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志书记载移民安徽大学历史系林衍经当代新编县(市)志书,普遍重视记载移民,但所载的内容范围,记载的方法,多有所异。有鉴于此,本文拟试作论述。关于志书记载移民的范围从各地新编县(市)志书来看,记载移民有两个局限:一是大多数志书载今不及古,二是有相当数量...  相似文献   

2.
志书分类谈     
志书分类谈梁滨久对志书的分类,还未见有人谈过。人们所谈的仅是志书总体中的方志的分类。傅振伦《中国方志学通论》一书将方志分为一统志、总志、通志、郡县志、合志、乡土志、郡邑志、杂志八种。黄苇先生主编的《方志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按地域区分将...  相似文献   

3.
启事二则     
启事二则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求购新志书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是国内收藏人文社会科学资料的中心,已收藏旧志书约七千种。为了保证科研工作的需要,也为了集中收藏新修的志书,特向各单位求购出版的新修省、市、县、区、乡镇以及厂矿等各类志书。凡已出版的新志书,请函...  相似文献   

4.
清同治六年《通城县志》所载总纂胡洪鼎先生写的《纂修通城县志序》,对修志人员和志书质量的要求,提得很明确,今天读来,仍然有启发。《序》的全文是:“邑之有志,犹国之有史也。而修志即与作史无异,盖亦必兼乎学、识、才三者,然后能无弊也。通邑志书,由元而上无传,创于明弘治初年,继讫于国朝乾隆二十九年。道光甲辰,前宪林公泽夫谕邑孝廉郭珊屏等重辑,稿具而未成书。盖至于今,而水逝云卷者,百有余岁矣!虽山川未改,或丰采靡追,有心者论焉!同治四年,乙丑,上宪叠檄催各郡县修志。我邑侯慕翁先生,以中州名进土,重在斯主,…  相似文献   

5.
图是组成方志的体裁之一。清代、民国志书传承图经体例,卷首设置图说、图目、绘图,一邑之眉皆收眼底。首轮修志地图设置逊于清代、民国志书,第二轮修志又逊于首轮志书。据此,第二轮修志者应加强对卷首地图设置编纂研究。以利提升志书地图质量。  相似文献   

6.
陈强 《广东史志》2001,(2):60-64
我省地方志系统的用志工作是近五、六年才开始的。随着我省各地区本届志书编修任务的完成,一些市、县(区)地方志部门先后开展了用志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完成本届志书编修、出版任务的市、县(区),大多数不同程度开展了用志工作。各地用志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7.
明清两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方志编修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明代“郡邑莫不有志”,270余年间修成各类志书2892种(比宋元方志的总合还多4倍);清代则在方志编修及方志学研究方面均进入了我国封建社会的最高  相似文献   

8.
翁振 《中国地方志》2011,(11):40-43
市、县(区)志书要强化志书美术编辑作用的意识,把美术编辑纳入志书的总体规划组织实施,通过广泛征集照片、认真筛选照片、科学制作图照、做好图照编辑、规范封面设计、把好印刷关等办法,提高志书质量。  相似文献   

9.
《方志百科全书》中篇目名条目均为方志中常见的门类或子目,有些是旧志中专有篇目名,有些是新志中专有篇目名,有些则是在新旧志书中通用的篇目名。这些篇目名条目的撰写模式各不相同。旧志专有篇目名条目的撰写,条目释文通常有综述或综述加列一览表的形式;新旧志书通用篇目名条目的撰写,条目释文通常有综述和志书选介的形式;新志专有篇目名条目的撰写,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不选介志书,没有圈码,另一种是选介志书,有圈码。在撰写条目释文时,还应注意:顾名思义的名词解释不妥;编辑室要与三级修志机构相互协作;要参考志书终审报告。  相似文献   

10.
修志的目的全在于用志。现在全国已编修出版各类志书八千多种。省市县三级志书一千多部。天津市已经编修出版各类志书百十种,编纂完成市县区志书十几部。目前,全国和天津市的修志工作,已经进入了大面积丰收的金秋季节。 值此修志胜利在望的时节,志书的致用问题,是提到日程的时候了。当然,用志,不仅是在志书修成之后,应该把致用的意识和实践,贯穿在修志过程之中;志书编成以后,致用的问题只不过更加突出罢了。如何用好志书呢?我认为应当解决好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根据《广东省地方志书审查验收办法(试行)的通知》精神,县(市、区)志必须经过初审、复审和终审。县(区)志书通过市二级综合志书审查验收小组复审。扎实开展志书复审稿的修改工作,可以使县(区)志书终审稿达到质的飞跃。县(市、区)史志部门必须组织编辑人员对志书复审稿再次修改;然而,在修改志书复审稿时,不是复审人员提了哪些意见,就修改哪些地方那么简单,必须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通鉴辑览》注《牂牁郡志》:“故且兰侯邑,今平越府平越县为汉故且兰侯邑。”平越之名始于明洪武初,历五百七十余年至一九五三年改为福泉县。《贵州通志》、《贵州古代史》均说明故且兰即平越(福泉)。  相似文献   

13.
志书的篇目是志书的骨架,是纲,是志书的科学性、志书特色和志书质量的重要体现。第二轮志书虽是首轮志书的续修,但它仍是一部完整的断代志书,它所记载的内容仍然是地理、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人物等多方面的内容。当前,各地都在陆续开展第二轮修志工作,并有部分市、县已定稿。由于有首轮修志的经验,不容置疑,有不少市、县所拟篇目均有不少创新,并具有一定特色。本文试就续志篇目之创新作些粗浅的探讨。以求专家与同仁的赐教。  相似文献   

14.
春秋已有石邑考梁勇石邑,先秦著名城邑。对其地望笔者曾作过考证①,其址原在今河北省鹿泉市南35里南故邑村西北(当地讹称“窦王城”)。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徙石邑县治于万夏村(今石家庄市郊区振头村北)。以往志书、辞书、图集、论著几乎全都认定石邑初设于...  相似文献   

15.
刘益龄 《沧桑》2011,(5):119-120
《文水县志》(1986—2002)是山西省119个县(区)中较早出版的第二轮志书之一。因此,客观上就在全省具有一定的示范和引导意义,希望通过评介,给正在编修的志书提供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16.
河南夏邑县何时改为今名,说法有二,一谓始改于金。成书于明景泰七年官修地方总志《寰宇通志》卷八三夏邑县条载: 在州东百二十里。战国时下邑地,汉置县曰下邑。……金始改夏邑县。元及国朝皆因之。稍后,《明一统志》卷二七、嘉靖二十七年《夏邑县志》卷一《沿革》、雍正八年《河南通志》卷三及《读史方舆纪要》卷五○等均从其说。《河南通志》还载:“金始改县曰夏邑,以华夏更名。”二谓明洪武初始改今名。《明史·地理志》记夏邑县:“元曰下邑。洪武初更名”。清代官修地方总志《大清一统志》、乾隆十八年《归德府志》均从其说。《归德府志》的纂修者在夏邑县条下加按语:“今考下邑,始见《史记·高祖本纪》。……至更为名夏邑,乃自洪武年始。”所谓金始改今名,元、明因之,其说虽见于官修方志,但经不起查核。其一,《金史·地理志》不载改夏邑县今名事。金代该县为归德府所辖,志中载县名为下邑。其二,元代该县仍名下邑。见《元史·地理志》归德府条。元归德府教谕李希(?)  相似文献   

17.
《沧桑》1995,(6)
阳城为晋东南古邑,自汉初置县,具二千余年之悠久历史。傍山倚水,资源丰富。其志地方者,肇端于金之图经。明以来,修志殆十有三次,志业不可谓不盛。其最后一部志书,距今殆70余年。1980年,阳城新编县志,始有定议,设立机构,配备人员,正式投入编纂工作。历时十年,几经琢磨,于九十年代初,方告成书问世,其艰辛困难,自在意中。所幸诸层领导与在事诸君,戮力同心,使阳城新编志书之伟业,终底于成,此不可不为阳城贺。  相似文献   

18.
已故方志名家朱士嘉先生早在1984年曾提出编写新志要把好六关:政治关,体例关,资料关,文字关,技术关,科学性。①这一观点得到了广大方志同仁的普遍认可。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全国修志事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省、市、县三级志书已出版近3500部,还有相当一些志书正在抓紧定稿出版。不少志书达到了较高的水准,涌现了一批优秀志书,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在充分肯定本届志书的同时,也应当看到本届志书质量参差不齐,即便是一些得到较好评价的志书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不足,甚至错误。本着科学…  相似文献   

19.
李虎 《陕西史志》2002,(3):44-47
淳化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秦孝公时期置“云阳县”,为本境置县之始。秦汉时期,云阳为三辅名邑。魏晋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县名和辖区均有变化。直到宋太宗淳化四年(993)以年号赐名,淳化作为县名遂沿袭至今,其地域也相对稳定。明隆庆年间邑  相似文献   

20.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积累,全国地方志系统打造了数以百亿字计的地情资源,是国家极为重要的一笔文化财富。首轮修志任务全面完成,全国累计出版规划内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5800多部。截至2016年9月底,全国第二轮省、市、县三级志书规划5797部,累计出版2424部,其中省级志书537部、市级志书192部、县级志书1695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