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山印象     
赵敏 《丝绸之路》2004,(9):48-49
多年前去过西安,那次就没有上华山。去年去西安,朋友约了要上华山。我有些不情愿,开玩笑说:我从苍山来,何必看华山。经不住朋友再三动员,勉强答应了。但有个条件,如果下雨就不去了。朋友倒是意志坚定,说既然已经答应去了,就是天上下刀子也要把我拉去。来一趟西安不容易,免得我后悔。华山之险是出了名的,自己是怕华山之险吗,那倒不至于。我总固执地以为,云南是  相似文献   

2.
徐昕 《风景名胜》2011,(9):172-172
如今网络发达,我的危机感越来越强烈,甚至开始怀疑,导游这个行业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身为导游,我理所当然地在朋友中充当着"旅游顾问"的角色。在向我咨询旅游问题的朋友中,有一类人是我最鄙视的——有个朋友,就连去个上海,都要缠着我问半天,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坐高铁便宜还是自驾便宜?一等座跟二等座有什么区别?火车站有地铁吗?开...  相似文献   

3.
上海好友跟我说:"我们小时候,爸妈每星期都会带我们去吃一次西餐,非常普通,现在吃西餐,却成了必须正经八百的一件事。"我们走在百乐门前的万航渡路,街上到处都看得到老外,路边的连锁糕点店里有一半是白人。居民小区里也有各式白人黑人进出,就连楼下的重庆鸡公煲,大半夜里也坐着两三桌外国人。这种上海,我不知道对我的朋友意味着什么。她的小时候,也不过是二十几年前。生于1962年的新井一二三在书里写  相似文献   

4.
八月青海     
“八月该去哪儿?海边、草原我都去腻了,就连爬不上去的雪山我也去过了,我还能去哪儿?”朋友在电话里问。“去青海!”我毫不犹豫地回答他:“因为八月是青海最美的季节。”  相似文献   

5.
传说,原来公鸡有一对漂亮的三支两叉的角,蜈蚣的身子是圆的,马鹿身上没有斑点。有一天,马鹿要去做客,想好好打扮一下,它就跑到公鸡家,对公鸡说:“朋友,请你把你的角借我去做做客。”公鸡说:朋友,对不起,我的角不借。”马鹿见公鸡不肯借,又说:“做客回来就还,你若不放心,我请蜈蚣来当保。”公鸡说:“那你去请蜈蚣来吧!”马鹿跑到蜈蚣家说:“蜈蚣弟弟,我向公鸡借那对角去做客,它怕我借  相似文献   

6.
追星的朋友     
做律师的朋友找我:下周去你家住一晚,我要去上海电影节。不用问我都知道,她是来追星的。我们俩相识于7年前,其时我16岁,她大学毕业没多久,已有工作却还在为司考焦灼。我们共同喜欢一个球星一个影星,于是网上勾勾搭搭,就成了朋友。后来我考到她的城市上大学,常常去找她蹭吃蹭喝。她从初入社会的菜鸟成为刑法律师再改作商业律师帮人  相似文献   

7.
邹俊 《神州》2008,(4):38-43
去唐山采访前,曾与北京军区的朋友聊天。得知我要去玉田县,朋友便要我一定要去见见埋头在玉田县工作了7年,几个月前刚刚卸任的玉田县人武部石中波部长。朋友介绍说,石中波曾经立下3次三等功,多次受到北京军区,河北省军区和唐山军分区  相似文献   

8.
陈益 《钟山风雨》2008,(4):27-29
我认识徐景贤,大约已有十一二年了。每次都是与企业家朋友董先生在春节或国庆节前夕开车去他上海天平路寓所拜访,彼此很随意地聊天。徐氏寓所房子比较狭窄,住着他们夫妇和女儿一家,来了客人愈显拥挤。徐景贤知道我是作家,第一次见面就赠给我一册《生命似火》。他说,  相似文献   

9.
溪口之行 3月初,蒋经国突然从溪口来电话命令我立即去溪口见蒋介石,随后又多次来电催促。此时要我去溪口明摆着是赴“鸿门宴”,结局难以预料。一定是蒋经国得到从嘉兴有关方面发来的不少情报,对我的言行加深了怀疑,故有此举。去还是不去?我颇为踌躇,因为此行关系到嘉兴起义的成败,必须请示汇报上海地下党领导。我迅速赶到上海宝山路联络站,同李正文、段伯宇急商对策。经过全面分析,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10.
郭光明 《神州》2014,(8):4-4
<正>前年的夏天,蓬莱的朋友邀我去看海,我借故推辞了;去年的夏天,他又邀我去看海,我又借故推辞了。到了冬天,不等他打电话,我就主动告诉他要去看海,把他惊愕的半天没有说话。说心里话,我不是不喜欢大海,也不是不谙人情世故,之所以婉拒朋友的夏日邀请,实在是因为我无法在游人如织的沙滩上,拾起一枚五彩的贝壳,采撷一束拍岸的浪花,无法在人满为患的海边,感受天水合一的广阔悠远。因此,我避开旅游的高峰,选择清澈的冬天,到蓬莱看海。  相似文献   

11.
绡红 《纵横》2009,(8):54-56
解放后第一个春节前,我们一家刚从上海搬到这个古老的北京城。什么都新鲜,舅舅带我们去前门,爸爸不去,因为“小丁要来——”这小丁,说的就是漫画家丁聪。那时我刚18岁,对爸爸邵洵美大半生孜孜不倦的文学出版事业可以说了解甚微;不过,他在文化艺术界的朋友众多,他们时常来家欢聚畅谈,是我们从小就看惯的,所以一到北京,叶浅予来旅社,丁聪到我们新家拜访,是自然不过的事。……那次丁聪为什么事来访,半个多世纪后我才明白。  相似文献   

12.
初识徐迟先生 我第一次见徐迟先生的面,是在38年前。那时,我正在湖北实验师范学校读书。我的几位挚友都是十分活跃的文学青年,他们参加了一个业余写作小组,经常参加外面的一些活动。一天,一位朋友问我,有位作家为我们讲课,就在中南煤矿设计院。你去不去?  相似文献   

13.
每当我想起电影《马路天使》的时候,耳边总先响起“春季到来绿满窗,大姑娘窗下绣鸳鸯,忽然一阵无情棒,打得鸳鸯各一方”的歌声,不禁使我眼前浮现起访问著名电影演员、“金嗓子”周璇的情景。1957年5月,正是花香莺啼的季节,当时我是南京《新华日报》记者,正路过上海,新闻界的朋友告诉我:周璇的病好了,她的“金嗓子”重新歌唱了。于是我和《解放日报》的同行及新华社上海分社摄影记者杨溥涛等,并约了电影界、新闻界一行数人,驱车去虹桥上海精神病医院看望刚病愈不久的周璇。建国前,周璇在上海乃至全国已经是很有名气的电影明星,因为婚姻问题受…  相似文献   

14.
醉人的婚礼     
我参加过各种各样的婚礼,最忘不记的是泸沽湖之行的那一次。一个混熟了的普米族年轻朋友来邀请我,去参加一对普米族青年男女的婚礼。他说:“你老向我打听我们普米人结婚同你们  相似文献   

15.
伊琪 《世界》2007,(3):67-68
刚到加拿大没多久就有朋友怂恿去美国玩,不过我一直没有去办这个签证,一来是因为初来乍到荷包不鼓, 45美元的签证费让我心疼不已;二是根据别人的经验分析一下自己的情况,十有八九我是会被拒签,所以决定不花那个冤枉钱。  相似文献   

16.
明可 《华夏地理》2006,(4):136-145
"去哪里喝茶?"过去这不是一个问题.我在成都住了十年,可以有太多的选择.许多时候,我选择去宽巷子或是紧挨着的窄巷子找一家老茶馆坐下来.要不了多久,一大帮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就会从各处陆续赶到,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好像所有成都人都赋闲在家不用上班.但城市改造的浪潮把城里的大部分古旧建筑冲得无影无踪,窄巷子在我上次回成都时已经拆除,宽巷子的拆迁工程也启动了很久.我以前经常光顾的那些老茶馆已一一消失."去宽巷子!"朋友的回答让我意外,我以为他在动员我去已经改造好了的宽巷子喝茶,"还没有拆光,现在比以前还要热闹,还要好玩."  相似文献   

17.
好男人行动     
车手实录:我的驾龄不长,车是去年买的富康,最重要的任务是每天接送老婆上下班,我的车也被朋友称为“爱妻号”。周末有时候也和朋友一起去京郊溜溜车,因为比较喜欢人文景观,所以我为五一做的计划是开车去晋北。不过,玩儿是次要的,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是让老婆大人过一个愉快的“劳动节”──我劳动,她过节!所以,朋友又把我这次出行定义为──  相似文献   

18.
阿嘉的乡愁     
90年代我身边就有朋友去新西兰了,当时有最早的移民机构去我老婆单位做宣传,有个朋友就去了。他是去做劳工,会点手艺,去干苦力活儿的。我们这代人青春期赶上“文革”,都没好好受过什么教育,我就会个“来是come去是go,点头yes摇头no”,其他一句英文都不会了。  相似文献   

19.
“去哪里喝茶?”过去这不是一个问题。我在成都住了十年,可以有太多的选择。许多时候,我选择去宽巷子或是紧挨着的窄巷子找一家老茶馆坐下来。要不了多久,一大帮认识和不认识的朋友就会从各处陆续赶到,聚在一起谈天说地,好像所有成都人都赋闲在家不用上班。但城市改造的浪潮把城里的大部分古旧建筑冲得无影无踪,窄巷子在我上次回成都时已经拆除。宽巷子的拆迁工程也启动了很久。我以前经常光顾的那些老茶馆已一一消失。“去宽巷子!”朋友的回答让我意外,我以为他在动员我去已经改造好了的宽巷子喝茶,“还没有拆光。现在比以前还要热闹,还要好玩。”[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1949年3月间,于右任先生来到上海,住在离徐家汇不远的一座楼上。一天上午,我和姚鹓雏(当时他和我是监察院上海留守办事处正副主任)去看望他,一见面,于先生紧握着我们的手说:“你们不去台湾,很好!”我们说:“还有极少数的职员因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