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宏伟 《史学月刊》2005,(10):126-128
中国向海外派遣留学生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 已形成一个为人嘱目的新型的留学生知识群体,他们是我国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社会变革及现代化建设方面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近代留学生直接促进了中国社会变革容闳和赴欧美留学1847年容闳在美国传教士帮助下赴美学习, 留美8年,美国式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和思想文化成就了他解救中国的最佳方案。在容闳看来,“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容闳:《西  相似文献   

2.
1912年4月21日,一位美籍华人在美国哈特福德市家中去世,他就是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的容闳。1847年,19岁的容闳赴美留学,于1854年冬学成回国,但他并非如有的书上所说是中国第一位留学生。在容闳赴美前29年,即1818年美国康威尔城的"国外布道学校"就有一位来自广州的姓王的留学生。更早些,康熙年间有个叫郑玛诺的人,"自幼往西罗马国,习格物穷理超性之学,并西国语言文学"。  相似文献   

3.
容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涯》一书的作者容闳,在中国近代史上,不失为一个比较重要的社会活动家。在八十四年的漫长生涯中,容闳的不少活动和主张对近代中国的政治、外交、经济和文化等起过一定的作用,有过相当的影响。特别是作为一个学习西方的先驱和爱国者,他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典型意义。本文拟对容闳一生的思想概貌和主要活动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4.
容闳是中国近代史上较早全面系统提出维新中国的先进的思想家之一。容闳的建立民政政府、教育救国、发展民族工业的维新主张在当时并没有得到采纳,却为变法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容闳的思想体现了一条从改良主义逐步走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容若兰是容闳的儿子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应萸 《近代史研究》2003,52(4):291-304
容闳1875年与玛丽·鲁意莎·克洛(Mary Louise Kellogg)结婚,生有两子。长子觐彤(Morrison Brown,族名咏兰)生于1876年,次子觐槐(Bartlett Golden,族名嘉兰)生于1879年,两人均出生于美国。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容闳在国内还有一个儿子,名叫容若兰,是他的中国妻子郑氏所出。本文从容家的族谱《容氏谱牒》、容闳1902年的日记和其后人的口述记录以及容星桥后人的书信和口述记录三个方面,提出对这一说法的疑问。  相似文献   

6.
《湖南文史》2002,(3):34-34
如果从1847年第一位中国留学生容闳赴美国算起,中国的留学史已逾百年。专家认为,在过去的150年里,我国出国留学大致经历了8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容闳(1828—1912)字达萌,号纯甫,广东香山人,著有英文自传《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涯》。对于容闳的评价,史学界长期看法不同,有的认为他是近代中国早期改良派先进人物,有的认为他根本算不上改良派,而是洋务派的走卒,他的主张反映了帝国主义的利益。我认为,容闳的思想和活动基本贯穿了爱国主义、反帝反封建的先进  相似文献   

8.
谢撼澜 《文史春秋》2003,(11):17-18
容闳(1828年—1912年),字达萌,号纯甫。广东香山南屏镇(今属珠海)人。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中国近代留学运动的奠基人。容闳降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成长在清王朝走向衰败的时代,自小目睹了殖民者践踏南中国的侵略罪行。初谙人世的时候,他不再走传统的封建科举仕途,先后就读于澳门英国人古特拉富夫人所办的教会小学和香港玛礼逊教会学校。1847年,主持玛礼逊学校校务的美国教士勃朗因病归国,容闳欣然同往,入麻省孟松学校。1850年考入耶鲁大学,加入美国国籍。1854年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学士学位。他从小接受西方教育,脑海里深深地打上了西…  相似文献   

9.
清末民初的留美学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留美学生的高潮是1911年前后,其发展则经历了一个较为曲折的过程。中国近代最早赴美留学的是容闳、黄胜、黄宽三人,时为1847年,出于美国传教士布朗先生相助之功。1854年,容闳归国后,经过十几年辛苦奔波,结识了曾国藩,终于在1872年陆续派120名幼童赴美留学。但由于顽固派的群起反对,这批幼童于1881年“凄然归国”。此后赴美留学者一度中断。甲午战争给中国人敲响了亡国灭种的警钟,通过留学救国曾是许多知识分子的呼声,于是人们再度飘往太平洋的彼岸,企求救国良方。但至1900年,留美人数仅有十多人。八国  相似文献   

10.
《沧桑》1994,(2)
中国近代教育学家舒新城在《近代中国留学史》一书中曾说:“无容闳,虽不能一定说无中国留学生,即有,也不会如斯之早,而且派遣的方式也许是另一个样子。”此话是有道理的。容闳是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开拓者,他竭力主张并促成的幼童留美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如果从1847年第一位中国留学生容闳赴美国算起,中国的留学史已逾百年。专家认为,在过去的150年里,我国出国留学大致经历了8个阶段。 第一阶段:1847年至1870年,这个阶段出国留学的只是少数人,而且多出自民间,最具有代表  相似文献   

12.
翻开中国近代史,可以看到一个闪光耀眼的名字——容闳。他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先驱,是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和外交家。有关他的留学活动、教育思想,已有论著介绍,本文只阐述容闳一生思想和实践的两次飞跃。一、从洋务派向维新派的转变容闳出身于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容闳(1828—1912),字达萌,号纯甫,广东香山人,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者,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位受过系统西式教育并取得学位的中国人,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自幼家贫,没上过私塾。1841年进入“马礼逊教育会”所创办的马礼逊学堂学习,六年后跟随老师布朗赴美学习。1851年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成为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次年,他满怀振兴中华的报国之志回到了祖国,开始了漫长的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容闳(1828-1912),字达萌,号纯甫,广东香山人,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者,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位受过系统西式教育并取得学位的中国人,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自幼家贫,没上过私塾.1841年进入"马礼逊教育会"所创办的马礼逊学堂学习,六年后跟随老师布朗赴美学习.1851年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成为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次年,他满怀振兴中华的报国之志回到了祖国,开始了漫长的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容闳(1828-1912),字达萌,号纯甫,广东香山南屏镇(今属珠海人)。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中国近代留学运动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16.
留美幼童撤回原因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向明 《清史研究》2007,(2):94-102
同治十一年(1872)至光绪元年(1875),清政府先后选派四批幼童赴美国留学。此举以中国近代首次官派留学,在洋务运动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较大影响。但如所知道,这些学生未能按计划完成其为期十五年的在美学习年限,而是在大部分人尚未修完学业的光绪七年(1881)夏,便被提前撤退回国,是为留美幼童撤回事件。关于这一事件所以发生之原因,以往论者多依照容闳回忆录《西学东渐记》中的说法,认为是某些守旧派官员阻挠破坏所致,另有美国政府施行排华政策方面的因素。本文通过对李鸿章有关通信、奏折等文献资料的考察,认为该事件主要是因为容闳出于…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留学生之父"、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首个"海归"——容闳,有一个中国梦,那就是实现中国教育的近代化。1855年,深爱自己祖国的他就是怀揣着这样的憧憬回到国内的。容闳(1828—1912),广东香山南屏乡(今珠海市南屏镇)人,由于贫困,家里无钱供他上学,在他7  相似文献   

18.
正在笔者研究近代中外科技交流史过程中,发现容闳在1875年和1876年所写的两封英文书信(私人收藏),不仅有难得的容闳手迹,而且还涉及近代留学史上的另一位先驱人物——舒高第及其为人罕知的经历。笔者在美国通过查阅相关大学档案馆资料与文献资料,对这两封具有历史意义的信件进行解读与考证,为近代史中关于两位留学先驱的研究增添新史料。  相似文献   

19.
广东香山同乡容闳和孙中山,虽然二者年龄相差将近四十岁,但是都有外国教育背景,都怀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并都积极投身救国运动。探讨二人的生命轨迹,我们可以发现容闳紧跟时代潮流,孙中山则始终站在时代前列。  相似文献   

20.
刘永 《文史天地》2012,(1):23-24
容闳,近代中国留学耶鲁第一人,可算是一个具有国际视野的海归,被誉为“中国留学之父”。这位海归曾满怀报国之志,为了改变国家的积贫积弱,满腔热情地给政府提各种建议、改革方案。然而结局怎么样?可说是屡战屡败。一盆盆政治凉水不断倒向这位海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