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苏(俄)、英加强对新疆的势力渗透,中国政府囿于地方割据和交通梗阻,对新疆统合乏力,新疆游离态势明显。时论将交通建设作为统合新疆、消除边疆危机的重要方式,倡议修筑联通内地与新疆的公路。这种倡议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实践,商人自发成立了绥新长途汽车公司,致力于加强内地与新疆的沟通。斯文·赫定带领的绥新公路勘察队对西北交通的考察,说明政府层面亦将交通建设作为统合新疆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定都北京后,即把盛京崇为留都。后来,相继设立奉天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镇守东北广大地区。清朝设置将军的地区,除东北外,还有江南、福建、浙江、湖北、四川、广东、绥远、陕西、甘肃、新疆、乌里雅苏台等地。绥远、新疆、乌里雅苏台是蒙古和维吾尔族等居住地区,将军的设置与内地不同。此外,东北三将军的设置也与内地不同。因为,内地广大汉族人民居住地区,清朝除设将军“掌镇守险要,绥和军民,均齐政刑,修举武备”外,还设有总督、巡抚厘治军民、察举官吏、修明政刑、兴革利弊,而东北地区则不设总督、巡抚。  相似文献   

3.
新疆在民国时期,迪化市(今乌鲁木齐)有一家恒新甜菜制糖厂,职工10人,采用土法生产,每年11月开工到翌年4月底停工,每日可产红糖200市斤。 新疆解放以后,由于食糖全靠内地供应,时断时续,供应非常紧张。当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杨增新、金树仁、盛世才及国民党先后主新,对新疆的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等游牧民族采取了不同的统治政策.杨增新实行抚绥、羁縻政策,金树仁实行民族歧视政策,盛世才实行假民主下的民族压迫政策,国民党政府实行民族同化和安抚政策,从而使新疆游牧社会处在或表面稳态或突显动荡的境况与态势中.  相似文献   

5.
1958年12月,兰新铁路铺轨跨过甘肃、新疆两省区的分界──红柳河进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结束了新疆没有铁路的历史。从那时起至今的36年间,新疆的铁路建设事业和运输生产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有了飞速的发展。铁路运输承担着95%以上进出新疆的物资运输任务,为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繁荣作出了重大贡献。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新疆各族人民就盼望着修建一条铁路,以把新疆同内地紧密的联系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疆各族人民的这一愿望才得以实现。1952年10月1日,兰新铁路破土动工,到1958年底就修筑到了新疆,1962年12月2日铺轨到…  相似文献   

6.
《旅游纵览》2013,(8):41-42
本文对新疆与内地汉族聚居区导游人才需求的共同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着重于从新疆在地理、气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内地旅游发达省份的差异出发,分析总结新疆导游人员与内地导游人员需求的不同,有助于新疆高校旅游专业高质量导游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甘娟  陈帅 《旅游纵览》2013,(4):41-42
本文对新疆与内地汉族聚居区导游人才需求的共同点及差异性进行分析,着重于从新疆在地理、气候、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内地旅游发达省份的差异出发,分析总结新疆导游人员与内地导游人员需求的不同,有助于新疆高校旅游专业高质量导游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18世纪中叶新疆进入清朝版图,不仅带来国家格局的重大变化,也给此后中国的人口流动与商业活动提供了新的广大空间。在不断加大的西向人口流动中,回族商人是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既具有经商传统和在内地的人脉网络,又与南疆回城民众在宗教文化上彼此相通,在新疆与内地的商业往来中表现活跃。因卷入乾隆朝"高朴私鬻玉石案"而知名的陕西渭南县回族商人赵钧瑞便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文章利用高朴案审办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以供词为主的档案记录,具体揭示赵钧瑞的活动经历、商业队伍的构成与经商方式,还原他们在当时社会中的行为表现与特点,以求深化对于乾隆时期活跃于新疆的内地回族商人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从此,新疆正式列入中国的版图,并与中原内地保持着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特别是经济上的交往日益密切,话域的葡萄、石榴、胡萝卜、苜蓿、核桃、玉石等通过丝绸之路传人中原,丰富了内地居民的生活,中原传来的丝绸、铁器、漆器等也深受西域人民的喜爱,并通过西域继续向西方传播。西域与内地经济交流的繁盛,还表现在当时发行的货币上。受中原汉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刘锦棠是新疆地方近代史上一位颇有作为的历史人物。自从他跟随左宗棠入新剿灭阿古柏起,就显示出卓越的政治军事方面的才华。尽管他是一名武将仍颇具政治家的远见,正确地发展了左宗棠在新疆建省问题上的思想,经过与陕甘总督谭钟麟的多次上奏,终于说服清朝政府同意在新疆建立与内地相同的行省制。1884年11月新疆建省是新疆近代史上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件,一方面建省加强了新疆抗御帝国主义入侵的力量,另一方面又加强了新疆同内地的联系。刘锦棠作为新疆首任巡抚,在新疆建省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往史学界言新疆建省多归功于…  相似文献   

11.
《新疆地方志通讯》1987年第3期刊载《轻工业志》编辑室撰写的《新疆的制糖工业》,有:“新疆解放后,由于食糖全靠内地供应,时断时续,供应非常紧张”的记述,这段文字与当时的史实有出入。查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农业商品比价问题调查研究室”1957年6月编印的《研究资料汇编》1930—1936年、1950—1955年的资  相似文献   

12.
1944年,我在中国驻印缅远征军新一军任上尉联络参谋,住在印度汀江军部。因工作关系经常往返内地。由于日军的封锁,当时国外与内地的唯一通道是由印度飞越喜马拉雅山的“驼峰”航线。当时的军用运输机飞行高度有限,很难逾越喜马拉雅山。后来盟军飞行员  相似文献   

13.
贾建飞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2,(2):90-103,149,150
清朝统一新疆后,积极鼓励内地人移居新疆,以达减轻内地人口压力、开发新疆及实边之目的。随着内地人移居新疆,内地文化亦逐渐传入并扎根新疆,尤其是北疆。而内地的各种坛庙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很快便充斥于新疆尤其是北疆各地,并形成了一种浓厚的内地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对于进一步吸引内地人向新疆流动,加强内地人对新疆的认知和认同,以及巩固清朝对新疆的统治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满、汉档案以及其他清代相关文献,对内地坛庙在新疆的发展及其影响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清末民初,奇台驼运业逐渐繁荣,至杨增新主政新疆时达到鼎盛。奇台驼运业的发展与该地区所处的政治背景、地理环境优势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介于古代丝绸之路与现代机械化运输之间的、延续东西方之间商业、文化贸易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奇台驼运业的发展带动起亚洲内陆区域贸易的兴盛,是古丝绸之路在近代的演变和延续,中国内地与周边邻国以驼道、驼队为媒介,继续着物质、文化等方面的交流。  相似文献   

15.
拂去历史的尘埃 ,发现丝绸之路亦是宝玉石之路。《竹书纪年》讲穆王十七年(前998)西征到昆仑。《穆天子传》记天子取玉三车 ,载玉万只。说明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 ,昆山玉(今和田玉)已输入中国内地。《管子轻重乙》认为 ,玉出禺氏旁山 ,是说玉产于古月氏的甘肃、新疆等地。玉石当时输入内地的必经之道是“玉门” ,玉门由此得名沿用至今 ,是历史上沿丝绸之路输入宝玉石的地名见证。当时历史上的内地已形成了繁荣的宝玉石市场 ,丝绸与宝玉石长期沿丝绸古道进行互补性贸易。通过对莫高窟魏、周、隋、唐、五代、宋、西夏、清等22个洞窟…  相似文献   

16.
<正>湟源史前称羌地,西汉称临羌,唐代称绥戎,明代称俱尔湾,清代称丹噶尔,民国称湟源。古城在清代称丹噶尔,民国称湟阳镇,新中国成立后称城关区,后改城关镇,坐落在西石峡、药水峡、巴燕峡、拉沙峡之中点。北依八宝山、河拉大山,南临湟水,接松蛾山,是内地通往西藏、柴达木、新疆的重要门户,被誉为“海藏咽喉”“海藏通衢”。  相似文献   

17.
新疆广大卫生工作者企盼已久的《新疆通志·卫生志》,经过编纂人员 1 4个春秋的辛勤耕耘和医疗卫生业内人士的共同努力 ,以及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 ,现在终于出版 ,这是新疆卫生界的一件大事 ,特表致贺。据资料记载 ,生活在新疆这块美丽的土地上的先民们在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已用小茴香、紫花地丁、番泻叶、诃子等药物治疗疾患。西汉建元三年 (前 1 3 8) ,张骞出使西域后 ,特别是前 60年西汉中央政府在新疆建立西域都护府 ,新疆正式纳入祖国的版图 ,新疆与内地的各种联系不断增强 ,内地与新疆的医药技术交流进一步增强 ,内地的中医药技术…  相似文献   

18.
论新疆的中苏贸易于溶春新疆与前苏联山水相连,长期通商。1917年至60年代前期,新疆的对外贸易基本为对苏贸易,新中国成立前新疆对苏贸易的规模也远远超过新疆与内地各省市的经贸往来,并在中苏贸易中占较大比重。据张觉人推算,“由新疆输至中国内地的货物总额,...  相似文献   

19.
新疆钱币绚丽多彩,风格独特。只要我们拿可比性比较强的清代铜钱来进行比较就会发现:新疆钱币极少有像内地制钱那样一丝不苟地严格按照部颁样钱来铸造的,极少有像内地制钱那样精雕细刻,工整规范的,极少有像内地制钱那样“千币一面”的。新疆钱币往往不是部颁样钱的翻版,而是对样钱采取“依葫芦画瓢”的办法铸造出来的。它不拘泥于陈式,与样钱“神合貌离”,从而形成了新疆钱币特有的稚拙古朴、蛮荒自然、苍劲刚健、热辣豪放的风格特点。如果把内地制钱比作工笔画的话,那么新疆钱币就是一幅具有阳刚之气的写意画。  相似文献   

20.
宣统元宝为首铸的正式新疆铜元,面镌“新疆通用,当红钱十”,光绪三十四年(1908)十二月在省城迪化水磨沟银元局开铸,迄于宣统三年。其特点是:(1)当时内地各省铜元均已改名为大清铜币,独有新疆名为宣统元宝;(2)新疆铜元标明当红钱十,与红钱制度挂钩,只限在新疆流通。它是新疆红钱制度的继续,属于红钱体系。在市场上与红钱共同行使,但较红钱铸工精致,面额大,在与红钱混合使用时换算方便,很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