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凤池公馆     
叶凤池及叶凤池公馆的兴建叶凤池是解放前汉口著名中药材商号“叶开泰”的老板。20世纪20年代,他在汉口友益街2号(现16号) 建成二栋西式楼房。该楼造型美观,端庄稳重,为当时华界内屈指可数的小楼,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叶开泰”中药店创立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是中国四大名中药店之一(其他为广州陈李济、北京同仁  相似文献   

2.
叶开泰,是享誉全国的武汉市一家著名的老字号中药店.当初,叶开泰以其自制的参桂鹿茸丸、八宝光明散、虎骨追风酒等名药,驰名湘、鄂、赣、豫、陕各省,并远销港、澳及海外.自明末叶开泰创业起,至20世纪40年代初,叶开泰的名气越来越大,它与北京的同仁堂,杭州的胡庆余,广州的陈李济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中药店.建国后不久,叶开泰联合武汉的陈太乙、陈天保等中药店建起了“健民制药厂”.经过40多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变化,50年代初的健民制药厂到90年代已成为健民药业集团.它拥有15家子公司,是国家重点中药企业,湖北省中药行业中唯一的国家二级企业,全国500家最佳经济效益先进企业.  相似文献   

3.
梁仁志 《安徽史学》2022,(6):125-133
从徽商家族发展变迁的视角看,于明崇祯十年(1637)创立了著名的汉口叶开泰药店的叶氏家族,先后经历了从徽州迁居江苏溧水、再从江苏溧水迁居湖北汉阳的两次重要迁徙,其根本目的是以家族的地域流动来推动家族商业发展。叶氏家族并不满足于商业上的成功,而是把叶开泰药店的商业利润作为养家和提升家族政治、文化地位的资本。叶氏家族通过对“徽州人”身份和“商人”身份的自我超越,不仅实现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也推动了家族社会地位的显著提升,使其从休宁淄溪一个普通的徽商家族蜕变为驰骋于政商两界的汉口著名世家。叶开泰叶氏家族的发展史,开创了明清以来中国传统商人商业经营和自我发展的新模式,为我们跳出商帮史的视角,超越地域和职业,从“人”的发展的角度去重新理解传统时代的中国商人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相似文献   

4.
19世纪中叶,汉阳出了一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他就是1848年出任广东巡抚、1852年擢升两广总督的叶名琛.叶名琛在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7年)生于汉阳县(现武汉市蔡甸区).他的原籍是江苏省之南的溧水县,明朝末年他曾祖父叶迁芳从溧水迁到蔡甸定居,在汉口创办了后来闻名于全国的药店“叶开泰”.他的曾祖、祖父、父亲都学有根底,孰谙诗文,其祖父、父亲并有著述.在这种文化气息很浓的家庭熏陶下,加之  相似文献   

5.
名重汉上的“叶开泰”在现今武汉有年头的工商企业中,真正见证过汉口繁华身世的,恐怕只有“叶开泰”了。汉口成镇,始自明中叶,“叶开泰”的招牌,创于明后期。可以说是与汉口风雨相伴,一路携手走来。此番经历,“叶开泰”而外,又有谁呢。过  相似文献   

6.
涂德深 《湖北文史》2005,(1):123-130
历史悠久,品质优良,素以诚信称的叶开泰药店,创始于1637年(明朝崇祯十年),至今有369年的历史。当初,叶开泰以自制的参桂鹿茸丸、八宝光明散、虎骨追风酒等名药,驰名湘、鄂、赣、豫、陕等各省,并远销港、澳及海外。加之清朝“四不”(不战、不和、不死、不降)将军叶名琛的影响,使得叶开泰的名气越来越大,成为与北京的同仁堂、杭州的胡庆余、广州的陈李济齐名的中国名中药店。  相似文献   

7.
武汉叶开泰药店(下简称“叶开泰”)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广州陈李济并称为中国四大药店,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我对“叶开泰”这块百年老店的金字招牌一直非常敬仰,在晨练和休闲之余,恰好结识了叶开泰药店陈吉庵、何瑞祥、郭远候、戴诗猛等几位退休老职  相似文献   

8.
正大凡经商成功者,都有一条共同的经验,靠的就是诚信。在相当长时间内,徽商都能占到汉口商户半数以上,能够发展到如此规模,肯定有其缘由。徽商会做生意。会做生意是什么概念?能够赚到钱是会做生意的一个基本标准。只赚良心钱则是会做生意的根本标准。像叶开泰药店,店堂里高悬两块金匾,写着"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这就是在坚守凭良心从业的根本标准。我在作坊制药,用什么料,工序到  相似文献   

9.
汉口的酒楼     
30年代汉口商业发达,店铺林立,各行各业均有其巨擘.如金号之邹协和,正头号之谦祥益与怡和,海味号之王裕率,国药号之叶开泰与金同仁.茶叶庄则推四达瑞,大、小毛笔数邹紫光阁,至于酒楼餐馆,当以吟雪、蜀珍、味腴三家为最.30年代亦国难当头时代,日寇步步进逼,前方将士浴血奋战,而汉口旧法租界内外仍歌舞升平.当时小报上曾载有诗讽刺,诗曰:“升平歌舞仍如旧,破碎河山渐觉寒.汉口繁华何日了,灯红酒绿夜阑珊.”  相似文献   

10.
永生公药店创办于民国初年,是黄陂县著名的中药店.创业人熊正全1878年(清同治四年)出生于黄陂县长堰镇熊家细湾.他10多岁时在黄陂县城柳聚元中药店当学徒,出师后在该店当店员数年,20多岁离开柳聚元中药店,与熊斋公合股在县城大火巷口开永生公药店.由于经营有方,药品齐全,炮制精良,服务周到,  相似文献   

11.
刘有余堂药店(现名武昌中药店),地处武昌解放路中段闹市,该店于1919年开业.刘有余堂创始人刘文钦、刘季五,以经营棉纺厂起家,后又办打包厂.刘家经营有方,财源也随着滚滚而来,一时有武昌首富之称.  相似文献   

12.
汉口沦陷于日寇之手时,教育界为“亲日派”的“江汉系”所把持.所谓“江汉系”,是因为汉口在抗日战争之前有一所日本人办的“江汉中学”,其中的教职员有王知生、王叔槐、高伯勋和肖治平等人.他们在日军侵占汉口期间,极得其日本主子之宠,以高伯勋首任汉口教育局局长(后为武汉赛马会的负责人),王叔槐是汉口教员训练所所长,肖治平为汉口教育局的秘书主任,王知生则为幕后指挥,实际上他那时是汉口教育界的“真正决策”人,后来才任汉口一女中校长.高伯勋卸任汉口教育局长后,肖治平  相似文献   

13.
汉口商会的设立始于20世纪初年.清末的汉口已是商业贸易繁盛的地区.湖广总督张之洞特于1898年开设商务局,以办理汉口的一切华洋商务.汉口商人自此有了会议之处.1903年,清农工商部颁布《商会简明章程》规定:“汉口属于商业繁富之区,宜设商务总会”.1907年11月,商务局邀集各商董,遵照章程,组织成立“汉口商务总会”,办理汉口一切商务事宜,商务局撤销.辛亥革命后,依照农商部的《商会法》,汉口商务总会改组为“汉口总商会”,经理、协理改称为会长、副会长、会董,迁址湖北路扬子街口.1921年元旦,商会在鄂督划拨的地段(今中山大道949号)修建的大楼竣工,商会便迁往新址.汉口总商会于1928年依照湖北省政府颁发的《暂行整理商会条例》恢复成立.1929年遵照南京  相似文献   

14.
“五百年前一荒洲,五百年后楼外楼.”这一民谚表述了一个奇迹,一个谜.当年与武昌隔江相望,与汉阳联为一体的荒洲,从一片泽国、满滩芦花、鱼跃凫飞之地,崛起出一个名镇——汉口.这是汉口的第一次崛起,时在距今约三四百年的明末清初.  相似文献   

15.
1949年5月16日汉口的解放,揭开了城市发展史上的社会主义新篇章.在近半个世纪的征程中,前30年在取得城市改造和建设成绩时,也伴随着不容低估的挫折和失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改造、发展和稳定的辨证结合和转换中,汉口重新崛起,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徘徊走入快车道.特别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武汉后,城市再现雄风,迈出了通向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巨大步幅.汉口在全市四城雄踞的格局中,定位为商业金融城,正实现第三次崛起,时在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汉口正走向世界,世界也正进入汉口.汉口要圆它的“东方芝加哥”之梦.  相似文献   

16.
《武汉文史资料》1989年第四辑《汉口忆旧》曾发表过徐明庭、裕和两同志撰写的《六渡桥究竟在哪里?》一文,对六渡桥的桥名和地址作了一些考证和论述,兹根据有关史料和个人所了解的情况对此作进一步探讨.一、桥名“妾似垂丝牵不断,郎如飞絮任斜飘,人都说是伤心树,怕上春风六度桥”.这首“汉口竹枝词”,为清嘉庆道光年间范锴《汉口丛谈》载入.作者是范锴的儿子范涛.《汉口丛谈》一书问世于清道光二年即1822年,书内对当时汉口“坊市街衢”,“大略纪之”.关于玉带河,书上说:“河上木桥横跨,或相距里许,或半里许,在在有之.”书内所列桥名,多达30,其中的六度桥,竟被骚人墨客写入诗中,可见六度桥在170多年前已很有名.  相似文献   

17.
蔡宁  种建荣  雷兴山 《考古与文物》2022,(2):132-137+145
本文通过对周原遗址齐家制玦作坊相关遗迹的分析,辨识出齐家制玦作坊发掘区内的先周墓地,首次采用墓位形态等方法将作坊内西周墓葬分为两大区五小区。在考察各类居址遗存分布形态的基础上,认为齐家制玦作坊人群“聚族而葬”“异族杂居”,进而探索“居葬合一”在商周时期聚落内的不同分布形态。  相似文献   

18.
生漆是我国的天然特产,也是世界稀有涂料,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地位.我国生漆主要产地是云、贵、川、陕、鄂等五省.汉口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公元1898年(光绪已亥年)张之洞督鄂设夏口厅以前,汉口就是我国生漆集散中心.  相似文献   

19.
民国22年(1933年)5月,汉口《女声》杂志上有篇题名《烟、娼迷漫之汉口》的章,颇为辛辣地写道:“最近市场商店因内乱外侮之影响,闭门歇业十分之四五。然汉口的烟、赌、娼依旧云雾迷漫,并未因之而减色”,“汉口多烟多娼,不自今日始,皆由历年灾患与当局之努  相似文献   

20.
汉锣与京锣、泰锣、苏锣并称为全国“四大名锣”。据史料记载,早在清代乾隆年间,武汉就有制作铜响器的作坊,清末发展为830户。90年前,来自黄陂的高青庵在汉口长堤街开办了“高洪太铜响器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