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学者近年来对满族史与八旗制度史的研究简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介绍了近二三十年来美国汉学界对满族史与八旗制度史研究的概况。通过对“汉化”之争、满族族群问题研究、满族与八旗制度研究三个方面的综述 ,介绍了美国学者罗斯基、柯娇燕、埃德伍德·路斯、欧立德等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 ,对我国满族史研究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副主任薛龙博士的新著《北洋军阀时期的中国地方政府:传统,近代化与东北地区》是近年来美国学界研究中华民国史和中国地方史的重要成果之一。作者薛龙先生早年在密西根大学学习中国历史,1974年获得博士学位。1997年至今,一直在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和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从事中华民国史研究工作。他的这部著作系统探讨了1916—1928年间,以省长王永江为代表的奉天省政府如何不断采取措施克服种种危机,努力进行经济改革和近代化建设,揭示了奉天军阀和省政府之间的复杂关系。作者之所以撰写此书,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满族…  相似文献   

3.
哈佛燕京图书馆藏“胡汉民往来函电稿”介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所收藏与民国史有关的资料,如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宋子文等人的档案、哥伦比亚大学的“口述历史”等是学术界所共知并广为利用的,而藏于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的国民党早期重要领导人胡汉民的一批私人往来函电手稿,知之者却甚少,这也是研究民国史和中国国民党史极为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1890至1920年代,特纳先后在威斯康星大学和哈佛大学任教。他以研讨班为基地,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推动了美国西部史新生代的崛起。他的以问题为主导的集体研讨方式,堪称教学相长的典范。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丰富和发展了西部史研究的理念和方法。他的学术理想,经由弟子们的传承与再创造,落实为丰硕的实证作品,在美国史学史上留下了不刊之笔。  相似文献   

5.
孔飞力(PhilipA.Kuhn)是美国著名的中国学专家,哈佛大学希格森历史讲座教授、东亚文明与语言系主任,以研究晚清以来的中国社会史和政治史著称,著有《中华帝国晚期叛乱及其敌人》(1970)、《叫魂》(1990)及《现代中国国家的起源》(2002)等。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他的研究领域向海外华人移民史拓展。在随后的十多年间,他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也偏向这一领域。他从1993年开始在哈佛大学开设“海外华人”课程,90年代中期以来在美国、澳洲、中国香港和台湾、东亚等地讲学的主题也多是围绕海外华人移民史而展开。  相似文献   

6.
满族是建立后金和清政权的主体。盛京地区(主要是今辽宁)是满族的故乡和清朝的发祥地。清史、满族史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占重要的地位。盛京地区满族历史研究对于清史、满族史、东北地方史乃至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史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美国工人阶级史规划”是1981年美国劳工史教学与研究中出现的一个新事物。几年来,该规划影响日益扩大,值得在这里介绍一下。 美国工人阶级史规划领导人赫伯特·G·格特  相似文献   

8.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汪立珍,就当今世界有关满族历史、满语、清史等问题,采访了美国著名满学家、清史专家柯娇燕教授.柯娇燕教授认为学习满语很重要,清乾隆时期将满文标准化、简单化,而只有在民间满族人使用的满语才是真正的满语.所以,柯娇燕教授认为目前保护好存留的满语非常重要,她还对满族史和清史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介绍了美国学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国语骑射”与满族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清史和满族史的研究工作者中,有不少人认为满族的兴起、统一各部以及取得对全中国的最高统治权,都是由于满族先世女真人是一个狩猎民族,擅长骑射、兵强马壮,其武力无敌于天下的缘故。他们还认为,满族先世原本住在山区赫图阿拉一带,等到进入辽沈和中原地区以后,在汉族高度封建经济的冲击下,满族迅速向封建制转化。入关前后,满族统治者虽然不止一次地告诫本族人要保持“国语(满语)骑射”,并制定了一系列限制本族  相似文献   

10.
有清一代的近三百年间,满族人民除了聚居在东北三省,为兵为农,固守乡土之外,也有一部分人“从龙入关”,或服官,或披甲,有的驻防重镇,有的驰骋疆场,人数之多,地区之广,远远地超过前代王朝,从而在民族上、文化上、生活上出现了广泛地融合。其中满族大户著姓的世系源流、分合迁徒,因为有文字记载,可以整理出一条脈络分明的痕迹,不仅为家族史研究的对象,也能为满族史,地区民族史,一代少数民族风貌提供佐证。马佳氏是明清时代的满族著姓之一,略述其氏族源流世系,供研究满族史的参考,兼补正史之不足和讹误。  相似文献   

11.
满族史在中国历史,尤其是明清时期的历史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为满族在过去的几百年中国历史中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所以研究满族的历史不但会加深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更会加强今天社会主义社会民族政策指引下我国各民族的团结。 我是在明清史研究中才接触到满族史问题的。在明清史研究中对蒙古族、满族等民族的历史研究十分重要,因为他们的历史活动直接影响着从十四世纪六十年代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大约五个世纪的中国社会。公元十五世纪  相似文献   

12.
凯和 《满族研究》2001,(4):62-64,85
满族在入关后在贵族家庭中仍然使用奴隶.“家生子儿”就是其中的一种。但由于历史原因,“家生子儿”与其他奴隶地位和处境十分不同,享受着主人优厚待遇,在《红楼梦》中有许多人物和事都与“家生子儿”有关。因此,本文专门对“家生子儿”进行研究考证,便于了解满族的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  相似文献   

13.
满族萨满教神秘的面纱,使一些有关满族史学术专著、有关清代东北史的论述认为萨满祭把仅是跳神、拿邪,未能将满族萨满野祭与空祭分开,致使以一面而代全体。他们用以概括的篇章,实在未能说明满族萨满教和清宫萨满祭把的宏富内容。尽管萨滴教的研究在国际上是热门之学,国内的研究也方兴未艾,并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成果.但清宫萨满祭把的研究由于各种原因方始起步,资料的搜集也十分有限,许多问题若明若暗,极待进行开拓工作。本篇从清宫萨满祭扫及其历史演变的角度做一探求,希望能使满族萨满教的源流,清宫萨满亲把的历史演变清晰一…  相似文献   

14.
顺治元年清字记事档(十一月)满文翻译罗丽达译[编者按]罗丽达女士为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清史专业研究生,多年侨居美国,从事清史、满族史和满语等的学习与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本刊1991年第3期曾发表了她的《清代在察哈尔部设置宗室“苏鲁克”制的满文史料及...  相似文献   

15.
本书是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自由史中心“近代自由之形成”系列丛书的第十五卷,亦即最后一卷。1 986年,前耶鲁大学的英国近代史学者海克斯特(J.H .Hexter)在华盛顿大学创办了这所中心,成为其首任主任,并计划由中心主持,沿着近代自由发展的进程,每年组织编撰1—2卷近代自由历史。丛书每卷设一主编,邀请美国和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写作分章论文。本书主编柯伟林现任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历史系讲座教授,是美国中青年一代学者中杰出的中国历史学家。柯于1 981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在1 984年出版了颇受好评的《蒋介石政府和纳粹德国》(Ge…  相似文献   

16.
在清史和满族史的研究中,考查努尔哈赤创制的八旗,自然究及它初期所由来的牛录制度。牛录是来源于明代女真族(满族前身)人的射猎组织。以后,牛录又有了军事、行政组织的职能。 努尔哈赤创制八旗,“牛录”是基层单位,五“牛录”立一“甲喇”,五“甲喇”立一“固山”,满洲八旗共八“固山”应该指出,八旗制度和金代猛安谋克制度是有一定因袭关系的。但以上需要弄清的问题,从金代女真族的猛安谋克制中却找不到因袭的痕迹。那么解决问题的钥匙在哪里呢?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谜团。弄清这个谜团,对我们认识满洲八旗制度和入关前满族社会的真实面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满族的角度探讨边疆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族群领域性(territoriality)的再定义与其身份(identity)的重塑如何互动关联。满族的历史与文化在近几十年来的清史研究中地位卓著。然而,在清史之外的其他领域,尤其在北美有关二十世纪中国或东亚史的学术领域,满族常常被忽视。本研究立足边疆研究,中外关系,及满汉关系领域的交叉路口,分析清末民初满族的故土认知变化与其对族/国的多元再定义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齐思和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是近代中国第一位赴美国哈佛大学学习美国史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国内学者对齐思和的研究主要依靠中文的原始文献和二手著作,聚焦于他回国之后的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他们没有搜集和利用他的博士论文及其在哈佛大学的档案文献等英文史料,相对忽略了齐先生在哈佛大学的四年留学经历。齐思和1935年在哈佛大学历史系完成的博士论文是《春秋时期中国的封建制度》,选择了一个民国史学界很热门的课题——封建问题为研究对象,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他在哈佛所受的美国史学术训练大大开拓了学术视野,而且在史学研究方法上有很大的启发,对他的博士论文帮助很大。  相似文献   

19.
哈佛大学 傲世的世袭贵族 在哈佛大学校园内转悠,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贵族二字最能表现哈佛大学的神韵.众所周知,美国从独立战争于1776年的胜利才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登上世界历史舞台,而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比美国建国还要早上100多年,因此在美国有“先有哈佛,后有美利坚”的说法.  相似文献   

20.
金卫星 《世界历史》2006,(2):152-155
2005年10月20至22日,中国美国史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在苏州举行,来自全国51所高校、社会科学院所和出版单位的103名专家学参加了会议。承办方苏州大学副校长白伦教授、社会学院院长王卫平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分别致词,会议选举产生了第十届理事会。本次年会的主题是“美国史研究与教学的回溯与展望”,共收到论85篇,内容涉及美国外交史和中美关系史、美国思想化与政治、美国城市区域经济与环境、美国史教学、研究方法与网络资源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