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书·王莽传>记载了王莽征高句丽兵伐胡而引发了新莽军队与高句丽之间的冲突.高句丽兵杀死辽西大尹田谭,严尤诱杀高句丽侯驺.学界对此段史料的理解不同.最新看法认为"高句丽侯驺"即是高句丽王邹牟--朱蒙.本文对此持否定态度,并根据中外历史文献记载和好太王碑文列出6条理由,证明严尤所杀"高句丽侯驺"不是高句丽王,更不是邹牟、朱蒙.同时,以好太王碑文等考古资料与正史<高句丽传>史料证明<三国史记>所载高句丽王系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2.
吉林人民出版社 2 0 0 2年 1 2月出版了耿铁华教授撰著的《中国高句丽史》 ,这是继李殿福、孙玉良《高句丽简史》 ,刘子敏《高句丽历史研究》 ,马大正等《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丛论》之后我国学者撰著的又一部有关高句丽历史研究的重要著作。对于高句丽历史研究 ,我是一个后来者 ,尽管也是《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丛论》和《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续论》的作者之一 ,并也撰写了数篇有关高句丽历史的研究论文 ,但自认为对高句丽历史的了解还是属于皮毛。耿铁华先生则是我仰慕已久的大家 ,他撰著的《好太王碑新考》以及参与主编的《高句丽史籍汇要》、…  相似文献   

3.
汉后期间曾以习武善战而称雄于鸭绿江两岸之广大地区的高句丽民族,在骑战和骑射方面同样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特征。这在高句丽长期外攻内守的战争过程和平时盛行的狩猎活动中都充分地表现出来。据《魏书》等文献记载,高句丽的创始者之所以取名“朱蒙”,就是因为他善射,而且朱蒙还擅长于认马优劣。在位近百年之久的高句丽六代王太祖王宫于建光元年(121年)秋,曾“率马韩、(扌岁)貊数千骑围玄菟”,可见其骑兵规模相当可观。而它的后世位宫“生亦  相似文献   

4.
《三国史记》中反映的高句丽始祖神话和建国神话在《山海经》、《史记》、《论衡》、《淮南子》等汉地文献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可以说,高句丽始祖神话和建国神话是在其国家壮大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亦是在汲取了大量汉地史籍中的华夏文化的基础上演绎加工的结果。高句丽王室通过这样的祖先神化过程,为其统治的合理性寻找依据,巩固和扩大其统治能力,强化君权神授的思想意识。这种借用华夏神话因素的做法,侧面反映了其与中原汉地的交流和文化源流。  相似文献   

5.
王绵厚先生的《高句丽古城研究》(下简称《研究》)由文物出版社于 2 0 0 2年底出版了 ,这是高句丽学界一件大事。该书以古城考古学为研究基础 ,整合历史文献学、民族学、历史地理学、民族文化史等多学科 ,既着眼于高句丽古城考古学的研究 ,又在古城史的研究基础上深入涉及高句丽史、高句丽政权史、国家发展史以及高句丽历史文化与中原汉文化、周边民族文化的关系史。该书从更深层面触及了高句丽民族政权的归属问题 ,把高句丽的历史文化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与历史深度。《高句丽古城研究》共设十二章 ,其中第一章为绪论 ,第十二章是余…  相似文献   

6.
朱蒙之死新探——兼说高句丽迁都“国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通过对史籍“王莽朝记事”的辨析,认定中国史书关于高句丽国王“驺”的记载实即朱蒙,从而证明《三国史记》关于朱蒙之死时间的记载是不可靠的。朱蒙应死于王莽在位之时,在此之前,琉璃王仅是“摄政”而已。至于迁都问题,学界亦多有误解。琉璃王是将首都迁到了霸王朝山城,而后由大武神王将首都从霸王朝山城迁到了国内城(今集安市)。  相似文献   

7.
《魏志·高句丽传》与《魏略·高句丽传》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寿《魏志.高句丽传》是研究高句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魏志.高句丽传》与《魏略.高句丽传》关系密切。本文通过《魏志.高句丽传》与张鹏一辑本《魏略.高句丽传》、《翰苑》本《魏略.高句丽传》史料异同的比较研究,系统地探讨了《魏志.高句丽传》的史料来源与编撰体例特点。  相似文献   

8.
继2001年《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丛论》(下简称《丛论》)问世之后,马大正等先生又推出了《古代中国高句丽历史续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10月版,下简称《续论》)。读后颇感欣喜,觉得这部合著不仅在学术成就方面新,同时在诸多方面的认识高,使高句丽历史研究又深化了一步。  相似文献   

9.
关于“天孙”的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学者朴时亨在《为了渤海史的研究》一文中,以日本文献所记的渤海文王大钦茂致日本王的国书中曾“自称”过“天孙”为由,并同传说中高句丽始祖朱蒙之父是“天帝之子”相联系,认为渤海王室是对高句丽王室血统的直接继承。对此,笔者不敢苟同,提出下述看法与朴氏商榷。首先,“天子”并非高句丽王之专有称号。据《辞源》所记:“古以君权为神授,谓君主秉承天意治理人民,故称天子。”《诗·大雅》常武篇也有“徐方既同,天子之功”的记  相似文献   

10.
杨军 《史学集刊》2002,(1):71-76
朱蒙所部南下之初,受夫余人影响,将旧有的部族组织转变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组织,具有很强的军事移民性质。在此基础上,形成五部制与城邑制并形发展的高句丽特有的地方统治结构.因受中原影响,高句丽晚期实行的是与郡县制类似的地方统治结构.  相似文献   

11.
史学精粹     
<正>郑春颖:《后汉书·高句骊传史源学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年第1期)《三国志·高句丽传》是《后汉书·高句骊传》史料来源之一。《后汉书》帝王本纪、诸生列传中与高句丽相关的记载是对前代史料的"照录",《后汉书·高句骊传》渗透了范哗个人对于高句丽历史的理解,且这种理解明显受到《三国志·高句丽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谈金富轼对王莽朝记事的篡改——兼与耿铁华先生商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汉书·王莽传》关于高句丽的一段记事,是研究高句丽早期、尤其高句丽同中原皇朝关系的历史弥足珍贵的可靠文献资料,《后汉书》及《三国志》也转录了这一记载.但是,金富轼撰写的《三国史记》,采用了彼时流传下来的极为不可靠的高句丽资料,并用"削足适履"的方法严重篡改了中国文献中关于王莽朝记事的正确记载,使本来清晰的历史变得模糊起来.但耿铁华先生近来发表文章对金富轼的"改写"倍加肯定,并罗列了一些不成理由的理由,借以否定中国史书中关于王莽朝记事的内容,因此本文顺便对耿先生的见解提出商榷意见.  相似文献   

13.
1990年9月,李殿福、孙玉良两位先生合著的《高句丽简史》在汉城出版,出版者为三省出版社,文本系朝文。《高句丽简史》共分10个专题:高句丽的兴起、扩张、统治、同中原的关系、疆域、都城、经济、外交、灭亡和文化。正文近30万字,并附《新中国高句丽考古文献目录》及《高句丽史事编年》。我们之所以把该书的问世称之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新成果,道理有二:(一)在该书精美的封面上以朝文印着:“致力于高句丽史研究的二名中国史学者所著的高句丽全史!反映最迈中国史学界的研究成果。但这是一部从与我们根本不同的立场上研究的高句丽史,我们应从什么角度来批判和接受它?”(二)该书实际是两种文本的合刊本,朝文正文后影印附录了原作者《高句丽简史》的全部原稿,且无编辑加工的痕迹。于是使该书字数一下增至50万。此种合刊形式在中外  相似文献   

14.
高句丽的文化归属问题是高句丽历史文化学的薄弱环节.从高句丽壁画墓四神图像的文化考察入手,深入揭示其四神图像的文化渊源于中华古老的天文学与神话学,其壁画属于中国古老神话的综合体,四神图像的文化功能在于护送亡者升天.在西汉壁画墓与高句丽壁画墓的比较中揭示出二者属于一个共同的历史文化体系,对高句丽的中华文化归属问题作出明确的判断.  相似文献   

15.
1981年,杨通方同志发表了《高句丽不存在山上王延优其人》的文章,此文根据好太王(亦云广开土王)碑文、《三国志·魏志》中的有关记载,提出了“《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多误载了两世国王。……山上王延优是误载中的二国王之一”,在高句丽历史上“不存在山上王延优其人”等看法。拜读之后,受益非浅。但笔者认为,杨通方同志的观点缺乏科学根据。不能使人信服。 笔者为进一步搞清高句丽王朝世系,搞清高句丽是否有过山上王(这对学习和研究整个高句丽史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以下看法。与杨通方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6.
高句丽与夫余是我国东北古代少数民族,在东北这块富饶的土地上曾留下了他们辉煌灿烂的文化。而高句丽与夫余建国神话的研究一直为国内外学界的热点问题。本文拟通过在高句丽与夫余建国神话叙述与对比的基础上,阐述其建国神话包含的史料线索及对当今我国东北史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培新 《史学集刊》2017,(1):96-104
学界一般认为,汉武帝开设朝鲜四郡时,在玄菟郡内高句丽族聚居地区设高句丽县,西汉末高句丽建立政权,仍然使用这一名称。"高句丽"一名存在由族称到县名、国名的变化。然而,最早出现高句丽一名的《汉书》,是在《王莽传》中记录高句丽史事的,此时高句丽已经建国。梳理《汉书》、《三国志》、《后汉书》等记载高句丽史事的早期文献,结合近年考古成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初步认识:玄菟郡初设与高句丽无关;玄菟徙郡是为高句丽所侵;《汉书》地理志所载玄菟郡三县不在高句丽地区;"高句丽"最初为国名;"高句丽"作为族称是由高句丽国这一政治体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18.
学界一般认为,汉武帝开设朝鲜四郡时,在玄菟郡内高句丽族聚居地区设高句丽县,西汉末高句丽建立政权,仍然使用这一名称。"高句丽"一名存在由族称到县名、国名的变化。然而,最早出现高句丽一名的《汉书》,是在《王莽传》中记录高句丽史事的,此时高句丽已经建国。梳理《汉书》、《三国志》、《后汉书》等记载高句丽史事的早期文献,结合近年考古成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初步认识:玄菟郡初设与高句丽无关;玄菟徙郡是为高句丽所侵;《汉书》地理志所载玄菟郡三县不在高句丽地区;"高句丽"最初为国名;"高句丽"作为族称是由高句丽国这一政治体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19.
高句丽先都考任传兴我国幅员广大,民族众多。早在西汉末期,现在辽宁省东部的浑江中下游就劳动生息一个我国古老部族──高句丽。这个部族始祖朱蒙于公元前37年(汉元帝建昭二年)称王建都,号日高句丽(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高句丽王朝历经705年,28...  相似文献   

20.
《高丽记》揭示高句丽末期高句丽中央官位等级制度时,缺漏了从一品和从四品这两个官位等级,实际上它们存在于高句丽末期高句丽中央官位等级制度中,从一品相当于在高句丽中后期没有政治实权的古雏加、大加;从四品相当于位头大兄,被署置于地方官职中。经过这一研究,高句丽末期高句丽中央官位等级制度得以复原与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