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四库全书》本《明史》发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二十四史”之末,清代官修《明史》十分引人注目。它的纂修活动从顺治二年(1645)首次诏修到乾隆四年(1739)正式刊行,其间跨越四朝,凡经九十五年,历时之长,在中国古代史学史上已属罕见。这部《明史》历来受到人门的称誉,被认为是“二十四史”中除“前四史”外质量最好的一部。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这部《明史》后来经过精心细致的勘改和修订,从而形成了《明史》的最后定本即《四库全书》本,~①这是研究《明史》和研究清代官方史学值得注意的问题。一、《四库全书》本《明史》的产生《明史》虽然正式诏修于顺治二…  相似文献   

2.
王世贞(1526—1590)是明代的一流学者,著名的文史学家。南开大学副教授孙卫国新著《王世贞史学研究》一书,对王世贞生活的时代背景与其史学成就的关系、他的史学理论、史学批评与考证、明史著述与明史研究,及其明史学成就对后世与朝鲜的影响等论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是迄今为止  相似文献   

3.
作为明代著名的史学家,王世贞的史学著作对清官修《明史》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在史料方面,王氏的著作为清人撰修《明史》提供了真实可信的史料;在传记的撰写方面,《明史》或直接因袭、或稍作删改了王氏的许多成稿;在事实的判断方面,《明史》很多依从王氏的论断考辨;在体例方面,《明史》亦受到王氏史著的影响,有关体例参考了王书  相似文献   

4.
徐元文与《明史》纂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元文与《明史》纂修王嘉川《明史》的纂修成书,是清朝官方史学的一件大事。对此,徐元文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在先后两次担任《明史》馆监修总裁期间,为《明史》的纂修成功起到了创始奠基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史学界对徐元文的贡献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是不公正的...  相似文献   

5.
周中孚的“严净”说及其它读《郑堂读书志》札记二则徐彬《郑堂读书志》是清代学者周中孚的一部目录学著作。在史部目录解题中他关于《隋书》"文笔严净"、《北史》"家传"和《明史》"附书"的论述,对今天考察中国古代史学发展的某些方面依然有所启迪。一、关于史书的...  相似文献   

6.
吴航 《安徽史学》2016,(1):49-55
清朝科举考试策问官方《明史》修纂,始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顺天乡试;但到乾隆朝殿本《明史》刊布之后,科举策问仍试及官修《明史》。官修《明史》的时政内容大规模地进入科举策问,旨在使广大士子深入了解官方政治,积极阐发有关《明史》修纂的史学见解,提出有益于《明史》修纂的建议和意见,说明当时国家对此重大"文治"工程的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当然,清朝官方主导下的科举策问与《明史》修纂,以及对士子策答《明史》修纂之建议和意见的吸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官私双方在《明史》修纂上的弥合程度,对稳定和巩固清朝统治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御撰资治通鉴纲目三编》是清乾隆年间修成的一部编年体明史史书,其凡经两修,现存初修二十卷本和改修四十卷本两种。乾隆中后期纂修《四库全书》及《御批历代通鉴辑览》的成书使该书的重修成为必然。改修本与初修本相比,在书法、纪年上大体遵循《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在少数民族人名与地名翻译上则改动较大。这些改动体现了高宗对修史事业的控制及其史学和政治思想。该书为研究清代官方史学的重要著作,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8.
乾隆元年(1736),全祖望撰《移明史馆帖子》六通,商榷《明史》之《艺文志》、《史表》、《隐逸传》、《忠义传》,由于此期史馆审订《明史》之处甚少,其建议未予以采纳。《明史》刊刻之后,全祖望遂先对《明史》进行纠缪订误、补充史料,撰写了大量墓志传状题跋之文,极力褒扬明末清初抗清人物的忠义气节,充分彰显浙东学派"经世致用"的治史风格。深入探究全祖望对《明史》之检讨,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全祖望史学思想和治史特色,还有助于深入研究清朝官修《明史》之得失。  相似文献   

9.
徐乾学在清修《明史》时担任总裁官,其将很大部分列传初稿由繁改简,成98卷本《明史》一部,此部《明史》亦称《明史列传》。其书以简练为特点,并为王鸿绪、张廷玉等所继承、发扬光大,形成横云山人《明史列传稿》208卷、抄本《明史列传稿》162卷、《明史稿》310卷及《明史》332卷等简练本系统《明史》拟稿及《明史》定本。此系统与现存定本《明史》撰写初期形成的《明史列传》313卷、《明史》416卷、《明史列传稿》267卷等繁富本系统《明史》拟稿,鼎足而立,且以其符合一般正史之写法,其系列中之定本《明史》332卷名列史书经典系列"二十四史"之中,并声誉满天下。徐氏《明史》为撰写简练的定本《明史》的开路先锋,徐乾学在史学史上的贡献不可忽视。徐氏《明史》长期隐身埋名,不为世人称说。近年被纳入《明代史籍汇刊》影印出版,始为史界所注意,但其流传、价值等不见谈及,有待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0.
《明书》是清初史家傅维鳞(1608—1667)任翰林院编修时所纂纪传体明史,因《四库全书》仅列其入存目,并加以否定,学界对《明书》多有误解与轻视。本文由反驳《四库全书总目》对《明书》的批评入手,从《明书》对官修《明史》的影响、对明史研究的价值以及作为第一部明代全史的史学地位等方面,对《明书》做了相对全面、客观、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康熙十八年,汪琬与试博学鸿儒,入明史馆。与总裁官叶方蔼修史意见不合,在史馆仅六十日即移出。康熙十九年撰成列传一百七十五篇,后刻成《拟明史列传》二十四卷。作为《明史》纂修史上第一部刊刻问世的文字,《拟明史列传》集中反映了汪琬秉笔直书、合经史为一以求致用、裁剪得体兼求史笔有韵的史学思想,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2.
论清初明史馆馆臣的史学思想叶建华《明史》之成,享有高誉,二十四史除前四史外,数《明史》"最为精善"①。这是学术界历来所公认的。《明史》所以能成为宫修正史中的佼佼者,其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时日之长、政府之重视等是客观因素,但主要还是诸编修宫认真负责、共...  相似文献   

13.
章太炎具有浓厚的"明遗"情结,对明朝年历冠带的缅怀与坚持、对明季史料的用心收集、对顾炎武等明遗民学行的慕效,都充分展现了这种情结。在"明遗"情结驱动下,章太炎进行了大量的明史补撰与考订工作,主要包括《后明史》、《明通鉴》、《清建国别记》等的编撰设想,别录体、事状体等史学体裁的创新,以及明季史事的考订和史料的收集整理等几个方面。对章太炎来说,明史研究具有华夏文化意象、思想资源、理论武器以及人生指导等多重意义,体现了他学用统一的史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读顾诚《南明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读顾诚《南明史》何龄修南明史在中国史学中不是一个冷门。在清末民族斗争激烈的时候,特别是鸦片战争后和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危机严重的时候,南明史的研究都曾掀起高潮。这里有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自从顺治初函可《再变纪》案、康熙庄氏史案、戴名世《南山集》案,到乾隆...  相似文献   

15.
《增订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清代卷)是清代史学史资料编年的拓荒之作。该书继承和发展了杨翼骧先生《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的特色和优点,体例谨严而完备,史料丰赡而翔实,考订精审,编纂独到,深具史识,是清代史学史乃至中国史学史资料编纂和研究的重要成果。该书将为清代史学史研究提供基本史料和重要线索,将对清代史学史乃至中国史学通史研究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万斯同主编明史,史称其稿为王鸿绪所攘窃,八十年代,史学界曾对此进行探讨,并涉及对其史学思想的评价。然迄今为止,尚未发现万氏亲笔的《明史稿》手稿,故各种意见,皆未能得出最终结论。笔者曾有幸查阅了今藏宁波市天一阁的《明史稿》(一名《明史列传稿》),考定半为万氏亲笔,半经万氏修改。由于客观条件所限,未能对此稿本作全面深入的研究,仅为初考,希冀能抛砖引玉,请史学界同仁多加指正。  相似文献   

17.
张英 《收藏家》2005,(9):36-40
流传有绪现收藏于当代收藏家手中的我国明朝崇祯年间兵部尚书孙传庭遗留下来的十一首旧体诗手迹,曾历经清代道光、光绪两朝七位收藏家收藏、二十三学士题跋后并装裱成卷。该手卷长1000、宽40厘米,且至今保存完好。而关于明末名将孙传庭本人生平及事迹,我们可以从《明史》、《明史通鉴》、《明史纪事本末》、《明史演义》以及现代作家姚雪垠所著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中考证并查阅。  相似文献   

18.
清代的辽金史学是清代史学的重要篇章。由于满族与契丹、女真族均崛起东北,尤其是满族与女真族的渊源关系,加之清代中期以降边疆史地学的兴起以及《辽史》、《金史》的质量与清代的治学风气等原因,推动了辽金史学研究的热潮,从而也涌现出一批热心辽金史研究的史家。清代辽金史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搜辑史料,搜罗遗;考证史籍,纠谬订误;补《辽史》、《金史》表志以及笺释辽金二史语音,核实人、地、官名,刊正画一等方面。清代的辽金史学以考史派为主流,而作史却不多见。但辽金史论却不乏佳篇,多数史论均能切中事机,意存殷鉴,借辽金史事而措意于经世致用之学。  相似文献   

19.
傅玉璋 《古籍研究》2002,(1):87-90,123
《弁山堂别集》是明朝晚期的一部重要史学著作,作者王世贞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又是有贡献的史学家,也是明廷的廉洁官员。《明史》只记其政绩和文学才能,而不书史学成就,是不全面的、不公平的。其实他有“良史才”,对研究明代史,作出突出的贡献。《弁山堂别集》是史学代表作,反映了他的政治见解和史学思想。  相似文献   

20.
万斯同与《明史》修纂是明清史学史的一个重大课题,自清末以来已发表过不少论著。但以往研究论著明显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所用材料遗漏甚多;二是对《明史》纂修的全过程缺乏贯通和综合研究;三是万斯同到底如何修史并未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