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十余年间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国内多家考古单位在丹江口库区抢救性发掘并报道了一批旧石器时代考古材料。本文通过对这些材料的石制品属性进行分类统计和系统分析,发现从早更新世晚期较晚阶段至晚更新世晚期,该区域存在“砾石石器工业”“石片石器为主、砾石石器为辅工业”“砾石石器为主、石片石器为辅工业”和“石片石器工业”四类遗存,并在一定程度上指示了人群的迁徙与文化的交流。通过对该区域旧石器文化的分析和比较,对了解南方旧石器文化的发展演变、探讨南北方旧石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近年来广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南方省区发现的旧石器材料,提出并论证早在旧石器时期,我国南方已存在着一个不同于北方文化体系的砾石石器/砍器文化区.这就从文化的起源点上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南方文化的源远流长.中国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如果从法国神父桑志华在甘肃发现3件石核和石片算起,已经有了60多年的历史.随着遍布全国各地的旧石器遗址和地点的发现,对我国旧石器时代文化面貌的研究也逐步深入.过去一般认为,我国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属于石片石器文化传统.然而近年来在南方发现的一批旧石器地点,却表现出一种与以往大多数旧石器文化,主要是北方的旧石器文化不同的面貌.这就是以用砾石制作的砍器为代表的文化.本文称之为“砍器传统”.  相似文献   

3.
美国考古学家唐·克雷布特利是与法国旧石器考古学家弗朗索瓦·博尔德齐名的石器技术和实验考古学巨擘,是他们两位将打制石器实验带入了受人尊敬的科学殿堂。在本文中,克雷布特利回顾了石器技术和实验考古在欧美旧石器学界被广泛重视和推广的过程及对打制石器研究的重要意义。对于他文中提到的1964年莱塞济会议,博尔德也有如下评论:"这次会议最明显的一个现象是,在克雷布特利、蒂克西亚和我之间很容易交流的信息,很难传递给那些手里从未握过石锤和鹿角的考古学家。我觉得,石器打制实验一定要成为每一个对史前史感兴趣的考古学家所必须受训的一部分"。在我国目前的旧石器研究论文中,我们仍见到大量诸如正向、反向、错向加工,以及素台面、零台面、脊台面和各种器物的分类和描述。虽然这是我国学者对石制品观察的经验总结,但是在读了这篇文章后可以意识到,如果不了解石器打制技术和人类行为方式,这样以特征描述为取向的研究方式并不能增进我们对石制品和人类行为和文化发展的了解。更有甚者,我们常见一些旧石器新手在报告中为其在旧石器时代早中期组合中鉴定出所谓的雕刻器、端刮器和尖状器等晚期类型而欣喜不已。正如本文所言,如果不了解石器技术的片疤形成原因,对一些零星孤证的鉴别很容易出错,可能将石片破碎过程中偶尔形成的假象误断为史前人类刻意所为。因此,虽然中国旧石器考古学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应该在石器技术上急起直追,将熟悉和掌握打制和剥片技能作为分析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石器研究已经成为史前考古中相当专门的领域,西方学术界许多最具影响的入门指南一直未能在中国得到重视。近年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者中常有一些有关石器研究基本概念的争论,一方面显示出学界对于石器研究规范化的热情,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旧石器研究在基础方法论方面还亟待加强。王幼平著《石器研究:旧石器时代考古方泫初探》是由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系统介绍石器研究基本方法的著作,在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石器研究已经成为史前考古巾相当专门的领域,西方学术界许多最具影响的入门指南一直未能在中国得到重视。近年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者中常有一些有关石器研究基本概念的争论,一方面显示出学界对于石器研究规范化的热情,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旧石器研究在基础方法论方面还亟待加强。王幼平著《石器研究:旧石器时代考古方法初探》是由中国学者撰写的第一部系统介绍石器研究基本方法的著作,在中国旧石器考古学研究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董哲  战世佳 《东南文化》2023,(3):100-107
20世纪90年代,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地处沿江地区的池州、铜陵、枞阳、庐江、潜山和怀宁等地发现、发掘10余处旧石器地点,获得一批石制品,文化面貌主体属中国南方砾石工业。为了厘清沿江地区旧石器的分布范围与埋藏规律,2020年10—11月和2021年3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上述区域开展旧石器考古调查,新发现20处地点,获得476件标本。石制品原料以脉石英为主,大部分埋藏于南方第四纪红色风化壳中,与周边地区既往测年结果对比后,推断这些地点的年代可能为晚更新世。石核剥片与石器加工均使用硬锤直接锤击。沿江地区新发现的石制品,整体上属于简单的石核—石片技术体系,既往归纳的“小石器文化”更有可能是受原料尺寸的制约所致。  相似文献   

7.
有人认为,贵州在远古时期是渺无人烟的荒野之地。但是,考古发掘证明,贵州是最古人类的分布区,从旧石器早期起,也就是从猿人阶段开始,贵州地区就有人类活动,而这些活动在贵州地区的早期猿人,很可能就是贵州少数民族的祖先。一、处于原始人阶段的早期旧石器文化贵州早期的旧石器文化,可以从黔西的“观音洞文化”说起,1964年,在贵州黔西县沙井地区发现的与北京猿人同时期的观音洞文化遗址,是长江以南最早、材料最丰富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观音洞猿人用隧石或硅质灰炭及火成岩等作原料,制造比较粗糙的石器,在出土约四仟余件石器…  相似文献   

8.
向金辉 《南方文物》2014,(2):101-109
磨制石器的起源是学界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试图探讨中国早期磨制石器的主要种类、发展阶段及南北差异的原因,以期揭示磨制石器起源的内在机制。磨制石器的起源与生业经济紧密相关,中国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阶段对于植物资源的利用促使了中国磨制石器的起源。由于中国南北环境的差异,对于植物资源的利用种类和利用方式有所区别,因此导致中国南北磨制石器种类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贾兰坡先生提出华北地区旧石器存在分别以大型石器与小型石器为特征的两大文化传统.本文通过对华北地区主要的旧石器遗址和地点文化特征的总结分析,发现石料的分布和两大文化传统的分布是完全重合的.所以,这种大小石器的分布区域不是文化因素的结果,而是自然资源(石料)分布差异的结果.所谓华北旧石器两大文化传统,是在受到原料制约的情况下自然产生的文化面貌.  相似文献   

10.
<正>一、前言东亚和东南亚在古人类学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里是世界上最先发现直立人化石的地方,许多重要的人类化石也发现于这个地区。旧石器文化地点众多,分布广泛,材料非常丰富,涵盖了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各个时段,是研究亚洲乃至世界史前文化的珍贵资料。东亚、东南亚早期旧石器文化可以分为石片石器工业和石核石器(砾石石器)工业两个系统。石片石器工业主要分布于中国北方,砾石石器工业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