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鄱阳县(秦称番县,东汉称鄱阳)东湖,位于县城东部的大片湿地上,南濒饶河(古称鄱江),东接丘岭,西邻街市,北滨农村,早在彭蠡南侵之前即已形成。清代面积,“周遭三十里”,现为3000亩。  相似文献   

2.
结合出土和传世文献所见的鄱君、鄱县与鄱阳县,本文分析认为战国时期,楚国在古番(鄱、潘)国故地曾封有鄱君,又曾设立鄱县;秦统一后在这一地区设立鄱阳县,并以楚国的鄱君为县令;反秦斗争兴起后,鄱君吴芮以该地区为中心,集合黥布等人和前来归附的越人共同反秦;西汉前期,汉仍设有鄱阳县,其地望迁徙至今江西鄱阳县东部一带。通过对鄱地的微观研究,论文勾勒出了战国至汉初基层地方行政体系的一种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3.
萱草纹是定窑瓷器代表性纹饰之一。定窑瓷器上的萱草纹模仿植物萱草的特征,有些与莲荷纹形成组合。本文以考古发现为基础,对定窑瓷器上的萱草纹进行了类型学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此类纹饰的流行年代、对其他窑场的影响及与莲荷纹组合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李子华 《南方文物》2013,(3):197-199,I0002,I0005
鄱阳县博物馆馆藏有两套鎏金银质盏托,这两套银质盏托是1992年4月由鄱阳县站前乡(现属高家岭镇)车廊李家村李炎林捐赠,出自自家耕地的一个陶坛所盛装的窖藏之中。当时一同出土的还有鎏金银质的手镯与发簪等。1995年6月,经国家文物局全国馆藏一级历史文物鉴定专家组鉴定,定级为一级文物,一套定名为"宋银鎏金菊花寿字纹盏盘",一套定名为"宋银鎏金月影梅纹盏盘"。鎏金菊花寿字纹银盏盘:一套二件,基本完整。银盏口沿有二处0.5厘米裂口。银盘口径17厘米、高1厘米,银盏  相似文献   

5.
晋太尉、鄱阳人陶侃母墓,位于鄱阳县城东湖东边的牛岗咀,面对鄱江,背倚荐福,水秀山明,环境幽静。陶母是中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与孟母、欧母、岳母齐名。最近鄱阳县人民政府作出东湖开发改造规划,将陶母墓重建工作列入其中,以之作为进行传统道德教育,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近期疆内发现一枚江西鄱阳县方锭。此方锭为方形,长95mm、宽82mm,上下为翘形状。左侧高55mm、右侧高59mm。锭面铸有17枚方形戳记。每戳一字,共计17个字。上款从右往左横读:“鄱阳县”。下款从右往左上下竖读:“光绪壹拾玖年肆月伍拾两匠同和”。字为方戳繁体阳,重1850g。  相似文献   

7.
在新中国初期的鄱阳县,一般的刑事和民事案件几乎销声匿迹。在大量的案卷中,主要以各类土匪、特务、反革命、恶霸和不法地主案为多。在新旧法制交替和没有明确法律规范的审判中,各级部门对审判对象的选择和各类案犯刑期的判定,有着很大的随意性。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司法实践中"无序"的一面,但在审判程序上或最终的判决结果中,却又反映了中国共产党自身逻辑内的"秩序"。这种"秩序"有三个原则:一是注重群众的参与和对案犯的处理意见;二是重视审判程序在形式上的完整;三是判决的结果偏重于中共新生政权与案犯之间的历史和现行关系。  相似文献   

8.
磨喝乐是宋代七夕供奉的重要节物。"磨喝乐"其名来源于佛教中大黑天摩诃歌罗(Mahākāla)的音转,其祈子宜男之义来自于佛教中的鬼子母诃利底母(Haritr),其艺术形象则受佛教中的化生童子影响,是佛、儒和世俗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孩儿枕和磨喝乐之间至少有三点相契合:其一,在信仰内涵上都以祈子宜男为主旨;其二,在艺术形象上,二者的形象都是孩儿形,都有儿童与莲荷的组合形式;其三,从使用时间上看,二者也是重合的,即同处于夏季。  相似文献   

9.
《收藏家》2016,(11)
正黄慎(1687~?年),初名盛,字恭寿、恭懋、躬懋等,号瘿瓢,福建宁化人。清代画家,擅人物、花鸟,工草书,并以草书笔法入画,笔姿放纵、气象雄伟,为"扬州八怪"之一。黄慎虽以人物画最为擅长,但间作花卉,亦生动而有韵味,后者评为"得荒率之致",颇可与人物媲美,或谓其花卉因没有"笔过伤韵"之病而更胜一筹。其大幅花卉多为莲荷鹭鸶、芦雁、瓶菊等,用笔纵逸;一些小品花卉则清新脱俗,颇有可观之处。吉林省博物院藏黄慎《花卉册》,为20世纪60年代在北京宝古斋所购,笔墨精良,品相极佳,堪称黄慎花卉小品中的精彩之作。  相似文献   

10.
济南荷花节     
正每年夏天,"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济南大明湖最好的写照,沿湖风景水色澄碧,堤柳夹岸,莲荷叠翠。自1986年荷花成为济南市市花之后,在当年举办了我国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荷花展览,从此每年7月都有荷花节在大明湖举办。大明湖历来是赏荷的绝佳之地。济南的荷花节每年两次,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俗称荷花生日,湖中有迎荷花神节;农历七月三十日,旧日的盂兰盆会,当地则称为送荷花神节。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迎荷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博物馆藏有两件元代青花瓷器:一为青花折枝莲纹(匚也);一为青花云龙纹玉壶春瓶。现介绍如下: 青花折枝莲纹(匚也) 1986年江西鄱阳县  相似文献   

12.
汉族的由来     
汉族占我国总人口的94%,有悠久的历史。汉族的先民,经历夏商周三代长期发展,至春秋战国,已形成以"华"、"夏"单称或"华夏"连称的族体,以与周边各族相区别。在战国时,七雄兼并,共称"诸夏"。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了统一诸夏的事业,又出现"秦人"的族称。直到汉代,匈奴、西域等处民族,仍称中原人民为"秦  相似文献   

13.
风情微山湖     
夏雨 《丝绸之路》2010,(1):38-39
盛夏快要结束的时节,微山湖上,万顷荷田浮风摇岚、飞红溢翠,采莲湖女荷丝绕腕、菱角牵衣,如仙子弄影。满湖的莲荷红将空气酿成了酒、把湖水燃成了火,给这博然大气又不乏英雄本色的微山湖平添了许多的缠绵和柔情。  相似文献   

14.
陈浪波  林汉如 《岭南文史》2020,(2):79-82,91
正一、"英德"与"横石"今广东省清远市辖英德市(下称:"英德"),其域含汉置"含洭""浈阳"二县。"因县界洭水为名"的"含洭"[2]古县,在"英德"西部。其境古"水",今称"连江"或"小北江"。"英德"东部(下称"英东"),古属"浈阳"。清道光版《英德县志》(下称 "道光志")引唐代李吉甫著《元和郡县志》说,"浈阳县"因"在浈水之阳",故名。清宣统版《英德县续志》(下称 "续志")载,"浈水,一名翁江"。[3]"续志"所言"翁江"  相似文献   

15.
景德镇,享誉中外的著名瓷都,在过去专为皇室贵族制造"贡瓷",有"中国第一官窑"之称;醴陵,新中国成立后,专门制造国家用瓷、国礼专用瓷,有"新中国红色官窑"之称。  相似文献   

16.
监狱     
正传说四千多年前舜帝时期,皋陶曾被任命为刑法官,历来他被视作监狱的首创者。狱最初是原始人驯养野兽的井栏槛或者岩穴。到氏族社会后,用来关押俘虏,并驱使其劳动。国家产生后,监狱随之出现。"监狱"一开始并不称监狱。夏朝时称"宫",商朝称"圈",周朝称"圜土",秦朝称"囹圄",直到汉朝才开始称"狱"。秦朝时期,不仅京城有狱,  相似文献   

17.
秦汉史料中经常可以看到对某位或某些官员以"主"为中心的称谓界定。官吏称"主",反映出秦汉政府在行政运作中对相关责任人的主与次的区分,是对这些官吏"主要负责人"身份的特意强调。称"主"官吏通常处于统摄全局的职位或需要对某事直接负责,在行政运作中的地位较为核心,比其他官吏承担更多的责任和风险。就称代内容和层级而言,秦汉官吏称"主"主要指涉行政事务的具体经办者、经办者的直接领导、间接主管以及负有监管与连带责任的上级等等。秦汉政府通过称"主"来明确与这些岗位相关的行政责任,以强化官员的责任意识、提高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18.
洪士良是北宋中期江西鄱阳县氵翁港村的一位农商兼作的普通人,其祖籍是安徽歙县黄墩,后迁江西乐平岩前村,继而又迁居鄱阳三庙前的氵翁港村,此后一直在鄱阳安居生息繁衍,迄今洪士良在鄱阳的后裔已达一万多人,分布在13个自然村。这些均属自然形成不可否认的实事。对...  相似文献   

19.
乐平市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景德镇的东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8°42′~29°23′,东经116°53′~117°32′,东邻德兴市和婺源县,南接弋阳县和万年县,西毗鄱阳县,北连景德镇昌江区和浮梁县,全市总面积1973平方公里,人口80万。境内环境优美,风光旖旎,资源丰  相似文献   

20.
正扬州西北郊的大明寺,我已去过多次,每次去都是借以追怀鉴真。大明寺始建于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因此称"大明寺"。隋仁寿元年(601),文帝杨坚六十寿辰,诏令在全国30个州内设立30座塔,以供奉舍利(佛骨),其中一座就设在大明寺内,称"栖灵塔"。中国有"寺从塔名"的传统,故"大明寺"也称"栖灵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