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47年7月29日星期二,各报登载了一则当时的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台风警报:在台湾登陆的台风,本日将抵达浙江温州一带。就在自然界的台风袭来时,国民党的《中央日报》带头发难,刮起了一场针对孔祥熙、宋子文家族的政治旋风。一条爆炸性的新闻就在7月29日这一天,《中央日报》的第四版上,台风警报的左边,赫然刊载一条消息:《孚中暨扬子等公司破坏进出口条例财经两部奉令查明》。全文约1400字,这在当时,是一篇较长的报道。文中提到了的“孚中”、“扬子”,分别为孔祥熙、宋子文家族的公司。前者以宋子文之弟宋子良的名义,于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上海成…  相似文献   

2.
《中央日报》为国民党党报,是国民党的御用舆论工具。自三四十年代始,报纸几乎每期都要准时送到蒋介石的案头,公务之余浏览当日《中央日报》,则成了蒋介石的一种习惯。 1947年2月20日,因发动内战而身心疲惫的蒋介石在沙发上小憩片刻后,习惯性地拿起当  相似文献   

3.
陆铿 《纵横》2002,(12)
我在1946—1948年两年多的时间中担任南京《中央日报》副总编辑、采访主任并兼庐山版主任,对于这张报纸的内幕和演变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国民党《中央日报》简记 国民党《中央日报》最初是北伐后由在武汉的国民党中央创办的机关报。1927年蒋介石在南京组织政府,也在南京出版了《中央日报》。  相似文献   

4.
读《纵横》杂志2000年第12期陆铿先生《动荡年代的南京〈中央日报〉》,文章只介绍了该报从创刊至衰微时期的政治背景和内部倾轧等情况。而对这份曾呼风唤雨、赫赫有名的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于末期翻天覆地的大动荡,仅简单地提到“淮海战役以后,《中央日报》在南京已有朝不保夕之感,因而一方面宣传‘徐州大捷’,另一方面紧急向台湾搬家。”至于搬家后的南京《中央日报》动向尚显空缺,大约与当时陆铿先生已离开《中央日报》有关,因而不知道有一批职工并未去台湾。他们留在南京《中央日报》社,不但没有消沉,且在中共南京地下党的领导下,用保存下…  相似文献   

5.
张高峰 《炎黄春秋》2013,(4):80-83,90
根据作家刘震云小说改编的电影《一九四二》公映,使人们对70年前那场饿死几百万人,殃及3000万人的灾难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那么,在当年,这场灾难是怎样被披露的呢?正如刘震云在小说中写到的,是年轻的《大公报》战地记者张高峰率先报道,公诸全国,并且引发了《大公报》停刊、他自己被捕,以及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后续报道等一系列事件。本文是张高峰生前回忆的一部分,使用了第一手原始资料,由其子张刃整理而成,本刊特予刊发,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后,马占山领导的抗战引起中外各界广泛关注,《中央日报》是国民党机关报,在马部抗战期间,以国民党中央政治利益诉求为根本出发点,充分发挥党报"喉舌"功能,对马部抗战进行全方位报道,主导了当时的抗战舆论宣传。通过梳理《中央日报》对马部抗战的报道来探讨南京国民政府的立场、观点及在新闻舆论引导和抗战动员宣传方面的策略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说起1938年的黄河花园口决口,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若提及四年之后发生在同一地区的中原大饥荒,今天的读者很可能会感到陌生。其实,与花园口决口相比,这次饥荒波及的范围更广,造成的后果也远为惨重。两年之内,仅河南一省被活活饿死的饥民,据官方的不完全统计,就有300多万人,是黄泛九年  相似文献   

8.
抗战胜利之初,国共两党就中国未来发展前途和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了一次谈判。对这一影响历史的大事件,国民党中央机关报《中央日报》的态度却意味深长:先是因预判中共不敢赴会而"假戏真唱"进行宣传,当得知毛泽东亲赴和谈后慌忙调整编辑方针,刻意忽视中共的影响力、淡化和谈的报道,还曲解报道《会谈纪要》的内容……这一切,实为蒋介石政权对国共和谈态度的侧面表征。  相似文献   

9.
1928年,国民党宣布在全国实行国民党“以党治国”的方针,相应地,在新闻宣传领域提出了国民党“以党治报”的方针,规定非国民党的新闻事业必须接受国民党的思想指导与行政管理,其目的在于镇压进步的和不同政见的报刊,剥夺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同时限制民营新闻事业,控制全国的舆论宣传。  相似文献   

10.
1928年2月1日,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创刊(2006年6月1日在台湾停刊)。当年正值“宁汉分流”时期,所以首印是在上海,直到“宁汉合流”之后的1929年2月,踩迁到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出版。(《中央日报》的发刊词是蔡元培题写的,反映出办报的宗旨,既反对过激,也反对保守,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央日报》是国民党中央机关报,历来是国民党当权派的喉舌,为党国要人们服务。可是在1947年7月,该报却发生了一起不寻常的事件:该报中一些人员冲破重重阻力,刊登文章揭露了国民政府党政要人宋子文、孔祥熙等豪门家族,利用权势,猖狂进行套汇走私牟取暴利的罪行,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几乎酿成一场政治风暴,最后,由蒋介石亲自出马,经过政治高压与精心策划,竟以小数点的玄机化解,不了了之。整个事件充分暴露了国民党政权的反动与腐败。宋、孔豪门套汇猖撅 舆论哗然齐呼严惩 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5月5日,国民政府以…  相似文献   

12.
鲜为人知的《中央日报》“芷江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国民党航空第九总站与航空第二飞机修理厂迁往芷江。武汉沦陷不久,长沙大火,一些国民党中央机关也陆续迁往芷江。一时间,  相似文献   

13.
1928年2月1日,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创刊(2006年6月1日在台湾停刊)。当年正值“宁汉分流”时期,所以首印是在上海,直到“宁汉合流”之后的1929年2月,踩迁到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出版。《中央日报》的发刊词是蔡元培题写的,反映出办报的宗旨,既反对过激,也反对保守,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14.
日本投降后,如何处置日本战犯成为同盟国共同关心的问题。1946年1月19日,驻日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了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以审判在二战中犯下重大罪行的日本甲级战犯。作为国民政府的官方媒体,《中央日报》对日本战犯的处置问题给予了很大程度的关注。本文拟从《中央日报》对日本甲级战犯审判的相关报道中来管窥国民政府对审判日本战犯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16.
《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这是中国人所熟知的。但它曾经先后是晋冀鲁豫中央局、华北地区的地方性的报纸,并且两次都创刊于河北,这就鲜为人知了。 (一)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 1946年4月,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准备出版张机关报,拟报名为“晋冀鲁豫日报”或“太行日报”。当时的晋冀鲁豫边区,包括太行、冀鲁豫、冀南和太岳四个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副收记薄一波去请毛泽茫席题写报头,毛泽东说:“为什么你们不叫“人民日报”?他认为报名不一定都以地区为名,于是,提笔书写了”人民日报”的报头。 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1946  相似文献   

17.
一一九四四年,日寇进陷湖南,《力报》从湘迁筑。李思齐得到资本家刘熙乙,刘裕远兄弟的资助,将该报的发行权收买过来,由贵州省参议长平刚任发行人(后改任董事长),李思齐、马怀麟分任正副社长。当时他们提出的办报方针是:“不做官报的尾巴和应声虫,有正义感,独树一帜。”实际上,上述办报方针他们是无法实现的,所谓独树一帜,不过是自我标榜而已。由于《力报》缺乏特色,发行量很小;后来由对开版改为半开版,仍然没有销路。到了一九四七年夏季,该报已难以支撑了。  相似文献   

18.
鲁迅生前共有三次踏上英属香港土地的经历,都是在1927年.第一次是1月16日,从厦门乘海轮往广州的途中,于17日中午抵港,小住一晚,“并没有遇见什么事”,次日就到广州中山大学受聘教职去了.第二次是2月18日,应香港中华基督教青年会的邀请,前往演讲,在港岛必列士街5l号青年会总部住了两个晚上,20日返回中山大学.第三次是9月27日下午乘坐太古公司的“山东”号离开广州,前往上海,当日夜半抵香港,仅停留一天,即在船上遭到英国统治当局蛮横不讲理的“查关”,其随身携带的8箱书籍和若干衣物均被翻腾得乱七八糟,这使鲁迅痛切地感到:“香港虽只一岛,却活画着中国许多地方现在和将来的小照”,从此他将香港视为“畏途”.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为刘菊初老先生遗作。 刘菊初(1879-1954),名安芳,字馨圃,号菊初,山西柳林县高村人(今高红村)。毕业于山西优级师范学堂,先后任离石、柳林高级小学校长,曾在平遥乙种实业学校、兴县中学任教,晚年任贺昌中学首任校长。 刘老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学有素养,教育有方,德高望重,深得青年学子的爱戴,贺昌、牛荫冠、刘墉如、冯静川等皆出于老先生门下。 “七七”事变,日军侵入,刘老先生激于民族义愤,虽年逾花甲,仍毅然抛弃家园,于1940年投奔晋西北边区政府,参加了革命工作,并于1942年担任了晋西北临参会参议员、晋西北行署行政委员、四专署教育科科长等职。同年参加了延安参观团,受到了毛主席及中央领导的接见。 抗战胜利后,历任解放区战犯调查委员会晋绥边区委员、离石县议会副议长等职。建国后,曾任离石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及筹备委员、离石县政府委员等职。刘老先生为人正派,克己奉公,建言参事,尽忠守职,屡得政府明令嘉许。 本文为刘菊初老先生当年参观延安时写的日记,对延安及边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均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内容丰富,文笔流畅,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及较强的可读性,特首刊于此,以飨读者。 本文由刘菊初老先生之子、原山西省文物局局长刘静山先生提供。  相似文献   

20.
1942年3月,时任华中局书记兼新四军分会书记的刘少奇,奉毛泽东数次电召,离开华中抗日根据地返回延安,行期达9个月,被称为"小长征"。途中刘少奇在鲁冀晋等地驻足指导工作期间,毛泽东十数次询问其行踪,并亲自指示沿途护送。回到延安后不久,刘少奇即成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三位书记之一。详情请看《1942年刘少奇延安之行》一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