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满族与通州     
瀛生 《北京文史》2001,(2):30-33
通州是运河的北端,谈运河,必须谈通州;谈通州,也得谈运河。因此,谈满族与运河,也就是谈满族与通州。运河的北端点是通州,但此河还有一段延伸河体,最顶点应说是朝阳门外。这一段延伸河虽比主河较狭较浅,但数百年来始终畅通无阻。老北京人皆知游二闸,皆知郎家园的枣等等,均与运河这段延伸河体有  相似文献   

2.
正我的左岸,我的运河。左岸慢时光,运河新变化,是杭州的,也是中国的。1.左岸,其实在河的东边。河叫运河,运河不宽,却很长,1794千米,自北京通州开始,一直到杭州拱宸桥,我就住在桥边上。左岸的运河边上,有一个晚上会亮的标记塔,法国人设计的,1786KM,每天晚上,我都能从餐厅的窗外望得见它的亮光,光一闪一闪,船上的马达声沉重地传来,我知道,它依然是杭州的交通主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通州是大运河北端的漕运枢纽,漕运物资悉经通州码头转运至北京。由于通州一带土质松软,水道迁徙频繁,对漕运码头影响巨大。在自然水道自身变化和人力整治的叠加作用下,通州运河水系格局屡有变迁,位于通州附近的运河码头分布和功能也随着水系格局改变而迁移和调整。本文从分析明清时期通州运河水系格局变迁入手,梳理通州码头兴衰起伏和迁移分布过程,以阐述河道变迁与通州漕运码头之间的依存关系。通州码头变迁实际上是人与自然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明清北京通州古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州是明清时期运河北端漕运枢纽城市。随着漕运的发展,通州城池自明初以来也日益扩展和完善。本文利用文献档案、古地图、实地考察和访谈等多种研究方法研究了通州城垣、护城河以及城内街巷分布和功能区布局,并重点论述了通州城的主要职能。明清通州城的发展演变与漕运有着密切的关系,古城城垣扩展受到仓储职能的较大影响,城池巧妙地利用运河水系集城防与漕运于一体,城市职能随着漕运发展而日渐扩充和完善。明清通州古城集中反映了北京地区的运河文化,是重要的运河文化遗产地,应加以深入研究并实施保护。  相似文献   

5.
贞女祠的正式名称是孟姜女庙,据有关文献记载,历史上我国建有贞女祠的地方就有十余处。如陕西铜川、河南杞县、山东长清、河北安肃(今徐水)、湖南澧县等地都曾经建有贞女祠,由于年久失修或毁于兵燹,均已荡然无存。目前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贞女祠,坐落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城东13华里的望夫山上。据说这座贞女祠建于宋代以前,因史志上没有留下任何记载,祠庙最早建于何时已无从查考,这座贞女祠  相似文献   

6.
通州城的传说○李向阳京畿重镇通州城,自古北由官道至山海关,南顺运河到杭州,系京城水旱两路的交通要冲。清帝乾隆爷曾来到通州,见运河上南来北往的舟船如织穿梭,街道上西至东行的客商车水马龙,不由地感叹道:“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他说出了一副对子...  相似文献   

7.
位于大运河北端的通州城土坝和石坝是明清时期朝廷专用漕运码头,在漕运史上曾经发挥巨大历史作用。本文首先探讨了京东运河水系变迁与通州城漕运码头的形成,详细介绍了曹运码头的功能设施、转运职能以及转运规模等,重点对漕运码头与运河漕运和京通二仓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研究。通州漕运码头是体现通州城市形象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北京地区重要的运河文化遗产,值得深入研究并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8.
<正>漕运是借助江、河、湖、海等水路调运粮食等物资的活动,其中运河漕运是最重要的水运类型。今大运河江苏段沟通了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等8市,然而江苏13个设区市全被列为运河城市,原因在于除运河主河道外,与之相连的“盐河”也被作为运河的一部分,从而确立了江苏运河的网状结构。本文拟从盐政、盐运、盐署、盐商、盐官、盐城镇等方面梳理漕运时代淮盐与运河的关系,以期有助于讲述生动的运河及盐业故事。  相似文献   

9.
“地下”的大运河“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隋炀帝开运河、乘龙舟、游江都(今扬州)的故事,千余年后仍被传为笑谈。不过,晚唐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其二)》中所写的这四句,倒是为隋唐大运河作出了公允的评价。这条总长约2700公里的运河,自隋炀帝之父隋文帝在位时,即开始疏通、修建。它以洛阳为中心,连接大兴城(今西安)、余杭(今杭州)、涿郡(今涿州),为此后五百年乃至更久的中国,搭建起决定国运的血脉版图。  相似文献   

10.
通州位于北运河的起点,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传统城市,据记载,通州于西汉始置县,称“路县”,东汉时以路县濒临潞水,改称“潞县”。金天德三年(1511年)海陵王决定迁都燕京,因潞县为这一地区的漕运孔道,取“漕运通济”之义改称“通州”,可见通州得名与运河有着直接的关系。此后,经元至明清,通州以其为京东水陆门户和运河北源头的地位逐渐发展成繁荣的商业城市。  相似文献   

11.
孙浩 《中国钱币》2015,(3):3-6,2,97
<正>清江浦本是河名,位于今江苏省淮安市城区,在明清时期海运及陆路交通发达以前是南北交通动脉大运河的重要枢纽。当时长江以北的繁华城镇,几乎都集中在运河沿线。"市井益稠,两岸居民达数万户",太平天国战乱期间遭波及影响颇巨,清同治十一年(1872)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漕运和南北客运多数改走海路,这个曾因北方运河水量不足,清廷规定自此地以北的运河只允许漕运船只通过,旅客都必须进行"南船北马"改  相似文献   

12.
问题讨论     
高小历史第二册上插图有「古运河」与「今运河」,但图上今运河与古运河位置不同,那么,今运河是什么时候开的呢?隋炀帝加重人民劳役负担,开(?)运河,而它又成了交通的好航路,是否还要表扬他对历史有贡献呢?  相似文献   

13.
庞统墓祠,坐落在距德阳市以北约三十华里的鹿头关。相传这里是蜀汉军师庞统中箭而殁所归葬处。后人建祠祀之。今存有庞统墓和祠。庞统,字士元,别号凤雏,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庞统辅佐刘备,深受刘备器重,任为治中从事,与诸葛亮并为军师中郎将。曾流传“伏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世人把他与三国时代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相媲美。  相似文献   

14.
饹炸饸又名咯炸盒,名虽不雅倒也名副其实、通俗响亮,是一种古老的北京特色食品。它伴随京杭大运河之开凿而生于运河北端之通州,历经人们千百年品味,视运河渐衰而不顾至今留存于京东民间。  相似文献   

15.
<正>泉州府文庙旧有乡贤祠,在明伦堂之东(址今华侨大厦内),宋泉州知州真德秀创建。初名"忠孝祠",仅祀唐义阙林攒、宋皇城使苏缄二人,以后泉州地方忠臣孝子相继入祀。明嘉靖三年(1524)改称"乡贤祠",至乾隆二十八年(1763),计祀乡贤197位。  相似文献   

16.
有关西南营街区的记载,最早见于明嘉靖《通州志》,志中称其方位在“州治西南”,其范围北到西大街,今人民中路;东至南大街;西到西城南段城根,今环城西路南段;南至南城西段城根,今环城南路西段。明万历《通州志》载巷名:“西南隅凡三,曰:依莲巷、线长巷、南关王庙巷。”清康熙《通州志》仅将南关王庙巷易名为南关帝庙巷。清光绪《通州直隶州志》载此街区有“西牛肉巷、掌印巷、南关帝庙巷”。  相似文献   

17.
<正>京杭大运河扬州段的南端、从高旻寺三汊河口向南至瓜洲长江边,有一条以“伊娄”为专名的人工水道—伊娄河,亦称新河、瓜河,今称瓜洲运河。唐代中期,因江中沙碛形成的瓜洲与北岸相连,堵塞了扬子津渡口,有碍漕运,润州刺史齐澣于开元二十六年(738)主持开凿这条水道,初长25里。光绪十年(1884)瓜洲全城坍入长江,古镇移至城北的四里铺,形成今瓜洲,  相似文献   

18.
林岷 《北京文史》2001,(2):50-51
今年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大英雄”(注:江泽民同志1990年5月视察虎门林则徐纪念馆时评语)被道光帝革职谴戍新疆160周年,又适逢通州首届运河化研讨会开幕,做为北京史研究馆馆员,有幸参加这一盛会,聆听许多运河化专家的报告,得益匪浅,我的心情是快乐而激动的。因为我对大运  相似文献   

19.
明、清时代的广府学宫(故址在今文德北路,从市一宫到市13中的广阔地带)建有仰高祠(约在今马路71号附近),该祠被毁已有80多年,由于与近代中国的文化巨人康有为的万木草堂沾上边而名闻后世。  相似文献   

20.
<正> 本文所述运河杭州段,是指以今浙江桐乡县崇福镇和德清县城关镇以南、主要流经今杭州市辖境内的运河河段。在德胜桥以南,运河贯穿杭州市主要城区,与钱塘江通,故称杭城段;德胜桥以北,称杭城北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