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回顾了张忠培先生于1987-1989年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期间在管理上的变革。自入院任职之初,张先生即将宫廷历史、宫殿建筑、古代艺术作为构成故宫博物院特色的三项重要内容,明确了博物院的发展方向。在具体举措方面,张先生恪尽典守之职,始终视保护古建筑和文物的安全为博物院的生命,为此着力解决破坏性开放,重新确定保护范围,积极交涉存留南京文物。为谋划长远发展,他尤其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完善学术建设,编制中长期发展规划,为故宫博物院的全局性发展制定了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2.
故宫博物院前院长马衡教授(1881——1955年)毕生致力于我国金石学的研究,且数十年一直从事历史文物的搜集、整理、保管、研究、展览,以及文物图录的刊印等事业,为我国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九六五年我整理了马先生的文集——《凡将斋金石丛稿》 (1977年由中华书局出版),郭沫若同志在《序》文中说:“马衡先生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前驱。他继承了清代乾嘉学派的朴学传统,而又锐意采用科学的方法,使中国金  相似文献   

3.
2003年,郑欣淼上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伊始即重新思考了博物院的定位,他认为,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极少数同时兼具艺术、建筑、历史和宫廷文化等特色且符合国际公认的"原址保护"、"原状陈列"基本原则的博物院和文化遗产。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上,郑欣淼先生以其严谨和执着典守故宫十载,创立了"故宫学"理论,完成了十年古建修缮和七年文物清理两项重大工程,奠定了新世纪故宫博物院发展的坚实基础,建立了国际博物馆之间战略性和模式化的合作关系,打开了两岸故宫之间制度化和常态化的交往格局,开创了故宫博物院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故宫博物院珍藏有数以万计“国宝”级的文物,为了妥善保护这些文物,身为院长的马衡为此费尽了心血,他毕生以保护租国历史文物为己任。《故宫国宝的守护者——马衡》讲述了这位学者视文物为生命的一颗拳拳爱国之心。  相似文献   

5.
罗扬 《收藏家》2006,(4):25-30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房四宝中,有20件(套)文房四宝精品曾经在1991年举办的《故宫博物院50年入藏文物精品大展》中参展,其中有笔4件,墨6件(套),纸2件、砚8件。如果按年代排列,唐代文物1件,为国家一级文物;明代文物6件,清代文物13件(套),都是国家二级文物。这20件(套)文房四宝精品分别是顾铁符先生捐献的唐代端石风字砚、故宫博物院收购的明代漆堆黑云纹笔、尹润生先生捐献的明代八吉祥墨、张子高先生捐献的明代方于鲁款文彩双鸳鸯图墨、故宫博物院收购的明代端石正德六年款石几砚,故宫博物院收购的明代端石雕牛望月砚,中央文化部文物局拨…  相似文献   

6.
李自华  王蕾 《百年潮》2010,(1):72-76
马衡(1881—1955),字叔平,号凡将斋主人,浙江鄞县人,是杰出的金石学家和中国考古学的先驱。他于1925年担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馆馆长,1934年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直至1952年离职。  相似文献   

7.
马衡(1881年6月20日-1955年3月26日)是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先驱之一,郭沫若称其继承了清代乾嘉学派的朴学传统,而又锐意采用科学的方法,使中国金石博古之学趋于近代化。清季以来,大量文物出土,如甲骨、简牍、封泥、瓦当、写经、图籍等,先生总结这些成果,于1923年写成《金石学概论》,对金石学的涵义、对象、范围和方法等作了系统化论述,使古器物学成为一种科学。马衡先生在1933至1952年任故宫博物院院长。他毕生致力于古器物的研究,尤长于金石碑刻的考鉴,有《金石学概论》、《凡将斋金石丛稿》等论著。他去世后,其家属遵嘱将家藏金石拓本9000余件悉数捐给故宫博物院,其中有清代与民国年间出土和访得的碑版、墓志、造像记、题名、刻经诸项,有的拓本上还留下了他撰写的题识。现抄录数篇发表,以纪念这位杰出的金石学家和中国考古学先驱诞辰120周年。  相似文献   

8.
郑欣淼先生于2002年10月受任文化部副部长兼故宫博物院院长,在此后的十年中,全面主持故宫博物院各项事务。他以其严谨和执着典守故宫十载,完成了十年古建修缮和七年文物清理两项重大工程,奠定了新世纪故宫博物院发展的坚实基础。他还建立了国际博物馆之间战略性和模式化的合作关系,打开了两岸故宫之间交往的格局,开创了故宫博物院发展的新局面。本文对郑欣淼先生在故宫博物院十年的工作做了细致的梳理和记述,这为后继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正>同志们朋友们:今年是吴仲超先生诞辰110周年。首先,我谨代表院党委,向为故宫博物院事业披荆斩棘呕心沥血鞠躬尽瘁三十年的吴仲超先生致以崇高的敬意吴仲超先生是一位久经考验的革命家。他自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就投身于中国革命事业,在土地改革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做出了艰苦卓绝的贡献。吴仲超先生又是一位热爱文物  相似文献   

10.
秦明 《收藏家》2014,(12):3-11
<正>朱翼先生讳文钧(1882~1937年),字幼平,浙江萧山人(今属杭州)。生于清光绪八年壬午(1882年)正月十三日,卒于民国二十六年丁丑(1937年)五月十九日。笃嗜金石,博学精鉴,有力收罗,于是一时之石墨善本,咸归插架。在故宫博物院成立之初,先生即被聘为特约专门委员,负责文物审查、鉴定之任。生前曾与故宫博物院马衡院长有约,将其所藏全部碑帖归诸国家博物院中,冀  相似文献   

11.
陆建松 《东南文化》2018,(6):117-122
"让文物活起来"是新时代我国文物工作的重大历史使命。"让文物活起来"的关键是要讲好文物的故事。要讲好文物的故事,必须构建完整、有效的文物故事传播体系:第一要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做到见物、见人、见精神,这是基础和前提;第二要做好文物历史文化故事的策划编剧,"内容为王";第三要开拓平台,不断创新文物故事传播的方式。只有这样,文物才能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12.
文物的分析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金萍 《东南文化》2000,(3):123-126
对文物的材质和构造进行分析与检测,不仅对考古研究意义重大,而且也能为文物的保存、保护、鉴定等提供科学的依据。本文主要介绍了日本在文物保护与检测方面常用的一些技术方法。这些技术在文物领域日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更好地进行文物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境外无人继承文物面临流失的风险。国外法律一般规定境内无人继承的遗产归国家所有,对此,我国缺少明确的政策法规,赋予特定的主体追回境外无人继承文物的资格。此外,我国法院在受理此类案件时,会遇到管辖权、冲突规范和实体法律规定不完善等问题,难以作出有利于我国文物保护的判决。控制我国境外无人继承文物的流失风险,要求我国从原则、规则和程序等方面进行规制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发挥采集的千手观音造像海量数据在保护工程及后续研究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对这些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查询及展示。本研究基于Open GL设计并实现了大足石刻千手观音造像的文物三维展示系统。该系统通过多分辨率模型构建、三维模型数据简化及轨迹球旋转等关键技术的应用,实现了主要针对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所需的三维数据、工程图件、虚拟修复模型及相关资料等多源海量数据的显示浏览、交互量测及检索查询等功能。该系统不仅满足了文物保护修复工程的需求,而且为研究人员及游客详细了解文物现状提供了可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黄湛  汪灵 《南方文物》2009,(1):114-118
介绍和总结了中国漆器文物的特点以及漆器文物在中国历史研究中的重要作用,阐明了对漆器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并进一步介绍了目前中国漆器文物的研究保护工作进展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出土漆器文物是由漆膜和漆胎两个部分组成,由于其组成和结构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尽管前人对其保护进行了多种尝试,但迄今未能找到理想的解决办法。根据复合材料的原理,采用新材料技术和方法.保持出土漆器文物漆膜和漆胎完整性和匹配性,将是出土漆器文物保护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论文物保护科学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物保护科学是一门理科交叉的技术科学,其基本内容包括物保存环境研究、物材料性质研究和物修复技术研究。中重点论述了物保护科学的研究方法,即在进行物保护时首先对物保存环境和物材料性质进行研究,了解物发生“病变”的原因与过程,才可能做到“对症下药”,产生正确、合理、有效的保护方法。对环境研究在物保护中的重要性以及物保存环境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讨论。同时也对环境、材料、修复技术三的关系以及物保护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讲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西藏博物馆馆藏文物丰富、特色浓郁,但由于历史条件等原因,文物虫害一直存在并产生危害。为制定虫害治理方案,本工作从害虫检测入手,对西藏博物馆的害虫进行检测分析,阐述了文物保护工作中虫害预防治理的重要性,并就虫害的危害特性、种群特性以及预防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论述。根据西藏博物馆的现状,分别针对库存文物和展览文物的环境特点和虫害情况制定虫害治理方案,并选择虫害较严重的库、馆进行了实验性治理,对库存文物及环境在所有文物原地不动的前提下进行了整体熏蒸防治,对展馆环境及展存文物进行了整体的消杀防治,均取得了预期的满意效果。通过实验治理的操作过程和效果体验,认识到化学防治的安全、快捷、高效、简便和实用,同时结合多年的文保工作经验,提出了对馆藏文物保护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文物保护修复在借鉴西方完整的科学体系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独特的传统文化特色,探索并建立了相关的理念与方法。我国的文物保护修复理念应以保护并体现文物完整的价值为最高准则,遵循不改变文物内含的一切原始信息的"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有利于文物长久保存的"最小干预原则"和有利于文物价值完整体现的"可识别原则",综合运用传统修复保护技术与现代科技成果,以全面揭示文物的价值内涵,有效保护文物的原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文物对旅游业的贡献在于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综合效益。因此,政府应考虑旅游中各方利益的合理分配,尤其应重视文物保护,以促进文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有机-无机杂化物在铁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用的铁质文物表面保护材料性能尚需完善,其与材料科学发展的关系甚密。有机-无机杂化物是材料学领域的新兴产物,它能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性能融为一体或赋予其新的性能。本工作根据溶胶-凝胶法的基本原理制备出一种有机广无机杂化物MT,经过盐雾加速腐蚀测试、电化学测试等大量模拟、对比实验,证明该文物保护剂能够有效减缓铁质文物的腐蚀,并解释了其封护保护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