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北武邑崔家庄宋墓发掘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7月,衡水市文物管理处为配合公路建设工程,对武邑县崔家庄4座宋墓进行了发掘。4座墓的结构与建造方法基本相同,因墓葬早年被盗掘,墓室遭破坏,随葬品被洗劫一空,但墓室的彩绘砖雕大部分保存下来。经分析,其年代应是北宋晚期。 相似文献
2.
<正>杨岗码头墓地位于南阳市淅川县香花镇杜寨村南(图一),该墓地1994年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同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淅川县文化局调查发现。墓地处于北高南低的岗丘上,地面呈缓坡状高低起伏,西、南、东三面环水,不见封 相似文献
3.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四三一处国库工地发掘了五座唐墓,年代早晚相递,器物组合不同,各有特色.墓中出土的瓷器、三彩器尤为精美,从器物胎、色、釉观察,应为巩义黄冶窑的产品,为北方白瓷及唐三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甘肃省清水县贾川乡董湾村金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湾村彩绘砖雕壁画墓位于甘肃省清水县西南贾川乡董湾村地湾自然村内。1997年5月12日,因实施"121"蓄水工程,村民在宅院前挖井时发现一座仿木结构砖雕壁画墓。5月14日至16日,清水县博物馆及时对其进行了清理和保护;又于2000年9月1日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迁建工作,将其整体搬移至董湾村赵充国陵园区内以便进行保护。现将墓葬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6年7~10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孙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为2020平方米,发现了较为丰富的先商、殷墟、战国以及王莽时期的文化遗存,共清理出灰坑130个、墓葬8座、灰沟7条、房址1座和水井1眼。该遗址的发掘为研究该地区先商至王莽时期的历史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麻城上马石村宋墓位于麻城市木子店镇上马石村,于2000年12月清理发掘。该墓为一座石室夫妻合葬墓,墓葬被盗扰,但出土的瓷片有磁州窑、耀州窑、湖州窑的产品,反映其时瓷器制造业的繁荣。墓葬年代约在南宋中、晚期,墓主当为地方小吏或富绅。 相似文献
7.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考古与文物》2004,(5):22-25
1996年4月,甘肃省会宁县城北莲花山下,某工程队在施工时发现距地表约5米深处有砖室墓一座。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即派王辉、赵吴成、庞述谦三人前往实施抢救性清理发掘,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蔡家湾墓地是湖北首次发现的有明确纪年的带壁龛元代砖室墓,可分为北、中、南三室,人字形尖顶结构较为罕见。墓室底部及壁龛内出土了陶瓶、陶罐、瓷豆、瓷碗、陶碟、铁剪刀等17件重要遗物,为研究元代葬俗和南方制瓷工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9.
1999年5月27日,陕西省洛川县黄章乡潘窑科村发现一座古墓,内有文物出土。县博物馆闻讯后即派员前往调查。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0.
1986年,河南省孟津县朝阳村砖厂取土发现一座古墓,清理时该古墓已遭严重破坏,经追查多数文物被收回。其中部分绿釉随葬品十分少见,体现了当时的制作水平。根据墓葬形制和器物特征判断为初唐时期墓葬。该墓葬的发掘为研究洛阳地区唐代习俗及雕塑艺术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1.
汀祖位于鄂州市南约18公里,1987年元月,汀祖镇丁家坳村农民平整地基建房时,发现南宋纪年墓一座,鄂州市博物馆对该墓进行了发掘清理(编号EDLM),出土的地券和梅瓶,为研究该地区宋代的葬俗及相关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2.
13.
2001年4月至10月间,我们在西安市南郊马腾空清理了15座唐代墓葬。所有墓葬皆为南北向,单室墓室,墓道在南,墓室居北。墓葬形制可分为A、B、C三型。可以看清的几例葬具、葬式皆为单棺单人,仰身直肢。随葬品以陶俑最为丰富,计有镇墓俑、男俑、女俑、动物俑等,其中男俑、女俑的中的半身俑时代特征明显,女俑的发式新颖奇特,造型生动,在隋唐考古中较为少见。加之又出土了四盒墓志,具有明确的纪年,可以作为判断其年代的标形器。这批墓葬的发掘为关中地区唐墓谱系的建立增加了新资料,同时对其它地区唐墓的研究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