当化教员,因为长江发大水,江堤溃决,灾情严重,我在参加高考后被抽调至无为县汤沟区帮助抗洪救灾。不多天,学校派专人送来了北京大学寄给我的录取通知书,接过来一看,“啊,我被北大中系录取了!”我不禁失声地叫了出来。经领导批准,我立即乘船回到芜湖。8月28日,我携带行李乘船先到南京下关,然后搭乘北上的火车,于8月30日夜到达北京火车站,早有北大派来的汽车把我们这些新生接到燕园。  相似文献   

20.
每年,对于数以万计的有孩子要参加中考、高考的家庭来讲,都关心着一个问题:如何抓住战前的关键时机最后一搏,让孩子离理想的学校近些,再近些。笔者为此走访了有关方面的专家,得到的信息是:好成绩来自身心俱佳的状态。要想身心俱佳迎大考,需从四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