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畅 《文史春秋》2011,(12):23-28
说及园林,必定要说及苏州园林;说到苏州园林,则必定要说到陈从周。这个被日本人称为“中国园林第一人”、被美国人誉为“中国园林之父”的园林大家,他将自己整个身心都奉献给了他毕生钟爱的园林事业。  相似文献   

2.
扬州市物管理办官员近日大胆进言,“江南古典园林”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大的派系,与北京皇家园林相呼应,而现在世界遗产项目只有“苏州古典园林”,因此应该考虑“苏州古典园林”改名“江南古典园林”,让更多的江南园林进入世界遗产行列,其中包括扬州、杭州、无锡、常州等。  相似文献   

3.
张卫东 《风景名胜》2021,(7):0249-0249,0251
园林养护是园林工程的重要工作,也是提升园林绿化成效的关键。但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园林绿化工程还存在着“重建设轻养护”的现象,所以必须要提升对园林养护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开展园林养护工作。鉴于此,本文先是阐述了基本的园林养护要点,又分析了园林施工与园林养护之间的相关性,最后详细研究了如何实现园林养护管理长效化,仅供相关人员进行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园林的审美理想 审美理想是人类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具有历史必然性与民族性,同时又不乏个体的特殊性。与山水园林为伍者,有不与众谋、全生养性之“道隐”,也有沽名钓誉的“终南之隐”,更多的官僚衙署及皇家园林其实质或许并称不上“隐”,但同为山水林泉之乐。究其根本,“儒隐”也好,“道隐”也罢,所共通的审美理想在于“天人合一”,它是创造园林艺术、园林美的内在依据。  相似文献   

5.
康佳 《风景名胜》2021,(2):0003-0003
文学和艺术的介入,使得人类对自然的欣赏变得更为丰富。艺术以“如画”或者“picturesque”的类比进入自然,指导对自然美的欣赏,“园林如画”也成为这一时期园林鉴赏和创作的一大追求。“picturesque”与“如画”对译,虽源于中西都认同“风景如画”的审美理念,但中西园林却有着不同的“如画”之美,这一点在西方学者对中国园林的审美评论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6.
建筑大师童窿曾道:“中国园林是一处真实的梦幻佳境,一个小的假想世界。”对于中国园林来说,实际的需要倒在其次,托物言志才是重点。因此园林最能反映造园者和园主人的“个性”。江南的文人、北方的官宦、岭南的商人……在这个舞台上,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共同撑起了长达数千年的“园林大戏”。  相似文献   

7.
邱倩 《风景名胜》2021,(2):0370-0371
小野健吉所著《日本庭园空间美的历史》中,“眺望”一词多次出现,引起思考。研究认为,与中国园林的居游不同,日本园林讲究“眺望”、神往与深思,分别从宗教、日本园林造园材料、手法、经典造园著作《作庭记》、观赏方式中论证“眺望”之习。这一偏好来源于日本岛国所处地理环境所带来的大海情结——从神话、小说、谚语、画作可以彰显,也正是地理环境差异使得日本园林区别于中国园林的居游山水。  相似文献   

8.
沈阳要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许多近年没有到过沈阳的人对此感到诧异。提起园林、园艺,人们首先想到的一般是江南,地处北方、曾经“傻大黑粗”的沈阳怎么会与园艺博览会而且是“世界”的联系在一起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明代中晚期城市园林的大量建造推动了明代绘画中以园林为表现题材的作品日益增加,成为明代绘画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明代园林画并不是简单的“清风朗月”、“小桥流水”的园林山水景观的再现,而是文人画家市隐心态的流露。  相似文献   

10.
山水画所独有的卧游与畅神的绘画法应用于传统园林中形成了“游”的空间,将这种空间形式与我国传统的戏剧空间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戏剧、园林、山水画在空间结构上有诸多相似点,即动静结合。在动与静互相映衬之下,园林将会呈现出与山水画一样的时间关系,而在园林廊道的曲折和景物的设置下,“游”的时间控制得以实现,因此形成了独特的园林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1.
苏州园林甲江南,自古以来闻名遐迩,历代修建了200多座古典园林,至今遗留下来的尚有69处,庭园28处,数量之多、园艺之精,堪为世界罕见。苏州园林是全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最近又被评为“全国旅游四十佳”之一,吸引了无数海内外游人。 苏州园林博物馆应运而生,于1992年9月26日开馆并对外开放,博物馆占地2000余平方米,位于苏州著名园林拙政园附近,分“园原”、“园史”、“园趣”、“园冶”四个厅,展示了苏州园林在2000多年悠悠岁月中的历程,容纳了几十座古典园林的旖旎风光。该馆重点介绍苏州园林,涉及江南一带,以历史为主线,反映中国园林  相似文献   

12.
罗布林卡,藏语译为“宝贝园林”。据《拉萨文物志》载:“罗布林卡始建于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时期,之后每世达赖喇嘛在此基础上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扩建,逐渐形成了占地约36万平方米的藏式园林。”罗布林卡分为宫区、宫前区、林区三部分,园林殿堂、亭榭林立,湖水、林木、雪山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藏式园林特点,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综合艺术对古典园林影响浅析——成都与扬州园林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与扬州在历史上有数次城市发展的高峰期,经济、化发达,地理条件优越,加之多年来,双方在各自所在的地区一直是政治、经济和化的中心城市,唐宋时有“扬一益二”的称谓,因此园林发展所需要的各项条件有了很好的保障,同时也使园林化的发展在整个历史过程中保持了相对的连续性。成都与扬州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景观特色各有千秋,在我国古典园林中有着相当高的评价。扬州在其园林发展的顶峰时有“杭州以沏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林胜,三鼎峙,不可轩轾”之谓。而成都园林虽然在明清时期的发展程度不及扬州,但是在其园林发展过程中仍然是中国园林重要的一个分支。园林学刘天华认为:我国园林按地区分类,有所谓江南园林、岭南园林、北方园林和蜀中园林的称谓,成都园林则是蜀中园林最典型的代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华夏地理》2014,(1):32-36
皇家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类型的园林。传说中,黄帝曾在昆仑山修建类似巴比伦空中花园的悬圃。而在历史上,商周帝王、诸侯和上层责族开始修建畜养供狩猎禽兽的“囿”和为了游赏的“台”。这些囿、台正是皇家园林的前奏和雏形。  相似文献   

15.
公园古今事     
雷颐 《炎黄春秋》2008,(4):65-68
举世皆知,中国园林可谓历史悠久美不胜收,但不是官家园林就是私家花园,从无“公园”;奇禽异兽向囿皇家林苑或私人庭院,从无公共“动物园”。现在我们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公园”、“动物园”,是百年前在近代西学东渐影响下才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的。  相似文献   

16.
王道 《名人传记》2020,(1):28-33
他精通医学,行医济世大半生,曾有“汪一帖”之名;长于书画,教授弟子,曾为陆小曼书画老师;又精篆刻、古琴,有经典之作留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他承担起修复古典园林的大任。他把中国画中的造景手法用于园林的修复,坚持“修旧如旧“修园如画”,留园、怡园、网师园、沧浪亭、虎丘、天平山、西园、寒山寺等多处著名园林、景点都是他的手笔。后来,留园、网师园、沧浪亭等九处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进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7.
走近计成     
明末造园大师计成,字无否,松陵(吴江)人。他以述《园冶》,主持建造常州吴玄的“环堵宫”、仪征汪士衡的“悟园”、扬州郑元勋的“影园”等经典园林而称于世,被当今国内外尊为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宗师。  相似文献   

18.
李辉 《风景名胜》2021,(2):0085-0086
中国古代的园林营造一直让世界叹为观止,以苏州、杭州等江南一带的园林为首的园林景观,更是受到人们的瞩目,其中的造景手法更是被大部分学者和建筑师所探究和学习。本文主要通过研究中式景观营造手法之一的“框景”,来解析中式园林的造景规律。先通过浅谈中式园林的营造手法主要有哪些,再引出其中之一的“框景”又是一种怎样的造景形式,最后分析“框景”中的一些典型案例做深度的剖析和读解。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西南巨儒”郑珍深受古典美学观影响,在家居园林“望山堂”建造中寄托自己的审美理想,并以美妙的文笔与诗歌描绘和吟咏园林中的诸多景观,使园林的意境与诗文的意境相互融汇,营造出如诗如画的怡然境界,给人以品味不尽的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20.
崔欣 《丝绸之路》2012,(2):39-40
中国园林历史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追求自然、人工之间的和谐以及含蓄、通幽的意境。黄河风情线作为兰州市政府精心营造的大型开放园林,在建筑风格上秉承了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