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沦陷前英勇支前的江南汽车公司文/施顺福图/周黎明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中国守军打响了奋起抗战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序幕。8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芦沟桥通电,号召全国同胞和军队团结起来,筑起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第五战区负责鲁南到浦口一线津浦路的抗战。一九三八年初,国民党桂系军队曾在津浦路南段正面战场阻滞北上进攻的日军达四个月之久,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在徐州会战中指挥台儿庄战斗解除了后顾之忧。本文根据有关史料,试对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在津浦路南段正面战场的抗战情况作一简略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正1940年8月20日到1941年1月24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历时5个月的百团大战,取得巨大胜利,消灭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作战,极大地增强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有效地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国际声望,但也激起日军的强烈报复和反  相似文献   

4.
写在抗战正面战场之背后——一篇被检扣的报道及其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翻开陈诚《八年抗战经过概要》一书之战争检讨部分,以及正面战场各次战役乃至战斗的检讨报告,千篇一律,无非是国民党军如何以空间换时间主动实行战略转移,集小胜为大胜。在谈到军事失利原因肘也只是武器装备如何不及日军,军队如何不如日军训练有素,更深层次的原因最多是各部队间不能协调作战等等,这“深层次”还是军官们为推卸失利责任才得以勉强承认的,检讨不出也不可能检讨出真正问题的所在。但是,国民党军队在对日作战战场上存在的问题,不能因中国取得了八年抗战的胜利而所谓“一白遮百丑”了。  相似文献   

5.
1937年7月-1938年10月的战略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它对粉碎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起了决定性作用。1938年11月-1940年,虽然日本的侵华政策有了变化,但其军事进攻的重点仍然放在正面战场,因而,正面战场仍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1941年-1943年,侵华日军对中国采取巩固占领区的方针,敌后战场上升为中国抗战的主战场。从1944年起,敌后战场的局部反攻作战逐渐向全面大反攻过渡,中国战场的大反攻,主要是敌后战场的大反攻。  相似文献   

6.
“999”日军在南京签字投降文/@@陆仰渊,胡菊蓉图/伟强吴雪晴何应钦(左)代表中国政府接受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的投降书1945年8月15日上午7时,中国政府通过广播向全世界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了!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赢得了最后胜利。在重庆、在延...  相似文献   

7.
侵琼日军慰安妇实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侵琼日军慰安妇实录符和积一1938年7月13日,日军最高指挥机关——大本营在“关于招募军队慰安妇就业妇女的文件”上批示:“鉴于在军队占领地区内日本军人对当地居民的不法行为(强奸事件)不断发生,因此重要的是要严加取缔军人的个人行为。与此同时,要尽快设立...  相似文献   

8.
朱馥生 《古今谈》2005,(3):20-25
台儿庄战役是我国抗日战争初期正面战场上一次重要战役。它的胜利,鼓舞并坚定了中国人民的抗战信心与战斗意志,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日军侵略野心与“速战速决”的战略方针,在国际上产生了良好影响。  相似文献   

9.
1937年7日,继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之后,日本侵略者进一步发动了企图灭亡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中国共产党发表了《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将红军进行改编,开赴抗日前线;国民党提出“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抗战守土之责”的口号,进行总动员,统一划分战区,部署正面战场的军队。中国人民的全面抗战由此展开。  相似文献   

10.
1944年5月,在盟军配合下,我国军队在滇西向日本侵略军发起反攻,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将日军逐出了国门。滇西反攻战是我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最早开展的反攻战,也是完全取得胜利的反攻战。滇西抗战的争夺龙陵战役,历时近半年,歼灭日军10634人。争夺龙陵之战是完全可与台儿庄战役、衡阳保卫战相提并论的抗战战役;该战又因日军一度反攻得手,远征军第11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中将被撤职,87师少将师长张绍勋愧愤自尽而更增加了知名度。  相似文献   

11.
抗战时期广东国统区防谍肃奸斗争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泽隆 《民国档案》2003,370(3):77-80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后,国民党当局被迫对日全面作战,但由于“谍报与侦探不健全”以及“监视封锁不严密”,许多军事机密被日谍汉奸所窃取,加以未能广泛发动群众参加抗战,正面战场处处陷入被动境地。1938年10月日军攻占广州后,对国民党当局实施政治攻势,引诱汪精卫亲  相似文献   

12.
中国抗战文艺活动纪事(连载⑧)石雅娟,吴京波1941年1月1日《抗战文艺》第7卷第1期发表全国“文协”《致苏联文艺界书》。说中国文艺工作者在抗日战争中“从没有因为困难而放弃过自己底岗位”,表示了中国作家准备走艰苦道路争取抗战胜利的决心。由文协桂林分会...  相似文献   

13.
国民政府军在安徽正面战场对日本侵略军的抵抗作战是英勇壮烈的。
  国民政府军在大陆出版的历史著作中除规范称中国国民革命军外,还称国军、中国军、中国军队、国民党军。名称的多样系由多种语境造成。抗日战争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成立后,中共领导的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又称第十八集团军)、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分别隶属于第二战区、第三战区序列,但由中共独立自主领导抗战。在抗战中,国民政府军担负着正面战场对日作战任务,同时开辟敌后战场,抗击日军;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抗击日军。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的胜利。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抗日战争史研究中,很多学者都把1945年春夏之交的湘西会战作为正面战场的最后一次大捷,对之后的反攻作战提及甚少,认为这些战役是在日军主动撤退的前提下,中国军队跟在日军后面收复失地而已。因此,这些战役得到了一个非常不雅的外号"跟进式反攻"。但近年来,随着抗日战争中国方面档案的大量公开和日本相关档案的引入,日军在抗战末期正面战场的溃败情况也逐渐被世人了  相似文献   

15.
1945年8月,东亚战局急转直下。美军迫近日本本土,并两次实施原子弹轰炸。苏、蒙军队也大举出兵中国东北。日本政府8月14日宣布投降。对于已同日本法西斯持续苦战了14年之久的中国来说,最后的胜利降临得如此迅速,实在有些出乎意料。无论是担负着正面战场的国民党,还是坚持着敌后抗战的共产党,此时都发现自己尚未作好迎接这一历史突变的充分准备,国民党战场的机动力量,此时正集结于黔桂湘山区。他们刚刚在那里经受了数万日军的一次进攻狂潮,正准备实施中国战区参谋长兼美军司令魏德迈将军制定的“黑色金刚石计划”,打算在8、9月间,…  相似文献   

16.
刘军 《贵阳文史》2008,(2):27-32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的各个战场,都已经进入决战决胜的阶段。在中国战场上,日军虽作垂死挣扎,但敌后战场和国民党的正面战场都已转入不同规模的反攻。日军犹如夕阳西下,气息奄奄,已经开始出现大崩溃的局面。5月上旬,日军在湘江芷江地区对国民党军队发动了最后一次进犯后。日军败局已定、士气低落,而中国军队却越战越勇,中日军队在雪峰上展开了会战。  相似文献   

17.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于9月25日,首战平型关,战果辉煌,取得了全国抗战以来的第一个大胜利。这一胜利,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扩大了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成为抗战史上的光辉一页。关于平型关战斗歼敌数量问题,说法颇不一致。有的说歼敌一千多人。如地图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地图选》(1927—1949)第33页“平型关战斗”一文中称:“这次作战,……歼灭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千多人”。河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中国现代史》下册第43页称:“八路军指战员英勇奋战,经过一天之激烈搏斗,毙敌一千多人”。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中共党史大事年表》第53页称:“——五师在晋北平型关首战告捷,歼灭日军一千多人。”  相似文献   

18.
日伪统治下的华北农村经济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日伪统治下的华北农村经济曾业英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华北大片土地沦入敌手,在日军的扶植下,12月24日北平成立了以王克敏为首的伪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40年3月30日以后,这个“临时政府”虽因南京汪伪“中央政府”的出笼而取消,但其原...  相似文献   

19.
抗日救亡运动在贵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帝国主义吞并中国营谋已久。1931年9月18日,日军悍然侵入了我国东北,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大规模侵华战争,战火迅速在华北地区蔓延。“七七”事变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即发布《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指出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要求国民党当局立即开放全国民众的爱国运动,发扬抗日民气;要求全国人民全力支援神圣的抗日自卫战争;号召全国人民、政府和军人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侵略。全国人民热烈响应《通电》,一致要求国民党政府停止内战,立即实行全面抗战。…  相似文献   

20.
杨菁  杨树标 《史学月刊》2005,15(7):76-83,88
在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中,随着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形势与中国正面战场抗击日军的历次会战态势的变化,蒋介石连续召开一系列军事会议,制定并调整了对日作战方针,检讨了各次会战,策定了相应的战略战术,从中反映出蒋介石对形势的估计、对敌我双方军队的认识等,比较能够符合实情,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总体上讲,蒋介石的话是“耳边风”,一吹就过,对国民党军队的劣根性改造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