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中关之间的焦点问题。美国的所谓“人权外交”,实质是“霸权外交”。中美国际人权较量已不仅仅是人权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美国霸权主义和中国反霸权主义的较量。  相似文献   

2.
何颖 《攀登》1996,(Z1)
人权问题是当今世界晋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是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一个焦点。国际敌对势力以关心人权为名,对我国的所谓“人权问题”提出各种各样的指责,似乎中国是一个无视人权、践踏人权的国家,并以此来加紧对我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妄图按照西方的价值观念改造社会主义制度。为了驳斥国内外一部分人对人权问题的歪曲和对我国人权状况别有用心的攻击,邓小平多次就人权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因此,加强对邓小平人权思想的研究和探讨,对于我国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对于我们进一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人权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组  相似文献   

3.
李先伦  张子礼 《攀登》2008,27(3):19-22
人权是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社会主义发展不同时代的要求,相继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权的新观点和新思想,这些宝贵的思想探索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着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超 《神州》2012,(26):169-169
何汉理教授曾指出:"‘天安门危机’把人权问题带到中美关系的中心,并把它变成冲突问题。"1自此以后,中美在人权问题上多次交锋。此间美国的态度也有一定的缓和。2010年10月份,达赖喇嘛窜访美国时也并未得到总统奥巴马的接见。清华大学教授孙哲认为:涉疆、藏问题—噪音不止,难成气候。2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对华态度似乎出现了较大的转变。只是,在10年7月,奥巴马便不顾中国政府的强烈抗议会见达赖,人权问题再次成为中美对抗的焦点,中美关系再次遭遇冲击。本文认为,中美双方人权观的差异以及中国自身人权问题的存在使得人权问题总是中美关系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  相似文献   

5.
范国祥 《百年潮》2010,(7):42-46
从1949年到中央外事学校学习,后分配到外交部国际司任科员开始,我一生与新中国的外交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外交生涯里,在日内瓦任裁军事务大使、常驻日内瓦大使级代表兼中国出席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代表团团长、联合国促进人权小组国际人权专家的经历,至今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6.
西方史学界的人权史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受国际局势和史学研究趋势的双重影响。已有研究试图从20世纪40年代之前的权利观念与社会及政治运动的互动中探寻人权的起源,40年代"人权革命"中国家、社会组织及个人如何处理人权理念与国家利益、国际和平的关系也受到学者关注。西方学者还考察了五六十年代人权在国际、区域及国家三个层次的不同历史进程及其影响。关注70年代全球范围内人权"突破"的学者则重新审视整个人权史脉络,提出颠覆性看法,引发激烈争议。已有研究的概念界定还不够清晰严谨,人权与国内及国际诸多议题之间的关系还有待深入考察。人权史的未来发展在丰富主题和拓宽路径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世界,人权已成为几乎所有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不同政治倾向的集团和个人,对人权持有不同的看法,人权问题成了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工具。某些西方国家的反动势力目前正在“维护人权”的幌子下肆意干涉我国内政,妄图颠复我国合法政府。在这种形势下,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弄清人权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以正本清源、辨明是非,捍卫劳动人民的人权,回击西方反动势力的挑衅,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相似文献   

8.
动向     
《南方人物周刊》2008,(36):16-17
重点中国:人权事业取得历史性进步一中国国务院官员称,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权事业已取得"历史性迸步",但他一水认中国的人权状况还有很多不足,人权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这是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在《世界人权宣言》发表60周年之际,就人权问题接受中国《人权》杂志专访时所作出的表尔.  相似文献   

9.
刘祥 《史学集刊》2021,(1):123-133
二战爆发后,美国社会组织在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依靠国际组织保障人权的规范构想。美国政府则并未重视人权议题,人权在敦巴顿橡树园会议上只处于边缘地位。社会组织在此后掀起大规模的游说活动,要求提高人权议题的地位,这使得美国政府考虑融合社会组织的人权规范构想与主权规范原则。旧金山会议上,美国说服其他大国接受其人权立场,极力否决拉美国家的人权提案,体现出美国借人权话语行使霸权的实质意图。最终出台的《联合国宪章》多处涉及人权,奠定了此后联合国人权规范的基础。但是,社会组织与美国政府围绕人权的争论凸显了宪章人权条款的复杂特征,这使得美国在此后联合国人权规范的发展中面临更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在美国的中国公民权益受侵犯案件时常发生的现状,结合对从美国回来的华侨进行的社会调查,从国际法的视角,分析了在美国的中国公民权益受侵犯的主要现象和原因;指出了侵犯在当地的中国公民权益,是对国际法上关于国际人权保护和反种族歧视原则的践踏;并就如何保护在美国的中国公民权益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正确处理和解决民族问题是多民族国家长治久安的必要措施.中国民族问题是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总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探索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当代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历史性的正确选择.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当前国家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制建设的宪法保障.中国选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符合国际人权法的精神,也符合国内法的法理,更符合中国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2.
李冰  袁会丽 《沧桑》2009,(2):88-89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人权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处理政治、经济、法律等事务常予优先考虑的问题。侦查讯问是刑事诉讼中一项由公权力主导的侦查措施,它具有潜在地损害犯罪嫌疑人的权利的可能性。文章从米兰达规则谈起,对比介绍了发生在美国的米兰达案件和发生在中国的余祥林案件不同的判决结果,指出了我国人权保护令人堪忧的现状。但笔者并不赞同引进由米兰达规则延伸的沉默权制度,而是立足国情对我国的侦查制度进行了一些制度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论文阐述了《全球移民契约》的重要理念、主要特点以及《全球移民契约》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论文认为,2018年12月在联合国大会获得通过的《全球移民契约》,是联合国首个关于国际移民各方面事务共同方针的全球协议。其提出了国际移民是全球化世界的一个决定性特征,对所有人有益,促进和确保安全、有序和正常移民,让所有人都能受益,采取全面办法和通过国际合作解决国际移民问题等重要理念。《全球移民契约》具有以国际法为基础,以人为核心,以开展现实的出于尊重的国际移民问题辩论为前提,以权威为约束力等主要特点。《全球移民契约》对中国具有以下几个方面借鉴意义:以全面发展中国国际移民事业为出发点;丰富规制国际移民的基本考虑;实现保护国际移民(侨)人权与维护国家和公共安全的有机平衡等。  相似文献   

14.
受教育权作为基本人权在我国教育立法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育平等原则在我国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我国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免费,并缺乏健全的受教育权保护的民主监督制度与司法救济手段。完善我国教育立法,加强教育司法,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切实实现,是我国承担国际人权公约的一项义务。  相似文献   

15.
美国国会“涉藏立法”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二十年来,美国国会通过立法活动提出并通过了一系列干涉中国西藏事务的"涉藏议案"。其主要内容包括:要求美国政府将对华政策与"西藏问题"挂钩;以"西藏人权"为借口干涉西藏事务;为"藏独"势力提供援助,等等。作为美国对华人权外交的组成部分,这些"涉藏议案"对中美关系产生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不仅使美国对中国所谓侵犯"西藏人权"问题的干涉长期存在,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西藏分裂势力在国外的分裂活动。  相似文献   

16.
进入21世纪以来,人权史研究已从一个边缘问题成为国际史和外交史研究的学术前沿。人权问题的国际性讨论肇始于20世纪40年代,然而,从4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期人权问题讨论陷入"死角区"。但是,人权问题在7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演变为美国外交中的热门话题。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美国在21世纪的最初10年成为侵犯人权的主要国家。本文将英文世界主要学者和他们的代表作及其观点等做一个客观而系统的梳理,从而将美国对外关系史研究中的这一新的学术前沿介绍给中文世界的读者们。  相似文献   

17.
近代国际法时期,少数民族人权的国际保护主要通过国家行使外交保护 和人道主义的方式来实行。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了保障人权 (包括少数民族人权)的执行机制,该公约的执行机制包括:定期报告制度、国家间指 控制度、个人申诉制度以及人权事务委员会。  相似文献   

18.
1989~1992年,我任常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处大使级代表,中国出席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代表团团长。离任后,经中国政府推荐,我当选为联合国促进和保护人权小组委员会人权专家,干了8年。10多年来,西方国家提出的反华提案均遭失败,我国连续获胜,令人鼓舞。胜利是怎样得来的呢?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当然是根本原因,但国际斗争,包括人权斗争,并不那样简单,一个国家对联合国某个重要提案投什么票,既有是非问题,也有利害考虑。联合国传统的“集团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投票结果。有非洲集团、亚洲集团、拉美集团、东欧集团、…  相似文献   

19.
论陈独秀对人权与反帝反封建关系的认识陈家骥陈独秀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比较系统地提出具有中国特点人权理论的思想家。笔者认为其人权理论包含如下内容:一、反对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是近代中国人民实现人权的先决条件陈独秀正确地认识到帝国主义和中国人民的矛盾是近...  相似文献   

20.
人权理论禁区是怎样突破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年潮》2004,(5):13-16
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终于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九个一字千金的大字庄严地写入了宪法.这是社会主义人权发展的重大突破,是中国人权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此时此刻,我作为一名关心中国人权发展进程,目睹、见证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打破中国人权禁区的过程的出版工作者,可以说是思绪千缕、感慨万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