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青年杂志》第一卷张涛《新青年》是现代中国新文化运动史上最重要的杂志。它创刊于1915年9月15日,每月发行一号,六号辑成一卷。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始改称《新青年》,后来再版时第一卷亦题名《新青年》。《新青年》第一卷为陈独秀...  相似文献   

2.
《中国土族》2005,(1):35-35
2004年12月27日至28日,团中央、全国青联、国家民委在首都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第四届“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奖”表彰大会:青海土族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族》杂志副总编、青海民族学院艺术系主任吕霞副教授荣获第四届全国各族青年团结进步杰出奖(全国10人).  相似文献   

3.
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停刊的《中国青年》杂志社拟定于1978年复刊,复刊后的《中国青年》定于9月11日出版。复刊号有介绍“天安门事件”中勇敢斗争,在“四人帮”疯狂迫害下坚强不屈的青年工人韩志雄事迹的文章《革命何须怕断头》,还选登了“童怀周”编辑的《天安门诗抄》。9月10日,北京承印的60万份《中国青年》第一期已全部印完,北京地区已有四万多份邮送到读者手中。9月10日下午,共青团十大筹委会负责人韩英接到汪东兴的一个电话,具体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中国青年》第一期为什么只有叶副主席题词,没有华主席题词。二、《革命何须怕断头》所宣传的韩志雄,你们了解清楚了吗?这个人有问题。三、童怀周的《天安门诗抄》怎么又出来了。  相似文献   

4.
孙兴盛 《百年潮》2008,(10):46-53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中国青年》杂志复刊30周年。1978年9月11日正式复刊的《中国青年》第1期,由于公开宣传报道“天安门事件”,一度被下令停印停发,引起一场颇为轰动的风波。一经过编辑部同仁的据理力争,由于中央主要负责同志的特别宽容,也得力予一些老一辈革命家为我们刊物说话,这场风波最终得以圆满解决。现在回忆此事,对加深对改革开放的认识,是颇有教益的。  相似文献   

5.
青年突击队     
正1954年1月13日,在北京展览馆工地,胡耀林等18名团员成立了全国第一支青年突击队。6月19日,《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刊登了北京团市委撰写的《北京苏联展览馆工区青年突击队工作经验》一文,并发表了以推广组织青年突击队为主要内容的社论。10月17日,中共北京市委向全市批转了《青年团北京市委关于青年突击队工作向党委的报告》,  相似文献   

6.
《中国青年研究》杂志,是由中国青年思想研究教育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共青团中央青运史工作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研究青年工作的学术刊物(双月刊)。其办刊宗旨为:加强青年工作的研究和探索,反映青年问题和共青团工作的研究成果,为青年工作和青年教育事业服  相似文献   

7.
青年学者的盛会──第四届全国青年世界史工作者学术讨论会侧记广益第四届全国青年世界史工作者学术会议于1995年10月17日至21日在湖南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世界历史》杂志社、湘潭师范学院历史系和中国史学会东方历史研究中心共同主...  相似文献   

8.
“人民总理爱人民”,这是1976年周总理逝世后广大人民对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和敬爱的领导人发自内心的歌颂。周总理有宽广的胸怀,他胸中装着广大人民;他对新中国的年轻一代的成长,更时常挂在心中。我从1953年到1963年担任《中国青年》杂志总编辑,从周总理关注这个杂志就可以感受到他对青年的热爱。  相似文献   

9.
1915年9月15日,由上海群益书社印制发行、陈独秀主撰主编的《青年杂志》正式创刊。《青年杂志》后来改名为《新青年》。从1918年1月第四卷第一号开始,这本由陈独秀一人主编的普通刊物,转型为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陶孟和、沈尹默、胡适轮值编辑的同人刊物,并且很快成为全国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文化思想类刊物之一。由《新青年》杂志直接启动的文学革命加思想解放的白话文运动,为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五四运动提供了通俗易懂的话语工具、写作范本和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馆钱币与徽章部负责人、英国皇家货币协会秘书J·克力勃先生,多次给我来信,共同探讨中国钱币的有关问题。去年三月他对我在一九八三年第七期《文物》杂志上发表的一篇短文《北京出土“七二”银饼》叙述的“七二银饼”感兴趣,来信询问有关问题。今年一月他又来信对我在一九八三年第三期《中国钱币》杂志上发表的短文《北  相似文献   

11.
纪敏 《文史精华》2007,(4):32-37
学雷锋纪念日之来历,与“雷锋现象”产生的历史背景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解放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发表,至今已有44个年头了。据我1990年采访《中国青年》杂志社前总编辑邢方群等了解到,毛主席的这一题词,原本是应该杂志社编  相似文献   

12.
历史上的9月     
《华夏人文地理》2004,(9):18-19
《新青年》 出版 1915年9月15日,留日归国的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2卷改称《新青年》),高举起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反对旧道德、旧文学,提倡新道德、新文学,抨击封建主义文化。1916年9月1日,《青年杂志》易名《新青年》出版。陈独秀在改刊后的《新青年》第一期上发表《新青年》一文,号召青年做“新青年”。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10月20日至22日,第十六次全国青年地理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在安徽芜湖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地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主办,安徽师范大学和安徽省地理学会承办,《地理学报》《地理研究》《地理科学》《地理科学进展》《人文地理》《经济地理》以及商务印书馆和科学出版社等单位协办。来自全国5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国内  相似文献   

14.
9月20日的英国《金融时报杂志》,主题是“中国2013”。除了该报的驻京记者、学者杨继绳,四月网总编胡亦南也撰写了一篇英文文章,《忘掉“崛起的中国”吧》。  相似文献   

15.
新文化运动刍议胡晓新文化运动又称新思潮运动。中国现代文艺复兴。学界一般以1915年9月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创刊为其开端。下限有几种说法,一为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二为1920年9月《新青年》8卷1期改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三为192...  相似文献   

16.
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在延安纪念“五四”运动二十周年纪念大会的讲演即《青年运动的方向》中说:“现在定了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这是很对的。”《毛泽东选集》的原注文说:“以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原是陕甘宁边区的青年组织所规定的。”没有说明究竟是何时何组织规定的。  相似文献   

17.
1988年12月2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科研处和《近代史研究》编辑部邀请在京的部分青年史学工作者,就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若干问题进行座谈。与会者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曾任《中央日报》总编、《申报》副总编的报界奇人卜少夫,于2000年11月4日,在香港逝世。 卜少夫是江苏江都人,1909年出生,经历漫长曲折,享年92岁。 由卜少夫独力支撑创中国期刊史的奇迹,长达56年又 10个月的《新闻天地》杂志,在卜少夫去世前一月停刊。卜少夫自己说:“我为《新闻天地》尽瘁一生。” 幼有新闻天贼 陈布雷所倚重 卜少夫自幼就有从事新闻事业的天赋。据卜乃夫(即作家无名氏,卜少夫之四弟)说,卜少夫在南京青年会中学读书时,才十几岁,就创办了《雪花报》,以后又办《活跃》周报,成为当时南京最“…  相似文献   

19.
孙兴盛 《百年潮》2012,(7):44-50
正耀邦同志离开我们20多年了,若要写纪念文章,确实不敢,我在团中央《中国青年》杂志属年轻小辈,难有机会得到耀邦耳提面命,没有什么资格来写纪念他的文字。如果只是谈谈我个人的认识和感情,那得从我到中国青年社工作的特殊感受谈起……我是武汉大学历史系学生,却总想搞文学当记者。1965年毕业分配没有最理想的报刊单位,团中央只有1个名额,我既不是党员,又不是团干部,还总因为"专业思想不端正"挨  相似文献   

20.
《环球人物》2012,(26):89
2012年9月14日,由《21世纪经济报道》联合接力中国青年精英协会主办的"NEWPOWER.亚洲青年企业家夏季论坛"于北京柏悦酒店隆重举行。此次活动以"进取人生多变生活"为主题,目的旨在探讨青年企业家超越未来的商业精神。以及青年企业家在生尖态度上的新观念和新行动。近百位青年企业有莅临活动现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