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文物》2021,(4):43-56
十二桥文化形成了与聚落层级相对应的陶器生产体系。金沙遗址作为十二桥文化中心聚落,摸底河以北的大型陶器作坊群是成都平原乃至四川盆地规模最大的陶器生产中心,反映出陶器生产在金沙聚落构成及十二桥文化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次级中心聚落形成了专门的陶器作坊区,规模远小于中心聚落;小型聚落陶器作坊规模最小,散布于金沙遗址周围,与成都平原小型聚落分布的疏密程度大体相仿。小平底罐的标准化程度较高,尖底盏、尖底杯的标准化程度偏低,或与不同时间、更小区域陶器生产模式存在差异有关,成都平原陶器生产的专业化水准稍高于渝东峡江地区。总之,十二桥文化中心和次级中心聚落的陶器生产应达到较高的专业化水准,存在专门从事生产工作的陶工,而小型作坊的生产模式以及不同聚落的产品流通问题,则有赖于更多的资料披露和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2.
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独树一帜的考古学文化,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符号是我们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可能与数字卦有关的符号类型,这对我们更进一步认识我国传统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鲍芹 《黑龙江史志》2008,(11):39-39
关于中国早期陶器与陶器起源问题,根据目前的发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的认识:可以将距今大约15000-9000年间定为中国陶器的试验和起源阶段。距今8000-9000年,当农业性的村落在黄河和长江流域产生时,制陶技术已经成熟并借助这种新的社会与文化机制获得了一次空前的推广和提高机会。因此,两地的陶器应该是各自独立起源的。从年代上来说,南方地区又可能略早于北方。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早期陶器与陶器起源问题,根据目前的发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初步的认识:可以将距今大约15000~9000年间定为中国陶器的试验和起源阶段。距今8000~9000年,当农业性的村落在黄河和长江流域产生时,制陶技术已经成熟并借助这种新的社会与文化机制获得了一次空前的推广和提高机会。因此,两地的陶器应该是各自独立起源的。从年代上来说,南方地区又可能略早于北方。  相似文献   

5.
河姆渡遗址与跨湖桥遗址分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其地层堆积、文化内涵及~(14)C年代测定表明,跨湖桥遗址的年代确实要比河姆渡遗址早。河姆渡遗址的文化内涵中可以见到跨湖桥的若干身影,但后者并不是前者的直接源头。  相似文献   

6.
据考古资料发现,陶器最早出现在公元前6000年左右,陶器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标志。陶器的发明与陶瓷制造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定居生活更加稳定,标志着人类从以采集、渔猎活动为基础的迁徙生活过渡到定居生活,在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随着陶瓷制造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彩陶,即陶器绘画。这些精美的陶器是新石器时期遗留下的重要的文化遗产,陶器绘画反映了原始居民的日常生活、经济生活、宗教文明以及图腾文化等。根据其绘画纹饰、地区等因素的不同,对后世研究新石器时期的经济文化生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对我国的绘画艺术史研究、陶器历史研究都有着重大意义。文章主要通过对新石器时期陶器绘画的分布地区、工艺条件、艺术表现、文化内涵寓意以及影响意义等方面进行阐述,从而提出对新石器时期陶器绘画艺术的观点认识。  相似文献   

7.
再读跨湖桥     
在《跨湖桥》考古报告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浮选、孢粉和非孢粉微化石、PIXE技术和拉曼光谱等多种分析手段,对跨湖桥遗址的人工制品和生态物进行了分析,复原了当时人类的居住环境及变迁、古食谱和制陶技术,从文化生态的角度探讨了先民的生存方式。文章认为,8000年前跨湖桥的富裕环境很可能促使复杂采集狩猎经济的发展,并出现比较复杂的社会结构,而水稻栽培和猪的驯养很可能与这类社会常见的仪式和宴享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8.
《文物》2014,(7)
<正>跨湖桥遗址位于钱塘江南岸的宁绍平原,地处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湘湖景区,在跨湖桥西南约700米处。跨湖桥遗址年代为距今8000~7000年,是中国最早的独木舟及木作加工遗迹[1],对研究造船史、交通史和科技史有重要意义,2002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8月,萧山开始实施跨湖桥遗址原址保护工程。2006年,在遗址上建造遗址保护  相似文献   

9.
作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跨湖桥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以及与它同一类型的下孙遗址,在器物形态及其组合、制陶技术、彩陶风格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相对独立性,文化内涵迥异于附近地区发现的同时期的河姆渡文化和马家浜文化,可确定为浙江境内一个新型的、独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即跨湖桥文化。跨湖桥文化的发现与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浙江省境内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类型及其相互间关系问题的认识,有助于认识当时的生态环境,有助于加强对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交流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全谱等离子发射光谱(ICP)和离子色谱(IC)检测跨湖桥遗址古木、土壤、水体试样中与海水有关的盐的阴离子和阳离子量,并与10种树木生材、印山大墓土壤、5‰近海海水试样中相同离子的含量(或浓度)进行分析比较,证明跨湖桥遗址地层中与海水有关的主要离子含量(或浓度)比对照试样大数倍至数百倍甚至更高,同时分析了遗址中离子含量存在K+>Na+、SO42->Cl-现象的原因,从而佐证了跨湖桥遗址7KaBP以前处于海侵时期、其青灰色淤泥层为海相沉积的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