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明代的方孝孺有“读书种子”的美誉,方孝孺被灭十族的故事让古往今来的志士仁人心情都非常沉重。既然被灭十族,方孝孺照理不会再有后人,而现实情况是,方孝孺不仅有后人,而且他们在上海、浙江和江苏都枝繁叶茂,其中一支后人就在江苏常州繁衍生息。方孝孺存后的故事如同春秋时“赵氏孤儿”一样感天动地。一、方孝孺是何许人也方孝孺,字希直,又字希古,号逊志,世居宁海缑城里,台州府宁海人,生于元至正十七年(1357),  相似文献   

2.
从前,有个孤儿,家里没有田地,被迫到富人家去放牛。有一天,牛群中的一头大牯子突然死去了,富人明明知道他的大牯子是怎样死的,但却硬说是孤儿用弹弓打死了他的牛,要孤儿马上赔偿。孤儿知道自己有理,并不买富人的账,于是两人争了起来,谁也不服谁。最后,富人提到:各自去请长老来评理。孤儿答应了。就这样,两人约定时间,各自去请评理的人去了。富人回去后,把和他相好的长老和亲戚朋友们都请到了一起,招待他们吃酒吃肉。孤儿呢,没有亲戚,也没有招待客人的酒肉,他想起了同布寨子的南八。听说南八是  相似文献   

3.
邵力子先生及其夫人傅学文,一向关心教育事业,特别重视儿童教育。 1945年当他们回到南京旧居时,见许多学校和文化中心被毁于战火,到处断垣残壁,景物凄凉。许多孤儿流浪街头,沿门  相似文献   

4.
三个孤儿     
从前,有三个孤儿。他们去异乡谋生,路上相遇,结成了朋友。最小的孤儿提议说:“朋友们,我们都是无依无靠的孤儿,为了在人生地不熟的异乡好互相照顾,我们三个结拜为兄弟吧。”他的提议,其它二人都赞同。他们按年龄的大小排为老大、老二和老三,然后,各人抱着一棵大松树发誓说:“我们三人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今后,要为兄弟赴汤蹈火,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我们要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决不分离。”发完誓,他们就踏上了去  相似文献   

5.
公元1755年,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根据有关资料,创作了著名的历史剧《中国孤儿》。同年,该剧在巴黎上演,轰动一时,至今仍是法国戏剧界的保留剧目。 据考证,伏尔泰的剧本来源是中国元朝戏剧家纪君祥《赵氏孤儿》的法文译本,它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根据中国戏剧题材改编成的剧本。 纪君祥是公元13世纪元朝的戏剧家,他写的杂剧《赵氏孤儿》参考了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据《史记》载:春秋时期,晋灵公的忠臣赵盾一家几百口人被奸臣诬陷杀害,只留下一个婴孩被同情者秘藏起来。20年后,赵氏孤儿长大成人,杀掉奸臣为国除…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前夕,侨居世界各地的华侨有一千多万人。这一千多万海外华侨,绝大多数是迫于生计而流落异邦的。由于国民党政府的腐败无能,不管华侨死活,使千百万华侨成为海外孤儿。他们寄人篱下,处于被歧视的劣等侨民的地位。广大华侨深深感  相似文献   

7.
王晶晶 《环球人物》2013,(12):81-82
1965年,新疆伊宁县巴彦岱乡来了一个神秘的年轻人。很瘦弱,戴着一副厚厚的眼镜,一句维吾尔语也不会说。当地的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人也无从得知他的身份,只知道他是汉族人,被安排住在收养过汉族孤儿的海力切汗大姐家,以后会和他们一起劳动、生活。  相似文献   

8.
1928年,从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结束后,何家兴夫妇被党组织派遣回到上海,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组织局主任罗亦农的秘书。大革命失败后的上海,使何家兴夫妇感受到了与莫斯科截然不同的气氛,在这里,做共产党人就意味着要杀头、掉脑袋!这两个小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冲动与梦幻很快被眼前血与火的现实彻底击碎。没有了理想和信念,又失去了狂热,他们频繁地出入酒馆、舞厅寻欢作乐,以填补空虚的灵魂,常常半夜三更也不回机关。罗亦农和其他工作人员都为他们的安全担心。  相似文献   

9.
旧上海滩上的瘪三和乞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旧上海是帝国主义冒险家的天堂,也是周边城乡无业游民的一个主要麇集地;同时上海的一些纨绔子弟,好逸恶劳,不务正业,染上毒癖,荡尽家业,也得流入乞丐队伍。不少被遗弃的孤儿流浪街头,小小年纪为求生存,也学会了偷抢扒拿,被称为“瘪三”。瘪三与乞丐流浪在上海,其数高居全国首位,这是旧社会畸形发展的必然产物。 上海滩的小瘪三 上海的小瘪三发源于洋泾浜上的郑家木桥一带(现在延安东路、浙江路附近),所以上海人常用“郑家木桥小瘪三”一词骂人。 何以有“瘪三”一词,其传说不一。一说穷人饿得瘪塌塌的只能穿件布单衫而得名…  相似文献   

10.
1936年11月23日,上海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七君子"被捕事件。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七位领袖人物,即沈钧儒、章乃器、李公朴、王造时、史良、沙千里、邹韬奋,因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被尊称为"七君子"。他们被捕后,全国各界义愤填膺,纷纷提出抗议。上海和苏州的20位著名律师挺身而出,  相似文献   

11.
从前,在一个傈僳族山寨里有个人家,夫妻俩生了五个儿子,日子过得也还可以。但有一天,他们的儿子突然得了急病,一连死了四个,只有最小的一个还活着。夫妻俩气出病未,怎么也治不好,最后也先后死去了。一家七口,只剩下个孤儿老五。孤儿无力安葬爹妈,只得到山官家卖身当奴隶,换了一瓶酒和一个猪头,请来了乡亲寨邻,简简单单办了丧事。从此,孤儿当了山官家放牛的奴隶。有一天孤儿在山上遇见了一个美丽的姑娘,她下  相似文献   

12.
九、第二次结婚(一)家遭不幸不足21岁的孔祥熙在潞河书院读书时,结识了一位漂亮的女同学韩玉梅。韩玉梅是个孤儿,山西阳曲县人,一直由太原基督教会抚养,后被推荐入潞河书院  相似文献   

13.
山西侯马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主要贡献有三。一,第一部被翻译到西方的剧目《赵氏孤儿》,即1775年被法国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泰翻译成《中国孤儿》,在欧洲产生过一定的影响,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侯马。二,侯马市金元时期砖雕墓中的戏曲内容,在研究中国戏曲史上有着从滥觞期到成熟期转变的意义。三,侯马是戏曲之乡,  相似文献   

14.
李念华  郝玉国 《神州》2012,(19):322-322
亲和力是比喻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是指“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亲和力在现代社交活动中或在与公众交往、交流(如教育活动)中显得尤为重要,是我们孤儿教师在孤儿教育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孤儿教育中,孤儿教师的亲和力指孤儿教育中的思想感情、语言行为与孤儿学生的融合程度,在言传身教的育人行为中所体现出来的让孤儿学生感受到的亲切感及信赖感,是热爱孤儿教育事业、热爱孤儿学生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有这么一位活佛,文革期间还俗,结婚、生子,文革后又重新当上了活佛。他在废墟上重建了布绒那寺,收养孤寡老人、孤儿,对朋友仗义得更像一个大哥。朋友都喜欢去他那里,他的家被朋友们称为“港湾”。  相似文献   

16.
SHOW     
《世界》2012,(2):195-195
3日~6日,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赵氏孤儿》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上演。该剧由著名编剧邹静之、作曲家雷蕾为国家大剧院量身打造,他们通过历史题材还原古典大义,  相似文献   

17.
从书籍到电影,有些改动可以理解,对毛姆来说,《面纱》中的医生费恩夫妇到中国来,落脚点一定是香港,才有吸引力。好莱坞电影改成上海,是顺理成章的道理。但有些你想破脑袋也不明白。当年英国女传教士艾伟德,在西安开设“八福客栈”。二战中她撕毁英国护照,以中国公民身份,只身带领80多个孤儿,沿路乞讨,徒步300多公里,成功把他们送往非战区。1958年,大明星英格丽  相似文献   

18.
11月初,在上海美琪戏院开幕的上海国际艺术节上,北京艺术家为申城观众上演了这次会演唯一根据现代小说改编的话剧,这就是三十年代在上海出版的左翼女作家萧红的《生死场》。据媒体介绍,它轰动了申江,成了这次会演中的“压轴戏”和“开锣戏”。演出在雷鸣般的掌声中结束后,许多观众不愿退出剧场,他们在思考、在回味。 我看了这些报道,衰老的神经被深深地震动了。 萧红的《生死场》和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这两部描写东北人民在日寇铁蹄下的苦难和愤起斗争的小说,是在他们夫妇三十年代中期辗转流亡到上海后,在鲁迅先生的支持和关…  相似文献   

19.
1931年6月15日,共产国际工作人员牛兰夫妇在上海公共租界被捕,后在南京国民政府的强烈要求下,他们被引渡到南京,司法部门对其进行了秘密审讯,后由江苏高等法院刑事庭审理该案。牛兰夫妇为此进行绝食,抗议南京国民政府不许他们聘请外国律师,并拒绝将案件移沪审理。后在宋庆龄等人的努力下,牛兰夫妇被转到南京鼓楼医院进行治疗。以下这组电文反映了美国驻南京总领事馆对此事的关注以及所做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唐山发生了举世震惊的7.8级强烈地震,震中烈度高达11度,百年城市毁于一旦。大地震造成24.2万多人死亡,16.4万多人重伤, 7200多个家庭全家震亡,4204人成为孤儿,城市功能全部瘫痪。这是一份唐山市委宣传部提供的官方文件,三十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就躺倒在这一串冰凉的数字里。死者长已矣,悲痛却永远留给了他们的亲人。而那些父母双亡、自己还不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唐山孤儿们,在他们的有生之年,更将永远承受一波波的思念、麻木、怀想、痛苦——他们的人数,是4204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