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6年,23岁的梁漱溟将自己所写的一本哲学书送给蔡元培,希望换取来北京大学读书的机会。某次,两人见面,蔡元培不等梁漱溟发问,主动说:"你的大作《究元决疑论》我拜读过了,有胆识,有立论,见解独到。我这次到北大当校长,首当其冲的任务是广罗人才。我想你可以到北大来教授印度哲学。"梁漱溟自然不敢答应,论学历,他只有中学;论  相似文献   

2.
张友仁 《百年潮》2012,(12):27-30
1947年7月,我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随后留校任教,至今已65载。北大经济系是中国经济学界重镇,有不少大家、名家曾在这里执教。我有机会和他们一起共事,深感荣幸。马寅初校长我刚留校工作的时候,北大经济系主任是赵迺抟,经济学教授有周炳琳、周作仁、蒋硕杰等。马寅初还没有到校,校长是胡适。马寅  相似文献   

3.
王秉默 《百年潮》2002,(8):33-37
佛法讲"缘",梁漱溟与陈铭枢即是有缘.梁出身书香门第,从小读书修身知识渊博,善于思考,因对东西方文化及哲学有独到的研究,被蔡元培特聘为北大教授;陈出身农家,少年即失学从军,任侠豪勇,是辛亥革命斗士,北伐铁军的名将.梁瘦弱文雅,陈健壮孔武.两人的像貌、经历、性格、爱好截然不同,但为寻求拯救中华民族的途径他们同研究佛学,特别是他们都有独立的人格和自主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两年前。220名大陆学生远赴台湾,成为第一批正式赴台读书的大陆研究生,其中不少是来自北大、清华、人大等大陆名校的佼佼者。由于两岸规定限制,他们必须来自于京沪苏浙闽粤6省市,且必须毕业于大陆“985计划”高校或海外知名大学。  相似文献   

5.
平常心变补偿心许多家长因为自己没有机会读书、上大学,于是拼命要让孩子得到补偿,想让他们"出人头地"。专家指出,不要让孩子成为"人上人",也不要让  相似文献   

6.
贵阳教育界在30年代有“三怪”,他们是田君亮、李傲元和朱穆伯三先生。 朱穆伯,遵义市人。20年代在北京大学读书,他的老师是章太炎的门生黄侃,其孤高傲世的性格,博学精研的精神,颇受黄侃的影响。蔡元培先生办北大的工作作风,经常对人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7.
俞可平是1985年入学北大读博士的,到北大来之前,他在厦大哲学系。那一年我招了俞和王浦劬,他们算是1949年以来大陆第一批政治学博士(不含台湾)。俞可平读书刻苦,1980年代博士生英文底子一般不好,他此前也没有出国学习的经历,只在美国访问一年,此后到德国等地讲学便都用英文。  相似文献   

8.
夏祥会 《神州》2012,(12):47
张志公在《怎样过语文关》中指出,"写作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思想好,一是基本功练得好。"而基本功指的就是"阅读"。只有做好阅读工作,让他们养成阅读的习惯,活水才能源源不断滋润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感情与气质。叶圣陶说:"为了养成自读书的习惯,非多读书不可;同时为充实自己的生活,也非多读书不可。"因此,学会阅读,养成读书的习惯,对于每个人都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北京大学的前身为京师大学堂,创办于1898年。辛亥革命后,他虽然改名为北京大学,但是,他的封建官僚习气依然如旧,学生多是仕宦子弟,他们来此读书,无非为日后的官运仕途谋一身价和资格,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将北京大学腐蚀得乌烟瘴气、混浊不堪。1917年1月,蔡元培任北大校长,莅任之初,便表示要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改造旧北大。他所做的第一件最具体的事,就是聘请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  相似文献   

10.
在许多人眼中,他们是命运的宠儿,因为他们有机会走进高等学府,接受再高一级的教育,因此受点磨难或许是公平的。然而,现实给他们的,却是一个又一个辛酸的故事。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来自贫困的家庭;他们是假期"留守校园族",他们,在校园里艰难地跋涉……  相似文献   

11.
陈平原教授在《作为话题的北京大学》(载《读书》1998年5月号)的大作中曾有一节专门提到1948年12月17日的北大五十周年校庆,其中有这样的叙述: 好不容易熬到抗战胜利,北大重归红楼,应该好好庆祝了;可很快地,内战炮火又起,学校成了党争的重要阵地。即便如此,北大的五十大庆,还是相当热闹。  相似文献   

12.
正戊戌变法失败后的"仅存硕果"——京师大学堂,至民国时改称北京大学。北大全盛时期,名教授如过江之鲫,时有"三沈"、"二马"、"一朱"之称。各位教授性格迥异,授课风格亦多样,在北大校史上留下了许多趣事与逸事。"三沈"即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三兄弟;"二马"即马裕藻、马衡两兄弟;"一朱"指朱希祖。他们均是章太炎的弟子,同乃师一样有个性,学问大脾气也大,授课天马行空,不受任何拘束。  相似文献   

13.
古淮 《文史天地》2011,(2):42-45
现在的公仆们若都有惧"四知"之心,百姓之福!国家之福!中国在帝王统治的时代,不乏直谏之臣。他们认死理(儒学之理),撞着南墙不回头;他们绝对忠于君,也绝对严于己,戆直得令人起敬,也傻得令人叹息。有了他们,中国历史呈现出某  相似文献   

14.
正众所周知,新中国建立之初,在人多力量大的声浪中,有个学者不知趣地提倡节育,这就是北大校长马寅初。同一时期,1949年去台的老北大校长蒋梦麟也不约而同地提倡此事,且两位学者均欲以死明志。此事非为巧合,今天看来他们的远见和魄力着实令人敬佩。1959年,蒋梦麟因在台湾提出节育人口的主张,遭立法委员及舆论的围剿,甚至有"杀蒋梦麟以谢国人"之口号。这位前北大校长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表示:"我现在要积极地提倡节育运动,我已要求政府  相似文献   

15.
张伯苓先生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具有发展性的理念让私立南开从无到有再到可以与清华、北大相匹敌的强校。他的"本土化"的教育思想、"允公允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民主的管理思想,不仅对南开大学有积极的影响,也对现代深化教育领域改革也有建设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钱穆,生于1895年,逝于1990年。1911年钱穆在南京钟英中学读五年级,由于时局动荡,学校关门,钱穆没有毕业就辍学归家,从此再没有进过学校读书。但他却以自己的学问和教学质量,成为中国第一流的大学教授,先后在燕京、北大、清华、西南联大等中国最好的大学任教,同时著书立说,影响教育了无数学子。再后来,他只身赴香港创办新亚书院。晚年定居台湾继续做学问,是公认的历史学家、国学大师。  相似文献   

17.
正"以文为业砚为田"的中国传统社会,书屋是供文人藏书、读书用的房子或书斋,是文人怡情翰墨、醉意诗书的精神乐园。他们致力营造书屋的文化氛围,或读书著文、授徒课子,或弈棋抚琴、吟诗唱和、陶然心醉。在回味旧时书屋遗韵时,寄希望我们多保留一些这样的书屋,因为它们是武汉文化底蕴的无言见证者。讲究的书屋题名文人的书屋命名,或以言志,或以自勉,或以寄情,或以明愿,展示了书屋主人不同的文化心态和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8.
我和张政(苑峰)同志是山东同乡,又是北大史学系同学。我长他一岁,我北大1 935年毕业,他36年毕业。他毕业后即受傅斯年先生之约去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苑峰是个饱学之士,读书多,记忆力强,好像他什么都知道。读书多、博学强记的傅斯年先生非常赏识他,称赞他。苑峰还在北大读书的时候,傅先生就称赞他是“小王国维”。苑峰字写得好。我儿子何芳川六、七岁学写字时的启蒙老师就是苑峰。他写了字,蒙上纸,何芳川在上面描着写。好像这叫作“描红”。在史学界,我和苑峰还是志同道合的魏晋之际封建论者。2 0世纪50年代争论中国社会史分期问题时,我和…  相似文献   

19.
正1945年上半年,北大的教授们,虽然处在西南边陲的昆明,仍不停地听到各种渠道传来的日本要不了多久就要战败的消息。就在他们满怀喜悦地期待胜利到来和北大回迁复校的时刻,又传来了校长蒋梦麟出任行政院秘书长的消息。他们对此不解、不满,然后又满心期望、极力争取胡适回来出任校长,他们甚至以"火德三炎,非先生德望无以济事"来表示期望的心愿。  相似文献   

20.
正1963年,我考入北大技术物理系。自1966年6月至1970年3月,在北大全程参与了这个时期的北大"文革"运动。1967年8月17日北大井冈山兵团成立后,不承认校"文化革命委员会"(以下简称校"文革")是领导全校的权力机构。因此在1968年的北大武斗时期,校"文革"和新北大北京公社是支持北大聂元梓一派势力的两个机构。校"文革"是北大权力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